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以“奏中华长歌,祭先烈先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和歌曲、舞蹈等多种形式,诠释以清明节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诗文。通过对英雄的纪念,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便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光辉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
国家重视英雄的做法从此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部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英雄史。为了国家的国计民生,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朝名将陈汤;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为了保护新中国来之不易的成果,有用胸膛堵枪眼的韩战英雄黄继光等等。
是他们,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光明!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如今,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中国,精神文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长久的和平已让很多人忘记了曾经的苦难、忘记了英雄们的付出。
在清明节,国人历来有扫墓的传统,为的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和优秀的文化元素。但与祭扫私家墓轰轰烈烈的场面相比,烈士墓、英雄纪念碑前却日渐冷清。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瞻仰烈士的人寥寥无几,祭扫烈士墓的活动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小。
今天谁来祭扫烈士墓?谁来告慰革命先烈们的在天之灵?却成了不折不扣的大问题。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注定没有希望的,一个有英雄而不知爱惜英雄、崇尚英雄的民族同样是注定没有希望的。
在那些铭刻着烈士名字,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墓碑下,埋藏着成千上万的曾经鲜活的生命!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国家兴盛献出了宝贵生命。饮水当思掘井人,当我们向逝去的亲人敬献花圈、表达哀思的同时,更不该忘记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
他们,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当然,要让革命先烈占据国人的精神高地,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和社会教化。要积极营造崇尚英雄的社会环境,不断挖掘历史、整理历史、丰富历史,使烈士们成为活在国人心中可亲、可敬、可信的朋友,从而铭记他们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有什么样的舆论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大众思维。
中华长歌行,这就是一种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好方式。通过传唱红色歌曲,激起人民对英雄往事的思念。这既是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爱戴,也是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铭记过去,传承历史,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追忆革命先烈,并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缅怀;更重要的是,重温一段不该忘却的历史,感受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汲取一种自强不息的力量。
正如在中华长歌行晚会中,徐涛饱含深情的对毛泽东《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一段大颂:“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升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忘记他们,就意味着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有一个梦想:我期望中华长歌行一直唱响下去,为了英雄们的巨大付出,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了当前的国际环境,为了中华民族的重新辉煌。
——摘自《凤凰博报》作者:于洲
五三零一八:
今年南国烈士陵园还是有点人气,因为烈士的战友和烈士的亲属没有忘记烈士,最过一些时侯,战友们老了,他们走不动了,到那时侯烈士陵园就冷清.
难听的说句,可能当你孙子那辈长大成人,南疆这些烈士陵园可能去的人没几个了,在不断开发的经济当中,难保不会再出现类似“推平洛阳烈士墓”的恶劣现象。
广西防城烈士陵园,尽管陵园现在管理得不错,但很多新房子已经修建到陵园的边上去了,宁明的烈士陵园,房子也是逐步地包围它了,下一个30年会怎样?不敢预测,下一个60年会怎样?更不敢预测。
只能祈祷,别让我们的脊梁骨给钞票打断了。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4-19 9:55:55 编辑过]
这还是在边境地区不是?这里的70后的人们都还亲历并见证过那场战争,这里的80后们也还感受过战争的气氛。所以相对与内地和平了近60年的地区,对待烈士的感情还没有淡漠?但是,再过30年呢?现在的70后80后们也半百了,到那个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真的不知道了。反正我们这些幸存者倒是陆续又去和这些弟兄们集合去了。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