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另一个三十年
龚晓跃(现任《潇湘晨报》执行总编辑兼《晨报周刊》执行出版人)
对于三十年前那场战争,除了出口转内销的凤凰有个节目,我没有在任何主流媒体——包括报刊、电视和门户网站——上看到任何相关报道,仿佛因此伤亡的两万多青年和他们的亲人,都神奇地进入了异时空。而那些青年,也曾经剽悍,也曾经纯真,也曾经活力四射,也曾经充满欲望。
我反感把他们称为炮灰的残酷评论者,那场战争可以讨论,那些生命不容漠视。
我知道那些残酷的评论者大都像我一样喜欢美国,那么且让我告诉超人般理性的你们:在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痛苦的韩战没有炮灰,错误的越战也没有炮灰,所有在韩战越战中倒下的美国大兵,都被铭刻在纪念墙上,享有黄丝带,享有鲜花,享有香火。一些阵亡者的遗骸,散落在朝鲜和越南,而整个美国,仍然在执着地寻找,他们是美利坚的孩子,他们是美国人的孩子。
没错,那场战争的名义之一是为了惩罚把金边那个大王八蛋赶回丛林的河内小王八蛋。我现在想起这可恶的名义,也为吾乡吾土吾国吾民而羞愧。但是,不要因为羞愧就漠视一切。那场战争,同时也替柬埔寨人打回了他们的国王,也替东南亚人打烂了令他们寝食难安的“印度支那联邦”计划。更重要的是,那场战争实际上帮助梦想打开国门的中国,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递交出渴望和解的投名状。东南边境从此安定了,经济从此搞活了——我们刚刚极尽喧哗地纪念了改革开放三十年,而那个被刻意从人们视线中抹去的三十年,正是这个三十年的动力之一。
我们今天正受用着这个三十年,更没有道理凉薄那个三十年,尤其是那成千上万茶花般绽放过,又在一夜之间枯萎的大好青年。
我以前跟一些朋友说,你既不能因为毛某人是暴君,就把蒋介石想象成天使,也不能因为蒋某人专制无能,就把当时的中国也一笔抹杀。同理,你不能因为某集团无道,就把那场战争也彻底无道了。如果非要有道之中说无道的话,那场战争最大的无道在于:战争体制的落后和无知使战争的代价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能够接受的多得多。我在儿时就听过士兵凛然以肉身滚过地雷阵的“人肉排雷”故事,我对那些英雄充满敬畏,同时,我也对那些使他们落入如此绝望境地的无能的政权充满痛恨。
而痛恨不应该成为我们对那两万多条血性男儿视若无睹的理由。还记得那首歌唱死亡的《血染的风采》吗?他们配得起这样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歌,就像十年之后,梅艳芳悲愤的歌唱回荡在香江时,另一些不着戎装也无畏的青年,同样配得起这首歌。
三十年好像成了三万年。没有媒体提到这些,我服务的媒体也没有提到,我们想起了,但最后回避了。
就在心里念叨下吧。那两万多青年,也是国家的孩子,也是国民的孩子,得不到美国大兵的哀荣不是他们的错,我们亏待他们了。
感觉政府提起过去30年的战争,就跟作贼私的,偷偷摸摸
我反感把他们称为炮灰的残酷评论者,那场战争可以讨论,那些生命不容漠视。
我知道那些残酷的评论者大都像我一样喜欢美国,那么且让我告诉超人般理性的你们:在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痛苦的韩战没有炮灰,错误的越战也没有炮灰,所有在韩战越战中倒下的美国大兵,都被铭刻在纪念墙上,享有黄丝带,享有鲜花,享有香火。一些阵亡者的遗骸,散落在朝鲜和越南,而整个美国,仍然在执着地寻找,他们是美利坚的孩子,他们是美国人的孩子。
没错,那场战争的名义之一是为了惩罚把金边那个大王八蛋赶回丛林的河内小王八蛋。我现在想起这可恶的名义,也为吾乡吾土吾国吾民而羞愧。但是,不要因为羞愧就漠视一切。那场战争,同时也替柬埔寨人打回了他们的国王,也替东南亚人打烂了令他们寝食难安的“印度支那联邦”计划。更重要的是,那场战争实际上帮助梦想打开国门的中国,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递交出渴望和解的投名状。东南边境从此安定了,经济从此搞活了——我们刚刚极尽喧哗地纪念了改革开放三十年,而那个被刻意从人们视线中抹去的三十年,正是这个三十年的动力之一。
写的好,一个政府连自己的为国牺牲的战士都不敢或不屑于纪念,只顾的纪念自己的所谓政绩。世界上这样的政府还真是少见!
高层是怎么想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什么这么让人讳莫如深?
难道当年打这场反击战是错误的决策吗?为什么遮遮掩掩?
难道这是为了中越友谊?那我们纪念抗美援朝战争影响了中美关系了吗?
我们只能认为高层在反悔自卫反击战了!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