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他们永远活在春天 [打印本页]
作者: 烈士的妹妹 时间: 2008-4-1 09:46
标题: 他们永远活在春天
清明,又渐行渐近了,帖上一篇2006年写的东西,心情一如当年……
铁马兵戈何处寻
每次去凭祥的时候,都是木棉花开的季节。木棉,是南方特有的乔木,开花时满数丹红,像一个凯旋的壮士。20多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场战争又赋予了木棉树更深刻、更贴切的含义,成了英雄的象征,是英雄树、英雄花。木棉树高大挺拔,但不成群,都是散落而不经意间进入视野的,在云雾缭绕的山水间分外夺目,激发出无限的想像空间。
从南宁去凭祥的高速开通了,全程只要两个半小时。2006年4月4日到南宁时,是上午9点多钟,为了赶时间,我不加思索地选择了这条路线。
随着韩国进口的豪华大巴轻松、惬意地在高速公路上狂奔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选择是错误的。阔大的玻璃窗外面,没有了青纱帐般的庶林、蜿蜒的溪流、青幽的池塘、纯朴的村落,心里不由轻轻感叹,怎么会这样?
我还是喜欢以前的山路,蜿蜒的山路。因为走在这样一条没有多少变迁的山路上,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物是人非的感受,睹景思人、寸草连心的感受。目光所及,是二十多年前的慷慨悲歌,是一辆辆军车,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那里面有我的哥哥;目光所及,是硝烟散尽、春阳和煦的安详与恬静,随处可见的“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标语,讲述的是另一个故事,另一种诉求。这一路,我有如那山坡上带着满腹心事向远方张望的孤独的树,连飞扬的尘土都藏着我所有的记忆……
而今天,我在高速路上穿行,找不到曾经的路,找不到记忆的入口。
硝烟散尽的友谊关
提及关,总会想到阳关,想到离愁。旧体的关字骨架是一道门,这道门兀立于峻野漠地,悠悠然顶着风霜雨雪,却恒久地守着春光,度着离情,丝丝相扣着门里不知明日何处天涯的人。
公路的通畅使得关不再是关,但我关于“关”的想像仍走不出那道门,走不出烽火连天的岁月。虽不是征者,也不是离人,可每每站在凭祥的友谊关前,总有一种彻骨的伤痛弥漫身心,也许因为哥哥是从这里奔赴前线的,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也许友谊关的历史写满了悲壮,从1885年的中法战争到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从大清国万人坟遗址到凭祥的三座烈士陵园。
现今的友谊关,已成为中国南疆边陲旅游、边贸的一大热点。历史化作了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挂在友谊关上的陈列室里。可是,我找啊,找啊,一年复一年,一年复一年,在陈列室里,在1998年3月立的“友谊关碑记”上,我找不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字样。
午后的阳光缱绻温馨,如水一般散落在被风雨锈化的古炮上,默默地告诉每一个游人:这里曾是硝烟弥漫的古战场。面对旧物,听往日声音,看岁月燃烧,此时的心情空旷而又宁静,宁静得近乎苍凉,近乎悲伤。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的真相并不是靠想像或者几本所谓的“史料”就可以抹去的。山在那,光阴在那。
回去的路上,我们包车的朱师傅,这个当年只有七八岁的小伙子,跟我们讲了许多关于这场战争的事。蓦然回首,只觉得眼前有些湿润。历史的云烟,不只飘散在金鸡山上的古炮台上,不只刻在友谊关前的古榕树的皱褶里,它其实散落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一隅,任世事怎样浮沉,沧桑如何嬗变,都不见一丝一缕的消去——是的,记忆在那!
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是健忘的民族,否则历史和未来都毫无意义!
天上人间,生死两茫茫
2006年4月5日,阳光灼人。没有漫天的清明雨,但怀念依旧。匠止陵园一改住日的冷清,变得喧嚣热闹起来,上午9点不到,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已是人山人海。
每年的清明节,市政府都会组织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扫墓活动:列队;献花圈;领导致词;三分钟默哀;鸣炮(鞭炮);分头敬香。今年的扫墓活动,增加了“八荣八耻”的内容,凭祥市政法干警们还在纪念碑前全文朗诵了一遍“八荣八耻”的全文。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牺牲的吗?”我拦住一个又一个小学生,不停地问。他们的回答都是不知道。老师没讲过,家长没讲过。
岁月的脚步愈走愈远,来自心灵的怀念与感动亦是越走越远。没有人会去想,他们的牺牲是为了谁,我们的今天因了谁。凭吊也许只是一种形式。但哪怕只是一种形式,我也惟愿,这个形式能长存下去,毕竟在这一天,会有人给他们敬上一柱香,献上一朵花。
人潮散尽,午后的陵园寂静如初。行走在陵园,有句话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在他们面前,在一个个稚气未脱的生命面前,在终年十几、二十几的壮丽青春面前,你会知道什么叫一个民族,什么叫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你会知道什么叫伤痛,有许多新战士入伍才几个月就长眠于此了,他们还来不及享受爱情、享受人生的快乐,就把热血洒在了他乡。
墓碑前,远道而来的烈属在祭拜自己的亲人,袅袅香烟中,是“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无奈,是“一度思卿一怆然”的哀伤。无法抑制的锥心之痛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躺在那里的多是工农子弟,多是普通士兵。一个个毫不起眼的名字,在千千万万中国人当中,有如沧海一粟。远在边远山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白发苍苍,满脸沧桑,方音甚重,衣着寒酸,每次去我都能见到这样的身影,每次我都会想,他们历经怎样的艰辛,才来到这个边陲小镇,才看到了他们的孩子——一块小小的墓碑。可还有多少父母,至今心愿未了,因为没有路费而无法看一眼别了27年的孩子……
晚上,行走在灯光璀璨的小镇街上,目光所及,是越来越现代的城市生活,越来越红火的边贸气息。无论在哪,我总会试图与二十多前年的情景联系起来,总会想到堑壕相连、战火硝烟的画面。一边是硝烟弥漫,一边是流光溢彩;一边是猫耳洞,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网吧里沉浸在游戏中打打杀杀的少男少女,一边是喋血边关、醉卧沙场的壮士。这样的画面就这么在我的脑海里辉映着、层叠着,让我不知今夕何夕。
天上人间,生死两茫茫。
他们永远活在春天
他们倒下的时候,正是花开草长、群茑乱飞的春天。所有的生命都在春天的季节里蓬勃成长,而他们那青春跃动的躯体,却默然仰倒,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春天。
从此,当第一场春雨来临的时候,当第一朵木棉花迎风绽放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期盼,盼望身上长满黄色的花朵、嫩绿的青草,盼望那清明的脚步越走越近——也许只有这个季节,只有这一天,才会有人想起他们渐行渐远的孤独身影,才会有人来看看长眠在边陲山坡上的他们。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他们就这样盼着,盼着,一年,一年……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2006年4月6日,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法卡山英雄纪念碑前,默默地感受着这结束得太快的清明。是什么模糊了我的双眼?是纷飞的眼泪么?还是那悄然而至、让人们走了千年也走不出来的清明雨?朦胧之中我仿佛看见了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听到了那振聋发聩的呐喊……
群山无声,微风凝固。站在清明的雨里,望着周围越盖越高的楼房,不禁就想,享受和平的我们,该如何怀念并感恩那些千千万万为了今天的和平而牺牲的烈士?
一年有365天,一年只有一个清明,让我们从最忧、最痛的清明开始,去烈士陵园走一走,为那里静静躺着的青春献上一朵木棉花;如果你很忙,那就在这一天,闭目沉思3分钟,只要3分钟,烈士的在天之灵,就不会孤独,他们所有的付出,就不会有遗憾……
作者: 烈士的妹妹 时间: 2008-4-1 09:51
在我的心里,所有的烈士都是我哥哥,我希望他们都能回家!
页面上方有烈士的资料,如果有可能,请帮忙找找他们的亲人。或者,帮忙把这些资料转到有关论坛上去。我的博客上,有按省分类的资料。
清明到了,有不少亲人在寻找烈士,但能上网寻找的还是很少很少。哎!
作者: luck路客 时间: 2008-4-1 10:49
清明来临,向烈士烈属们致敬!
作者: 地方的血 时间: 2008-4-1 10:58
是的,我们这些烈士永远活在春天.我们这些战士就是为了我们拥有的今天去牺牲的.美丽的边陲美丽的南疆请你更多点的去呵护我们这些烈士!
作者: yongyylta 时间: 2008-4-1 13:56
永远的缅怀
我的哥哥把他的青春留在南方。他的生命定格在了永远的21岁。我的记忆里永远是他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形象。
满以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但是在建国30年后,这些10几岁,20几岁的孩子们重新上了战场,为了国家,为了军人的职责,也为了他们心中英雄的梦想。是啊,他们成为了英雄,留下家里年迈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兄弟姐妹,和家人心中一生无法弥补的伤痛。
我现在开始信佛了,我无数次的在佛前祈祷,让我的英雄哥哥早日转世投胎,享受一个正常人的一生,有亲情,爱情,儿女绕膝,体会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上天会补偿他吗?
让我们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吧,为我们年迈的父母,为上天赋予我们为人的权利。
如果真有轮回的话,让我们来世还做兄妹吧,让我们度过平凡而快乐的一生,让父母眼中不再有悲伤。我的英雄哥哥,你也许已经成了一个神,在天空中悲悯地望着我们,因为你活着的时候就那么出色,那么请你保佑我们吧。
作者: 半步崩拳 时间: 2008-4-1 22:21
当清明来临时,更泛起我们无边的思忆......
向烈士们致敬!
向烈属们致敬!
作者: 葡萄酒 时间: 2008-4-2 20:26
永远的缅怀!
作者: 160S越战老兵 时间: 2008-4-3 15:29
木棉花,多么熟悉的木棉花,79年2月,那年我们也是在木棉花开的时候奔赴对越的战场.当时北方的战友问那是什么花,我说那是南方才有的木棉花,当烈士的妹妹提起了木棉花时,不禁让我又回想到了战火的年代,而没有回来的战友,是我们永久的痛!希望所有的烈士在天国得到安息.
作者: 柳州客 时间: 2008-4-3 21:38
想念他(她)们
作者: 蔚蓝的海 时间: 2008-4-3 22:26
永远的怀念
作者: 遥望南国 时间: 2008-4-4 08:03
邬姐不要叹气,其实在你整理的烈士资料发布之后,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帮着这些烈士找家。你的身后有很多很多的人支持你!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8-4-4 23:59
他们永远活在春天~
作者: 迫击炮手 时间: 2009-4-3 16:06
标题: 回复主题
如果你现在不方便去广西扫墓,可以就近到烈士陵园看看,同样可以表达哀思。向所有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敬礼。
作者: 粤龙尾 时间: 2009-4-3 21:56
标题: 回复主题
烈士的妹妹:感谢你用真挚的文笔写出我们这一代老兵共同的的心声。30年过去了,我们怎么能会忘记与我们共同浴血奋战牺牲的战友,不会的,永远不会的。他们的壮举将永远激励我们。今年在对越自卫反击30周年纪念日,我们这群老兵都自发组织前往广西各个陵园去看望他们。他们的精神和青春永垂不朽。河南洛阳全体参战的55军163师战友向你致敬。
作者: 遥望南国 时间: 2009-4-4 14:32
标题: 回复主题
又是一年清明到, “躺在那里的多是工农子弟,多是普通士兵。一个个毫不起眼的名字,在千千万万中国人当中,有如沧海一粟。远在边远山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白发苍苍,满脸沧桑,方音甚重,衣着寒酸,每次去我都能见到这样的身影,每次我都会想,他们历经怎样的艰辛,才来到这个边陲小镇,才看到了他们的孩子——一块小小的墓碑。可还有多少父母,至今心愿未了,因为没有路费而无法看一眼别了27年的孩子…。”
愿今天有更多烈士亲人去扫墓!
作者: 靖西囡囡 时间: 2009-4-7 21:20
标题: 回复主题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