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转帖]越战纪实33----43军坦克团1营 [打印本页]

作者: 猛龙过江    时间: 2009-6-25 20:13
标题: [转帖]越战纪实33----43军坦克团1营
文章转自:ostID=17650971">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1883303&ostID=17650971

(1981年10月14日于河南宝丰33596部队卫生队心电图室撰稿,2009年2月17日修改)

1976年12月26日,一张县人民武装部入伍通知书送到我手上,我结束了崇仙公社当通讯员的历史,穿上了绿军装,成了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我和一起入伍的崇仙籍战士有王黎辉、钟日辉、杨泽定、钟宗富、钟期辉、钟辉忠、朱水生、钟志新、卢吉良、吴文生、邱伟荣、李新民、崔兆林、刘细矮、陈伟华、钟斯洪、张甲生18人,1976年12月31日由崇仙公社用班车送到县人武部,与小江、铁石口、安西的另外62名战友汇合;我们80人31日下午在县人武部举行交接仪式后,当晚县委、县政府在水东礼堂举行了欢送仪式,我们在老县政府招待所住了一晚;1977年元月1日起程,途径南雄、始兴,当晚在韶关火车站上火车,经湖南、湖北,于1977年1月4日到达河南省宝丰县火车站,上午九时许到达部队营地:宝丰县大营公社33596部队(陆军第四十三军坦克团),我被分在新兵二连二排六班(班长为罗宪法)。刚到部队一切都觉得很新鲜,接着就是学习《内务条令》、《队例条令》、《军务条令》,整天地上操学队例(立正、稍息、起步、跑步、正步);河南的冬天天气很冷,经常是零下10度左右,这对我们这些南方兵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记得我们当时洗衣服,倒出去的水地上马上就是一层簿冰;饮食上也是很不习惯,餐餐基本上是面食,偶尔有一、二餐米饭,记得第一次吃玉米面做的窝窝头,一眼看上去金黄色的,拿了三个,可一吃粗得很,咽不下去,当新兵什么都不懂,不敢放回去,只好装在口袋里,乘人不注意时丢掉;新兵连经常晚上睡下时或早晨5时左右紧急集合,要求在2分钟内打好背包(不能开灯,一切都在黑暗中进行),搞得经常不能安心睡好觉,记得有一次晚上集合后,连队干部带着我们往一营方向的山上跑(不能使用手电等照明工具),很多新兵边跑背包边散,只好用手抱着跑,东西掉得一路都是,回来后一身内衣都湿透了;新兵生活很艰苦,不过经常晚上有电影看,那时我第一次看上了电视,我们3月19日结束了新兵训练,我被分配到坦克一营卫生所当卫生员,到此时我才弄清楚我们团的全称为陆军第四十三军坦克五十一团(当时全军最后一个坦克团),部队代号为33596部队60分队。

[此帖子已被 猛龙过江 在 2009-6-25 20:13:54 编辑过]


作者: 猛龙过江    时间: 2009-6-25 20:15
标题: 回复主题
我3月25日赴陆军43军127师卫生员集训队学习(地址:河南省渑池县陆军三八0团一营一连,卫训队部队代号为33720部队卫训队);卫训队8月份到洛阳地区宜阳县木柴关公社采药,随同一组采药的有王建庄、王爱萍、仲颖。卫训队11月13日结业;我因学习成绩全优,结业时评为“三好学员”, 期间受到连嘉奖三次;在卫训队期间因饮食不洁,患急性菌痢到127师医院住院13天(地址:河南省新安县33720部队医院)。那时第一次看到人体骨骼,心里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习惯了,学习针灸和肌肉、静脉注射都是学员之间互相体验;战场上常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也是学员之间互相做活体,我和刘海清因为能写一手好字,卫训队的黑板报和宣传栏都是我们两个人搞,我还代理了一段时间通信员,每天给队部和队领导打扫卫生以及打开水,到渑池县县城380团团部收发室去拿报刊杂志和信件。
卫训队结业后我回到了坦克团一营卫生所,在军医王有成、卫生员薛玉峰指导下进行工作,直到78年2月在团卫生队实习。78年3月薛玉峰退伍后王建庄下营(河南内黄县人)。因王有成患肺结核住院,王须欣(山东省高青县人)下营。我78年上半年受到连嘉奖一次。卫生队实习结束后,在营卫生所主要是看些小病,到各连食堂搞卫生监督,早上和晚上到各连检查有无新发病人,有时连队出去搞晚间训练,随同去搞卫生保障,记得我第一次跟随连队去训练场训练,我上坦克去体验,从塔克上下来后我呕吐不止,但自从那次后,我三坦克再也没有呕吐过,有时连队晚上去进行夜间驾驶训练,我去后会找一个干净的地方躺下睡觉,连队训练完我们一同返回营里。78年9月我和卫生员周宝通去联糸采中草药,我们从宝丰县大营出发,先从洛阳市去了栾川县联系,当地山上没有我们要采的中草药,我们又返回洛阳市,接着去了宜阳县,在宜阳县城一个招待所住了一晚,那天因为坐了200公里的汽车,吃过晚饭我几睡觉了,而周宝通一个晚上没有睡着,因为那个招待所的床上有臭虫,周宝通被臭虫咬的到处是胞块;第二天,我们从宜阳县去木柴关公社,找到公社武装部,在武装干部的带领下,到山上查看了药源,并在木柴关公社所在地的一个军用通信站给卫生队杜队长打了电话,汇报了联系的情况,在那住了一晚后,我们返回了部队;过了大约一星期,由卫生队司药李兴带队,带着78年入伍的新卫生员,由大营经临如县、伊川县、洛阳市、宜阳县到达了木柴关公社采药点,由于当地农民没有空闲房,我们在一间牛栏内,经过打扫和消毒而住下,第二天上午有我带着去认药,第三天就分组开始上山采药,在那采了十天后,就返回了部队。78年11月卫生队抽调我协助武汉军区军学校搞高血压普查,高血压普查刚结束不久,1978年12月8日我所在的43军坦克团接到一级战备命令,我随即结束配合武汉军区军医学校的坦克兵高血压调查回营卫生所作战前准备,组织我们一营全营官兵验血型,打各种预防针(流脑、疟疾、伤寒等疫苗),给全营官兵上战场救护知识课;给各连坦克补充三角巾急救包和止血带,营卫生所药材准备了两个月基数;在准备期间,团里于12月23日在团部召开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动员大会,团长在会上做了动员报告,他说:同志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一定要狠狠打击越南侵略者,坚决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保卫边疆,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政委做了强调讲话,有关营、连做了表态发言;我们每一个官兵心里都清楚到广西是去打仗的。离开河南时营房的所有门窗都用砖块封闭了,食堂养的猪和种的蔬菜也全部处理了。我也乘新兵去湖北训练,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带到湖北去发,告诉家里部队要去拉练(进入一级战备后不能给家里写信、打电话)。


作者: 猛龙过江    时间: 2009-6-25 20:16
标题: 回复主题
1979年12月28日,我们在宝丰火车站上火车(闷罐代客车,坦克在商酒务车站上车,全营28辆坦克,一辆装甲输送车,一辆北京吉普,四辆解放牌汽车共一辆火车),离开了驻地河南省宝丰县大营公社开赴广西前线,于1979年1月1日到达广西南宁市火车站,当日晚9时40分乘部队自己的车到达扶溪县渠黎公社东斗大队。踏进广西人人都感到非常紧张,而我们卫生兵也很紧张,一是要查看和化验驻地三个连和营部的用水质量;二是继续给官兵讲战场救护常识;三是继续打各种预防针;四是观察各连官兵的健康状;五是参加各种动员会,越南驱赶华侨诉苦会;六是做好入越作战最后的物资药材准备。当时营部住在东斗大队部,我们住在东斗小学的教室里,三个连住得比较分散,离营部都有1-2里路;我们营部的通信员、卫生员等晚上还要随同营首长去各连查岗,那时查岗也很危险,除我们自己的枪是子弹上膛外,连队的岗哨都双岗(一明一暗),他们也是子弹上膛,稍不注意或口令不对战士就会开枪打,好的那段时间我们营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1月20日左右(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我们一营在一山地(地形与布局关类似)进行了坦克连进攻演习和实弹射击,我随同前去搞卫勤保障,有一天当一连的108车爬上半山腰时,因杂草丛生,山高林密,观察不便,坦克压断了高压电线拉条,拉条反弹使高压电正负线连线,造成一巨大火球,当时我们在山下,看到坦克不动了,都以为坦克乘员出事了,过了一会坦克又发动冒烟了,这时心才放下;但是我们不知,因为这这条线路所供电的东罗矿务局的煤矿全部停电,井下冒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79年1月27日是春节,为活跃春节气氛,春节前我们一营各连以及营部和东斗大队各派出一支队伍,举行了篮球比赛,篮球场就是东斗小学门口球场,这年的春节,人人过的都不舒服,特别想念家人。春节期间当地人民公社和村民送来了慰问物资,如猪肉、鱼、鸡、香蕉、粽耙、甘蔗、木瓜等等。营部还买了很多海产品过年。 
2月7日我们营从东斗大队又往边界方向的龙洲县响水公社开进,在行进途中,我们的一辆坦克压到了一辆工兵的北京吉普车,因为撞车那个地方刚好是拐弯处,北京吉普车速快,撞到一辆坦克的左边下面去了,司机严重受伤,好在坦克停住了,否则车上的所有人都会压死,我跑步过去抢救,还没有到,那个司机就被他们自己的车送走了;这天我给家里写好了遗书,放在我的被包里;2月8日我随同3连开赴龙洲县北跃农场配合42军126师步兵376团搞步坦协同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步兵如何上、下坦克,如何在坦克上战斗,如何使用坦克车外通信器材,如何搭载坦克;在北跃农场驻地,我们经常傍晚可看到各种军车及各种武器装备向边界开进,战争的气息非常浓厚,到2月13日我们营的官兵基本上都是剃了光头,2月13日晚10时我们全体官兵倾听了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我们都很清楚战争一触即发,大家心里就更紧张了,这时大家都横下了一条心,听从命令往前走,大家也都做了牺牲的准备,大部分人都给家里写了遗书,放在自己的背包里;2月14日前线所有的参战部队都召开了誓词大会,很多同志写了请战书、决心书,作为卫生员我们不存在写什么请战书、决心书,只要部队上,就要到战场上救护伤员,搞好战地卫生保障;2月15日我们营开到了离边境只有5里路左右的龙洲县响水公社棒扬、掬隆骤集。

作者: 猛龙过江    时间: 2009-6-25 20:17
标题: 回复主题
2月17日凌晨约5时许,营首长叫醒了我们营部的所有官兵,炊事班为我们作战人员做了可口的鸡蛋面,可我们都吃不下;大约6时许,我们坦克一营在捧场、掬隆编队待命,我乘上了修理连派来的牵引车(003号),随二连副连长李会仕、技术员周爱平,三连技术员丁再亮,修理连的军械修理工郭国强、苏国录,由赵和生(湖北省新州县人)开车,排在1、2连、3连和团部指挥所后,随队抢救伤员(我们7人为团技术保障组,我所带的物资为:装满药品的大卫生包二个,小卫生包二个(一个装药品,一个装三角巾急救包),担架一付,饮水化验盒一个,射线检验笔一支,挎包一个,军用水壶一个,冲锋枪一支,弹夹4个,子弹400发)。
1979年2月17日早晨6.40时,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而起,接着整个1300多公里边界火炮齐鸣,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当时我们编队正好在42军前线指挥所驻地,公路两边都是150毫米口径大炮,打炮时我们的耳朵都震的嗡嗡响,指挥所领导还批评了我们营不应该停在指挥所,因为一但敌方发现就会打掉指挥所,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5分钟炮击后,我们营就开始进攻,当时我们座在牵引车外,在电台里听到营长于心胜命令:全线出击。很快我们到了国境线布局20号界碑,20号界碑其实就是一块碑石,我们这边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面写“越南”,界碑边有一个哨所,中间有一条人工做的土埂算是两国的分界线;当我们到达20号界碑天已大亮,此时看到我们团特务连工兵排一辆装满TNT炸药的装甲输送车侧翻在2米多深的深沟里,而且已看到第一批伤员由民工担架队抬下来,两边是工兵和步兵向纵身前行,前方已是激烈的枪炮声;当我们乘座的车进入越南约3里路左右时停了下来,不一会离我们大约10米远的地方不知从哪打来一枪,一个士兵上肢负了伤,这时我们从车外进入了车内继续向前开;当前行到5里路左右时,因班翁河一座木桥被坦克压踏,我们营有3辆坦克掉入河中,其他坦克是从这些坦克上开过去的,李副连长请示团指挥所,我们是继续前进还是先抢救坦克,团指挥所答复继续前进,等后面的救护队救护他们;继续往前走一路都听到嗒嗒作响的机枪声和炮声,还看到了放烟幕弹;当我们前行约8里路时,我们乘坐的牵引车安全门进水了,我们大家的屁股上都是湿的,通过电台我们才知道是越南人炸了班翁河上的水库企图阻止我们进攻,因为我们营走的这条路线在地图上是一条羊肠小道,越南人根本没有想到我们的坦克会从这里进来,他们也没有重兵把守这条线路,一路上基本上我们的坦克没有遇到反坦克武器,但班波以西山垭囗地形复杂,道路很小,路宽不足3米,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是我们一连的101号车,在指导员林梦珠的指挥下,驾驶员张东法驾驶着101号坦克用坦克撞开路边的崖石(因为这我们营的坦克左翼子板全部都受损)。我们坐在车里经常在电台中听到一连的连长王庆雪和指导员林梦珠的指挥声音:炮长前面有敌人火力点,瞄准开炮;而且一路上在电台上都不停地听得到枪炮声。2月17日大约中午时分,我们到了海拨701米的靠松山,上了4号公路,发现二营军医董金言、卫生员黄洪生乘坐的牵引车掉到了20多米深的山沟里,李副连长请示团长(代号001),我们是救车还是前进,团长命令继续前进,这是因为我们这辆车是负担保障开路的任务;我们继续前行大约下午3时发现我们营的一号指挥车翻车在靠松山往东溪方向的下坡路深沟边,问明排长刘三黑的情况后,我们继续前行;这时有3个376团掉队的步兵战士搭乘上了我们的车,他们坐在车外,用电台与他们部队联系。


作者: 猛龙过江    时间: 2009-6-25 20:18
标题: 回复主题
2月18日早上约7时许,经过一天的行进,我们到达了进攻目的地越南东溪县城。刚到不久,我正准备出车门,迎面打来一阵子弹,落在我们的牵引车前甲板上, 幸亏没有人负伤;到达东溪后,因王须欣和白洲喜未上来,一个营的救护和保障就我一个人承担着,我给3个连查看和化验水源,通过电台了解负伤的情况,给几个轻伤战友作了简单包扎处理,随后我和赵和生拿出提水桶准备取水做饭(因我们全车人一天未吃东西),刚走了5米左右,侧面山上打来两枪,子弹落在我们取水前方约3米左右处,此时,我一个地滚藏到了一个田坎下,听到山上老战士骂这个开枪的新兵,这时才知道新兵紧张乱开枪;我们取回水后做了一锅粥,大家吃得很香。
18日中午10时许,我们在一辆坦克的随同下到靠松山抢救掉队的营部一号指挥车,经过几个小时的拖救,我们没有拖起坦克,回到了东溪。
19日上午我们再到靠松山拖救营部指挥车,救起后一同回到东溪;下午,我们到高平方向661高地转弯处拖救掉沟的二连205坦克和42军坦克团一辆131坦克,当时205号坦克的二炮手(湖北孝感黄传清)对我说:卫生员我给几颗手榴弹给你;我说不要,我有一支冲锋枪,有几百发子弹;我隐蔽在离坦克约有30米的山坳里,因抢救很困难,当天我们没有救起两辆坦克,就这样我们返回了东溪县城;傍晚我到一连和二连查看有没有病人,晚上我和营部二炮手胡青松护送教导员陈悦喜到团部开会,回来后我们七人在牵引车上睡,并轮流站岗;越南的二月白天很热,我们只穿了二件单衣服,晚上很冷,站岗时整个晚上都听到步兵他们向高平急行军的声音,当天晚上换了3次战场口令。
20日我们到靠松山拖救二营军医董金言他们乘座的牵引车,这台车掉在一棵大枫树下,经过3个多小时拖救也没把这辆车拖上来;下午我们返回东溪县城,在靠松山上看到42军坦克团一辆坦克被打坏,炮塔翻在公路下十几米处,而车体却还在公路上,这个坦克上的人全部牺牲了;回到东溪县城后,听到205坦克和42军坦克团的几名战士遭伏击牺牲了(二连的孝感兵黄传清牺牲了),我们二连205车的路广新排长一人跑回来报告。
21日我们在两辆坦克和一个加强班的支援下再度到661高地转弯处抢救掉沟的二辆坦克;在抢救中我在牵引车上,发现对岸树枝摇摆(对岸没有占领,当时没有起风),我迅即向李副连长报告,我们迅即向对岸开枪射击,当时营部坦克驾驶员马文涛用我的冲锋枪射击,枪口离我的左耳只有50公分左右,震得耳膜几天都听不见,到现在听力也不太好;我则用二炮手的冲锋枪射击,当时由于炮塔门没有固定,炮塔门下压时还砸了头部,压伤了我左手的中、无名指和小指;如果不是头部顶了一下,这三个手指都将会压断,现在这三个手指也还留有伤疤;打了一阵后,对岸没有动静了,随行掩护我们的坦克还向661高地对面1000米外的山洞打了一炮;我们用了一个小时把这两辆坦克救上来了,加强班也把烈士的遗体搬上了随队的解放车。

作者: 猛龙过江    时间: 2009-6-25 20:19
标题: 回复主题
22至24日我们在东溪县城维修坦克,我则在处理伤病员;记得21号晚我到三连的307号坦克上去住(这辆坦克上的排长高端林和二炮手焦玉玺牺牲了,驾驶员负了重伤),当我爬上坦克看到在油箱处,在发动机甲板上到处都是血浆,这些血浆是126师376团一营三连步兵战士搭乘我们的坦克伤员造成的;进入车内时蚊蝇乱飞,车内还可看到高排长他们的肉浆在,而且非常腥,我当晚还是在牵引车上住。期间我去过公路边的一个医疗所(象国内的乡村卫生所),发现里面很多东西是我们中国制造的,如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表、注射盒以及一些常规药品;在这个医疗所还发现了中国援助的大米,永久牌自行车等,可见越南人是多么的忘恩负义。
25日下午我们在副营长徐发友带领下,到靠松山抢救一辆坏在四号公路上我们一连的104坦克,正当我们一心在修履带时,不知从哪打来一梭子弹,站在离我不到一米的两位驾驶员(因挡住了道路,汽车开不过,他们在看我们修坦克)中弹倒下;听到枪声,我迅速藏到了坦克下,观察没有枪声了,我跃身爬上坦克,取下急救包和药品,先给右下腹中弹的战士包扎(大网膜已流出)后,给了二片杜冷丁片剂,接着给右下肢负伤的战士上了止血带,给了二片杜冷丁片,迅即安排停在坦克后的车辆把这两位同志送往后方医院救治;因为当时情况紧急,我没有问这两个战士是那个部队的;这两位同志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至今我也不清楚;修好这辆坦克后,我们经过2个多小时的拖救把二营董金言、黄洪生他们乘坐的牵引车拖救上来了;救了这辆牵引车已是傍晚,这时我们接到营里的命令,当晚撤退回国;我们一行先回到东溪县城编队,当晚零时开始撤退。
26日约10时多,回到广西龙洲县水口公社,当进入水口后,团政委吴步坤命令所有车辆枪炮弹退膛,我们一营撤到了龙洲县叫堪休整。回到国内我们多么高兴,我们住在一个生产队的谷仓里,睡在稻谷上,第一天晚上大家都睡的很熟很熟,高度的紧张感瞬间好象都没有了,连续几天都在检修坦克,我则在各连治疗轻伤员,处理轻病员,补充药械,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越南东溪和广西龙州县水口、下冻等地山水相连,我们团穿插的路线是从广西龙洲布局关20号界碑出境,经班徒、班波、那冈、靠松山到东溪一条只能走牛车的崎岖山路,路窄坡陡、急转弯达40多处,道路两侧石山林立,多悬崖峭壁。尤其是靠松山,海拔701米,山高林密、荆棘丛生、坡陡草深,易守难攻,是穿插路线上最复杂的地形。路上共有6座桥梁,其中5座木桥坦克无法通行。东溪地区属热带岩溶山岳丛林地,气候多变、晴雨无常;晨雾浓厚、观察不便、机动不利,但有利隐蔽,乃兵家必争之地。在越南的9天9夜,我没有吃过一餐饭(吃过几次稀饭),没有吃过蔬菜,没有洗过澡,没有换洗过衣服,没有直躺过睡觉,虽然我带了军用水壶去,但没有时间烧水,渴了喝口冷水,每天吃的是压缩饼干和罐头,饿了吃块压缩饼干,在异国他乡作战,人生地蔬,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特别是我们去抢救坦克更是危险,虽然每次出去都有1-2台坦克和一个步兵班做掩护,但是我们在一个地方抢救坦克,少则2-3个小时,多则6-7个小时,虽然有坦克、步兵警戒和掩护,但拖救地有些地方的山头,我们是没有占领的,因此,随时随刻都会遭到敌人的袭击和炮击;一般到了拖救地我都会带上冲锋枪,找一处离拖救点30米左右的山坳隐敝起来,一方面担任警戒,观察敌情,另一方面一旦遭到袭击则迅速去抢救伤员。在东溪每天早晨和傍晚我们营就有一辆坦克会向没有占领的对面扫射一阵。我们团去广西参加作战的1380人中,只有副团长孙辉打过仗,其他人都没有打过仗,因此,人人都感到非常紧张,我从17日--18日两天都不知道要睡觉,枪不离身,子弹始终都是上膛;我的卫生包、子弹袋、急救包、防毒面具、饮水化验盒及射线检验笔、水壶一直到26日回到国内才放下来。
3月3日我们营接到命令赴宁明县去配合张万年的127师攻打凉山,3月4日我们从龙州县叫堪到达了宁明县寨安公社;我们到那时张万年的127师已有成都军区55军坦克团配合他们打凉山;在宁明县寨安公社我和营部炊事班的上士到凭祥市(那时凭祥市很小,没有一个县城大)采购物资,还到友谊关,住了二天后,3月8日我们撤退到南宁市郊区那洪公社古思大队驻防。在古思驻防期间,地方许多单位到我们团慰问,有时一个晚上要看5-6部电影;3月14日我到南宁市照相,3月15日我们在一个铁路仓库内召开了全团的追悼会,追悼为国捐躯的19位战友;追上当政委吴步坤痛哭时,全团官兵都放声大哭,朝夕相处的战友牺牲了,我们内心感到非常难过。3月20日召开了全团庆功大会;3月24日广州军区歌舞团来团慰问演出,3月29日广西杂技团来团慰问演出;4月1日中央慰问团来团慰问,中国评剧院还到营里慰问演出;5月8日我和小车司机出差南宁市,在回来的路上遇见了许世友将军,许将军的警卫员枪法真是准(在公路上打鸟,鸟落树枝上,开枪鸟即被打中)。


作者: 猛龙过江    时间: 2009-6-25 20:21
标题: 回复主题
1979年4月9日19时,我们结束了在广西的驻防,在南宁市沙井火车站上火车,当时地方组织了盛大的欢送仪式,使我们非常感动,4月12日8时左右回到河南宝丰县大营人民公社驻地。从广西回来途经湖北时,看到有的战友的父母,自己带着被席,从3月5日宣布撤军开始,一直在军供站等待自己的儿子经过,每过一辆军列都打听一次,看到这些使我们非常难过,想起自己的父母可能也是这样的在家等待消息。自从离开河南就没有给家里写过信,因此回河南后,我立即给家里写了信,以报平安;5月6日河南省豫剧团来团慰问演出,5月9日王必成司令员来营视察,5月13日武汉军区歌舞团来团慰问演出,总政歌舞团也到团里慰问演出。在这次作战中,我们坦克一营被中央军委命名为“英雄坦克营”(全营牺牲战友6人),一连被中央军委命名为“英雄坦克连”(无一人牺牲);我被记三等战功一次。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岁月。作为军人我为自己能参加战斗而自豪,这段难忘的岁月时时在眼前闪现,永远不可磨灭!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时的团长是:王修伦,政委是:吴步坤;一营长是:于心胜,教导员是:陈悦喜;一连长是:王庆雪,指导员是:林梦珠;二连长是:姜其建,指导员是:刘基崽;三连长是:李振国,指导员是:刘敬民;卫生队长是:杜法元,副队长是:田开荣]。
1979年8月13日,我由一营卫生所调团卫生队,担任手术室卫生员兼卫生队文书,我主要负责卫生队手术室的管理和平时的准备工作,以及负责卫生队办公室的日常工作;79年12月20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9年11月后勤处油料助理员因盗卖油料外逃,全团寻找,最后在运输连附近的麦堆里找到,被判刑12年。1980年2月1日,卫生队派我到平顶山市135野战医院进修心电图(老师为张静),7月13日我以97分的成绩结业返回卫生队。1980年8月,我和杜法元队长、吴多众军医以及雷木平参加43军在汝阳、临汝、宜阳县组织的演习,我主要负责卫生队《“战场” 伤员抢救方案》的起草和在军用地图上绘制“战场” 伤员抢救、后送、力量安排图,同时负责卫生保障;演习期间,八一电影制片厂拿来了《铁甲008》的样片给我们团看,看后我们个个笑的要死,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我们43军坦克团和42军坦克团攻打高平的事情,但有些非常不符合实际,如在遂道中的一幕,坦克兵和女兵谈恋爱,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回事,记得那时在战场上,听说有女兵的部队,女兵去上厕所都要男兵拿着枪去护送和站岗,再说当时我们坦克团是没有女兵的,因此,我们看后觉得非常好笑;演习结束后,军卫生处要调我去军部,因调军卫生处不能提干,杜法元队长没有同意调我去。1980年9月5日我与刘正连、温珍连结伴启程回家探亲,9月28日返回部队。1980年11月参加武汉军区组织的临汝县军事演习,11月20日回到宝丰县大营驻地,1980年受营嘉奖一次,1980年12月批转为中共正式党员。80年12月老兵退伍前夕,二营五连的上海籍战士翟东健,因泄私愤用54手枪,将营长、教导员、连指导员和一个山东兵杀害,全团追捕,于第二天晚上在临汝火车站附近击毙,这天我们刚好要去临汝县764野战医院送病人,刚要准备走就接到电话说二营出事了,我和田开荣副队长及雷木平火速赶到二营,到那时负伤的几人已经由营里送来了卫生队,等我们回来这几个人都已经死亡了,当时武汉军区一位副司令员来团里修理连看望他的儿子,他在卫生队病房看了后说:枪法很准。第三天团里在卫生队手术室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团领导都来了,这几人的家属也来了;特别是这些家属哭天喊地,我们使劲拖还扑到死者身上;告别仪式后,团里用解放车将他们送到平顶山市殡仪馆冰冻,我和雷木平、刘享成、王文谋在田副队长带领下随车前去,第四天团里拉上这些人的家属,在平顶山市殡仪馆举行了最后的遗体告别,他们的衣服是我和雷木平、刘享成、王文谋给穿上的,家属见面时还把雷木平的手咬伤了,家属见了后我们送他们到殡仪馆火化。1981年5月1日,我请假回家探亲,目的是安排工作,5月18日我返回了部队。1981年9月10日至9月23日到临汝县小屯公社丁堂大队保障部队连进攻训练。从临汝县返回部队后,卫生队苏宪祥队长和后勤处代处长找我谈话,叫我不要闹退伍,团里还在争取提拨我(我是清楚,干部制度做了改革,没有经过院校不可以提拨,我在卫生队给自己打了三次预提对象报告),我不肯留下,大概是第三天团里分管后勤处的副政委来了找我谈话,并保证如果提拨不了,百分之百转志愿兵,我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坚决要求要退伍。1981年10月15日早晨5时许,我脱下了心爱的领章、帽微,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部队,离开了朝夕相处、出生入死的战友,退出了现役;在离开团部大院时,杜队长问我在那辆车坐,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抱着队长痛哭,想想这一别,也许和很多战友就是永别,我一一与送我的战友握手、敬最后的军礼;送我们的汽车慢慢地开出了团部,朝宝丰---平顶山市---许昌市开进;在许昌火车站,团长王顺与我握手昔别,团长对我说:小罗你是开后门走的,我则对团长说:团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回地方后我同样会发挥好自已的作用,绝不亏对部队对我多年的培养;我分别与王顺团长、吴步坤政委和送我们的其他人员一一握手、敬礼告别,登上了南下的火车(我们与广西退伍的战友同一车箱),10月19日我胜利地回到了家乡,这就是我终生难忘的军旅生涯的全部。


作者: 猛龙过江    时间: 2009-6-25 20:22
标题: 回复主题
后记:2003年8月30日我送女儿去华中科技大学读书,特地到新洲区阳逻镇和方杨卫生院看望雷木平、曹木平;2005年12月18日,我参加省人口计生委在山东泰安人口学校组织的公务员学习班,19日晚到居住在泰安学院的苏宪祥队长家,20多年未见,相见时苏队长在门口相迎,苏队长爱人告诉我:“老苏听说你要来几天都睡不着”。见到苏队长我也很兴奋,那晚我们喝了一斤白酒,说了许多话;22日我们结束在泰安人口学校的学习到山东省邹城市参观学习,还参观了曲埠的孔庙、孔林、孔府,下午到济南市,晚上乘火车到山西省太原市,23日早乘车前往山西省五台山,23日下午到五台山参观寺庙;25日到山西省祈县乔家大院及平遥县平遥古城参观;25日晚乘火车赴河南省开封市,26日参观了开封府及包公祠,26日下午到郑州市,在郑州与薛玉峰、马振松、马文涛、白洲喜、罗宪法共进晚餐,20多年未见,相见时个个都拥抱在一起,相互问寒问暖,很是开心;27日上午参观了登封少林寺,下午参观了洛阳龙门石窑,晚上与刘海清、姬保健共进晚餐,刘海清、姬保健都发福了,晚10时我乘火车去汉口,28日早晨到达汉口,中午与向晋勇、张崇明、黄洪生、殷新国共进午餐,相见时也是个个抱在一起,很是开心;29日我从武昌上火车回家,30日早8时许回到家里。2008年12月20日,我从东北三省旅游后转道北京,在北京与王有成军医见了面。

作者: 冷战    时间: 2009-6-26 11:39
标题: 回复主题
向老兵们致敬!在南宁市郊区那洪公社古思大队驻防的部队原来是你们啊!那是我们村,我为此感到很自豪!坦克兵在我们村的故事,给童年的我留下很深的记忆。
作者: 迫击炮手    时间: 2009-6-26 12:15
标题: 回复主题
坦克兵使我们的友军,战时亲见其艰难程度。向战友们致敬。
作者: 冷战    时间: 2009-6-27 01:55
标题: 回复主题

记得部队刚进村时,学校的课都停了,我们小学生都跑去看坦克了,坦克的轰鸣声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感,第一辆坦克经过村中一米厚的巨石小桥时就把它压断了,转弯时泥土路上留下很深轧痕。

有一辆坦克侧面装甲被穿甲弹击穿,留下一个脚拇指大小的弹孔,听说里面的战士全牺牲了,沉痛啊!

士兵将一辆吉普车开到池塘洗车,陷在淤泥开不上来,被装甲车象老鹰抓小鸡一样提了上来。

公社各大队的小学都组织学生来部队参观,听英雄们的事迹报告。可惜我当时太小,这些报告都没能留下一些印象。。。。。。

村里的一位姑娘后来和一位士兵结了婚(好像是湖北或湖南兵吧)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