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原创]陆1军12.24阵地前推作战失利 [打印本页]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0 16:03
标题: [原创]陆1军12.24阵地前推作战失利

(本文仅与“血铸军魂”论坛同步发表,涉及诸多未明朗细节,未经我们同意,请勿随意转载,我们会根据最新的资料不断修正此文,所有资料,以“燃烧的血”和“血铸军魂”上更新的资料为准!)

还有两周,就是12月24日了,24年前的12月24日,在云南老山前线,执行轮战任务的陆1军进行了接防后的第一次出击作战任务,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这次出击作战任务失利了,在当天,一共有30名官兵永远失去了生命,对于失利的战例,部队忌讳莫深,仅仅是在战后的总结中承认“步炮协同失利”,对于其他细节,一直忌讳莫深,只字不提,使得12.24当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此文根据陆1军多名当年参战的官兵回忆整理而成,年月久远,很多人的回忆支离破碎,因此我只能肯定此文的核心“骨架”是准确的,但“细节”仍需要当年直接参战、非参战人员的指正。衷心感谢网友老山之眸提供老山战区部分地形照片资料,感谢一师一团三机连胡*,一团七连未透露姓名的12.24战斗突击队员战友、二团三连赵*华、二团二机连许*、35154部队某团排长李排长等陆一师老战士提供战斗线索。fficeffice" />

谨以此文,纪念24年前阵亡的30名官兵。

------------------------------------------------------------------

12.24阵地前推作战失利

(此文根据1军轮战后的部分战斗总结以及1军部分参战士兵的回忆整理而成。)

ffice:smarttags" />1984122021日,1军经历接防后第一次越军营、团规模的抗反战斗,3天后,即198412241军决定进行接受老山防御作战任务以来的第一次的出击作战任务,目标是116高地东侧的无名2号和无名3号阵地,以把阵地前推,改善防御态势。执行此次作战任务的主要由117连负责。

出击前,侦察兵对目标区116东侧的无名2号和无名3号进行了侦察并测绘了地形,根据侦察结果,担任进攻任务的17连在沙盘上进行了多次的推演。

1224,出击分队于半夜向目标进发,以利用夜暗达成偷袭。由于天色昏暗,接防后对地形不熟,出击分队发现实际地形和沙盘推演的地形相差很大,在夜暗中,出击分队继续前进,在前进过程中把小尖山误认为116阵地东面无名高地(无名3),直到天明以后才发现错误,到达预定时间,炮兵对无名3进行炮火覆盖而后进行延伸同时对小尖山进行炮火压制。其时出击分队全部位于小尖山上,遭受了我军炮火的打击,于是紧急通过无线电喊停炮火打击,以便于从小尖山上回撤转而进攻原定的116阵地东面的无名2和无名3高地,在从小尖山回撤过程中,越军乘我炮火停止打击的空隙爬上了小尖山主峰,发现正在下山的我军突击队,于是越军以居高临下的有利位置立即向突击队开火。战斗打响后无名3高地上越军也发现了位于小尖山半山腰的我军突击队,于是无名3高地上的越军也立即向突击队队开火,于是我军突击队陷入了被两面夹击被动局面,我军突击队偷袭不成唯有转入强攻,同时再次呼唤炮火向小尖山、无名2号、无名3号开炮,我方炮火立即作出反应,但越军的炮兵也向小尖山半山的我军突击队进行打击,根据某参战人员回忆,当天的炮火猛烈异常,中越双方的炮兵把炮弹都倾泻在突击队所在位置一带,我军突击队伤亡惨重,死伤人数过半,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为达成原定的作战目标,指挥部决定采取逐次增兵的“添油”战术对突击分队进行增援,力求攻占无名3高地,但我原定通过偷袭的突然性已经荡然无存,无名3号高地上、小尖山主峰上的越军全部投入战斗,越军炮兵也拼命向我增援部队进行拦截射击,致使“添油”的增援部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最终由于久攻不下且伤亡过于惨重,任务达成无望,指挥部决定放弃攻占116高地东侧无名2号、无名3号高地的任务。在1224当天,包括突击队、增援部队以及在周边高地、里头寨的炊事班等,我军一共阵亡了30(注1,伤56人。

此次出击战斗,是1军接受老山防御作战任务后执行的第一次出击任务,由于天色昏暗,且对地形情况的不熟悉,导致突击队在在穿插过程中搞不清所处位置,直到放弃进攻任务后始终搞不清自己当时所到达的是那个位置,战斗结束后,有数具我军烈士遗体无法找到。1.15战斗前夕,有军工在140高地上发现了3~4具穿我军服装且已经高度腐烂的遗体,经识别后证实为我军失踪人员,198538日的852行动,硬骨头六连攻占小尖山清理战场后发现138号高地山下有4~6具同样穿我军服装且高度腐烂的尸体,以及遗留周围的枪支弹药,经识别后证实为12.24战斗失踪人员。直到此时,才最终判定1224日当天,出击分队凌晨时所处的位置是138号、小尖山和140号一带。

由于接防后对阵地情况不熟悉、战前准备不充分以及步炮协调上的问题,导致了19841224116东无名高地阵地前推是1军在轮战期间所经历的唯一一次代价较大的失利战斗。根据部分参战士兵的回忆,显然,当时的作战是“发现错误——转攻原来目标——被发现——强攻——失利——始终搞不清楚地形”,1军在战后的总结对此次的战斗基本只是略略带过,没有承认突击分队摸错方向,强调得最多的都是“炮火延伸,步兵冲击,越军掌握了我军的作战规律,”如果这些总结真实可靠,不存在掩饰或夸大的话,那么可以发现,1军当时是明显对116东无名3作有针对性的打击,但却始终搞不清突击队所处位置。当年在前线流行有这样一首顺口溜:一团拔点不成功,二团添油当军工。三团稳坐老山峰,炮团后面乱翁翁。(注2,尽管这首顺口溜在看法上可能有点偏颇,但至少从中也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确定1团拔点作战的失利。

根据对战后1军轮战期间所经历的数次较大的战斗以及397名阵亡人员情况分析,绝大部分的阵亡数字均来自于116高地、无名2号、无名3号、634高地、142高地、146高地等,116高地周边阵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死亡阵地。曾经有当年参战老兵发出这样的感概:倘若12.24战斗能够拿下116高地东侧的无名2号和无名3号,那么也许就没有后来的1.15师规模的的抗反、出击战斗或者是改写1.15战斗的结局,1军轮战期间阵亡的397人也许能多活下一些。

1:阵亡30人主要是指19841224日当天阵亡的所有烈士,除了可以确定参战的17连外,还有增援的12连、19连,提供火力支援的11营机枪连,不确定的包括13营炮兵连和11营炮兵连(634上),他们是否为突击队提供火力支援时遭炮击难以确定,15连的4名烈士为炊事班人员,在12.24当天在里头寨遭越军炮击致死,他们的阵亡虽然不是12.24出击战斗的直接结果,但至少是由12.24出击战斗间接引致。

2:当年前线流行很多战地诗歌、顺口溜,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厌战的、挖苦的、发泄不满的,这首顺口溜的作者到底是谁已经无从考究,但可以看出,编这顺口溜的战士心里有点气。实际上今天看来,这是观点与角度的问题,1团当年阵亡了178人,2团阵亡了88人,3团阵亡了54人,对于参战的人来说,呆在那种恶劣的地方每天面对死亡,实际上也绝不是什么过瘾的事情。

关于12.24阵地前推作战失利,没有更详细的官方文件记述,更多只能依靠当年参战人员以及没有直接参战人员的回忆,由于年代久远,多数是属于支离破碎的记忆,因此,12.24阵地前推作战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尚有各种疑点未能一一证实:

1)当年2团守144号阵地的某位参战人员从其老乡处获悉,12.24作战当天,突击队当中有两个喷火兵被击中油罐,当即爆炸把两人活活烧死!但从阵亡名单中发现,只有1师直属防化连的顾平烈士一人,事实到底如何,还有待做进一步的考究。

2战后,在《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架设兵的战斗减员》 总结中提及:……如X4连在攻打116号阵地东南无名高地时,在敌疯狂向我后续梯队拦阻射击的情况下,分队指挥员过早地使用架设兵与突击排建立有线通信,由于通路上炮火密集,线路此通彼短,有4名架设兵在抢修线路中阵亡……经过核实1224当天的阵亡名单中,并没有发现有4连的人员,也没有提及架设兵。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0 16:06
标题: 回复主题

ffice:smarttags\" />19841224阵亡名单:

fficeffice\" />

12

刘木林 江苏丹徒县,遭敌炮击

许和平 安徽贵池县,116上被敌枪弹命中

17

陈雪龙 上海嘉定县,遭敌炮击

陈之耕 安徽淮南,遭敌炮击

孔进才 江苏高淳县,遭敌炮击

李洪平 江苏丹徒县,116东无名3,遭敌枪击

马文宏 江苏金湖县,遭敌炮击

祁永强 江苏徐州,遭敌炮击

孙守功 山东莱芜县,遭敌枪击

王长城 安徽宿州,遭敌炮击

王勇 江苏如东县,116东无名阵亡

许道永 安徽淮南,遭敌炮击

虞华 江苏溧阳县,116东无名2,遭敌炮击

郑瑞生 河南郑州,116东无名3,遭敌炮击

19

曹恩道 浙江金华,遭敌炮击

温怀荣 浙江苍南县,遭敌炮击

杨祖勇 安徽霍邱县,遭敌炮击

夏长东 江苏宝应县,遭敌炮击

邹开湘 江苏金湖县,遭敌炮击

1师直属防化连

顾平 江苏江都县,116东侧无名2号,遭敌炮击

11营机枪连

许承明 江苏溧水县,116上用机枪火力支援出击分队,遭敌炮击

朱学文 江苏宝应县,116上用机枪火力支援出击分队,遭敌炮击

13营炮兵连

丁怀书 安徽淮北,遭敌炮击

彭再弟 上海青浦县,触雷

11营炮兵连


卞祖华 江苏扬州,634遭敌炮击

陈舟峥 安徽霍邱县,634遭敌炮击

15

陈玉前 江苏高淳县,里头寨, (炊事班)遭敌炮击

愈桂宝 江苏高淳县,里头寨,(炊事班)遭敌炮击

朱逢明 江苏如东县,里头寨,遭敌炮击

韦仁义 江苏溧水县,里头寨,(炊事班)遭敌炮击

12营机枪连

张荣 上海嘉定县,里头寨,遭敌炮击

1军轮战结束后关于1224阵地前推作战失利的总结(部分节选)

《深刻的教训,有益的启示——从24日战斗失利看出击作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军作训处 P73

119841224,我军对116号东面无名高地实施前推阵地,由于对敌情、地形若明若暗,缺乏周密的组织与协同,加之战法呆板,未能达到目的。

一、敌情要查清

24日,我116号阵地前推失利的原因之一在于敌情不清,事先没有周密的侦察敌情,将敌一个加强排兵力估计为一个班,认为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攻占,只用了一个班的兵力,以至于首次突击未能奏效,其后采取逐次增兵,形成久攻不下,被迫退守原阵地的局面。

二、准备要充分

这次战斗,无论是作战方案的准备还是物质、思想准备,都预计不足。

三、协同要周密

四、战法要灵活

战后,就这次战斗的失利,各方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其中主要有:

在战法上,仍然墨守陈规,24日的阵地前推,就是沿袭三次火力急袭,而后炮火延伸,后发起攻击的模式,这无形中告诉越军,我们要进攻了。若我们采取偷袭或者偷袭不成转强攻,其结果可能大不相同。

《直接火力准备并非一定之规》——某师作训科:P116

319841224,某连在执行出击作战任务时,开始按照常规作了短时间的火力准备,此时,敌人不露面,炮火也很少还击。当我炮火延伸时,敌成吨的炮弹就落道刚刚发起冲击的战斗队形一线。这时,我“炮火延伸,步兵冲击”的常规,就成了对敌人的“预警信号”

《改革步炮协同方法,发挥整体作战威力》——马西稳《丛林奇略》P92

2第一次前推阵地作战时,我们在炮兵火力准备上,仍按教范规定的“三次式”:第一次火力急袭,第二次破坏射击,第三次又转为火力急袭,由于敌谙熟我军战术,我炮火一延伸,敌就迅速对我反击分队实施了炮火反准备,结果使前推失利。实战证明,“三次式”火力准备不仅被敌所掌握,而且由于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增大了由炮火延伸至冲击分队到达敌前沿的“时间差”,给敌以复活火力的时间,式冲击分队不能有效地利用炮火准备效果……

五、尽量保持原建制

这次战斗,一个加强班的兵力,就有四个建制连的人员参加,而且平时互相不熟悉,临时组合逐次“添油”,这样,不仅不利于士兵之间的动作默契,而且给抢运伤员、烈士、查清阵地人员等也带来许多不便,以至造成那些想象的后果。

六、保障要细

《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架设兵的战斗减员》 魏亚斌 P391

4……如X4连在攻打116号阵地东南无名高地时,在敌疯狂向我后续梯队拦阻射击的情况下,分队指挥员过早地使用架设兵与突击排建立有线通信,由于通路上炮火密集,线路此通彼短,有4名架设兵在抢修线路中阵亡

此战,造成我伤亡80余人。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0 16:22
标题: 回复主题

上面两张照片,是我在2007年8月15日在东山上甘岭(1175.4)拍摄的老山、松毛岭一带的地形,116高地位于松毛岭前端

这是“老山之眸”网友在东山偏马上拍摄的老山地区地形

这是1军老兵许可在2002年在东山偏马观察哨用高倍数变焦镜头拍摄的位于松毛岭前段的116高地,根据军事地图上的等高线,我标注了116周边的几个阵地

军用地图上的116高地以及周边的4个无名高地和138、小尖山、140等的位置分布。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无名2、3的确和138、小尖山、140等的位置很接近,在当时天色昏暗、山高林密、地形不熟的情况下,的确容易迷路。

这是从陆1军1.15师规模抗反、出击战斗中截取的部分作战经过图,上面也注明了116及周边几个无名、138等的位置


作者: 79rexie    时间: 2008-12-10 17:43
标题: 回复主题

\"导致了19851224116东无名高地阵地前推是1军在轮战期间所经历的唯一一次代价较大的失利战斗。\"

\"1:阵亡30人主要是指19851224日当天阵亡的所有烈士.....\"

198538日的852行动,硬骨头六连攻占小尖山清理战场后发现138号高地山下有4~6具同样穿我军服装且高度腐烂的尸体,....”

版主!是时间打错了吗?84年还是85年?不知我有没看错......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0 20:41
标题: 回复主题

啊啊啊,我粗心我大意!

马上改!


作者: wins-008    时间: 2008-12-11 09:26
标题: 回复主题

烈士基本都是江浙一带的,如果不是不幸牺牲了,肯定会出几位企业家。谢谢版主,谢谢各位战友的分享。


作者: redastro    时间: 2008-12-11 10:19
标题: 回复主题
山岳丛林作战的模式,与这些轮战部队平时训练的地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上去之后,匆忙进行攻击作战,难免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在山岳丛林区域行进,如果没有战前多次的抵近侦查,不迷路是小概率事件,特别不是常年在此作战和训练的队伍。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这些战士的鲜血不能白流啊。在部队上要多总结教训,不仅仅是在战术或战术协同上总结,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作战思想上总结和提高。毛 主席的军事思想是不能忘的。唯有在思想的高度上战胜了敌人。接下来在战役和战术上的一两次的失利。就不足以让我们在战略目标上失利。在地方上,要永记这些为国流血的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战士。这也在思想高度。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这些精神从哪里来。就是从这些为国流血、流汗的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哪儿来。引用一位伟人的话结束“你们活在我们的心里面,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
作者: 斑马    时间: 2008-12-11 13:16
标题: 回复主题

以前,看有的老兵回忆中,提到过这次战斗的残酷和牺牲,不过都是只说了几句,无法窥得全貌。今天看此文,才大概了解了战斗的整个经过。

有叙述、有分析,地形图加照片,图文并茂,谢陈版好文!

期待更多曾经参加过这场战斗的老兵们出来讲讲,想听听你们的亲身经历。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1 13:57
标题: 回复主题

12.24阵地前推作战失利主要还是由于急于创造战果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指挥不当造成的,实际上,据未经证实的资料,12.24失利后,昆明军区曾经点名批评此次战斗。至于如何追究处理相关,不得而知。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1 13:59
标题: 回复主题
wins-008:

烈士基本都是江浙一带的,如果不是不幸牺牲了,肯定会出几位企业家。谢谢版主,谢谢各位战友的分享。

陆1军的兵员多数都是江浙一带。


作者: 粤中军    时间: 2008-12-11 14: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粤中军    时间: 2008-12-11 14: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1 17:51
标题: 回复主题

不是炮火的问题,炮兵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报那里的坐标他们就打那里,只是他们无法知道12.24当天的目标是自己人还是越军罢了。

真正的原因还是突击队走错了路,被发现后双方炮火都往他们所处的位置打,我方人员的伤亡中,相当一部分有可能是自己炮火造成的。

至于植被么,从14军到1军,116以及周边高地早就是炮击的重灾区,过十万发炮弹的轰击,只有石头没有柴火啦。


作者: 海水    时间: 2008-12-12 11:10
标题: 回复主题

众所周知,1210日前后1军接替了11军老山方向的防御作战任务。到24日,接防也仅半个月时间,12.24前推阵地出击作战显然有些仓促。且从地形上看,前推阵地出击作战地势相对较低,易受来自居高临下的小青山和泸江东岸的敌火力的控制,但为什么要仓促在116号阵地以东前推阵地出击作战?是版主说的“12.24阵地前推作战失利主要还是由于急于创造战果的急功近利思想”吗?我个人认为是当时战场情势需要。本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了一些1军刚接防后的数次战斗就不难理解了-----116号阵地当时应该是敌我双方的“热点”地区,1军想通过出击作战前推阵地而改变战场局部的变动局面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接防半个月的零星战斗情况,绝大多数发生在116号高地附近:fficeffice\" />

1213日越军炮击514高地,以1个班向该高地进攻被击退;1219日越军炮击514高地等地区后,以1个班向该高地进攻被击退,战斗中我1团特务连长带4人增援被越军炮火阻拦阵亡3人;

1220日越军炮击船头地区,先后向662.6高地和116号高地进攻,一度攻占116号高地,坚守部队立刻组织反击并夺回阵地;

1221日越军炮击后,约2个营兵力先后向102103115116号高地和662.6142.8高和进攻。坚守部队击退敌8次进攻,毙伤敌100余人;

1222日小股越军偷袭116号高地,未逞;

1224日越军先夜间偷袭124高地被击退。上午1030分越军约1个连的兵力分别向166168高地进攻,被1团击退。

同时,我1团以1个加强排的兵力向116号高地东北和东南无名高地出击作战。攻占了116号高地东北无名高地,但东南进攻受挫。

次战毙敌2人,伤敌20人。我亡20人,上22人,并有6具烈士遗体未找回(看到4楼的帖子,我怀疑我军6具烈士遗体在此后38战斗被发现的正是本次战斗遗留)。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2 12:17
标题: 回复主题


您上面分析的“想通过出击作战前推阵地而改变战场局部的变动局面吧”我个人认为是对的。

1军从11军接受阵地开始执行防御任务后,在84年12月20日和21日,分别在662.6以及116等一带进行了抗越军团规模的反扑,从1军轮战期间历次战斗分析,围绕116所占的比重很大。从军用地图上可以看出,当时116前的几个无名没有拿下,越军经常通过无名向116发动偷袭,同时140、138等的方向的越军火力也对116构成威胁。假如116失去,那它后面就是115和634,然后就是相对平缓的松毛岭山梁了,因此,我和1军几个老兵分析,12.24要拿下东南无名2、3最主要是为了把阵地前推,改善116的防御态势。

但我们也认为,1军接防后不久就组织这次战斗,在地形上、战场环境上毕竟还是不熟,这是客观存在因素,所以说他们准备不足,过于仓促,也因为这次失利,被昆明军区点了名(这点未经证实,有此说法)

经过这次前推作战失利后,1军所进行的历次战斗均组织得很好,我看也是吸取了这次作战的经验和教训。

这次前推失利还有很多疑点,我们都未能一一获悉了解清楚,很希望多点想您这样的朋友一起讨论研究呀。

作者: 海水    时间: 2008-12-12 15:28
标题: 回复主题
\"这次前推失利还有很多疑点\"?------有哪些啊?通过上面的叙说应该很清楚了啊!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2 15:56
标题: 回复主题
海水:
\"这次前推失利还有很多疑点\"?------有哪些啊?通过上面的叙说应该很清楚了啊!


这些叙述不是官方材料,部队总结只是提及了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根本不靠边。多数的材料还是来源于参战人员的回忆以及非直接参战人员从其老乡口中得到的资料。所以,有很多的过程和细节,尚不能百分之百的准确。

现在,突击队走偏了方向这个骨架基本可以肯定,但这个过程中的很多细节,仍然需要不断的发掘和修正。


作者: 拔点突击队    时间: 2008-12-13 01:09
标题: 回复主题
呵,看了这个贴子我才知道我们班当年坚守的阵地就是小尖山。。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3 09:25
标题: 回复主题
拔点突击队:
呵,看了这个贴子我才知道我们班当年坚守的阵地就是小尖山。。


呵呵,老李说你曾经问过他47军那时候出击的310在哪里,实际上,根据北虎的战斗经过图看,310的位置就是在138或者138旁边。

作者: 准备着    时间: 2008-12-13 10:31
标题: 回复主题
学习,教范。
作者: 拔点突击队    时间: 2008-12-13 12:32
标题: 回复主题
现在已经完全把各军轮战的阵地编号对上号了,越军310就在我军140右侧,在138和无名2号的下面。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3 13:47
标题: 回复主题

拔点突击队:
现在已经完全把各军轮战的阵地编号对上号了,越军310就在我军140右侧,在138和无名2号的下面。

我看也就是大概那个位置附近了。


作者: 拔点突击队    时间: 2008-12-14 01:00
标题: 回复主题
当时鬼子的几个无名高地和138,小尖山背后全部是悬崖,唯一下山的一条通道就是从无名2号紧贴着116号下到无名1号和140上,然后可以撤到310几个阵地去。而那条唯一的通道我116的火力完全可以封锁,而且只要我军一攻占无名2,138,小尖山,还有无名3的鬼子就只有跳崖的命,可鬼子为啥不从那几个阵地撤走?可能唯一不撤走的理由就是整个116高地上共有大大小小5个高地,我军只占其一,欺负我兵力少?116主阵地上我军最多只能摆一个排的兵力,我军要想增兵,只有通过松毛岭和左9顺着116下面的矛草沟往上爬,小尖山居高临下,不仅轻松的就可以封锁那条茅草沟,而且还能对634居高临下的进行打击。如果我军要攻打无名2,要么从无名1旁边从下往上打(难度更大,很陡峭不说,还要受到无名1和140上鬼子的火力打击)要么从116摸出来,几分钟就可以贴到无名2,但这样打,无名3,和138,小尖山的火力全部都可以打击我进攻分队,怪不得1军好多兄弟都是牺牲在攻打无名2号高地上。
作者: 抵近侦察    时间: 2008-12-14 22:52
标题: 回复主题

这是从越南境内拍摄的116、140方向的照片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5 00:04
标题: 回复主题

拔点突击队:
当时鬼子的几个无名高地和138,小尖山背后全部是悬崖,唯一下山的一条通道就是从无名2号紧贴着116号下到无名1号和140上,然后可以撤到310几个阵地去。而那条唯一的通道我116的火力完全可以封锁,而且只要我军一攻占无名2,138,小尖山,还有无名3的鬼子就只有跳崖的命,可鬼子为啥不从那几个阵地撤走?可能唯一不撤走的理由就是整个116高地上共有大大小小5个高地,我军只占其一,欺负我兵力少?116主阵地上我军最多只能摆一个排的兵力,我军要想增兵,只有通过松毛岭和左9顺着116下面的矛草沟往上爬,小尖山居高临下,不仅轻松的就可以封锁那条茅草沟,而且还能对634居高临下的进行打击。如果我军要攻打无名2,要么从无名1旁边从下往上打(难度更大,很陡峭不说,还要受到无名1和140上鬼子的火力打击)要么从116摸出来,几分钟就可以贴到无名2,但这样打,无名3,和138,小尖山的火力全部都可以打击我进攻分队,怪不得1军好多兄弟都是牺牲在攻打无名2号高地上。

从拔点的描述,终于知道无名2的重要性了:得无名2,可有效控制无名3、138、小尖山,难怪阵地前推,首要选择无名2、3.假如12.24能够拿下无名2、3,那么其后的1.15战斗,结果要改写了,或者说,伤亡数字能减轻了。


作者: 斑马    时间: 2008-12-15 01:02
标题: 回复主题
抵近侦察:你帖的第一张照片116看得很清楚,第二张烦给我们军盲说明一下。谢了!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2-15 11:55
标题: 回复主题
对啊,照片说明指点一下方向、地标,对我等纸上谈兵的识别有困难哟。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