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沿边公路之旅-Day2A:那坡平孟 [打印本页]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3:28
标题: 沿边公路之旅-Day2A:那坡平孟

30年前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陆军第41军122师奉命歼灭朔江地区之敌,打通平孟经朔江至高平的公路,保障军主力进攻高平。122师于1979年2月17日发起攻击,1979年2月22日上午结束战斗,历时5昼夜。基本歼灭了朔江地区守敌246团和851团各一个营,地方部队两个营及两个公安屯,共毙敌团长以下2080名,俘敌59名,缴获75mm口径以上火炮41门,60mm迫击炮及各种枪(筒)491件,汽车8台,电台17部,弹药、军需物资及机密文件、地图一批,完成了预定的战斗任务。在这次战斗战斗中,我军伤719人,阵亡325人。

我这次到达的那坡县平孟镇,就是当年122师攻打朔江的攻击出发阵地,也是122师、150师448团的回撤地域,群山莽莽,植被郁郁苍苍,当年大军云集,血、火、残肢断臂等残酷景象都不复存在,除了地形地貌没有太大的改变以外,基本很难发现战争的痕迹了。

这是当年41军122师进攻朔江时的战斗经过图的局部,圆圈为我今次所能拍摄到的高地。

那坡县平孟镇以及越南朔江地区的卫星地形图,在平孟,我用GPS记录下了坐标,具体我就不公布了。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3:41
标题: 回复主题

从靖西吞盘到孟麻的沿边公路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防炮洞,在广西边境沿线,79年以后,一直到1986年,中越双方都有进行炮战,所以,这个防炮洞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已经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它救过老百姓的命。我们的哦啊里面看了一下,大概30-40平方米的面积,空空如也了。

孟麻村在前往平孟的沿边公路左侧,现在还是边境管理区。由于时间仓卒,我们只是在村口照了几张,没有进去。回来以后,《勇者无畏》的作者老杨埋怨我为什么不到孟麻里面看看,替他拍些照片,实在抱歉了。从地图看,孟麻村到边境的旧107界碑仍然有一段距离,我估计,这些地方也不是什么关口,人迹很少,孟麻村到这个地方,路况估计也不十分好的。假如以后有机会的话,再探此地。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5 13:41:4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5 23:36:42 编辑过]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3:51
标题: 回复主题

那坡县平孟镇,79年,这里大军云集,85-86年间,这里让越军的炮火全部炸毁,今天平孟镇上的建筑,都是重新修建的。

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路穿镇而过,路的尽头就是平孟关口。老兵记忆中的旧关口大楼早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关口大楼是重新修建的。进入关口,双方边民几乎不受限制,外地人则必须持有合法证件,象我们这样溜出关口往外前出的,必须要和边防连队打好招呼,强闯是不可能的,要么阻击于关口外,要么给拉去喂狼狗。

新修建的中国关口

位于中、越关口之间的647号新界碑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5 13:59:44 编辑过]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3:57
标题: 回复主题

同行的阿弟哥在关口外施肥,我们一起来曝他的光

从647号界碑回看我方关口大楼

从647号界碑看越方关口大楼,中越两个关口遥遥相对。平孟关口不算是一个繁忙的关口,基本上也就是双方来往几个人,没见什么车辆和货物。和友谊关、埔寨、水口这些地方没法相比。

越方的关口大楼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5 14:03:02 编辑过]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4:10
标题: 回复主题

在中国关口大楼前的一棵大榕树上,我们发现了树干上遗留了很多弹痕,其中一些的很大,我们推测是高机子弹打的,也能距离比较远,在树干上留下了痕迹,没有把树干打断。这棵大榕树,当年从平孟出去或者返回的老兵应该有很深的印象吧?

这棵就是关口前的大榕树,30年后的今天,它依旧生机勃勃,依旧绿树婆娑,30年前,它注视着从这里踏步而出的士兵,30年后,它注视着我寻找战争的痕迹,再过一个30年,它将注视着谁呢?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4:17
标题: 回复主题

关口外侧的649号界碑,由于我们和边防连队打过招呼,因此可以跑出很远的地方,我们沿着这些界碑在我方的一侧活动,从直线距离看,我们可以前出大概300~350米。如果想跑过越南,一步就迈过去了,当然,我们不会这样干。

越南边防检查站的营房,越南建筑有很典型的法国式风格,房子的外墙、屋顶、颜色多数涂刷成黄、红、粉蓝、粉绿。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4:22
标题: 回复主题

从648号界碑处拍摄的大黑石山,石山右侧是通往越南朔江的路

关口侧的一幢小房子,面向越南一侧,仍然遗留了很多弹孔,尽管墙壁粉刷过,经过雨水的冲刷,掩盖不了上面的弹痕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4:26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4:33
标题: 回复主题

越南关口大楼和边防检查站营房

从649号界碑往越南方向的角度

重回军营网友也在回程路上施肥了,趁此机会提前曝他的光

左侧有个潜伏特务在侦察地形,此时站立位置距离中国关口大概300~350米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5 14:35:24 编辑过]


作者: 五三零一八    时间: 2009-4-15 14:36
标题: 回复主题
小陈,你的辛苦让血友们一饱眼福!!!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4:41
标题: 回复主题

往回拍摄,镜头稍微拉近了些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5 15:08:24 编辑过]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4:45
标题: 回复主题

我方关口内有这样一个小石洞,当年的老兵是否有记忆?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4:48
标题: 回复主题

2号中午到达平孟,天又下雨了,雨势还挺大,心情那个郁闷没法形容。到了14:30分,雨停了,于是我们赶紧抓起照相机就往口岸跑。也由于下雨,山上起雾了,肉眼依稀可辨的长白山顶峰在照相机里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分辨到一点点,多少有点遗憾。根据地图,长白山前那个山,应该就是黄土山了。

【备注:电影《长排山之战》中的长排山,就是照片中的这个长白山】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5 14:54:2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5 14:57:16 编辑过]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5:00
标题: 回复主题

最后奉上两张拼接的全景

脖子很累了,去找周公女儿喝茶去~~~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15:07
标题: 回复主题

我自首,我也在边境上施肥了,自曝一下


作者: 重回军营    时间: 2009-4-15 16:32
标题: 回复主题

很高兴被冠以国宝的头像,如果换成了屎壳郎,那就该叫“我们是害虫”了。


作者: 郎让    时间: 2009-4-15 17:02
标题: 回复主题

呵呵,又见国宝了,你们辛苦了!向你们敬礼!!!照片很清色,制作很好!


作者: 郎让    时间: 2009-4-15 17:06
标题: 回复主题
还有一点想法的是,你们应该拿出你们的炮对着越南方向开火哪!
作者: 重回军营    时间: 2009-4-15 19:56
标题: 回复主题

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路穿镇而过,路的尽头就是平孟关口。老兵记忆中的旧关口大楼早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关口大楼是重新修建的。进入关口,双方边民几乎不受限制,外地人则必须持有合法证件,象我们这样溜出关口往外前出的,必须要和边防连队打好招呼,强闯是不可能的,要么阻击于关口外,要么给拉去喂狼狗。

——更正simochan一个说法,照片国宝阿弟哥身后的那栋废弃的两层楼房就是原来的老海关大楼.


作者: 半步崩拳    时间: 2009-4-15 22:06
标题: 回复主题

(转帖精彩战例)初战平孟[摘自曾经是战士作品]

天渐渐亮了,晨雾朦胧。步兵3 连向1号榕树山发起进攻。在炮火的掩护下,士兵们成疏开队形向榕树山接近。原以为此时肯定会遭到越军密集火力的阻击,可是越南人并没有作出激烈的反应,榕树山上只响起了几声零星的枪声,3 连突击排意外顺利地占领了越军第一道堑壕。

可是在当士兵们进入了堑壕后,才奇怪地发现这里的堑壕大约只有 50 公分深,壕内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工事。正当他们对此迷惑不解时,突然在他们上方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一串串子弹从头顶上飞来,打得堑壕内外一片烟尘。这猛烈的火力,来自于紧靠在榕树山东侧的石山上,在那上面有不少越军的火力点。石山的地势要比榕树山高得多,越军火力点是在居高临下射击。同时在 2号榕树山的越军火力点也开了火,在1号榕树山上3 连士兵们,顿时陷入了对方密集的交叉火力网之中。

原来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越军,在1号榕树高地的前沿设置了假阵地,而真正的火力点却设在了旁边的石山上,他们这样既可以躲开中国炮兵火力的杀伤,又能引诱中国兵进入他们设好“陷阱”。假阵地的堑壕挖得很浅,让进入堑壕的中国兵难以利用,而他们却可以依托石山上的射击工事,居高临下地用火力杀伤中国士兵。

脑里总想象这''陷阱''是怎样滴地形?如何诱我士兵入套滴?果然喝玉米粥滴徒弟利用地形来设套,战术够狠够阴滴...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22:37
标题: 回复主题
重回军营:

——更正simochan一个说法,照片国宝阿弟哥身后的那栋废弃的两层楼房就是原来的老海关大楼.

喔,的确没有留意旁边的旧房子,咋一眼看上去像正在基建的毛胚。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4-15 22:43
标题: 回复主题
半步崩拳:榕树山东侧的山头的确很高,榕树山其实是其下的一个缓坡而已,套这样的陷阱,居高临下的火力打击,的确比较狠毒,但从战术上说,也的确是成功的。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4-15 23:17
标题: 回复主题
此洞可能是1884年抗法清兵建造的吧?
作者: 五三零一八    时间: 2009-4-16 08:38
标题: 回复主题
122师朔江伤亡人数当时还没有统计准!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