YOURNET.CN

标题: 骑行中国文字馆、殷墟 &am [打印本页]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0:20
标题: 骑行中国文字馆、殷墟 再次感受汉文化魅力-

2010年6月5日在园林骑行小分队的相约下,骑行安阳观赏汉文化的魅力,再一次感受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我们一行10人,他们有老帅、老贵、阎师傅、王师傅,老张的,还有微笑、申女士、丹女士、羊老虎和周末风行。早上六点就出发了,在路上被一大拨骑友超过去了,后来一看是骑友之家俱乐部的骑友,去参加安阳林洲山地车比赛呢。要不人家骑的快呢。我们于10点30分到达安阳中国文字馆,少不了合影留念,有几个骑友是第一去参观,比较重视哟。我们没有预约票,现场带证件领票,比较顺利。馆里面的详情就不用说啦,老驴们都知道。后走街串巷的又看了城隍庙,最后就去殷墟体验一下中国原始文化的精髓。一看门票每位61元整,这个价不知怎么定的。怎么办?门口留影这是驴友的一惯做法。不过最后还是进去了,个有个的门道,再次感谢骑友申女士的帮助使我们大家有机会进去看看睢睢,说是真品咱们外行也是看个热闹而已。在殷墟园内碰到了行者无缰骑友,人家是座车来的,还是陪领导参观,说几句话,又忙着给领导照像去了。不过见面还是很亲切的哟。参观后时间就到了下午4点多啦,打到回府吧。到邯郸南湖桥是1940分,路上无一人中奖,安全顺利的达到了骑游目的。下面上几张片片: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0:24

 一、参观中国文字馆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0:55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1:17

上文字馆前的骑友照片吧

哥仨

申女士、丹女士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1:25

骑友老贵

骑友羊老虎

还有、、、、

 


作者: 天山雪莲    时间: 2010-6-7 11:28

作者: 羊老虎    时间: 2010-6-7 12:00
对不起啊哥,先跑了一段。19点40我就坐在酒店开始腐败了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4:11

羊老虎:
对不起啊哥,先跑了一段。19点40我就坐在酒店开始腐败了

哦 没有关系,经同意先跑是可以先跑的,吃好喝好安全到家就好。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4:27

馆内的照片还有几张,相机的原因和技术水平有限,凑合着看喽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4:31

 

[此帖子已被 周末风行 在 2010-6-7 14:33:12 编辑过]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4:39

门亭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4:45

摸黑照不让用闪光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4:48

 


作者: 溪水清    时间: 2010-6-7 14:54
不错,顶!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4:58

累坐着照吧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15:11

最后万花筒看看

留言薄

走出文字馆


作者: 行者无缰    时间: 2010-6-7 19:03
周末风行:

在殷墟园内碰到了行者无缰骑友......

                             

中午12点多途径文字博物馆,看到正在整队照相的你们,俺是一眼就认准这是邯郸的骑友了。下午到殷墟博物馆后,没想到又再次相遇。他乡遇故人,故人又是驴友,当时俺滴眼泪,那是汪汪地往肚中流啊。

虽然拿着专业级的相机,却拍不出专业级的相片。为了给风行大哥的园林队顶顶贴,只得挑几张片片献一下丑哈。

 

再传一张甲骨文的真品特写,还有遇到的拍电影一帮人

[此帖子已被 行者无缰 在 2010-6-7 19:20:27 编辑过]


作者: 行者无缰    时间: 2010-6-7 19:11

从殷墟博物馆出来,我们又去了一趟位于殷墟西约10多公里处的马氏庄园。这个庄园很有韵味,很得驴友们去一趟。

马氏庄园为清末头品顶戴两广巡抚马丕瑶的故居。据同行的领导讲,比起乔家大院来,马氏庄园更具底蕴、更有品味。领导说这句话的缘由何在?参观结束后,我心里似乎有了一个答案。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而马家后代五辈以内150多名子女全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不少人还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马丕瑶膝下有四男三女,长子马吉森是峰峰煤矿的创始人,次子马吉樟做过袁世凯的秘书,三女马青霞与秋瑾齐名享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美名。

马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得益于庄园的修养品味与文化传统,也得益于这里独特的风水,庄园内的一大奇观龙抱槐或许能印证这个观点。拿着手中的相机,竟不知如何该表现出这一切。中轴线上,是难得一见的九门相照格局,似乎能以一斑窥一豹。

刚开始学习PS照片,后期失真过重,越整越混混沌不知所以然,望驴友们见谅。

[此帖子已被 行者无缰 在 2010-6-7 19:17:28 编辑过]


作者: 羊老虎    时间: 2010-6-7 19:24
说实话,还是“行者无缰”拍的专业,佩服啊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1:40
骑友相见格外亲啊,谢谢“行者无缰”精彩照片,有机会同行。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2:33

二、彰德府城隍庙

彰德府城隍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773平方米,建筑面积2792平方米。布局为四进院落、五座大殿。每院以大殿为主体,配有左右对称的廊房或配房。

 

又名威灵公庙,位于文峰区鼓楼东街6号。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为安阳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

 

 

中轴线上为五座大殿。屋顶有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屋檐分单檐和重檐结构。布局结构严谨,建筑材料均为木质结构,青砖墙面,方砖地面,草白玉檐石,琉璃瓦顶。

 

 

 


作者: 离歌    时间: 2010-6-7 22:39

 

好地方,精彩~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2:57

通往城隍庙香火一条街

正门入口免费

庭院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3:03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3:09

近景观看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3:14

下一站怎么走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3:23

三、天宁寺一睢

       位于安阳市文峰区文峰中路西段,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初年(601年),唐、宋、元、明、清历代增修扩建,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府(安阳古称)维修,规模达到空前,时亭、台、楼、阁、殿、堂、庙、宇百间。

      寺有天宁寺塔(文峰塔),有五级,由下而登,逐渐宽敞,其巅则为平台,周可容二百人,远望太行,历历在目。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3:26

寺内正在修缮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3:37

因为门票15元,不优惠,骑友进门留影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3:43

四、殷墟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3:51

看看门票优惠吗,一问不降价。

在河边等等再说吧

河边的风景也不错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7 23:54

看来有戏,进去吧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00:02

司母戊鼎

殷墟博物馆地宫入口

 


作者: 跑路    时间: 2010-6-8 09:53
这个博物馆盖的雄伟壮观,下回有空去看看!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19:33

通向地宫的过道

天井下的水池,池中的甲骨文与鱼儿相伴

看着鱼儿喜庆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19:43

背包的“行者无缰" 忙呢

领导穿着整齐走过。不过天太热了,参观休闲呢,还是衣不露体啊,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19:48

馆内据说都是真品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19:50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19:53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20:01

甲骨文碑林

车马坑


作者: 阿宁    时间: 2010-6-8 20:06
好去处!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20:09

甲骨坑展厅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20:11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20:16

甲骨文书法展长廊

[此帖子已被 周末风行 在 2010-6-8 20:17:32 编辑过]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20:20

甲骨文写意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20:30

在结束之即再上几张骑友的照片,是谁的就是谁的哟


作者: 周末风行    时间: 2010-6-8 20:32

最后对申女士和她的表姐再次感谢哟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1-1-11 02:26

看此贴,回忆起曾参观殷墟的情景。谢谢,重温旧梦。

 

呵呵,君能搜集408位皇帝的签名否?。

[此帖子已被 沁园春雪 在 2011-1-11 11:41:08 编辑过]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1-1-11 12:27

文字是有温度的。甲骨文字凝聚着先人们的感情,无法想象没有文字,感情如何传递,历史怎样延续。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探知曾经的历史。

中国的文字凝结中华人的感情,见到国文那是相当的情节。中国的文字相当丰富,比起外语那无法同日而语。

(文物在内)由此再顶此帖。

今年要去,一定要去感受博大精深的文字内涵。


作者: 白鸽    时间: 2011-1-11 17:57

好片片!

汉字文化,魅力无穷!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