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祈祷和平的天空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山女兵    时间: 2009-2-13 07:02
标题: 祈祷和平的天空

这是我10年前写的一篇文章````

写我1998年去越南河内时与邂逅一位越南老兵的一段真实经历````

1984年打仗时,他在山那边,我在山这边,

时隔16年后,当我去越南时,他是我们团队的翻译````

因为共同特殊的经历,短短几天的越南之行我们却成为了好朋友,

文章记载了我与越南老兵阿记(武友记)的一段友谊。

原文叫做《与敌人握手》

文章发表后曾经引起战友的一段争议`````

当时有很多战友接受不了````他们很生气我竟然还与越南兵握手。

甚至有战友气愤的半开玩笑的说:“你哪只手握手的,就把哪只手砍了吧```”

今天把这篇文章在这里露露,

只是想表达一种深深的向往`````

祈祷和平``````愿世界充满爱````不再有战争,不再有仇恨`````

那一年他20岁,我19岁。我们都参与了老山之战,

他在山那头,我在山这头。两军对垒,我们是真正的对手,是仇恨满腔的敌人。


  “敌手相见份外眼红”,是战场炮火留给我们最深刻的体验。不过,当硝烟远去,一切的一切演变成过去,书写成历史。16年后的今天,当我以商务考察人员身份来到越南河内时,意外与我昔日老山战场的对手武有记相遇了。相逢一笑抿恩仇,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我们这两个过去的敌人在新的条件下,握手言好,并且成为了好朋友。


  虽然十几年前中越边境那场战争早已事隔多年,但每当与别人谈起越南,讲起老山,我脑海里仿佛有无数的回想,想起我的战友、想起救护伤员的情景、想起老山的那条飞泻的小溪以及那条狭窄的,记不起名字的铁桥,还想起了长眠在麻栗坡烈士墓的战友。最想又最怕的事就是每年春节到牺牲战友家拜年,不忍再次听到他父母凄凉、悲衰的哭声。在我们进入越南边境老街大桥的时候,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愫油然而生。心跳也加速了,连呼吸都困难了,我是那场战争的见证者,也是那场战争的参与者,越南人知道我的身份以后,又会怎么样呢?而我面对曾经让我亲如兄弟的战友倒下的越南人的时候,我是否能够抑制内心的仇恨呢?于是我内心既尴尬,又不安。我暗自定了主意,只谈生意,不言交情,更不会对任何人越南人谈起我曾经当过兵,还经历了老山那场激烈而又残酷的战争。


  法式小火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越南首都河内。若不是几幢零星的法式建筑的小屋点缀,我倒是觉得自己来到了南方的某个小城市。与越方人员见面,彼此握手介绍,互递名片,落座后通过翻译闲谈,对方的翻译叫武有记,是越南文化部的一名官员,大家都叫他阿记,他个儿头不高,长得黑乎乎的,两眼深凹,说一口流利的、带有广西口音的普通话,给人的第一感觉他一定是广西藉的中国华侨,问了才知道,他实际是个地道的越南河内人。他性格开朗,不但对中国的历史非常了解,而且对现在流行的电视剧人物“小燕子”、“刘罗锅”、“刘惠芳”还非常清楚。无意间,得知阿记当过兵,打过仗,于是有人好奇追问。我在旁边静静地听着,阿记笑了笑,顺口说:“是和美国人。”我心里算了一下:美国人?就他的年龄,当时只怕也就七、八岁吧!心再次跳得咚咚响,一时间我的思维又凝固在16年前的老山战场。
  偏巧休息间我和阿记坐到了一起,看看没人,我开口就问:“你是在老山吗?”阿记楞了一下,悻悻的看了我一眼,然后点了点头,低声的说:“是。”一时间,我反倒没有了下文,相对着有些尴尬。阿记先开口圆场说:“亲兄弟也会打架嘛。”他故作神情很轻松,但还是没有掩饰住挂在嘴角不自在的笑容。平日里说话一向爽利的我,终究是没有憋住:“当时,我也在老山”。“是么?!”阿记有点意外,惊奇、仔细的打量我一下,怎么也想象不了,眼前这个娇小文静的小女孩会和战争相联系起来。谈话中我们心中那一点点儿尴尬,猜测莫名其妙的一扫而光,用16年后成熟的眼光再去审视那场战争。于是,时光倒流,我们一起回到了16年前战火纷纷的老山前线。
  16年前,刚刚二十出头的阿记是越南人民军第5军团的一名少尉,而当时正值花季年华的我,则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医院医疗队的一名战地卫生员。1984年,阿记在老山1509高地参战,我在老山前线那个名叫“牛滚塘”阵地抢救伤员,我在这山头,他在那山头,两军对垒,两军交锋,可谓真正的对手,我们已清楚的记得,当时除了每天白日里激烈的炮声与枪声外,在夜晚寂静的月光下,我们还听到过中国清脆的笛声和越南幽幽的箫声,以及分不清国籍的虫儿的鸣声。

这场战争曾经倾注了我们彼此的青春与爱国热情,我至今脸上还留下一道治不愈的疤痕,而据说阿记体内有一片没有取出来的中国弹片,说起往事,话语中没有半点儿仇恨。经过几天的交往,我们倒象久别的老友相见,絮絮地在谈往事,再看阿记,也多了几分亲切,阿记半开玩笑的说:“你们中国炮弹太可怕了”,我也笑着回敬一句:“你们越南赤脚女兵也不赖呀!”


  阿记当时在河内外文大学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战争,所以匆匆的上了前线,据他介绍,他的中文老师是一个广西籍的华侨。难怪,他流利的汉语里渗杂那么浓重的广西味。他最崇拜的中国伟人是周总理,还给我高谈阔论的介绍了周总理与越南胡主席情深意切的私交。在谈论中,阿记突然提高了嗓门:,“越南有首老歌很好听,叫《越南、中国》,唱的就是中越两国深厚的友谊。你会唱吗?”于是,我们一起哼起了这支老歌。在场的越南人、中国人听到我们唱歌,也都围了过来,听我们讲过彼此的故事,感触颇深,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和阿记谈论过去,憧憬未来,商量商务合作事宜。我们曾经是战场上的对手,冒着弥漫的硝烟,为捍卫各自祖国而战,16年后的今天硝烟散去,当年战火纷飞的阵地已变成了繁华的交易市场,而“猫儿洞”旁早已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变成了一道旅游的风景线。从阿记的眼里和我的心底都有种美好的企盼,那就是这样的和平之花永远开放,让那些无辜的生灵永远安息。让中国和越南都能够化啊干戈为玉帛,抹平那场不应该发生的战争。用和平之花祭奠那些远去的亡灵。


  伴随这次复杂和沉重的邂逅,我也完成了越南商业之旅,踏上了回国的路途,阿记一直把我从河内送到了几百里外的老街省中越大桥上,我与阿记再次紧紧地握手,我们在这里战斗过,又在这里相蓬,送别远去的枪声与炮声,为将来的合作,更为这份饱经枪淋弹雨洗礼的特殊友谊紧紧握手。


  回到国内,我一直沉浸在与阿记相见的回忆中。因为阿记女儿特别喜欢中国《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我特意请人捎去一个精美的孙悟空玩具。没隔几天,阿记请人捎来一包越南绿豆糕和一封热情扬溢的信。“老山的阿兰,收到你精美的孙悟空,我女儿高兴得不得了,我告诉她这是一位中国母亲送给你的礼物,是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友谊的象征,愿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老山的战友,老山的阿兰,再见……”


  读着这封来信,我耳边仿佛又旋绕起那首越南老歌:“山连山,水连水,中国友谊深,同饮一江水,……”

阿潘:您好!

你的信和礼品、相片我都收到了。

非常感谢您们和郭先生的关怀。

您的小孙我亲手交给我的女儿。她十分高兴,我跟她说:这是中国的母亲送给你的。对我们来说,小孙真是贵

品,成为我们友谊的现身。

阿潘,只有几天,我很荣幸地给各位当导游,还有很多不周到的,请大家原谅,希望下一次一定比今天还好。

亲爱的阿潘,我和您已成了老战友,如果有机会再到河内,您有什么事,我一定给您当助手。

祝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

老山的阿潘,再见!

2000年10月16日于河内

武友记-----越南河内XXXX105B号。

注:阿潘 (潘太称呼,我先生姓潘)

郭先生 (帮助送信的越南华侨)

小孙 (孙悟空玩具)


作者: luck路客    时间: 2009-2-13 09:45
标题: 回复主题
有握手言和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2-13 10:33
标题: 回复主题

战争是国家政客间的事情,千千万万的士兵不过是国家的工具,各为其主,难免对立。

相逢一笑泯恩仇!难得!


作者: 柳州客    时间: 2009-2-13 13:05
标题: 回复主题
相逢一笑泯恩仇!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9-2-13 13:40
标题: 回复主题
谢老板不是跑去津巴布韦了吗?怎么又和越南兵碰到一起了?
作者: 老山女兵    时间: 2009-2-13 14:01
标题: 回复主题

看见骡子来了,一头冷汗````

不做亏心事也怕骡子来瞧帖```

赶紧先坦白,因津巴布韦霍乱,绕道误涉了河内,不巧遇见了一个越南兵```


作者: 遥望南国    时间: 2009-2-13 15:37
标题: 回复主题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就没有成千上万个悲伤的家庭,看看云南、广西那些冰冷的墓碑,再看看战后复转军人的处境和烈士亲人的生活,心里很酸楚。越方战死的军人,也都是平民百姓的儿女,越方的情况比我们可能更差,嗨!希望天下太平,永远没有战事!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