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80年到89年的轮战大多以侦察作战为主,本次仅统计1979年参战各部队。1979年各参战部队为:11军(欠33师)、13军、14军、20军58师、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
仓促统计,难免有错误之处,还望各位批评。
11军(战后撤消)
31师
我军历史上有两个31师。
第一个31师于1969年12月全军统一部队番号改称12军36师,1984年参加轮战,1985年9月改为陆军第12集团军步兵第36师,执行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1989年4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首批全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后,36师下辖第106团(红军团)、第108团(红军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红军团)。2003年该师缩编为步兵旅。
第二个31师成立于1969年11月,由昆明军区独立第49师改称,1979年2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和1984年轮战,1985年11月该师改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步兵第31师,执行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后,31师下辖第92团、第93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91团)。
32师、
我军历史上有两个32师。
第一个32师1969年12月全军统一部队番号,32师改称陆军第16军第48师。1985年9月改为陆军第16集团军步兵第48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该师缩编为步兵第48旅。
第二个32师成立于1969年11月,前身为昆明军区边防第1支队,该支队机关和直属队改为32师师部和直属队,列入新组建的陆军第11军建制。部队由边防1支队3个营、昆明军区独立第3团、云南省军区警卫团和从14军、54军、49师、炮4师、高炮65师、汽车23团、军区仪器侦察大队抽调建制分队和干部、技术骨干组成。1979年2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4年7月参加老山防御作战。1985年改归第14集团军,1999年改为云南省陆军预备役第32师。
13军
37师
37师是二野主力师,战斗作风顽强凶猛,战斗经验丰富,敢打大仗、恶战。驻防云南期间,进行剿匪、抗法援越、建设边防等任务,曾帮助越南训练装备部队。1968年移防四川,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毙敌2166名,俘敌77名。1985年9月,称陆军第13集团军步兵第37师,执行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1988年4月至1989年10月,步兵37师参加老山轮战,歼敌1787人,为中越十年边境战争划上圆满句号。1998年9月体制编制进行调整,步兵第37师下辖第109团(红军团)、111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110团)。
38师
驻防云南期间,进行剿匪、抗法援越、建设边防等任务,曾帮助越南训练装备部队。1968年移防四川,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5年9月,改称陆军第13集团军步兵第38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改为武警第38师(武警8740部队,驻四川南充),下辖武警第112团、117团、443团、713团。
39师
1985年9月,该师撤消番号,师机关和13军坦克团、50军坦克团、148师高炮营等部改编为陆军第13集团军坦克旅,下属第115团、116团,炮兵团撤消番号和建制,117团(前身是15军43师127团)划归第38师建制,改为教导团。1998年坦克旅改称陆军第13集团军装甲旅。(注:39师只剩师机关,即13集团军装甲旅机关。)
注:13集团军为我军积累了丰富的热带丛林作战经验,现驻防重庆。
14军
40师
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4年4月参加两山战斗。1985年9月改称陆军第14集团军步兵第40师,执行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1998年9月体制编制进行调整,步兵第40师下辖步兵第118团、119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120团)。
41师
1975年12月执行南方乙种师编制。并于1979年和1984年参加对越作战,1985年10月,改称陆军第14集团军步兵第41师,由甲种师编制缩编为乙种师编制,1992年9月17日撤消121团,42师124团划归41师建制。1996年10月改称武警第41师(武警8750部队,驻云南蒙自),下辖武警第122团、武警第123团、武警第124团、武警第714团(原师炮兵团改编)。
42师
1979年和1981年参加对越作战。1985年10月,改称陆军第14集团军步兵第42师,执行南方乙种师编制,1992年9月步兵第42师撤消建制,124团划归41师建制,将126团1营及7连整编为124团1营及7连。
注:14集团军为我军积累了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现驻防昆明。
20军58师
1985年改称陆军第20集团军58师,1998年改为机械化58旅,是全军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
41军
121师
1985年改为陆军第41集团军步兵121师,1998年9月全军体制编制进行调整,步兵第121师下辖第361团(塔山守备英雄团)、363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362团)。
122师
1985年撤消
123师
1985年改为陆军第41集团军步兵123师,1998年9月体制编制进行调整,步兵第123师下辖第367团(塔山英雄团)、369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368团)。1994年组建驻香港部队时,从367团和163师487团(红一团)抽调人员组建驻港部队步兵旅。
42军
124师
1985年改编为陆军第42集团军步兵124师。1998年9月体制编制进行调整,步兵第121师下辖第370团、372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371团)。
125师
1985年撤消
126师
1996年改为武警126师(武警8730部队,驻湖南耒阳)。
43军
127师
1985年改归陆军第54集团军建制,1998年改称机械化127师,1999年参加国庆大阅兵,组建车辆第2方队(88C式主战坦克,步兵127师装甲团)、第6方队(92式轮式步兵战车,步兵127师379团)和第12方队(95式25mm自行高炮,步兵127师装甲团)。所辖379团就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模范红四团。380团是红二团,九十年代涌现出全国闻名的见义勇为模范徐洪刚。
128师
1985年改称陆军第20集团军128师,1996年改为武警128师(武警8680部队,驻河南巩义)。
129师
1969年12月由原220师改称,1985年撤消。
50军
148师
1985年撤消
149师
1985年改称陆军第13集团军149师,1989年入藏执行拉萨戒严任务,
150师
1985年撤消。
54军
160师
1969年由原54军130师改称,1985年改为陆军第54集团军160师,1998年缩编为摩托化160旅。2003年撤消。
161师
由原第54军134师改称,1985年撤销。481团和炮兵团以及师部组建54集团军炮兵旅
162师
由原第54军135师改称,1985年改为陆军第54集团军162师。
164师
1985年改称陆军第42集团军164师,1998年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164旅 。
165师
1985年撤消。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09-4-23 2:18:0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09-4-23 2:22:4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09-4-23 2:25:0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09-4-23 2:25:2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09-4-23 2:31:4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09-4-23 2:33:5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09-4-24 13:19:4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09-4-26 20:58:4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09-5-27 17:12:43 编辑过]
部队撤销编制,有些部队是合并,保留一些原来的番号.希望朋友认真学习一下有关军史.
过江龙:363团的称号我曾听说过,但许多41军的战友都不知道,361是塔山守备,367是塔山,369是白台山,军炮团是打得准。364团在85年整编时,并不是和363团合并,现在仍称364团。以上都不一定准。
121师363团在鞍海战役中荣获“大石桥团”称号,122师364团在攻克辽阳时荣获“英勇善战模范团”称号。是不是1985年6月,原121师363团撤消番号,122师364团保留番号并入121师?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