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年有篇防城网友的贴子说,中越边民因为边界纠纷一事,打起了石头仗,东兴的某ZF干部组织汽车拉石头,让村民和越南人干,牛喔!
说起地雷,宁明爱店一位本地人发现了公母山上的一枚地雷,不知该山是否排过雷,或是否已完全清除,前两年去爬这座山时,向导告诉我们一定要沿着小路走,不要走到一边,山上还有些地雷。92年我在爱店时,当时部队在检查站左侧两百米远的地方排雷,每天时不时会爆响一枚。
岳圩口岸位于中越边境72号界碑(旧)北侧50米处,是国家二类口岸,与越南坡标口岸对应,1979年2月19日,54军162师从水口出境,作战地域覆盖整个高平附近的越北,1979年3月16日18时,162师完成作战任务从岳圩撤回国内。
Google Earth 上的岳圩关口
岳圩关口上,72号界碑已经拆除,新立的界碑编号为:790、791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2 1:00:3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2 1:32:24 编辑过]
从我方向越南境内看,左侧位置为我方791号界碑,右侧为越方790号界碑,这条小路一直可通往越南的济追、重庆。岳圩关口封闭了很多年,近几年才由于中越边贸的发展才逐步重新开放,我一直纳闷,岳圩关口外,是否也像硕龙关口 一样,外面全是雷区?在关口,无论是我方还是越方,双方的关口边检站都是很简陋的,站了很久,基本也就是偶尔一两人过境,没有任何的货物过境。
黄色建筑物就是越南的边防检查站,我在关口的界碑上流连了好一段时间,不断地用照相机往那边拍,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发现越南边防检查站有两个人,一男一女,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2 1:09:50 编辑过]
我方的791号界碑
.
从791号界碑位置往外拍摄
请问楼主:新立的界碑(791)是在原72号界碑的位置上吗? 下面是2008年4月份在岳圩口岸照片:
[此帖子已被 小老广 在 2009-4-12 1:29:22 编辑过]
已阅
791是否为原来的72,这个真不清楚,对于旧72号的位置,也许当年54军162师的老兵可能会清楚一些
小老广:请问楼主:新立的界碑(791)是在原72号界碑的位置上吗? 下面是2008年4月份在岳圩口岸照片:
[此帖子已被 小老广 在 2009-4-12 1:29:22 编辑过]
新791号界碑应该就在老72号界碑位置上。从以上照片与此次拍摄照片上看(西蒙注意此次所拍摄照片00642文件,00671文件)中国和越南两国国旗之间,在新791界碑后我方一侧,有棵树,正好吻合了54军老广老兵发出的去年拍摄的照片老72界碑位置。另。00686文件里能比较清晰的显示出当年被162师所炸毁的,去年越方尚未修建完毕而今年回去时已经看到的那个大桥,只不过从原距离看,象是一做斜拉铁索钢桥。再,从关口中越南790号界碑沿边界那条小溪一直延伸到山下,不含790号界碑依次交替排列有至少4块界碑在目视距离内。但从所有岳圩所拍摄的照片中,最多还能看出除791、790号界碑以外的3块,从照片上看,至少能看到越立789(2)号,那么789(2)号界碑右侧应该是我方所立789(1)。再往右的界碑因未接近所在位置,无法辨认其界碑号。
越方的远处的确有座铁桥,重回军营说那桥当年被162师炸毁,我昨晚翻查了54军162师作战总结,里面没有提到162师摧毁桥梁的记录。从1:10000的作战地图上看,沿着这条小河,一直到济追位置,的确有条桥梁,但从图上看,距离很远,从岳圩关口看这座铁桥,的确很遥远,但从岳圩是否能用肉眼看到济追?我不敢肯定了。我用18-70mm的镜头拉近也只是看到一点,还是侦察器材有限制哦。要是把王红那台大家伙弄过来,应该看得很清晰。
广角一点的照片,铁桥位置在照片中部最远处的地方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2 11:50:36 编辑过]
弟兄们快看,越方边防检查站发现女兵,中等身材,短发,衣服下摆长,制服诱惑哦...........o(∩_∩)o...
我靠,又来一个越南MM,从我旁越界而过,看不到样子,又不能打分啦^_^,为了拍摄界碑越方侧的越南文字,我越过了中线往回拍,有个从我方出境的大哥好心的指指越南边防检查站说:“小心器材”。感谢这位热心的大哥,不过,关口本来就是互相过往,也不算特别敏感的争议地区,所以,这种越界也不过是普通游客好奇的举动而已,应该没什么大碍,只要不是在越方拍摄他们的军警、边防人员、部队营房等,一般也不会管。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2 12:02:54 编辑过]
simonchan:
弟兄们快看,越方边防检查站发现女兵,中等身材,短发,衣服下摆长,制服诱惑哦...........o(∩_∩)o...
我靠,又来一个越南MM,从我旁越界而过,看不到样子,又不能打分啦^_^,为了拍摄界碑越方侧的越南文字,我越过了中线往回拍,有个从我方出境的大哥好心的指指越南边防检查站说:“小心器材”。感谢这位热心的大哥,不过,关口本来就是互相过往,也不算特别敏感的争议地区,所以,这种越界也不过是普通游客好奇的举动而已,应该没什么大碍,只要不是在越方拍摄他们的军警、边防人员、部队营房等,一般也不会管。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2 12:02:54 编辑过]
上面这个越南边防警察是个女的?我怎么没看出来啊?不过在我国关口后面那个小门面里做生意的老板是越南人,可惜我们都没拍他。当时我让你过到那边那个角度也是没办法,我边防连那个湖南籍小战士一直打着伞陪着我。我也不方便过去了。我们这次到岳圩时天气不是很好,光线效果也差,不象54军的战友去年过去时那么好的光线条件。
岳圩关口上另外的几块界碑,界碑外,都是越南的水田。岳圩边防连的人告诉我们,越南人经常故意把农作物种植到我方边界内,逐步蚕食,今天占点小便宜,你不管他,明天又再占一点,你痛打他一下,又缩回去了。也还是在前段时间,在某个地段,越南人把玉米种过来了,我方边防连队去把种过来的玉米全部砍掉扔回越南,越南边民拿刀砍我人员,我方向天鸣枪。07年在友谊关,也曾听说了友谊关附近发生这种情况。
据了解,越南实行“边民固边”政策,对于边民这样的越界种植,越南政府是鼓励的,凡是因为越界种植的农作物被我方拔除,造成的损失越南政府会对其进行赔偿,凡是在边境地区修建定居点的,越南政府也会给予补贴。这种明显是越方处心积虑的行为,看我方,除了驻守的边防连队尽职尽责以外,似乎没看到其他让我们大快人心的政策。
楼上的,在岳圩你享受首长待遇,有个小战士为你打伞,我可是一手撑伞一手举着相机拍照哦。阿弟哥也是只能自己撑着伞到处转。不过这也很好,越南一定会认为你是个大官,首先狙击爆头的肯定是你,有你的掩护,我和阿弟哥的安全系数高多啦。因为下雨的关系,光照、能见度都不是很好,而且单手拍照,也存在不稳定,所以在岳圩拍摄的照片,有部分拍糊了。好歹还是下小雨,要是还象当天早上那场暴雨,那么岳圩也没法完成侦察任务啦。
至于越南的女兵么,因为首长都是有女勤务兵“悉心”照顾,当然对越南妹妹不感冒啦,我们基层的没法哦,很是缺乏哟。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2 12:31:50 编辑过]
simonchan:岳圩关口上另外的几块界碑,界碑外,都是越南的水田。岳圩边防连的人告诉我们,越南人经常故意把农作物种植到我方边界内,逐步蚕食,今天占点小便宜,你不管他,明天又再占一点,你痛打他一下,又缩回去了。也还是在前段时间,在某个地段,越南人把玉米种过来了,我方边防连队去把种过来的玉米全部砍掉扔回越南,越南边民拿刀砍我人员,我方向天鸣枪。07年在友谊关,也曾听说了友谊关附近发生这种情况。
据了解,越南实行“边民固边”政策,对于边民这样的越界种植,越南政府是鼓励的,凡是因为越界种植的农作物被我方拔除,造成的损失越南政府会对其进行赔偿,凡是在边境地区修建定居点的,越南政府也会给予补贴。这种明显是越方处心积虑的行为,看我方,除了驻守的边防连队尽职尽责以外,似乎没看到其他让我们大快人心的政策。
近处这块我看了一下,是越立的789(2)那么远处那块平顶的则应该是我方立的789(1)了啊。照片中那个完整的山头现在已经划归越南了。据边防连战士说,在堪界立碑前那座山属于有争议地区,但整座山都归我方控制。现在我方已经退照片最右的山脚下了。至于岳圩关口是否还有残余的地雷,边防连战士说“说是说清除了,但谁能说得清楚呢?”而我的回答是:“如果现在谁在山上又踩响了一颗,那说明又少了一颗了,而现在在岳圩或者说整个中越边界上还触雷的可能性,远大于中彩票。”
在岳圩国内的山头,我们发现了一个废弃的机枪工事,外形位置想想还是不发出来的为好。就发内部的一些东西吧:人在阵地在!不知道是那年那月那日,那位战士在上面刻的。景物依旧,人事已非。
“只要活一分钟,就要坚持60秒!”,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走了一波又一波,留下的却是永恒的记忆。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2 13:50:52 编辑过]
清晨,营房外的山头,湿润的空气伴随着清晨出操的叫号声,1、2、3、4……划破苍穹,心头为之一振!
岳圩关口外的越南全景图,站立位置:790号界碑
下集预告:平孟
“越南人经常故意把农作物种植到我方边界内,逐步蚕食,今天占点小便宜,你不管他,明天又再占一点,你痛打他一下,又缩回去了。也还是在前段时间,在某个地段,越南人把玉米种过来了,我方边防连队去把种过来的玉米全部砍掉扔回越南”砍的时机不对,应该等他们种了一年到秋收时我们再去砍,先在国境线上插块牌子,上书:“中国领土,请勿入内!谢谢国际主义支援。”派两哨兵在牌下警戒,边民在自己的国土上尽情收割,谅越方边民也不敢和带枪的斗狠。割完了连农作物带牌子全扛回家,玉米进锅,玉米杆进炉膛,牌子进仓库等来年再用。
hjf1390:“越南人经常故意把农作物种植到我方边界内,逐步蚕食,今天占点小便宜,你不管他,明天又再占一点,你痛打他一下,又缩回去了。也还是在前段时间,在某个地段,越南人把玉米种过来了,我方边防连队去把种过来的玉米全部砍掉扔回越南”砍的时机不对,应该等他们种了一年到秋收时我们再去砍,先在国境线上插块牌子,上书:“中国领土,请勿入内!谢谢国际主义支援。”派两哨兵在牌下警戒,边民在自己的国土上尽情收割,谅越方边民也不敢和带枪的斗狠。割完了连农作物带牌子全扛回家,玉米进锅,玉米杆进炉膛,牌子进仓库等来年再用。
广西神勇战士:记得前年有篇防城网友的贴子说,中越边民因为边界纠纷一事,打起了石头仗,东兴的某ZF干部组织汽车拉石头,让村民和越南人干,牛喔!
说起地雷,宁明爱店一位本地人发现了公母山上的一枚地雷,不知该山是否排过雷,或是否已完全清除,前两年去爬这座山时,向导告诉我们一定要沿着小路走,不要走到一边,山上还有些地雷。92年我在爱店时,当时部队在检查站左侧两百米远的地方排雷,每天时不时会爆响一枚。
对于这样的情况,本来就是应该如此,平常喝酒归喝酒,原则问题绝不让步,以牙还牙,绝不后退。
补充岳圩关口越方铁桥近照:
桥下河流就是流向重庆的方向:
哇,你们居然可以跑到桥上去了,太过瘾了.
还有其他更多的照片么?继续发上来大家看看.
[此帖子已被 宾山下的来客 在 2009-4-27 5:41:11 编辑过]
中国一侧的界碑
过了栏杆就是越南了
从桥上看河流------这条河从靖西流过来的,在越南拐了个弯,在大新县入中国境,变成德天瀑布
过了桥是个村部小学,看起来修得不错(希望工程的产物?),比好多靖西的乡村小学要好,教室里桌椅很新,还有彩电---据说越南ZF还是比较重视教育。
[此帖子已被 宾山下的来客 在 2009-4-27 22:04:2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宾山下的来客 在 2009-4-28 0:12:43 编辑过]
宾山下的来客,图片是外部链接还是上传的?
无法显示哟。
据边防的人说,越南那边是国穷民富,部分老百姓(山区例外)日子过得挺滋润。
昨天路客问我,在岳圩可否用护照出境?我在岳圩关市见到边防了,但好像没有看见办理出入境手续的地方,这个问题您也许了解一点吧?
越南那座铁桥的位置叫什么地名,知道么?
呵呵,西蒙版主。岳圩这边能否用护照出去,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可以问问老家的朋友,以前是要办通行证的。
越南北部的高平凉山省有很多岱侬族(是越南第二大民族,越南的总书记农德孟就是岱侬人),其实和我们广西的壮族是同一个民族,是近代从广西迁居过去的(靠近岳圩的几个村庄的土语基本和靖西话一样),但是越南出于政治需要,故意要淡化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据说都在强化越文教育,很多岱侬族的小孩已经不太会说母语了,以前贴春联也用汉字,现在改用拉丁越文了。。。。
那座铁索桥从零件来看感觉是79年后才修了,只能过行人和摩托车,人走起来都摇摇晃晃的,那个地名从你的开贴地图上可以看到的啊, 应该叫“斗班”吧
感觉越南的边民还是很休闲的,不像我们这边那么辛苦,初一那天出国买了两罐越南红牛,每罐4元,比我们国内的便宜。。。
桥后面那个村子,从地图上应该可以看到,不是“那黑” 就是“斗班”,都是比较小的村屯
[此帖子已被 宾山下的来客 在 2009-4-28 0:01:19 编辑过]
继续上传PP:后面就是越南的宣传牌,大家都不懂越语,这位老兄就斗胆翻译为"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越南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大多是进口的本田和铃木,质量很好,适合当地路况.
由于道路很差,尘土飞扬,因而越南女孩开车时都带口罩.想一睹芳容,门都没有!后面的那幢白色建筑就是越方的海关大楼.
[此帖子已被 边陲骑士 在 2009-5-1 22:24:42 编辑过]
在出关回国的时候,这位百色来的哥们碰了点麻烦,被越方的边检人员拦住,并用流利的中国话说:"根据中越两国1997年签署的关于....协议,要检查你的照相机".人在屋檐下,这哥们只好把相机给了他.此时我等一帮兄弟都使了眼色,一旦他硬扣相机,大家就一轰而上狠揍这越南佬,然后抢回相机跑向十几米外的五星红旗飘扬的国门.还好这家伙不太在行,摆弄几下只能见到一张相片,只好还机放行.回来路上我就纳闷,这么多人胸前都挂有相机,为何单查这哥们呢?一看身材就明白了,原来是他那典型的我国北方大汉的身板引起对方的警觉!......不禁感慨,都30年过去了,当年我解放军战士的魁梧英姿仍在越南人心中挥之不去啊!
在此向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兵致以崇高的敬礼!
[此帖子已被 边陲骑士 在 2009-5-1 23:45:11 编辑过]
楼上那哥们,越南小妹好像被强奸一样的表情哟^_^
我在界碑越方侧照相时也给去越南的一个大哥提醒,小心器材。当时我琢磨过,越南边检站离我距离比较远,我离界碑则很近,他们跑不过我。而且我那边还有边防连的兵陪着,万一抢我器材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5-1 23:53:37 编辑过]
宾山下的来客:感觉越南的边民还是很休闲的,不像我们这边那么辛苦,初一那天出国买了两罐越南红牛,每罐4元,比我们国内的便宜。。。
桥后面那个村子,从地图上应该可以看到,不是“那黑” 就是“斗班”,都是比较小的村屯
[此帖子已被 宾山下的来客 在 2009-4-28 0:01:19 编辑过]
那天在 平孟我们也弄了些越南红牛来提神,味道还不错。
如果是那黑活着斗班,那么那座铁桥肯定是战后才修建的。济追在岳圩肯定是看不见的啦。
边陲骑士:
西蒙版主啊,如果是就好啰,就算这哥们为国争光了!
回头我修改互助会的章节,凡因“为国争光”的兄弟“负伤”、“致残”,一律发放1元,同时授予“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以资鼓励~~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5-2 0:00:11 编辑过]
别看岳圩关口很简陋,抗日战争的时候日军就在此吃了败仗,1945年3月,靖西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抗争,获得了岳圩战役的胜利,使靖西成为从未受日军践踏的净土。
民国34年3月初,驻越南重庆府的日军猖獗叫嚣:三天拿下靖西,截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因为当时靖西是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通往内地的一个重要转运站,许多抗战物资经过靖西源源不断运往内地。
3月27日晚,日军数百人分三路从74号、71号、72号三处界碑向岳圩进犯,驻守岳圩的国民党军队六十二军一五一师陶相甫团与民团队长黄宗堂奉命迎击,部队很快进入预定阵地,并在主要通道埋设路障。战斗先在74号界碑处打响,这天晚上10时,日军200余人,趁黑越过界碑,入侵岳圩。当他们排除路障时,预先安放的那里的经过伪装的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地炸开了。这时,两旁山头的国民党守军占据有利地形向日军猛烈射击,战场上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日军遭到两面夹击,伤亡惨重,狼狈逃回越南境内。夜里4时,日军以1排人的兵力,从72号界碑窜到上勇屯搔扰,不见有人,疑有伏兵,旋即撤离。28日拂晓,日军1个连企图从71号界碑攻占下勇村界碑关口处,国军1个班并另配有三挺机枪,扼守战略要地——猫洞。日军向猫洞发起两次进攻,均被国军打退。后因人少弹尽,在日军第三次进攻时,国军退守。这时援兵赶到,国军进行反击,日军慌忙从68号界碑退回越南。中午12时,中美航空队两架飞机赶到,对日军进行扫射、轰炸,日军大败。这次战斗,日军伤亡400多人,国军大胜,民众赠给陶相甫团一块上书“威扬塞外”的匾额。
宾山、边陲二位:
从越圩关口进入越南约3公里,就是沿路一直走然后拐了弯,是否看见一座长约20余米,宽2~3米的的水泥桥残骸?昨晚和54的人聊起,他说,这桥当年后撤的时候被我军炸毁,至今没有修复。(应该不是我们现在看见的铁桥)。
好的,有机会问问他。
呵呵越南男的带绿帽女人喜欢带口罩,而不是什么道路差才带的
这是她们的一种习俗,我去高平时也了解过这事
他们说是以前怕羞所以从小就有这种习惯
[此帖子已被 中联部 在 2009-5-10 0:09:30 编辑过]
宾山下的来客:
回simon版主:春节期间去越南只能步行出关,“徒步游”很难达到3公里远的深度,不过靖西的“中联部”网友经常有机会出国,看看他有能否找到你说的桥
呵呵来客兄,你好
我也没办法帮到版主,因为岳圩关口那边我也从来没有出去过所以哪里我不是很了解
呵呵,看来得等以后有更厉害的侦察兵出现啦
中联部:呵呵越南男的带绿帽女人喜欢带口罩,而不是什么道路差才带的
这是她们的一种习俗,我去高平时也了解过这事
他们说是以前怕羞所以从小就有这种习惯
[此帖子已被 中联部 在 2009-5-10 0:09:30 编辑过]
——戴绿帽子是因为害羞?
是带口罩了
斑马:
以前在南方见过农民有戴大斗笠的,陈版再去弄一个戴上好啦,还打什么伞?
好主意,西蒙头戴大斗笠,斗笠上还顶个绿帽子。两上戴口罩,脚上还穿上塑料凉鞋......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