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原创]刘西岭烈士妈妈生活现状调查结果 [打印本页]
作者: 沁园春 时间: 2009-3-1 15:11
标题: [原创]刘西岭烈士妈妈生活现状调查结果
起因:
2008年11月份,“枫桥听雨客”在滨州论坛发了一个帖子《请帮烈士“回家”--看滨州人民的骄傲》,我让“死海之鱼”转到了同路人网站的星火义工板块,让义工的朋友们帮忙打听一下烈士的家庭住址。在这同时,此贴也引起了《鲁北晚报》的关注,并进行了跟进采访连续报道。
其中对刘西岭烈士家采访时的照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从照片看,烈士母亲家的条件不是很好。当时我问过鲁北晚报的记者,他们也证实说老人家的条件确实很差。这就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下。星火义工博兴组,在大年三十,就去了烈士家,和老人欢度春节。
看到义工活动的照片,有感而发,我写了《一起过年》这首诗歌连同照片,发在了几个论坛。枫桥听雨客又把它转到了《燃烧的血》论坛上,引起了那里的网友的关注。“烈士的妹妹”率先发出了救助烈士母亲的呼吁,大家纷纷响应。
为了给烈属的母亲申请救助,需要提供证明,星火义工百草园、海龙、【战】、一面湖水、硬盒红塔山去了烈士母亲家,将烈士家的环境和证明材料拍了照片。并发在了星火义工板块。我把照片又发在了《燃烧的血》论坛上。
在那个论坛上,我看到了许多许多这样的烈士及他们的家人的情况。心情说不出地沉重。就写了《妈妈 我想回家》这首诗歌。连同照片发在了心情日记。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被转到了许多的网站。
于昨天下午6点多,一个叫“查查查”的网友发了一个帖子,跟在《去博兴烈士刘西岭的母亲家》后面。下面是跟帖的内容: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宁家村李秋英系烈士刘西岭之母,现年92岁,住乔庄镇宁家村,有四个儿子,长子刘西兰、次子刘西林在家务农,生活较富裕;三子刘西岭(烈士);四子刘西宝在县社工作,现在家搞经销,生活状况较好,与李秋英邻房而居。
李秋英现享受着国家定期定量补助3720元/年,优待金1225元/年,春节期间优抚对象特殊救助200元,一次性生活补助金180元,京博集团慰问金300元,县老龄委每月发30元的生活补贴,县民政局发放春节走访慰问金500元,市局走访慰问金1000元,镇走访发放血压器、温度计、听诊器,村委走访慰问10斤食用油,县民政局为其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在新农合报销后,民政局再给予余款40%的医疗补助 。
其兄弟三人曾多次劝说老人搬出旧房子,搬到自己家居住,但老人一直不同意,民政部门也曾多次动员老人入住敬老院光荣间,但是老人坚持说“这是我儿刘西岭(烈士)的房子 ,我不到别处住”,孩子们没有办法,只得由三个儿子轮流到老人处居住,给老人做饭,照顾老人。”
看到这些情况,我便与《燃烧的血》的版主“西蒙”以及“烈士的妹妹”取得联系。回报了这些情况,从上面“查查查”回帖的情况看,老人的生活应该不错,这样就不符合救助的条件了。为了对所有爱心人士负责,西蒙和烈士的妹妹觉得还是再详细调查一下为好。
调查:
今天下午,我们再次踏上了去博兴乔庄的路。
下午1点出发,大约40分钟后我们到达博兴县乔庄乡宁家村。见到了烈士的大嫂和弟弟,还有烈士的大哥家的孩子。因为烈士的大哥、二哥都下地了。他们要去叫,我们没让。
这样,就又烈士的弟弟,他们家的老四,来向我们讲述了有关事项。
长子刘西兰、次子刘西林在家务农,生活较富裕。这句话有点出入。
老大在家务农,每人2亩地,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现在住在两间东屋里,因为老房子也因为是快倒塌的危房已经扒了3个年头了,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至今还没盖起来。屋子里没有家具,就是一张旧桌子,一个锅台、一盘抗。再就是些零碎的农具炊具。炕上的被窝也不是很好。
老二也是农民,同样的每人2亩地。房子也扒了,在野外买了人家看坡的两间旧房子住着。
老四的户口在县社(博兴的义工去问时,县社的人说没有此人)。当我们问起:县社怎么说没有你这个人?老四说:“只挂个名字在,人家可能不知道,因为乡里原来的供销社没有了,就合并在县社,只有一个空名。”这样,他在家没有土地,在城里没有工作。就在本村开了个小卖部。虽然有点收入,条件比两个哥哥好些,但是老伴身体不是很好,经常生病。所以也没有积攒下多少钱。
老四说:“我本想把母亲的院子开个门,和我的连起来,让老人住我家,可是老人就是不同意,非要守着那几间老屋。其实,我们几个兄弟不管谁家,再穷也能藤出点地方来给老人住,但是,老人不答应。我们也不愿意惹老人不高兴。”
关于补助:国家定期定量补助3720元/年,优待金1225元/年,确实有,并且按时兑现。
国家定期定量补助3720元/年,是从2006年开始的,06年是每季度725元(每月241元),07年是每季度865元(每月288元),08年是每季度930元(每月310元)。优待金1225元/年,是从2005年开始的。其他的慰问补贴都是才开始2、3年的时间,京博的300元是08年才有的。县民政的500元和市民政的1000元是昨天刚刚送去的,还送去了被子和毛巾被等。
他们还说,以前没有谁来问过他们,就是从义工来了以后,来的人多了,昨天(2月27日)就来了3波人。以前就是村里给发点食品和一张画(慰问信年历)或者春联。
以上我们的调查,是烈士弟弟和侄子、还有烈士的大嫂提供,并出示了领取补助金的证明(两个红色封面的小本子,有照片为证)。
作者: 遥望南国 时间: 2009-3-1 15:20
标题: 回复主题
看来,刘西岭烈士的妈妈真正享受优抚就是从2005年的2600多元开始,到08年的3720元,也就是短短的4年时间。优待金1225元/年,从2006年到现在也就是3年的时间,大家可以计算出刘妈妈最近3-4年享受多少补贴。这些补贴和刘妈妈26-27年不享受补贴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事,就是比这些钱再多的钱,也不能弥补刘妈妈30年失去儿子的精神创伤,这暂且不提,刘妈妈的生活现状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刘妈妈生活有足够的钱,也不会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也不会用可以进博物馆的烧水茶壶
现在,谁有钱不会享受?再说刘妈妈这么多年就不生病吗?谁不知道现在的老百姓看不起病?
刘妈妈的情况被网友转帖到山东电视台齐鲁社区啦呱板块后,才引起省民政厅的高度重视,才有市县乡的三级走访慰问金,才说要“妥善处理”,一个叫\"qiludingjian\"的网友在《齐鲁社区》啦呱栏目回复说:“ 有关部门承诺妥善处理,删除了帖子
请问?关部门承诺妥善处理,是哪些部门。现在上网了,妥善处理。以前干什么了。”
我知道博兴县是贫困县,我知道当时省政府想把博兴县划归山东淄博市,但是淄博市没要博兴县,把经济条件好的高青县要过去了。应该说当地政府也是尽力了,我们对政府没有然后怨言,我们只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想让刘妈妈生活的更好。
今天我把刘妈妈的所有情况贴出来,让所有的人来评论,刘妈妈是否应该救助?是否应该让刘妈妈在有生之年享受社会的关爱?
我个人的意见是:刘妈妈应该享受社会的关爱,只有刘妈妈享受社会的关爱,烈士在九泉之下才能安息!
作者: 遥望南国 时间: 2009-3-1 15:36
标题: 回复主题
通过“沁园春”大姐的调查,叫“查查查”的网友回帖不是完全真实。我觉得刘妈妈生活困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欢迎大家讨论。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