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三十年前的今天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荆    时间: 2009-2-12 22:20
标题: 三十年前的今天

三十年前的今天fficeffice" />

---步兵364264排老兵回忆

ffice:smarttags" />

2月12

早上六点钟起床,全排在晒谷场列队,然后是六公里越野跑。此时天刚蒙蒙亮,周围村庄和农田还笼罩在晨雾中,轮廓若隐若现。

全排三十多人按照班次序跟随排长跑出村子。有时跑土路,有时跑田垄,有时爬山坡。排长跑在队伍最前面,他往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行进中有不少人一边跑一边揉眼睛,仿佛在睡眠状态还没回过神来。近期的强化训练搞得大家都有点疲惫不堪,而且昨晚拉练一直折腾到凌晨两点多钟,原以为今天不用正常训练了,结果还是被准时叫醒。

排长不时回头敦促各班:“快,快!跟上,跟上!”

早餐后去练习瞄准,下午准备实弹射击,火箭筒班在晒谷场前收割了的水田,60炮班则去村子背后的山凹。

我们火箭筒三个班排成一排练习跪姿瞄准。跪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听到换姿势的口令,有人开始顶不住了,挪动一下身子,班长立即在后面说道:“坚持住,不许动!”我跪得膝盖发麻,偷偷抓了把稻草垫在下面,这时屁股被人从后面踢了一脚。我以为是班长,说:“班长轻点,你踢疼我了。紧接着又被踢了一脚,这一脚踢得更重。我回头看,发现排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我身后,赶紧把膝盖下的稻草拿开。

我的班长高月明,湖南常德人,朔江之战后提为排长;副班长黄伟邦,广东大平人。班长、副班长待人友善,比较随和,平时经常和我们开玩笑;我的排长姓张(注:印象中姓张),广西玉林人,中等个子,满脸胡子,样子很严肃,训练要求很严。新兵平时最怕两个“大胡子”,一个是排长,另一个是连长。连长也是满脸胡子。可惜我们连这两个大胡子”,后来一起在朔江牺牲了。

中午十二时,炊事班把午饭送到训练场。午餐过后排长叫我和陈政鹏(在朔江牺牲)去团部背大米,叫6班长带另一位战士去德保县城采购其它物品。这在我意料中,又出乎我意料。

昨晚副班长私下对我说今天轮到我们班去德保县城采购,他已和班长说好安排我去,叫我偷偷去照相馆照张相片寄回家。这时候我才知道排里有很多新兵担心牺牲后家里连张穿军装的相片都没有,已利用去采购的机会,照相片寄回家了。

听到排长这样安排,我懊恼了很久,但没办法,只好和陈政鹏老老实实去团部背大米。

原来说好领两包大米,团后勤干事只发给我们半包,他说刚接到通知,所有连队只发一天伙食。他说话时眼神怪怪的,好像有话欲说又止的样子。我和陈政鹏轮流背着半包大米,慢悠悠往回走,一边走一边琢磨团后勤干事对我们说的话。联想到近段时间连队的事和外面的传言,突然想到部队是不是真的要开赴前线打仗了。我们俩都是去年十二月下旬到部队的新兵,到部队还不够两个月时间。俩个人一路聊着走回“不要二”生产队,猜测着打仗的事,慢慢地心情有点紧张起来。

我们6连驻在德保县燕洞公社兴旺大队一个叫“不要二”的生产队,各排大多以班为单位住进老乡家里,唯独我所在的4排住在村旁生产队晒谷场。“不要二”这个名字有点怪,我们问过老乡关于它的来历,老乡也说不清道不明。

晚上,连长和指导员来检查,每个班都看看,然后匆匆忙忙走了。走的时候对排长说今晚不再安排拉练,让大家早点休息。


作者: 遥望南国    时间: 2009-2-12 22:55
标题: 回复主题
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当初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半拉子老头了,还有一些小伙子,永远定格在青春岁月。向老兵们致敬!向烈士们敬礼!
作者: 紫荆    时间: 2009-2-13 22:47
标题: 回复主题
ffice:smarttags\" />

2月13fficeffice\" />

早上起床时,排长已从团部开会回来。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出去的。

全排照常列队。排长宣布今天不训练,散队后立即去连部吃早餐,然后收拾个人物品和武器,拆除床铺并把房间打扫干净,8点钟准时开拔。有人小声问开拔去哪里,排长说不该问的就不要问。

排长虽然没有说去哪里,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大家心里都往一处想,这一去很有可能不回来,真的要打仗了。尽管部队要打仗的消息已早有流传,平时连队开会指导员也经常讲些时刻做好战斗准备的话,突然听到立即开拔的消息,我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

这时候我明白了昨天去团部领大米的事,原来部队真的要开拔,后勤干事想告诉我们部队开拔的消息但又不好说出口。

散队后我突然想起前几天请老赵寄信回家,还没把邮票钱还给他,急忙回房拿了8分钱去找老赵。老赵是距离晒谷场住得最近的老乡,四十多岁,热情好客。没事的晚上我和陈政鹏经常去他家烤火聊天,赵大嫂总是拿家里的花生或山上摘回的野果给我们吃。

老赵正在屋前拿着一把斧头劈柴火,准备做早饭。我说明来意,把钱还给他,他不要。我把钱硬塞进他口袋,并告诉他我们要走的消息,说些感谢他的话。他愣了一下,问我们去哪里。我说不知道,可能是去打仗吧。听我这么一说,他丢下斧头就走,边走边对刚从村头挑水回来的赵大嫂说:“孩子他妈,我去去队长家就回来。”

回到晒谷场,其他人已经去连部吃早餐,我赶紧拿了碗向连部跑去。今天的早餐有点特殊,每班一脸盘肥猪肉煮大白菜。平时的早餐不是酸菜就是大头菜,即使有肉也只是一脸盘菜里掺少许肉丁。只有逢年过节才像这样大把大把吃肉。

早餐后,排、班长留下开会,战士分头回去收拾。排长叫我:“黑牛,你回去帮我把东西收拾好,把房间打扫干净。”

我个头不高,肤色黝黑,长得结实,像头牛犊,因此家乡的人包括我父母都叫我“黑牛”。记得刚到连队的那天下午,排长带着全排战士正在稻田忙着训练,他头也不回地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应声答道:“黑牛!”紧接着发现自己说漏嘴了,急忙更正说:“我姓吴,名××。”排长回头,笑了,道:“黑牛就黑牛,吴什么,名什么!从那天起全排都叫我黑牛。

个人物品不多,住得也简陋,所以收拾起来不难。晒谷场有三间瓦房,排长住一间兼存放武器,火箭筒三个班和60炮三个班各住一间。地上铺层木板,木板上垫层稻草,稻草面铺上席子就成了床。晚上十多人成一排挤在一起睡觉。从去年12月中旬部队开到这里,我们就一直这样简单地住着。当我们把个人物品收拾好,把稻草搬到晒谷场空地烧掉,把生产队的木板码成堆,把房子打扫干净时,集合的哨声响了。

四辆解放牌卡车已停在村子前路边,大家忙着把行李及武器搬到车上。不知什么时候生产队长已带着老乡来送行,男女老少都来了。有的老乡拉着战士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有的老乡往战士口袋里塞花生或鸡蛋。有位老婆婆拉着入住她家一位战士的手,战士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样子像是送别自己亲孙子上战场。场面特别感人,很多老乡流下眼泪,战士也流下眼泪。

老赵从人群中挤到我和陈政鹏面前,偷偷往我们口袋里塞了个红色的小包包。我们问他是什么,他说:“你们不用管,带着它会有用。”然后拉着陈政鹏的手一再叮咛:“此去一定要注意,凡事多个心眼。我开玩笑说:“老赵,你也讲讲我嘛。”他也笑了,对我说道:“你这么小年纪敢杀猪,胆大命大,一定会平安回来的!”春节那天,连队买了头差不多两百斤重的猪,准备杀了加菜,可是没人愿杀猪,后来是我找老赵帮手把猪杀了。从那时起,老赵有时叫我“黑牛”,有时叫我“杀猪佬”。临别时老赵反复说道:“回来时别忘了来找我,我和你大嫂等着你们回来!”

汽车离开不要二生产队,往靖西县行进。下午3点多钟到达靖西县南坡公社孟麻大队,然后步行了两个多小时到达中越边界一个小山村。村子里的老乡大部分已撤走,只留下一些青壮年和民兵看护村子。连队依然是以班为单位住进老乡家,大家安顿好后,天就暗下来了。

晚饭后安排好站岗,排以上干部去团部开会。我们围着班长、班副坐在床铺上聊天,听他俩说笑话。赶了一整天路,我有点累,聊了一会就休息,很快就睡着了。


作者: 紫荆    时间: 2009-2-15 11:19
标题: 回复主题

昨晚老兵商量去靖西事,访谈晚了,今天续上昨天的。原计划从2月12日起,每天访谈、整理、发上来,直到2月26日止,现在计划被打乱了。广西贺州籍原122师参战老兵今天早上往靖西,今晚住百色,明天上午到靖西烈士陵园扫墓,后往孟麻当年出发前阵地、107和108号界碑、1至8号高地,17、18日到平孟、朔江、高平。如有战友需联系,请发信息,我代告知他们。现把昨天续上,以后的19日后才补上。


作者: 紫荆    时间: 2009-2-15 11:20
标题: 回复主题

ffice:smarttags\" />214fficeffice\" />

也许是昨晚睡得早的缘故,今天天没亮就醒了。等到天亮,我悄悄爬起床,洗脸漱口,然后走出屋子,村前村后走走。

这是一个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房子东一间西一间建在山脚下,房前屋后种着果树。村前是一陇稻田,一条小河沿着稻田婉延流去,小河边是稀稀疏疏的芭蕉林。村后的山上树木茂盛,郁郁葱葱。这里环境相当优美,可惜人去楼空,老百姓走时把鸡鸭等禽畜带走,村子很寂静,笼罩着一股异常气氛。

我突然想起昨天老赵塞给我那个红色小包包,急忙拿出来打开看看。一个几厘米大小、折成长条形小纸包,拆开外层红纸,里面是一张黄色纸条,上面画着蝌蚪似的符号。原来是农村用作迷信的符。老赵有点会算八字看手相那套迷信,他常说我命大福大,我当然不信。我全家都不信鬼神,尤其是父亲,过年过节从来没见他烧过香拜过神。父亲十七岁那年上了朝鲜战场,当了三年兵,负了三次伤,按照他的话说,是从死人堆里爬回来的。我理解老赵的心意,他是希望我平安出去平安回来。老乡用最原始最朴实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子弟兵的感情。我正想把纸符丢掉,这时2班长去换岗路过,我怕他看见笑话我,急忙把它重新折好放进口袋里。

上午安排剃头和个人物品寄存。部队到达德保县不久,战士曾把头发剃光,现在又长到差不多一寸长了。大家互相交换着剃,没人在乎手艺好坏,东一刨西一刮,只要不把脸划伤,不把眉毛刮下来就行。个人物品除牙刷毛巾外,全部打包,写上部队番号和姓名,放在一个空房间,由民兵送到团部统一存放。

我把身上穿的军装脱下,拿出最好那套换上。部队发了三套军装,只有那套中装布料最好,很多人平时不舍得穿,想把它寄回家,给家里兄弟穿或等到自己退伍后才穿。我听一位刚从南坡公社进来的民兵说,昨天有很多大炮从另一条路拉进山背后,今天早上又有大批坦克开进106号界碑方向。估计这一两天内战斗会打响,这一去不知还能否活着回来,不如把最好的军装穿上,做鬼也做个像模像样的。

周××(注:隐去名字)来找我,他问我有没有写信留给家里。我们县同时入伍分配在6连的老乡有三人,除我之外还有周××和曾伯群(在朔江牺牲),周××在1排,曾伯群在连部当通信兵。周××告诉我他们排有很多人写了类似遗书的信,夹在行李里,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好给家里有个最后交代。我觉得十七、八岁年轻人,本来就简单,父母有弟妹照顾,没有太多牵挂,没必要写那个东西。

午饭后,有几位老乡回村子拿东西,我们房东也回来了。大家围着房东了解边界情况。这里距离中越边界只有三、四公里,出了村子沿着田陇往山后走,翻过几个山坡就到107108号界碑。山上驻有越军和公安屯,修建了大量工事。越南武装人员经常下山侵扰我方边民,今年已发生多起冲突,有十多位边民被越军开枪打死打伤。边民不敢上山砍柴、放牛和耕种,靠近边界的田地已荒芜两三年了。老乡带我们去村后的房子,指着墙上一排弹孔告诉我们,那是去年八月份一个凌晨,一群越军潜下山,对着村子扫射留下的。从去年初开始,村民不堪越军侵扰,陆陆续续搬走,投奔亲友。大家听了很气愤,小越南也太猖狂了!

战勤排骡马队拉来很多武器弹药和其它物品,有的是装备我们连的,有的是暂存这里等待转运其它地方的。连司务长(注:广西玉林人,战后我曾与他有过节,现在三十年过去了,希望他不再介意)叫我们排帮助卸货。我们把装着枪支、弹药、急救包、压缩饼干和罐头等战时用品的箱子,搬进一个空房子里,一箱箱分类码号。搬运中有个装罐头的纸箱烂了,罐头散在地上,外壳写着“红烧猪肉罐头”,大家看见直嘴馋。

下午连队集中开会,连长宣布纪律和注意事项,强调从现在开始任何人不许离开村子。指导员作战前思想动员,他讲了很久,要求非团员战士立即写入团申请书、团员写入党申请书,特别强调连队再不能出现丢脸的事。最后一位轻机枪手在会上读了一封他哥哥写给他的、类似于战斗决心书的信。

我们连曾发生一件很丢脸的事,被全师通报批评。在集结地德保县训练时,有位湖南籍姓吴的新兵分到我们排60炮班,当他听到当地传说部队要上前线打仗的消息,立即害怕起来,不愿干了,天天吵着要回家。部队不可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他开始装疯卖傻,时哭时笑。我们从水井提回的水,他抓把泥沙撒进去,老乡吃过的甘蔗,他抓起蔗渣塞进自己嘴巴里。闹得大家都很烦他。连、营干部做思想工作,他不听;他弟弟开导他,他也不听,最后只好把他送到团部去。他兄弟俩同时入伍,弟弟分在6连轻机枪班(后来在朔江牺牲)。一个月后终于做通他思想工作,部队把他调到121师。那封信是他临战前写给弟弟的。(听说他后来随部队从念井方向打入越南,战斗很勇敢,立了二等功)

晚上,连队发下中文与越语对应翻译的小册子,每班一本,上面印着战场常用语,要求大家背熟。全排集中到排长住的老乡家里,排长念一句,大家跟一句,咿咿呀呀。中途休息时,副班长黄伟邦(注:三十年了,我一直在思念班长、副班,因此写真实姓名,希望有人帮助我找到他们)拿了几条红玫香烟和一包糖进来,每人发一包香烟和一把糖。不知他什么时候把身上所有的钱托老乡买回这些东西。有位战友不抽烟,副班长开玩笑说:“抽吧,最后一次抽烟了。”排长听到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我们副班长每个月有十五元津贴,家里还经常寄钱来,手头很宽松。他为人慷慨大方,经常帮助家境贫困的战友买牙膏牙刷等日常用品,有人向他借钱,他总是说:“拿去吧,不用还了!”

临睡觉前,2班副班长容堂清(广西平南人,在朔江牺牲)来找我,要我陪他去打水洗脸。我和他是广西老乡,平时说得投机,关系比较好。在村头水井旁,他从草丛里拿出两个红烧猪肉罐头来。我惊讶地问他:“你从哪里弄来的?”他说:“你别管,赶快吃了回去睡觉!”我们一人一个罐头,坐在水井边的石头堆上吃起来,怕有人看见,三下两下就吃完了,把空罐子重新藏起来。由于吃得快,只觉得好吃,但尝不出什么味道。

也许是由于空腹吃冷猪肉太多、罐头太油腻的缘故,晚上肚子咕咕响,整晚睡不好。


作者: 粤中军    时间: 2009-2-15 1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紫荆    时间: 2009-2-15 15:26
标题: 回复主题

水平有限,边写边发,存在很多错漏。哈哈


作者: 五三零一八    时间: 2009-2-15 16:01
标题: 回复主题
兄弟,战前几天住在靖西县什么村.到孟麻乡有多远.
作者: 半步崩拳    时间: 2009-2-15 16:11
标题: 回复主题
好像是巴顿将军说的:当你晚年将孙子抱座在膝盖上,述说爷爷曾参加过那场战争时,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
作者: 光明磊落    时间: 2009-2-15 18:02
标题: 回复主题

楼主,你好。

写得很真实,祝你能继续写下去。我们41军的战友们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让大家体会一下,战场的往事。


作者: 53021    时间: 2009-2-15 19:20
标题: 回复主题

紫荆战友本身我不想发我的回忆日记,是你激起我要发的东西来纪念三十年的今日,我想我们都是兄弟团一起在朔江战斗,我就写-点我连每-天大概的经过,想到那里写到那里,-天天发,发到3日16日止. 纪念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友.

步兵366团6连30年前的今天

2009年 3月15日三+年前敀今天晴天

昨天我团大部离开了徳保县都安公社,承车前往靖西县荣劳公社-段士路下车,前住中越边境106号界碑,周边的山上推倒机还在构建军路,我们沿着一条小路往山上爬去,身上背起背包.枪枝弹药,连还分配我班两个反坦克地雷,两支爆破简.毎人背重50多斤,羊肠小道艰辛难走,部队走了-个晚上,爬山涉水,黎明时才看见一队边境民兵巡逻.前面-个十来户的小村 寨,大家一到村寨就进房 睡觉,-个晚上没合眼大家都困,连吹亊班也不做饭.下午五点全连战土才起来吃晚饭,这里离界碑600米,上级分咐不能喧华,隐蔽待命.吃完饭回房优息. 明天六点继续发....


作者: 紫荆    时间: 2009-2-15 19:38
标题: 回复主题
53021,哈哈,终于把你老兄引出来了。继续,加油!
作者: 喻炎根    时间: 2009-2-16 10:31
标题: 回复主题
战友们,千万不要来边境祭扫了!

<DIV class=ForumPostContentText>有消息称:境外敌对势力将要借对越作战30周年之机,在边境上和政府部门外煽动闹事,中央已经对此作出明确指示,要有关部门、单位和部队做好工作,严阵以待,防范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提上政治高度的问题,请战友们不要随意开展有组织的活动,否则到时说不清楚。切忌,切记!</DIV>
作者: 南疆木棉    时间: 2009-2-17 20:33
标题: 回复主题

今天零点正,我随指导员准时离开昨晚进驻的小村,赶往上田岭高地建中观,连长带领前观人马随125师374(375?)团赶往水口大桥附近进入出击前阵地。3时整,指导员命令开机调试,前观、中观、炮阵、师群指相互呼叫一遍,十五分钟后调试完毕,关机静默。4时55分,开机,相互呼叫一遍。5时整,身后“咣”的一声,紧接着炮火连天!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半小时后,步兵冲击。一个上午炮击时断时续,前观不断传回炮击指令和炮击效果。上午10时,步兵突破敌一道防线,向纵深进攻前进。12时,中观奉命从水口大桥下游的临时浮桥跑步进入越南,赶往上泥岭高地。在浮桥两头第一次见到东一滩西一滩血迹,再往前一两公里,敌我方的尸体、残肢、血衣、枪支子弹、冒烟的坦克、摧毁的村庄……惨不忍睹!4时建好中观,立即呼叫炮阵开炮,支持仍在进攻的步兵兄弟。此时此刻,在高地上听着不停的冷枪冷炮。

炮1师26团指挥连的战友们,你们在哪里?三十年了,我一直在思念你们!


作者: 蕉山    时间: 2009-2-18 02:08
标题: 回复主题
1979.2.18零点我随营观从32号界碑转移至10号高地,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的路程走了近7小时,一路上大家互相拉着手、生怕掉队,脚下不时有踩着弹壳发出了金属磨擦撞击声,空气中充满火药、血腥味,四周还有冷枪……,天蒙蒙亮时终于到了10号高地山下,也不知谁喊了一声“停止前进”,战友们齐刷刷的倒下休息……。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9-2-19 22:07
标题: 回复主题

紫荆老兵,别忘了更新呀。等着看呢。


作者: 粤中军    时间: 2009-2-23 23: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