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今天在凭祥匠址陵园看到的不同寻常的一幕 [打印本页]
作者: 54450 时间: 2008-4-1 18:55
标题: 今天在凭祥匠址陵园看到的不同寻常的一幕
今天因公去凭祥,临近清明,理所应当抽空带上鲜花、烟酒去看望那些永远年轻的兄弟。在匠址看到几个工人在挖开一个烈士墓,正把遗骸敛入金缸,原以为是烈士家人要带烈士回家,一问才知道是陵园搞修缮,要移动墓址。当年烈士入葬时,没有棺椁,只是在身下垫了木板。时近三十年,遗骸完好,的确良军装完好无损,色彩依旧鲜艳,解放胶鞋只剩下鞋底了。边上还放着十几个缸,可能还会有墓葬要移。当时心里有一种无法名状的滋味,竟忘记拍下此景。
据报道,国家和广西拨款2千多万元,在今年修缮广西境内的烈士陵园,可能是为30周年做些准备。南山和匠址都已开工。就是不知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搞,如碰巧让烈士的家人看到此景,又是撕心裂肺的痛。
向永远年轻的兄弟宫广平、黄进飞、马玉文、张光友、向战死的55TKT官兵及所有烈士行军礼。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8-4-1 20:48
其实 烈士墓用得着一修再修 修了又修 不停翻修吗???
折腾啊!
庄严肃穆整洁 就够了
作者: 半步崩拳 时间: 2008-4-1 21:26
谁?谁?谁啊?!做事不经大脑啊?!
好心办孬事,修缮也要看好日期啊!在清明节这个时候修?心里被揪得不是滋味......
郁闷得不知如何发飙!
唉!
作者: yangliucheng 时间: 2008-4-1 22:04
活着,服从国家指挥,死了,也要服从国家指挥啊!
作者: 中国战神 时间: 2008-4-1 23:32
不管怎么修整,以不动烈士遗骸为妥。
作者: 绿城之水 时间: 2008-4-2 09:16
标题: 回复主题
以下是引用54450在2008-4-1 18:55:02的发言:
今天因公去凭祥,临近清明,理所应当抽空带上鲜花、烟酒去看望那些永远年轻的兄弟。在匠址看到几个工人在挖开一个烈士墓,正把骸遗骸敛入金缸,原以为是烈士家人要带烈士回家,一问才知道是陵园搞修缮,要移动墓址。当年烈士入葬时,没有棺椁,只是在身下垫了木板。时近三十年,遗骸完好,的确良军装完好无损,色彩依旧鲜艳,解放胶鞋只剩下鞋底了。边上还放着十几个缸,可能还会有墓葬要移。当时心里有一种无法名状的滋味,竟忘记拍下此景。 据报道,国家和广西拨款2千多万元,在今年修缮广西境内的烈士陵园,可能是为30周年做些准备。南山和匠址都已开工。就是不知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搞,如碰巧让烈士的家人看到此景,又是撕心裂肺的痛。 向永远年轻的兄弟宫广平、黄进飞、马玉文、张光友、向战死的55TKT官兵及所有烈士行军礼。………………………………………………………………………………………………
在壮族的习俗中,对逝去的人是这样安葬的:头一次入土叫
埋,三年以后待尸身骨骸化后,把遗骸按头脚的顺序敛入金
缸,举行仪式,正式将装着遗骸的金缸埋入土中,这叫葬。
这是壮族人民对先人最隆重的安葬法。 89年迁葬的烈士绝
大部份的都是这样的葬法,只有少数烈士因为当年迁葬时
肉身还未完全骨骸化,所以又继续埋入土中,以后再移入
金缸。楼主看到的一幕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作者: 水随天去 时间: 2008-4-2 13:34
确实是楼上所说的那样,凭祥、宁明一带就是这样的风俗。去年去了一趟宁明桐棉,当地的老百姓也跟我们说了89年迁葬时英雄的遗体完好如生的现象!这在南方湿热环境中确实少见!
作者: hhjjhl 时间: 2008-4-2 14:10
原来是当地的风俗。(恍然大悟)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8-4-2 16:07
如果是这样,那倒释然了。
作者: yangliucheng 时间: 2008-4-2 16:45
哦,明白了
作者: 合成军参谋 时间: 2008-4-4 21:13
在壮族的习俗中,对逝去的人是这样安葬的:头一次入土叫埋,三年以后待尸身骨骸化后,把遗骸按头脚的顺序敛入金缸,举行仪式,正式将装着遗骸的金缸埋入土中,这叫葬。这是壮族人民对先人最隆重的安葬法。
89年迁葬的烈士绝大部份的都是这样的葬法,只有少数烈士因为当年迁葬时肉身还未完全骨骸化,所以又继续埋入土中,以后再移入金缸。楼主看到的一幕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
长了见识。请问“金缸”是什么材质、形状的器物?
作者: 防城高原 时间: 2008-4-6 02:52
以下是引用合成军参谋在2008-4-4 21:13:56的发言:在壮族的习俗中,对逝去的人是这样安葬的:头一次入土叫埋,三年以后待尸身骨骸化后,把遗骸按头脚的顺序敛入金缸,举行仪式,正式将装着遗骸的金缸埋入土中,这叫葬。这是壮族人民对先人最隆重的安葬法。
89年迁葬的烈士绝大部份的都是这样的葬法,只有少数烈士因为当年迁葬时肉身还未完全骨骸化,所以又继续埋入土中,以后再移入金缸。楼主看到的一幕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
长了见识。请问“金缸”是什么材质、形状的器物?
就是一个瓷缸.
我们防城的城北烈士陵园也正在重修,
作者: zhuym1019 时间: 2008-4-6 12:02
看来国家还是重视了
作者: 三月雨 时间: 2008-4-9 20:30
差一点闹误会
作者: 把月亮砸扁 时间: 2008-4-10 22:23
宁明的陵园也正在修整,效果图不错,可惜傍晚没法拍下来,看来这个工程和自治区大庆有关.
宁明陵园葬有700多烈士,全部是89年移入而\"葬\".
我特意去看了陈守全烈士的墓,看来其妻子前几天已经来看过他了
作者: zzm2804 时间: 2008-4-11 12:28
先是震惊,后是欣慰
作者: 314753871 时间: 2008-4-11 20:14
以下是引用把月亮砸扁在2008-4-10 22:23:38的发言:宁明的陵园也正在修整,效果图不错,可惜傍晚没法拍下来,看来这个工程和自治区大庆有关.
宁明陵园葬有700多烈士,全部是89年移入而\"葬\".
我特意去看了陈守全烈士的墓,看来其妻子前几天已经来看过他了
请问(15楼):广西自治区大庆是,何年·何月·何日?
作者: 把月亮砸扁 时间: 2008-4-12 23:20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应该是1958年12月,要不就是11月,上网查一下就知道
作者: 一杯祭酒 时间: 2008-5-4 12:01
担心当年在安葬时烈士的遗体与名字搞乱了,这是永远不能挽回的错误。
作者: luck路客 时间: 2008-5-4 12:35
我在匠止没有看到移动烈士遗骸的情景(当然没看到不代表没有)估计是极个别的。我看到的是把原来的墓碑换成新的墓碑,地板换成大理石的材质。都是在原来烈士的墓上边进行重修。没有对烈士的遗骸进行变动。让我心痛的是在重修时某些方面做得不是很周全,连拍照的心情都没有了。
作者: 路客MM 时间: 2008-5-4 15:31
以下是引用把月亮砸扁在2008-4-12 23:20:49的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应该是1958年12月,要不就是11月,上网查一下就知道
是12月11日
作者: 160S越战老兵 时间: 2008-5-5 00:24
广西的确是这样的风俗,大家请不要紧张.
作者: 吴有清 时间: 2009-2-26 01:44
标题: 回复主题
488团后辈向革命烈士致敬!
作者: 广西神勇战士 时间: 2009-2-26 02:18
标题: 回复主题
本人也是边民,按本地习俗,一般是葬后三年,有的是五年就重新挖坟,把骨头取出,清洁干净,庄重地放入缸内,然后再重新下葬。本地老百姓是这样的:先把塑料布铺好,把骨头取出,然后按人体骨骼顺序摆好,最好捡得齐全,然后用酒擦拭干净,再小心放入缸内,有的另外放入几块硬币。这种做法叫“葬骨”,在宁明、凭祥、龙州一带是边民庄重的葬礼。所谓的“金缸”就是罐或坛子,本地人可能为了吉利和好听点,一般习惯叫金缸,瓷质材料。
作者: 广西神勇战士 时间: 2009-2-26 11:55
标题: 回复主题
可能话题拉远了,但既然提到这个独特的葬礼,我也正巧看到有篇关于广西群众葬骨的贴子,有图有文,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http://blog.gxnews.com.cn/u/27506/a/247226.html
作者: chinawin 时间: 2009-2-26 15:07
标题: 回复主题
广东客家人的风俗也是这样的...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2-27 10:55
标题: 回复主题
这不光是壮族的习俗,在两广都这样。
在城市的逝者,先是在殡仪馆安放一至三年,让不想离去的逝者的灵魂在人间周游。此后选块风水宝地在黄道吉日里举行骨灰入缸或以骨灰原盒为载体,进行安葬,称入土为安。
在仍实行土葬的山区或农村,为逝者更衣守灵三天或头七出殡,出殡前喂食哭身,绕村绕田绕逝者生前常走的路,一路吹打放鞭炮,做法事下葬,回来不走回头路。如果是80以上的老人过世,加一个虚岁就是九九八十一归真的天命,参加的村里人会很多,晚上要大摆宴席,叫做吃白喜,不亚于婚庆,有些家庭会向逝者家庭索要逝者的遗物,以求自己家人也能长寿。逝者的直系亲属守孝七七四十九天,禁办婚事一年,上香祭祀家中灵位三年。逝者入土为安后三年,遗骸被亲人们请来的道公在做完法事后取起,进行迁坟安葬仪式,南宁郊区还有一个程序叫香薰,即:将遗骨按相关要求排列在悬空的钢条上,下面用大量的香进行烟熏,这叫犒劳“人间烟火”,一来是先人喜欢香火,二来是经过香火熏后的遗骸不会被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侵犯。被熏后的骸骨变得金光油亮,再经过擦拭后,非常的“精美”,如同打磨后的老竹笛子,金亮透镜,这是对先人的一种尊敬,让先人漂漂亮亮、风风光光的在天国里显露光芒。最后,在道场的仪式中,将遗骨置入釉面陶罐中,用油纸封口,红线扎圈,直亲背上,到风水宝地处,再在道场之后放入穴中,立碑、盖土、不回头的哭坟、放鞭炮等等,一切都在法事与道场人员的安排下进行。整个仪式非常隆重,村里同祠堂的人(尤其是后辈年轻人)都会到场。不管那个程序,生者行走时(尤其是往返途中)都尽量避免走回头路,不得已的除外,如进村进家不可能翻墙过河等,只是少走回头路,因为是有讲究的。
对烈士的敬重除了当时的战争环境不能实现和其他繁杂的法事不做以外,广西人民还是尽可能的按照风俗习惯做一些能安抚烈士的事情,以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为逝者尽心做些事情,就民工而言,也是想积善积德、祈求庇佑的。我们大可不用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强求当地百姓去做什么,因为他们不会虐待烈士的,这里面,或许就有他们自己的亲人。
作者: 南疆老兵 时间: 2009-2-27 14:23
标题: 回复主题
请问有烈土排列表吗方便查找
作者: 沁园春 时间: 2009-2-27 14:48
标题: 回复主题
他们对烈士还是很关注的,还不忘这样的隆重安葬,也让人感到欣慰了!
作者: 杨叶 时间: 2009-3-2 10:58
标题: 回复主题
现在的电视官方如果说到那段历史都称为南疆的一次军事行动,如果不是这些烈士墓地的存在,可能这段历史会被尘埃掩埋.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