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原创】星散记忆系列结束语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11 08:49
标题: 【原创】星散记忆系列结束语

星散记忆(一)fficeffice\" />

79年与越南开战,3682营攻打八姑岭,阵亡98人,失踪2人。之所以能记住,是因为两项相加正好是个100的整数。负伤人数记不清了,总之不是伤亡过半就是伤亡近半。战斗之残酷、战况之惨烈,由此可见。

别的部队伤亡情况我不知道,仅368团来说,2营伤亡是最大的。

需要说明一点,前面讲的战损情况,是227日攻占八姑岭后统计的,其后的实力统计肯定还有变化。比如负伤人员在后方抢救无效,或者失踪人员后来归队,甚至已列入阵亡的人员又奇迹般生还,等等,都会改变战损结果。

217日第一次攻击八姑岭时,就有已“牺牲”的弟兄以后又“复活”的事。

营部通讯班步谈机员吴建新,战斗时配属4连,一直跟在4连长叶祖权身边。2174连攻上303高地不久,一发炮弹打到连指挥位置,叶祖权当场牺牲,吴建新头部被弹片击中。赶来抢救的战士见吴建新全无气息,以为他也牺牲了。后来战场形势出现变化,部队撤出八姑岭与越军脱离接触。晚上,吴建新从昏迷中醒来,听到周围都是越南人的鸟语,知道阵地已弃守,自己身处险境,于是趁黑拼全力爬出被炸烂的工事,从山顶滚下,隐藏在谷底草丛中。之后的几天,他白天不动,晚上观星辨识方向,一直顺着沟谷往北爬,仅靠露水维持重伤之躯,终于爬到我方境内被民兵救起。

吴建新就曾被列入阵亡人员名单。他死而复生获救的那一段,我是后来听说的。还听说,吴建新以后转到广州177医院治疗,伤愈后作为荣军被安排在广州工作。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0 17:16:2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0 17:21:0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2 22:44:4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4 19:36:2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6 10:10:4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8 9:08:5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9-9 15:41:5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9-11 11:16:30 编辑过]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11 08:49
标题: 【原创】星散记忆系列结束语

fficeffice" />

星散记忆(四)

照片背景中,可清晰看见越军在八姑岭上构筑的交通壕,每个山头都有交通壕相连。

左上角那个突起状山尖的山为拇指山,“拇指”实为一巨石。依稀记得,2173682营第一次攻击八姑岭,营指挥所就设在“拇指”下,一直遭到左近山头敌重机枪或高射机枪平射火力的压制。

攻占八姑岭后,我们从越军一个连级作战单位的隐蔽部里找到厚厚一叠纸,那纸的粗糙程度与我们称之为马粪纸的草纸有一比,只是黑一点却也结实一点。纸上写满了东西,还有一些表格、数字,我们以为上面记的是越军的编制、部署和火力配置等情况,好一阵高兴。当时,营部有一个小翻译,姓潘,是被越南驱赶回国的华侨,战前由上级临时征集派下来,穿一套不带领章帽徽的军装,中国话不怎么利索,越南话说得挺溜。小潘被叫来,认认真真把那堆破纸翻一遍,然后告诉我们,上面写的都是出工记录。

原来,越南人在山上修工事,主要是靠民工。茶陵县派有民工队轮番上山,哪个队何时出工、干什么活、工程进度和质量等等,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什么阿猫阿狗受表扬、受批评之类的记载。

这小潘跟了我们整整一个月,受重点照顾,就派过这么一次用场,忙活半天只有这点“战果”,真他娘的扫兴。

不过,这么厚一叠出工记录,也从某种角度反映出越军长期经营八姑岭投入的力量。自我安慰地说,这好歹也算与情报沾边吧。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8-11 08:56
标题: 回复主题

伤重爬回,不容易啊。

我军历来要带走烈士的尸体,即使不能带走,也要就地掩埋作个标记以待日后带回。368做得似乎不够好,当然可能也要考虑到当时战场的客观情况,不过,总觉得还是欠妥。


作者: 四连山    时间: 2009-8-11 12:13
标题: 回复主题

好兵,坚韧不拔,一次生死历练,日后福大命大。


作者: 五三零一八    时间: 2009-8-11 15:14
标题: 回复主题
想问368团3月几日撒回国的,因我听了多种说法。
作者: 特务连    时间: 2009-8-12 09:06
标题: 回复主题

第一仗打完后撤是被越军在阵地上放冷枪追着打的,情形十分狠狈,除了枪外,身上背的任何东西都嫌多,丟盔弃甲的,那里还顾得上帶走尸体。

[此帖子已被 特务连 在 2009-8-12 9:46:03 编辑过]


作者: 特务连    时间: 2009-8-12 09:11
标题: 回复主题
所以,战后战友们常说:什么时候跑步最快?答曰:被敌人追着打的时候跑步最快!

[此帖子已被 特务连 在 2009-8-12 9:46:37 编辑过]


作者: 特务连    时间: 2009-8-12 09:40
标题: 回复主题

想问368团3月几日撒回国的,因我听了多种说法

我是368团特务连工兵排的,368团的战场以我们排最后撤。

因为我们肩负炸公路、炸桥樑的任务。

一个月来听惯了炮声、枪声,此时的一片肃静,让人感觉不安,心里有压力,以至于炸桥樑的第一次爆破没有成功(班长有点紧张,把一路线拉断了),当时就被工兵参谋狠训了一顿。幸好,我们马上就查到断口,即时接上了。

越南战场的撕杀,人和动物死尸的恶臭,污染着整个空间,以至觉得踏入祖國边境后感觉到祖國的空气无比新鲜,那种幸福感难以表达。

回国的日期应该是3月17日。

[此帖子已被 特务连 在 2009-8-12 9:45:10 编辑过]


作者: 特务连    时间: 2009-8-12 10:06
标题: 回复主题

3月5日,我听收音机说要撤军,可我们还深入到茶灵。

途中见有个班长射杀水牛,刚好团长经过看到,即时免职。

途中还发现一具全裸尸体,不知是敌是友,团长叫我们把他就地埋了。


作者: 鹿桥依梦    时间: 2009-8-12 10:12
标题: 回复主题

我非常清楚的记得:1979年3月21日晚上我和欧阳小雄的两位姐姐赶到靖西。是战后第一批到部队的烈士家属。

当晚,部队的同志给我们介绍情况说:欧阳小雄在2月27日,第二战役中牺牲,3月5日部队撤回来。当时我就想,就差几天,小雄都没有活过来。

这个印象,我至今依然非常深刻.


作者: 特务连    时间: 2009-8-12 11:16
标题: 回复主题

又见欧阳小雄连长帅气身影了

向欧阳小雄连长致敬!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12 11:32
标题: 回复主题
特务连: 2营是3月17日回国的,我们后面就剩工兵了。原来是你们在后面。顺便说一句,我们是正宗的同一战壕的弟兄,73年我在特务连侦察排干过几个月。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12 12:48:48 编辑过]


作者: szzhd    时间: 2009-8-12 11:46
标题: 回复主题
第一次攻打八姑岭战斗后,由于上下级沟通出现问题,上级当日竟命令撤出已经占领的高地,有的分队在撤退时还丢弃了少数烈士和装备。结果造成26日、27日第二次攻打八姑岭,又有一些指战员牺牲。如果第一次不撤退,可能欧阳小雄连长就不会牺牲了。太可惜了!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12 11:53
标题: 回复主题
特务连: 2营是3月17日回国的,我们后面就剩工兵了。原来是你们在后面。顺便说一句,我们是正宗的同一战壕的弟兄,73年我在特务连侦察排干过几个月。
作者: 特务连    时间: 2009-8-12 12:58
标题: 回复主题

引用第13楼老鲁

<DIV style=\"FLOAT: right\"></DIV>

2009-08-12 12:00发表的“”:
特务连: 2营是3月17日回国的,我们后面就剩工兵了。原来是你们在后面。顺便说一句,我们是正宗的同一战壕的弟兄,73年我在特务连侦察排干过几个月。


老兵你好!

同一战壕的战友,你好!

战友们,你们身体都好吗?

我们要珍惜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环境。

保重身体,安度晚年!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8-12 13:57
标题: 回复主题

星散记忆(二)fficeffice\" />

我曾在团报道组混过,写一些豆腐块小文章往军报、《战士报》投稿。报道组的相机和晒相的暗房曾归我专用。

打仗时,我把报道组的相机带上了,还备了5个胶卷。这是为拍摄阵地实貌给以后战斗总结做的准备。

227日部队攻占八姑岭,就地组织防御。28日肃清残敌。其后那些日子,八姑岭地区未见敌情。

我带着一个兵,走遍八姑岭的每个山头,把所有阵地都从不同角度拍下来,足足用了4个胶卷。其中有一个镜头,拍的是303高地腰部堑壕一侧约三四米处的一个弹坑,6连的兵告诉我,就是造成这个弹坑的炮弹,夺走了欧阳小雄连长的生命。我与小雄的关系,营里许多老兵都知道,拍摄弹坑的时候,有几个兵就在旁边默默看着,谁也没说话。他们的心情也跟我一样沉重。

因为事先对拍摄阵地要用多少胶卷心里没数,一直不敢浪费胶片给自己来个“到此一游”,直到阵地都拍完了,才又山上山下跑一圈,给自己咔嚓了几张。也幸亏这么着,保留了当年八姑岭的一点实景,尽管这点实景只是照片中的背景。

部队战后回国,我们还是驻扎边境一线。二三月份的桂南、越北,时有绵绵小雨,阴多晴少,湿气很重。我怕拆封的胶卷受潮,等不及带回营房自己处理,就专门进了一趟县城,把拍摄八姑岭阵地的4个胶卷送到照相馆冲洗。那个“到此一游”的胶卷,可能是因片尾没拍完而留了下来。

几天后我又进城,找到那家小街边的小照像馆。一去就觉得不对劲,照像师傅把几个胶卷递给我时,眼神怎么躲躲闪闪?我狐疑地拉开一个胶卷,立刻呆住了:那上面一点影子也没有,干干脆脆就是一条透明的基片。忙不迭又拉开其他胶卷,只瞄一眼,血刷地就直冲脑门顶。总共就4个胶卷,其中2个彻底毁了,2个勉强有点影子,尚可辨出是我拍摄的阵地照片。

冲坏胶卷的事,我初学摄影时也干过,只是没这个“专业”照像馆干得这么绝。我冲坏胶卷是纯技术原因,他们冲坏胶卷完全是因为不负责任。显影液已达使用次数而失效,偏又不肯花钱重配或是不愿费事重配新药,就拿失效药水对付,那还能有个好?

这他妈的都是什么事啊!血冲脑门了,哪还顾及影响、纪律之类的屁话,我破口大骂。穿着军装又骂得难听,把小街上的行人都招来了,在照像馆门口围了一圈。照像馆里又出来一个师傅,连同原先那位,极力想把我劝进去,让我到里面骂。我不动,就站在柜台边骂,边骂边乱七八糟地把骂的原因说了个大概。

那年头军民关系确实好,尤其刚打过仗,边境一带老百姓对穿军装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明白了原委,旁边几个老百姓也用当地话数落照像馆缺德,搞得两位师傅连连道欠求情,差点没哭出来。唉!道欠有什么用?后悔有什么用?!已经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离开照像馆的时候,我一点火气也没有了,就觉得窝囊,窝囊透顶。

拍有303高地那个弹坑的胶卷,属于尚可辨认的其中之一,胶片很薄,别说什么层次感,有影就谢天谢地了。后来回到贵县营房,我用最硬的药水和相纸加工相片,结果还是灰蒙蒙的,只能看清个大概。

两个有影的胶卷和放大的模糊照片,都交给了团里,交到谁手上不记得了。那个弹坑的照片,后来给了向军,至于是什么时间、什么方式给向军的,我不记得了,向军也不记得了。但向军前些天还肯定地告诉我,她确实有这样一张照片。

那个幸免于难的我“到此一游”的胶卷,后来是我自己冲洗的,再也不敢假他人之手。接下来,我会陆续在坛子里贴上这几张照片。有照片相佐,回忆起来会清晰些,而更重要的,是照片背景里那点阵地原貌,对当年参加过八姑岭战斗,特别是打过303高地的弟兄们来说,或许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9-8-12 14:03
标题: 回复主题
帮您编辑了一下,全部集中一起方便阅读。后续的请在该主题继续发吧。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20 17:17
标题: 回复主题

fficeffice\" />

星散记忆(三)

照片背景为八姑岭303高地,山腰位置。从山顶沿山脊而下的“之”字形堑壕通往相邻高地,堑壕每隔几米拐一道弯,每隔几道弯就在弯顶挖一个防炮洞(猫耳洞)。越军土工作业还是有点道行的。

印象中,圆锥形的山顶很尖,方圆不过二三十平方米,三面为陡坡深谷,有堑壕的一面坡势较缓,整个山顶工事射界十分开阔。原先覆盖高地的灌木和茅草,仅在山腰以下较好保留,近山顶的部分,经两次争夺战双方炮火的耕犁,业已成了一片焦土。

我军拿下高地转入防御后,被炸垮的堑壕得到修复,防炮洞则成了弟兄们的临时“经济适用住房”。

我一直认为,我军攻打303付出很大代价,主要原因并非高地守敌依托工事据险抗击,而是敌整体防御体系的火力组织严密。303高地在八姑岭上位置突兀,遭到攻击时,周边高地之敌随时从侧后予以支援,形成当面、侧后立体式火力网,即使我军攻上303,也会遭到敌炮兵标定射击的压制。4连长叶祖权和6连长欧阳小雄,都是在攻上高地后被敌标定炮火击中的。因此,此役从营进攻战术上讲,或有许多值得总结经验教训之处。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2 22:51:11 编辑过]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09-8-20 22:00
标题: 回复主题

想起了王志军写的163师打同登,他们碰到的也是阵地群,攻一个山头,遭到几个山头的侧射火力。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9-8-21 12:11
标题: 回复主题
越军攻法卡山也是遇到了群阵地。攻这种阵地群,要么组织大规模群攻佯攻做硬压制,让各阵地自顾不暇无力互相支援;要么攻一个阵地时对其它阵地打烟幕弹做软压制。炮兵的标定射击就不好对付了,很难确认敌炮位。虽然是步兵在厮杀,但决定谁胜谁负的主要是炮兵。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9-8-23 09:55
标题: 回复主题

老鲁好片、好文!

那叠出工记录,其实也真的是很好的情报资料,就看情报部门怎么用了。如果要评估越南的战时动员能力,动员到何等规模的情况下,需要征用多少劳动力、用花多长的时间、能够建成什么质量的工事......结合越南各地的人口情况,这叠出工记录就是极好的参考数据,这比情报部门拍着脑门子做评估要准确的多。


作者: 八零后不曾经历    时间: 2009-8-23 12:30
标题: 回复主题
好贴,期待下文。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24 19:38
标题: 星散记忆(五)

fficeffice\" />

星散记忆(五)

照片背景为八姑岭山脚下一砖木结构建筑,不知是炮兵弟兄还是工兵弟兄干的活,基本还算利索,就剩几堵墙没倒。

注意往下瞧,照片下方是一圆木盖顶的隐蔽所,防炮用的,但只能挡挡炮弹皮,若炮弹直接攻顶,立马玩完。

ffice:smarttags\" />216开战前,越军晚上只在山上留少量兵员担任警戒,部队主要住在山下的村子里,接到报警,立即沿交通壕快速运动进入山上阵地。那个成了废墟的砖木结构平房,原本应是村公所之类的政府公房,因为附近除了老百姓的木板吊脚楼,再也没有那么“豪华”的房子了。我猜越军驻八姑岭营级战斗单位的指挥部就设于此。

越军熟悉地形,又有不少与美国人打过仗的公安屯兵油子,所以搞游击袭扰的一套很在行,给我们制造了不少麻烦。2263682营攻占八姑岭,但残敌并未立即肃清,一直到晚上天黑,仍不时有零星枪声。其中有一次,越军潜至两个山头之间的鞍部,同时向两边开枪投弹,打完就溜,结果我们两边山头的弟兄都以为越军反扑,反正天黑看不清,先用火力压住再说,乒乒乓乓干一大通,瞎忙了一阵。

越军的袭扰让我们高度警惕也高度紧张,甚至因此造成误伤。那晚天很黑,但还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我和营部一帮弟兄正在营指挥所旁抢修炸塌的工事,不远处又传来一声枪响,本来没太在意,可没过多久就沿交通壕走来几个兵,急匆匆的,直嚷让一让让一让,让伤员过去。我叫一个兵去问情况,他回来告诉我,说伤的是李有文,可能快不行了。

李有文是营部通讯员,海南万宁人,脾气很好,只是平时就有点粘糊,一紧张说话还有点结巴。刚才营长派他和另一个兵下连队传达命令,接近交通壕拐角处连警戒线时,猛然有人喝问口令,走在前面的李有文一下卡住了没答上来,那边枪就响了,正打在肚子上。幸亏后面的弟兄忙喊不要误会我们是营部的,才止住了一阵乱枪。李有文流血过多,终究没抢救过来。

打仗,熟悉地形特别重要。在这一点上,越军占很大便宜,我们吃很大亏。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5 10:05:14 编辑过]


作者: szzhd    时间: 2009-8-24 21:13
标题: 回复主题

老鲁:应该是这位烈士吧?

李有文烈士,海南省万宁县北陂乡桥头村人。19763月入伍。中共党员。53052部队(41123368团)通讯员。1979226日牺牲。终年22岁。荣立三等功。(靖西393号)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25 11:47
标题: 回复主题

感谢szzhd,你指出了3个错误:姓名、籍贯、时间。fficeffice\" />

关于姓名,中间那个字曾想了半天,开始记得是“跃” 字,但想想不对,又觉得应该是个“耀”字,越想越觉得没错,结果还是错了。其实,李有文是我非常熟悉的兵,出境作战前一晚他睡我旁边,老是念叨说自己会死,我说你放屁,别老提死行不行。他的班长最担心的也是他,再三提醒他别太紧张,越紧张越容易出事,要放机灵点。没曾想他最后还是死于太紧张,或者说死于欠机灵。仗都已经快打完了,倒在自己人的枪口下,真是冤啊。当然,这不能怪朝他开枪的警戒哨,在当时情况下,你答不上口令,哨兵不朝你开枪就是失职。

关于籍贯,我倒是一直以为李有文是文昌的,若非你提点,至今尚在梦中。

关于时间,你说对了。3682226日展开对八姑岭的第二次攻击,至晚主要阵地均已被占领,27日搜山肃清残敌,结束战斗。李有文误伤至牺牲,确是26日晚,搞错了时间,是我的疏忽。

十分感谢你的指正。我已对文中错误之处作出修正。


作者: szzhd    时间: 2009-8-25 13:03
标题: 回复主题

老鲁:您好!多谢您对我的信任!

我上面提供的李有文烈士的资料是靖西陵园的资料,由于种种原因,烈士的名字、籍贯、部队和牺牲时间不一定准确。我总觉得战友的回忆可能更可靠些。

三十年过去了,您还想着您牺牲的战友。向您表示深深的敬意!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26 10:14
标题: 回复主题

fficeffice\" />

星散记忆(六)

照片背景为八姑岭山脚下越南人的吊脚楼。

广西边境一带,这种吊脚楼很普遍,双方老百姓习俗相似,住的房子结构、布置也差不多,都是上面住人,下面养牛养猪,堂屋里供着观音菩萨等神祉。在广州如果有这样一栋小楼住住,那叫一个爽,正宗的原生态别墅哩!

我参观过身后这栋“别墅”。说“参观”,因为前面早已不知有几拨弟兄来过,该搜的搜了,该抄的抄了,该砸的和不该砸的都砸了,轮到我,好像也只有参观的份了。

堂屋里,观音菩萨老太太还一本正经地贴在板壁上,丝毫不在意有人进出。除了墙角里半张破草席,整间屋子空荡荡,木地板上光溜溜,什么东西也没有。两边的厢房也是如此。

下来转到灶房,景况就很可观了。墙边一个大水缸里装了半缸白面,缸的半边被砸烂,白面倾倒于泥地。灶上一口老大的锅,锅底是呲牙咧嘴的大洞。原本应堆放一边的木柴棍,与那些摔得稀巴烂的坛坛罐罐混杂着散了满地。起初我有点纳闷,既然灶房里有白面,就应该有大米呀,大米哪里去了?后来再想想便就恍然,八成前面捷足先登的弟兄是南方兵,天生的大米脑瓜,把大米都扛走了。

很显然,这里曾经住的是越军连级甚至营级单位的后勤炊事班。

中越战事爆发前,越方知道打击终要降临,边境一线的老百姓早就后撤了,八姑岭山下的村寨成了兵营。那半缸白面,多是给军官开小灶的,一般士兵没那口福。因为八姑岭之战的越军弃尸,许多身上都揣着黑乎乎、粘糊糊用米饭和菜搅和的“团子”,要能吃上白面蒸馍大烙饼,谁还肯拿“团子”当干粮。

本来,就算越南老百姓再坚辟清野,破桌子烂椅子也会留下几件,何况成班的越南兵住在这,破席子烂毯子也该有不少啊,现在如此干净带彻底,不消说,那些扛得动的破烂都被弟兄们扛上山了。那时候,部队在山岭上组织防御,弟兄们多住猫耳洞,也有的用雨衣搭个棚,就躺地上睡。地上太潮,把扛来的破烂铺一铺、垫一垫,好歹挡挡潮气,那日子可就过得舒坦多了。

跟着我到处转悠的兵叫边疆,是福建补充兵,俺山东小老乡。这小子名字起得不错,做人可不地道,我正琢磨要不要从“别墅”拆两块板扛上山,他就在那叫肚子痛、腿痛,反正浑身上下哪都痛。娘的,这小子没少蹭我烟抽,从来都是理直气壮的,眼下要他干点活,还没开口呢他就跟我装熊,还咧着嘴偷笑,太不是东西了。没法,搬运工有毛病,拆板的事只好作罢。

正准备离开,几个兵举着火把兴高采烈过来了。他们刚把附近“别墅”点着,现在轮到我跟前这一栋。烧吧!谁叫越南人把这当兵营,兵营属于军事设施,而摧毁敌方军事设施本来就再正常不过了。这几个兵,实在应该请他们喝酒。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6 10:58:34 编辑过]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28 09:12
标题: 星散记忆(七)
fficeffice\" />

星散记忆(七)

照片有些年头了,保管不善,多有霉斑污渍,但凑合着还能看清右边一道沿山脚蜿蜒的公路。此路由我龙邦口岸通往越南茶灵,以山为界,左为八姑岭,右为八达岭。

扼住八姑岭和八达岭咽喉,龙邦——茶灵公路便完全在我控制之下,进可直击茶灵,继而进逼省会高平;退可确保大军北回通道的安全。所以,3682营攻占八姑岭阵地群后,旋即转为就地守备,再也没挪窝。

大约是ffice:smarttags\" />35,中央宣布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达惩罚小霸之目的,即日起开始撤军。其后十余天,便陆续有兄弟部队由南向北从山脚下通过,特别是后几天,人、车、炮大队伍大阵仗过了一拨又一拨,撤军也撤得蛮有气势。

不记得哪一天,反正是宣布撤军以后,多日没听到的炮声又响了起来,咣咣咣地动静挺大。我所处的位置看不到炮阵地,但从只有炮弹出膛声没有落地爆炸声这一点判断,那绝对是我们的炮,而且炮阵地应就设在八姑岭与八达岭的控制范围内。俺是步兵,不懂炮兵的道道,分不清那炮是加农、榴弹还是加榴,也不知道它往哪打,不过想来炮兵弟兄选择这个时候开打,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越军尾随我回撤大军贴得太紧,招呼几轮大炮仗吓吓他,要命的趁早把头缩回去,别给自己过不去。再就是辛辛苦苦带出来的炮弹没用完,感觉不爽,干脆全给越南人留下了算逑,至于目标嘛,管他军用民用凡有点价值均可入选,甚至打哪指哪也无不可。我就是看个热闹,炮兵弟兄只要打我就痛快,打着了,痛快;打不着吓着了,也痛快。

我们奉命撤出八姑岭的时间是317,这也是当年那场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天。下阵地时,后面已经没有作战部队,只剩几个爆破桥梁、涵洞的工兵,还在给越南人添恶心。

难得出趟国,总得留下点什么。所以下山前,营部一帮弟兄好一通忙,都在准备给跟屁股后就要回来的越南人接风。我备下的大礼是两枚手榴弹。

我当做临时住房的那个猫耳洞,最初真比猫耳朵大不了多少,刚够一个人蜷在里面,要是胖点怕还塞不进去。对付了两晚后,觉得实在太委屈自己,早晨爬出洞时腰都快伸不直了。没法,动手干活吧,用工兵铲往下、往里猛掏,把洞的高度和深度都扩到一米四五,再铺上细树枝和茅草,连房带床就全有了。美中不足的是地下潮气太大,只能靠多铺点草隔潮,以至我那“卧室”整得就像母鸡孵蛋的窝。还好,八姑岭的土质为红壤,透气性、渗水性差,但粘性较强,掏洞不容易冒顶。

那两枚留给越南人做大礼的手榴弹,被我藏在“卧室”最靠里的角落。用小木桩把手榴弹固定在离地10公分的洞壁,钩出拉火环,系在一个被子弹打穿的手壶的背带上,用树枝茅草盖住手榴弹和水壶背带,水壶摆在较为明显处。整道工序完成后,一个诡雷便做成了。越南人只要进洞,扯动水壶就会拉响手榴弹,3.5秒的延爆时间,狗日的弯腰曲腿腚朝外,他就是察觉不妙想跑也来不及,就是属猫的有九条命也得歇菜。为了看起来更像回事儿,又把跟随多日当手杖用的木棍横插在洞壁上方,把我那条破的不能再破滑溜溜的毛巾挂上去,再在水壶边丢个破子弹带,从本子上扯几张纸随便涂几个字撕碎了撒地上。用现在人的说法,这叫吸引眼球。我对自己的布置很是满意。

下山的路上,众弟兄牛皮哄哄地卖弄各自的杰作,大家都是把手榴弹当地雷用了,区别仅在于做成绊雷、压发雷或者像我那样做成诡雷,还有就是伪装的好坏也有差别。不过让我们心里没底的是,越南人鬼精鬼精,前面炸翻他一两个,后面的便未必再上当,这么多厚礼,人家要挑哪一份还真说不准,就看谁造化大了。我只希望到“我家”串门的家伙是个财迷,看到里面有好东西手就痒,又或登门造访的是个缺心眼,那也衷心欢迎的。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28 20:51:19 编辑过]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9-8-28 17:27
标题: 回复主题
不知道老鲁的两枚雷响了没有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8-28 19:56
标题: 回复主题

原本打算年底过境去八姑岭看看。看到老鲁的文章,八姑岭,说什么也不敢去了。fficeffice\" />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老鲁那份“厚礼”还在山上,越南人没有收到,让我们收到了,那就真冤大了!!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8-28 21:46
标题: 回复主题

有味道!我喜欢看老鲁的回忆。情节丝丝入扣、事件环环相接,让我一边看,一边感觉自己似乎已经身临其境。

但我看了老鲁述说冲洗胶卷的那个片段,我认为老鲁不应该骂照相馆的师傅,他们当时不做任何解释,是有理由的。在众人面前,如果一旦要做解释,你会很没有面子的,所以想要你进房子里,你不进,他们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有摄影冲扩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经过曝光的胶卷,冲出后看上去是黑的,只有没曝过光的胶卷,冲出来才是透明的。根据老鲁在文章中说到的:“那上面一点影子也没有,干干脆脆就是一条透明的基片。”摄影胶片的基本原理是,胶片上的感光涂层经过曝光后,通俗地说,感光部分就会形成影膜,一经显影液的冲洗,上面没有感光的乳胶涂层就会脱落,而受到感光部分的乳胶就会留下,形成曝光影像(就好像一张白纸经过一定时间的太阳照射后,被照的一面会泛黄,没有被照射的一面还是白的一样),而后再经过定影液的定影,被曝光的部分就会永远留在基片上了。由此可以知道,其实老鲁当时所用过的胶卷,有一些是根本没有经受过曝光,所以才会出现透明的结果。

不知道我说的是否对哦?请见谅!呵呵!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9-8-29 00:57
标题: 回复主题

老哥哥说的是正常冲洗的情况。

如果胶卷没有经过显影,直接定影了,也会造成胶片变成透明;

或者虽然经过了显影这道工序,可是显影液失效,也会造成定影后胶片变成透明。

不一定都是胶片没有曝光。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8-29 09:42
标题: 回复主题

呵呵!没有经过显影就直接定影,这在掌握了冲扩技术的晒相馆里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犹如一个熟悉家务的家庭主妇,没有放水就架锅煮饭,不合道理,也不可能。

首先,我们要了解冲、晒、扩的工作流程:

1、先是拆卷(120胶卷还要去除包纸),然后是将胶卷浸入水温适中的显影液里,水温高则显影快,水温低则显影慢。一般显影在2分钟到10分钟不等(视情况而定),并可以在显影中及时进行有效查看,即将胶卷提起,对着暗房内的蓝灯光进行观察。因为,胶卷不怕纯蓝光或弱蓝光。在这一工序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影像,并检查是否显影合适,如果不合适,仍可继续进行显影(如果没有显影,可疑是显影液失效,可及时重配更换显影液,再进行显影),直到眼见认为的效果可以了,才将胶卷放到清水中漂洗一下,以减弱显影液对下一工序定影液使用效果的影响。

2、进行定影,这一工序仍可在蓝光下进行观察效果,并可用手小搓成像的边缘小角,抹不掉且牢固了(如果不牢固,说明定影液不理想,可以及时重配更换定影液,再进行定影)。定影不限时间,泡三天也没事。

3、最后,进行漂洗,漂洗结束后,将胶卷拿到室外挂起夹住,晾干或烘干。胶卷干透,冲相工序完成。

4、进入印晒或放大工序。根据胶卷的感光程度(主要是看对比度),决定选择哪一种型号规格的相纸,进行人为地矫正弥补,以达到最终成像的最佳效果。我们一般常用的相纸有2号、3号和4号纸。相纸不怕红光,在印相或扩相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红灯光下进行操作,一般印相时间较短(以秒计算),扩相时间略长(长的可记分,但多数是计秒),这期间看不到成像。印扩后的相纸可以放入相纸暗袋中,不怕红光,等成批相纸印扩结束后,就可以进行显影和定影了。

5、相纸的显影和定影,在红光的照射下,我们可以及时对成像效果进行观察。认为显影效果达到自己经验的要求了,就可以略为漂一下清水,然后放入定影池中进行定影。

6、定影合适了,就进行清水漂洗。印扩工序的相纸,不要恋池,好了就拿出来在压光器上进行脱水压光,因为相纸是纸基与膜面的结合体,泡水时间过长是不合适的。

纵观冲、印、扩的全过程,所有的工序都是在可视的状态下进行的,不可能在没有影像感知的情况下盲目地展开。所以,有没有影像是可知、可为的。哪一道工序不到位,都能及时把握,并进行弥补,只要是感光过的胶卷,怎么会成为白条呢?

另,我曾经也试过失效或弱效的显影液和定影液,包括早已经过期的胶卷,同样可以出影,只是模糊不堪而已。其结果是定不住的乳剂涂层会像乱云、流水一样,横竖扭曲毫无规则,但不会成为完全、干脆的透明胶片。

这样的说法是否合适,供讨论。

[此帖子已被 老哥哥 在 2009-8-29 9:45:2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哥哥 在 2009-8-29 9:50:28 编辑过]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8-30 23:18
标题: 回复主题

“老哥哥”当然是摄影行家。向行家致敬。

无论如何想不到会在这里讨论摄影问题,哈哈,有点意思。

其实,事情很简单、很容易说明白。准确描述两个冲坏的胶片,应该是这样的:强光部分,密度低至仅见微弱影纹;其他的部分,密度与片基灰雾相同,无影纹。整个胶片呈透明状,不可辨认景物。这是显影不足到极致的表现。从科学的角度说,将这样的胶片描述为“那上面一点影子也没有,干干脆脆就是一条透明的基片”,确不够严谨,但从直接感受的角度来表达,这样说似也讲得过去。在我的感觉里,仅见微弱影纹与一点影也没有的实质是一样的:啥也不是。

那么,冲坏胶卷的原因又何在?我们不妨试着找找答案。

通常情况下,照相馆是不用或少用显影罐的。原因一,显影罐一次只能冲两个胶卷,而照相馆要冲的胶卷多,耗不起那个时间。原因二,照相馆为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时间和财务成本,必会反复使用药水,这就使药水的效力处于不可知、不确定的状态。而罐冲胶卷又无法观察显影进程,更不能据观察结果调整显影时间、温度,所以弃用显影罐,以盆装药水冲胶卷就是合理选择了(不排除有例外)。

显影液药效弱化有多种因素,使用次数超限度仅是其中一种。存放时未用深色密闭容器、离热源太近、时间太久等,都会造成药效递减直至失效。

如果同时冲洗若干胶卷,又图省事、省钱不配新药,把不同批次、不同药效的显影液倒在一起使用,那会怎样呢?无非三种可能:其一:药效尚足(药水硬)。此时只要正常冲洗,注意调控好时间、温度就行了。其二,药效弱化(药水偏软)。此时显影速度较慢,调控时间、温度须十分小心,因为试图通过加温和延长显影时间来弥补药效不足,极易招致雾翳现象及银粒集结(俗称颗粒粗大),从而造成胶片质量低劣甚至失去使用价值。故经验丰富者一旦发现苗头不对,会立即中止显影,哪怕底片再薄也得中止。这样虽然损失了景物明暗等级(层次),但至少还能用。其三,药效明显弱化(药水太软)。此时显影速度非常缓慢,加温、延时救不了,中止显影也救不了,就两字:废了。至于药水完全失效,那不消说,胶片只有透明状态的灰雾,不会有任何影纹。这在某种意义上说,亦可理解为未显影即定影。如果底片出现厚重灰黑色,那是操作者出了问题,明明强光部分已显不出影纹,还可劲加温或延时,雾翳不断加重,最后不全变成灰黑色才怪。

顺便说一下,显影过度也会造成胶片变黑,那是硬药条件下温度、时间控制不当的结果,有经验的人以减膜液进行处理,被黑色掩盖的影纹就会重现。但这种黑色与使用失效药水乱操作造成的灰黑色完全是ffice:smarttags\" />两码事,对后者以减膜液进行处理,即使销蚀掉灰黑层,胶片上也不会出现影纹。

我不知道那个时候在那个小照相馆发生了什么事,但我猜,冲胶卷的师傅由于种种原因误用了软药。他当然不是有意毁坏胶卷,但误用软药与误吃老鼠药一样,也会造成可怕后果。还有,我想他应该是用分盆操作的方式同时冲洗若干胶卷,一盆药水偏软,一盆药水近乎失效,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4个胶卷冲出两种结果。

30年没进暗房,当年口袋里装的那点东西都丢得差不多了,若非“老哥哥”提起,怕是八辈子也不会再谈这些事了。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31 8:54:0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8-31 10:50:10 编辑过]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8-31 10:23
标题: 回复主题

呵呵!事情已经过了30年,回想起来,只能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令人痛心!

我很喜欢看得写的《回忆录》,其中的情节让我回到了当年,一幕幕都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可歌可泣!我如饥似渴地咀嚼着每一个字里行间,并让你的文字在的脑海中形成现实中的影像。

我之所以和你讨论到冲扩的事情,并非是想在你面前去卖弄什么,其实,我也说不出更多的什么东西。只是看到你谈到的冲扩情节后,不禁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打完仗后,我作为文化教员,和当年拍摄著名照片《解放军攻占越南凉山省政府大楼》的作者李永安,住在隔壁成了邻居。因此,他的摄影技术深深地影响了我。

再就是,我打仗负伤后,曾经在163师的师医院疗伤了一段时间,因而,认识了医院放射科的医生皮业清。我和他很聊得来,所以,他经常带我进他工作的暗房中,进行相片的冲扩操作。我在部队时,虽然照的相不多,但因为有了他的工作便利,我才会有一些当年的相片和相底,得以保留至今。

回到地方后,我省吃俭用,先后购买了一部120折叠式凤凰牌相机、一部120双镜头海鸥牌相机、一部135珠江牌相机,还购置了一台120放大机、一台135放大机和一台印相机,以及压光烘干机等一系列设备、器材、原材料,并将父母家中的一间储藏室腾出来,设计和整理成了一间暗房。从此一有空,就组织同事和朋友出去玩,并兴奋又胡乱地帮大家照相,然后,回到家里就把自己关进小屋,撑起从部队带回来的两床军棉被,挡住小窗外隐约透进来的光线,不知白天黑夜地泡在药水中,摸索着冲印扩的经验。浪费了不少,也收获不少。至今,朋友们谈起当年的老照片,还对我有怨有赞的,末了,自是开心第一。

别的不说了,我在这里祝福老鲁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开心愉快!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1 12:17
标题: 回复主题

倒杯茶,搬个小板凳坐在这,等老鲁的《星散记忆(八)》隆重登场。


作者: 斑马    时间: 2009-9-1 16:47
标题: 回复主题
图文并茂,老鲁大哥好文章!等着下一篇了。

[此帖子已被 斑马 在 2009-9-1 16:48:22 编辑过]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9-2 10:16
标题: 回复主题
等待新篇!期待喜悦!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2 13:45
标题: 回复主题

[此帖子已被 子睿 在 2009-9-4 14:41:31 编辑过]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9-9 15:49
标题: 回复主题

fficeffice\" />

星散记忆(八)

照片拍摄时间:1979317日;地点:靖西县龙邦口岸;背景:松枝装饰的门楼。

队伍已穿越门楼而去,我留在后面,为的就是用相机定格这一天、这个地点的这个场景。30年后,当我从一堆旧照片中翻出她时,不禁生出许多感慨。这照片记录的不仅是个人经历,更是那么多弟兄的共同经历,这种经历,把所有从凯旋门下走过的弟兄连在了一起,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是兄弟。

以下内容饭前不宜,敬请留意,以免自误。

要问回国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十人中有九个会撇嘴:那还用说,吃呗,红烧肉、叫化鸡、甲鱼汤……再整半斤酒,先混个肚圆再说。

告诉你,错了!别的部队咋样搞不清,3682营一众弟兄多半就不会同意。

尽管难为情,我还是得承认,我的个人卫生习惯稍稍有点不讲究,具体表现嘛就忽略算了,反正是经过长期锻炼,对脏、臭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和免疫力。可既便如此,也有扛不住的时候。

ffice:smarttags\" />ay=\"26\" ns1:IsLunarDate=\"False\" ns1:IsROCDate=\"False\">ffice:smarttags\" />2月26下午,部队攻占八姑岭核心阵地,营指挥所前移跟进,设于一越军留下的A字型掩体。与掩体相连的堑壕多处被炸塌,其中一缺口上趴着个屁股朝天的越南兵,早已死翘翘。这家伙正猫腰射击,被一发子弹从前额打入后脑穿出,尸体关节变硬,还保持着死前姿势,活像大青蛙。前面上来的弟兄把倒壕沟里碍事的越军尸体都掀山下去了,独留“大青蛙”掀在一边。

我们上来后,周围几个阵地的争夺战还在进行,流弹在头顶嗖嗖乱飞,也没顾得上搭理“大青蛙”,直到晚上修工事时,才有两个弟兄一人抬半边嗨一声把他甩出去。第二天天亮往下瞧,“大青蛙”还躺半山腰,只是换了个睡法,改四脚朝天了。也是,就他那姿势,要他叽哩咕噜直接下到山底,确实难为他了。

越北二三月份的天气真够操蛋,阴不阴阳不阳冷不冷热不热的,你说热吧,那边就躺个硬梆梆的“大青蛙”,死活不肯改变姿势;你说冷吧,动一动还老出汗。空气湿度很大。这种鬼天气,尸体很容易腐烂。也就几天功夫,散布于八达岭各处的越南人开始冒坏水,令人作呕的味儿一上来就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叫你躲没处躲藏没处藏,薰得弟兄们直叫苦。

不记得后来是团里下的命令还是营里下的命令,各连紧急搜山,这回不搜活人搜死人,找到越南人尸体一律就地掩埋。命令当然得执行,只是许多弟兄心不甘情不愿,随便刨个坑,把那臭肉丢进去草草埋上就了事。也是哈,能喘气时搞三搞四,翘了辫子还赖这薰人,就这缺教少养的货,能侍候到这份上就算够意思了。半山坡上那“大青蛙”目标明显,属于最早处理的一批。老呆一个地方睡对身体不好,侍候他挪挪窝,换个地方接着睡。

后来我们知道坏事了,坑刨得浅,一层薄土只盖住越南人的坏水,那臭气仍然钻出土层满世界游荡,还是一个臭。

要说那臭究竟是个什么味,我也说不清,反正臭鱼烂虾没法比,档次差太远。半年不洗脚,脱了袜子迎风抖抖也能薰倒一片,但此味与彼味似乎不同类别,还是不具可比性。所以只好请您费神,自己去琢磨。

好在人是有适应性的,熬过最初几天恶心,后面便处之泰然了。空气中弥漫的尸臭具有很强渗透力,只要在山上猫两天,那味儿就会钻进衣服纤维和每一寸暴露的肌肤,谁也难逃此劫。得,反正哪哪都臭,我臭你也臭,谁也别嫌谁,爱咋地咋地。

真正让我要崩溃的是手臭。我就想不明白,我这手挺老实的,也没东摸西摸,也没给“大青蛙”们刨坑搬家,怎么臭得那么邪乎呢?端起碗,手上那味就直往鼻子里拱,吃什么都像下了同样的佐料;摸出根烟想快活一下,可神仙都被薰跑了那臭味还挂嘴边。越南人真缺大德了。

这就是为什么回国后急不可耐要洗澡的原因。吃大餐固然幸福,但论重要性只能退居其次,你想啊,休说什么红烧肉、叫化鸡、甲鱼汤,就算七碟八碗地摆桌满汉全席,添了那“佐料”又如何有胃口!

一生中自觉性最高、最讲卫生的时候,就是刚回国的那一段。小河沟的水很清,满身肥皂泡跳下去洗白白,使劲搓,拼命搓,恨不得搓下一层皮,连续折腾了几天才彻底清爽。

兵不在多在于精,洗澡不在勤在于彻底,所以这段洗澡经历让我很自豪。眼瞅已到9月中旬,上面又要发通知迎国庆大扫除了,我觉得从历史的角度以“彻底”为标准进行评价,我蛮有条件获评个人卫生标兵的。

当年李玉和被日本人抓走前喝下一杯壮行酒,说道:“有这杯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这里我改动几个字:“有越南人的臭垫底,什么样的臭我全能对付”!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9-9 20:21:27 编辑过]


作者: 安绥    时间: 2009-9-9 18:59
标题: 回复主题
看完老鲁的文章,条件反射地走到厨房去洗了个手。无意识地闻了一下,还好,一股香皂味。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9-9 19:14
标题: 回复主题
当年,我负伤时,仗才打了一个星期,可是我的衣服和鞋子被医生和护士从身上扒下来的时候,我已经是个“绿人”了!我的脚溃烂得臭死人!直到几年前,我的脚还是“香港脚”,去年,终于被我东涂西涂地给治好了,以迎接作战30周年的到来。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10 17:45
标题: 回复主题

我听说,后来是从北京请来了防化专家,用化学的东西处理,但,也只能改善一点,没有办法根本解决,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那臭味,特别特别地恶臭。

[此帖子已被 子睿 在 2009-9-10 17:52:39 编辑过]


作者: 老鲁    时间: 2009-9-11 11:18
标题: 星散记忆结束语

星散记忆(结束篇)fficeffice\" />

一到这坛子里,我就知道我非得写点什么,那年到越南走了一遭,啥也不写说不过去。

写字这种活我不怵,82年转业后在机关混,好歹摇了几年笔杆,没少写字。只不过尽是新八股的应命文章,写的没兴趣,看的人大概也没味口。

可惜刚写开个头就难以为继了。不为别的,脑细胞不够用。毕竟时间过去30年,很多人、很多事都淡忘了,有时候明明觉得看见了什么,待伸手去抓,又什么也抓不住,只留满腹惆怅空自嗟叹。万幸的是,当年拍的几张战地照片帮我开启了一点记忆,虽说星星点点,但毕竟有了具体的可写的内容。如果现在有人告诉我,揪自己的头发有助恢复记忆,我倒不在乎把脑袋上几根毛都揪完。当然他别骗我,骗人揪头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丢失了记忆,就写不下去;写不下去,就得结束。结束是一种无奈,也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我不得不跟各位朋友话别。单位的小朋友给我在这个坛子里弄了个楼主干干,这对一个电脑盲来说,就像搭神七游太空回来一样,那该是何等隆重啊,就算没有举国欢腾,我自己还着实欢腾了一下哩。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溜,这种没面子的事坚决不干。

不过世事无绝对,没准哪天被人用板砖砸了头,就像电视剧里最俗的套路一样,失忆症多少能恢复些。果真如此,我一定还会再写。只是,必须得换个马甲改个名了。“老鲁”这个名使用频率太高,百度上查查,叫老鲁的和拿老鲁说事儿的不计其数,什么老鲁菜馆、老鲁黄酒、老鲁养牛场、老鲁手工姜糖等等等等,最可气的是网上还挂一条“好一个没情义的老鲁”。我这老鲁跟他那老鲁八杆子打不着,要是有人把给他准备的屎盆子扣我脑袋上,我找谁喊冤去?

为安全计,改名势在必行。新名字已经想过了,初步确定就叫“血脂高”。妈的,瘦得皮包骨,居然还会血脂高,真是没天理。取这名最大的好处就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不必担心重名。我就不信了,那卖老鲁黄酒的改卖血脂高黄酒,街坊邻里还敢来帮衬他生意?谁没事不好好在家呆着,非要和血脂较劲儿呀!

我不会离开这个坛子的,因为——在这里,我终于找到组织了!

是为结束语。

[此帖子已被 老鲁 在 2009-9-11 18:01:43 编辑过]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9-11 18:54
标题: 回复主题
老鲁你好!世界真小,我刚听东姐说你是妮姐的弟弟,我就立即知道你是沙哥了。当初我负伤后,列车在经过南宁站的时候,停下移交危重伤员给303医院,你姐姐在南宁火车站第一时间知道了我的消息并看望了我。回到军区后,她对着我父母大哭,述说了我的伤情。这件事后来我母亲告诉了我,至今还让我感动不已!我祝福你的全家!并烦托你代向姐姐问好!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9-12 11:53
标题: 回复主题

回来再看着老鲁沙哥的那一张张战地留影,沙哥与妮姐完全就是一个模子,连动作的定格都那么的相像。想当年,妮姐漂亮沙哥帅!个子都长得高高的,让我好是羡慕!

我负伤后,得到消息的妮姐,一路奔跑到了我父母的家,面对长辈,她哭得像泪人一样,抽泣中述说着我的伤情。一来,体现了她对我这个小弟弟的爱怜与关怀;二来也是最主要的,她在为仍在前线作战、却不知健康状况如何的亲弟弟沙哥牵肠挂肚。因为,303医院每天都在接收许多从前线运送回来的重伤员,而303收治的伤员往往是伤情非常严重、甚至是惨不忍睹的。她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亲人和战友们祈祷。

回想当年,我眼前似乎闪现出一幕幕如烟似云的场景……。我看到志远伯和妮姐与沙哥,都在对着我这个小淘气微笑着。我这个小矮个子,举头折颈地仰视着这些高大的父辈、兄长与老姐,胸中淌过股股暖流。我久不久俯转身去,拾起从后脑瓜子滑落的小军帽,并反复戴上。

忽然,我感到嘴唇一阵强烈地灼痛,不知何时,口中含着的香烟已经烧到了过滤节的根底。慌忙间,我本能地拼命拍打着自己的嘴巴。燃烧的烟蒂掉到了我细小的大腿上,再一次引起我一声狂嚎与拍打,烟头散着四溅的火星落在木地板上,我不加思索地抬起了自己以为是穿着鞋子的秃脚板向烟蒂踩去,又是一声凄厉的长啸。我忙不迭地迅速弯腰去捡拾地板上的烟蒂,却不料我那小脑瓜子猛烈地砸向了电脑的键盘上。顿时间,我眼冒天星、屋旋地转、眉头隆包……我双手捂着脑袋,蹲在地上如拜佛一般上下摇动着痉挛的身躯,发不出来的惨烈之声回荡在腹中似倒海翻江。

良久,我回到凳子上坐定。我眯缝着双眼,呲牙咧嘴的手,缓缓地挪动着鼠标,将字体刷大,长舒一口气,发帖。

祝网友们开心、快乐!

[此帖子已被 老哥哥 在 2009-9-12 12:14:18 编辑过]


作者: 鹿桥依梦    时间: 2009-9-13 14:18
标题: 回复主题

其实,世界真的是很小,真高兴“老哥哥”找到当年的“老哥哥”。这又引出来不少往事回忆呢。fficeffice\" />

也真的希望老鲁仅仅是告别“老鲁”。不要离开我们大家,还希望看见你更多的回忆。

我建议你不要叫什么血脂高,太普通,完全一个医学名词。要叫一个让人不容易忘记,又没有雷同的网名,哪怕叫“脂血高,或者“高止血”,让我们叫着也别太别扭的名字。要不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给战友们介绍你呢。呵呵~~

祝健康!开心!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09-9-13 14:25:15 编辑过]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13 16:13
标题: 回复主题

我建议叫鲁智深,为了区别《水浒》鲁智深,可以考虑加前缀,如“广州鲁智深”、“瘦鲁智深”、“血站鲁智深”之类的......(玩笑)

总之,不管是叫“鲁智深”,还是“血脂高”、“脂血高”、或者“高止血”,我们都期待“老鲁”早日“转世投胎”闪亮登场!

[此帖子已被 子睿 在 2009-9-13 18:05:36 编辑过]


作者: 血脂高    时间: 2009-9-13 22:43
标题: 回复主题

上网遛个弯,又见到朋友们。本来打定主意不开口的,看来不行了,不开口就显得有点鬼鬼祟祟了。fficeffice\" />

子睿建议我投胎“鲁智深”,这名字倒是响亮,泼皮混混等闲也不敢近身,不过我怕惹急了那胖大和尚,不定什么时候就从坟墓里爬出来,非掐死个冒牌货不罢手。

鹿桥依梦觉得“血脂高”又普通又难听,不太好向朋友们介绍。可我倒是认为这个名字实事求是,又多少能满足我一点虚荣心。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那叫武艺高;财大气粗手上套一溜金戒指,那叫收入高;出门入户脑袋顶门框,那叫长得高;妙手空空打荷包,那叫技术高……人比人气死人,我哪样都比人矮一大截,就剩血脂高了。难得有一样不落人后,此时不显摆更待何时!何况,这名字叫起来还挺顺耳、挺高雅的嘛。不信?叫多几次就信了。

“老哥哥”竟然是故交,真该大笑三声。

初次看“老哥哥”的帖子,我就对自己说,我见过这个人。从理智上讲,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我对广西军区的唯一印象,就是在礼堂看过一场演出,根本不认识几个广西军区的人。但从感觉上讲,又确实面善。看样子感觉有时真的比理智来得可靠。

给丹妮打了电话,“老哥哥”的底细算弄清了。哎哟,小兄弟,你这名起得不错,占了我不少便宜哩。亲亲热热叫“老哥哥”,末了我倒成了“沙哥”。发了一阵呆坐在那琢磨,好像已经想起“老哥哥”小屁孩的样子,只是还不太确定。哈哈哈,这世界的事情真是妙不可言。别忘了替我和丹妮向你爸爸妈妈问好。我们都这个年纪了,长辈们头发可能都已经全白了。健康是福,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13 23:17
标题: 回复主题

哈,血脂高终于闪亮登场了!

你看一下,是不是就是这个小屁孩,现在摇身一变,害得你蒙茬茬地亲亲热热叫他“老哥哥”?

我早就说过他起这个名字太占便宜了,不过,还好,他还没有起“老佛爷”“老祖宗”“老太爷”之类的......

[此帖子已被 子睿 在 2009-9-13 23:21:58 编辑过]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09-9-14 16:16
标题: 回复主题
尽然有人敢将我穿开裆裤时的照片放上来,还说我是小屁孩,真是无地自容了!我先看看防盗网是否松动?再看看窗口离地面有多高……换上完整的长裤,我走下楼去看地形。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2:42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2:45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2:59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16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17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18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21
标题: 回复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25
标题: 回复11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31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33
标题: 回复相片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40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43
标题: 相片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0 23:45
标题: 回复主题
君兄归故里,我欲赴东戍,飞鸟各投林,何日能相处。

[此帖子已被 逝去的日子 在 2009-9-20 23:56:21 编辑过]


作者: 血脂高    时间: 2009-9-21 09:37
标题: 回复主题

逝去的日子:妈的,你一定是我最熟悉的家伙。从哪冒出来的,姓甚名谁,快招!招了请你吃一碗牛腩面。莫非你是弓长张?fficeffice\" />

[此帖子已被 血脂高 在 2009-9-21 20:50:37 编辑过]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21 09:41
标题: 回复主题

61楼那张照片,我看着像昔日的“老鲁”,今日的“血脂高”。我的眼神应该没有错吧?


作者: 血脂高    时间: 2009-9-21 09:53
标题: 回复主题

子睿眼神胜过显微镜,好使。

[此帖子已被 血脂高 在 2009-9-22 15:58:59 编辑过]


作者: 鹿桥依梦    时间: 2009-9-21 10:34
标题: 回复主题

那张单人照片中的人肯定是血脂高,子睿的眼睛真尖!那张集体的不知道能否认出来都是谁?那个步谈员小战士是谁?是否是战斗英雄 陈全钢?非常珍贵的老张片啊。

又有战友冒出来的,太好了!又有好照片、好文章看了。我猜“逝去的日子”是--右耳(猜字)。希望看见“逝去的日子”更多的照片和回忆。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09-9-21 11:25:29 编辑过]


作者: 血脂高    时间: 2009-9-21 12:58
标题: 回复主题

63楼集体照片,可确认的:前左一,通讯员小郭;前左二,步谈机员柳胖;前左四,卫生员小罗。似像非像难以确认的:前左三,通讯员小刘;前左五,通讯员小周;后左一,稀拉兵小边;后左二,班头小张;后左四,步谈机员张胖。抱着电台的弟兄实在想不起是谁。说错了别怪我,要怪就怪逝去的日子,他不冒头,后果很严重!fficeffice\" />

[此帖子已被 血脂高 在 2009-9-21 20:48:12 编辑过]


作者: 鹿桥依梦    时间: 2009-9-21 13:15
标题: 回复主题
血脂高:

63楼集体照片,可确认的:前左一,通讯员小郭;前左二,步谈机员柳胖;前左四,卫生员小罗。似像非像难以确认的:前左三,通讯员小刘;前左五,通讯员小周;后左一,稀拉兵小边;后左二,班头小张;后左四,步谈机员张胖。抱着电台的弟兄实在想不起是谁。 说错了别怪我,要怪就怪“逝去的日子”,他不冒头,后果很严重!

逝去的日子,你快显身吧!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09-9-21 13:18:05 编辑过]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1 18:56
标题: 回复主题
君兄归故里,这一诗是老鲁当年要到广州临行时题在老兵谭祖国(湖南籍老病号)的笔记本。其时谭祖国也将解甲归田。
作者: 血脂高    时间: 2009-9-22 15:47
标题: 回复主题

逝去的日子 :

谭祖国???想不起来了。湖南籍老病号???似乎有点印象。坏了,脑子里一团浆糊,有点进入更年期的症状。

且出几道思考题你答答,看能否对上号:老病号是否常德或桃源人?有个小子是湛江的,其父为烟厂头头,此人姓甚名谁?我有根笛子,你知送给了何人?那年部队驻那坡,老乡从山上套了只蠓,我们讨来养,第二天早上一看,笼破了,蠓跑了,哥几个傻眼了,此事你知否?以上诸题,全答对了给满分,并可验明正身;蒙对一半,则身份依然可疑,尚需继续调查摸底。

还有一事,得跟你说道说道。你说老鲁同志当年在老病号本子上题了那首诗,可老鲁同志说他怎么也想不起了,再说,那破诗不伦不类的,你老兄用那么大字往网上一挂,怪吓人的,老鲁同志觉得臊得慌。哎,就那水平还敢给人题诗,丢人现眼啊!所以我替老鲁同志跟你打个商量,你把那破诗撤了,我还是请你吃一碗牛腩面,如何?

[此帖子已被 血脂高 在 2009-9-22 15:55:43 编辑过]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22 16:20
标题: 回复主题

“君兄归故里,我欲赴东戍,飞鸟各投林,何日能相处。”

这诗听着是有点酸味。如果不说明是老鲁赠给谭病号的,我还以为是祝英台赠给梁山伯的诗。

[此帖子已被 子睿 在 2009-9-22 16:31:10 编辑过]


作者: 鹿桥依梦    时间: 2009-9-22 17:14
标题: 回复主题

看了血脂高和子睿的帖子,笑的我一身肉颤,太可乐了

昨天还在和血脂高探讨那首诗的意思,猜可能是谁写的,东南西北的猜了半天,就是没有想到是他自己写的。

我猜呀,逝去的日子就是湖南老病号。你快出来吧,快出来接题,我们大家现在都被你吊起了心思。 希望你一一作答,这样我们又能知道许多当年部队的故事了。

快快快,快快快,不要像个老太太!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09-9-22 17:17:34 编辑过]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2 17:29
标题: 回复主题

谭祖国,73年兵,因肝炎打仗时未能上前线,留守营部。营部尚有一位排级干部,叫纪茂歆,战时也是留守的,是否记得。当时营部的兄弟里,我能叫出名字的步谈机员有柳、张、周、吴。通讯员有张、郭、刘等。至于我是谁,就告诉你,你也想不起来。我现在在海口生活,今年三月份我跟原五连连长邓等三十多个人一起过广西靖西扫墓(他们都是原二营的老兵)。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2 17:32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2 17:34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2 17:35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2 17:36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2 17:39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2 17:52
标题: 回复主题
老鲁,你是否还记得当年探亲回来,带个小计算器,我们这帮小兄弟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新鲜的玩艺,争先恐后的按1+1=2.
作者: 鹿桥依梦    时间: 2009-9-22 21:20
标题: 回复主题

逝去的日子:

你是老卫吗?我看过你们今天2月去扫墓时拍的光碟,那里面一定有你。那张光碟制作的特好,只可惜大家都不懂挂上网去。

你上贴的那几张照片,能否把名字填上,这样我们才能认识。

血脂高的那张照片为什么会在你那儿?

那张单人照的步谈员是谁?

你一定记忆着许多当年部队的事情,我们很乐意听。写下来吧,把自己经过的事情写下来,留给战友,留给亲人,留在自己的历史记忆里。

我们在期待。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23 08:45
标题: 回复主题

依梦大姐,我真不是开玩笑的。我第一次看到:“君兄归故里,我欲赴东戍,飞鸟各投林,何日能相处。我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一个情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州尼山书院同窗三载,耳鬓厮磨,几番误会消除几度生死相随英台爱上了山伯。但,由于当时英台并没有表明自己是女儿身山伯不解风情。毕业临别时,英台赠诗一首给山伯表达暗恋之情……fficeffice\" />

第二天, 看到“逝去的日子”解释,才知道原来是老鲁赠给一个老病号的。哈哈,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玩枪弄炮的老鲁,面对一个老病号,怎么会如此诗兴大发,写出这么酸不溜秋的诗差点让我以为人间又有一段凄艳绝美的传奇爱情故事呢……


作者: 血脂高    时间: 2009-9-23 10:30
标题: 回复主题

丢人丢到姥姥家了。老鲁暗恋老病号?这 打击也太大了,找谁说理去?


作者: 鹿桥依梦    时间: 2009-9-24 13:47
标题: 回复主题

血脂高:fficeffice\" />

你先别把话丢姥姥家,因为我觉得那首诗,还不一定是是你写的呢。

我在琢磨着哈,据逝去的日子说,你是给“湖南老病号”的本子上留的那首诗,那怎麽会在“逝去的日子”那儿呢?

我在网上猜想他是老卫吧,他又不吱声。 老卫战时在五连,老邓的连。我经常能在网上看见他,经常地相互问候一下。我想要是老卫吧,他不应该不接话。

那就是说“逝去的日子”不是老卫,是另外的一位在海南的战友。今天接到老卫发在我QQ里的留言:

您好!
今中午在单位吃午饭,趁睡意还没来,\"燃烧的血\"去浏览__因为有位战友把珍藏的相片挂上去了。他和我是五连的战友,都是老乡。战前调营部,在战斗中负伤。

在网上读了星散的记忆,觉得作者应是二营部的人,故让我的这位战友去看看。过后,他说他知道作者是谁,并把这位作者当年的作品挂了上去。在没有会你们的很久以前,他就和我提起过营部一位姓迟的人,还说这个人爱看书,有才,临别时还给他写过一首诗。我想是真的。

这下“逝去的日子”不是老卫,是可以肯定的了。

他们两个一定还有很多那年的记忆。希望老卫和逝去的日子能写点什麽,我们真的很期盼。

今年2月,他们连在当年的连长和指导员的号召下,从全国7个省市汇集到靖西,看望牺牲的战友们。并回到当年他们在靖西驻防的村庄,给乡亲们送了慰问品,送了红包,还集体捐款给村的小学修了一个操场。听说操场早已修好,很漂亮。乡亲们很感动,我也很感动。

这是今天5连扫墓的照片

“逝去的日子”请告诉我们,这张照片里面哪位是你?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09-9-24 13:52:46 编辑过]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24 15:28
标题: 回复主题

如果小雄连长当年能活着回来,他一定也会在上面那张照片里......实在让人婉惜......天嫉英才......


作者: 逝去的日子    时间: 2009-9-24 21:53
标题: 回复主题

昨天我出差到外地,今天下午六点钟才回来。进论坛看了看,扫墓我去了,但相片里没有我。第一次发的相片里,带步谈机的那个人是我。看来老鲁的近视眼当初就是不好使。其实二营部没几个人,我几乎都可以叫出名。上两张相片的人都是二营部的人,有几个是79年新兵。当然副教导员唐双清你应该记得(59年兵)。我经常会出差去广州,要是能联系到的话顺便见见你。去年欧阳金谷副司令在广州办书展,我也过去了。看到了原来二营部的通讯班长。现在在省总工会。他也不太记得我。时间太长了,也许我们见面你也不一定记得住我。二营的贵州兵周世勇你肯定记得。这人跟你洗了不少臭袜子。如果记不住他,那你就确实谁都忘记了。


作者: 勇者战士    时间: 2009-9-25 07:04
标题: 回复主题

噢呵,这下丢人真的丢到姥姥家了,营部就那么几个人,脑子里真是一团浆糊了,白洗了几年的臭袜子。罚,十碗牛腩面!fficeffice\" />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25 09:53
标题: 回复主题

应该不止姥姥家了,这会估计已经到太姥姥家了......^_^~~

fficeffice\" />


作者: 血脂高    时间: 2009-9-25 10:32
标题: 回复主题

妈的,辛辛苦苦码半天字,刚学的,手生,不知摁错了什么键,全白瞎了。心绞痛啊。下午若有空接着再来。

[此帖子已被 血脂高 在 2009-9-25 12:03:45 编辑过]


作者: 鹿桥依梦    时间: 2009-9-25 12:23
标题: 回复主题
血脂高:

妈的,辛辛苦苦码半天字,刚学的,手生,不知摁错了什么键,全白瞎了。心绞痛啊。下午若有空接着再来。

[此帖子已被 血脂高 在 2009-9-25 12:03:45 编辑过]

庆贺血脂高自己打字帖上。太好了,为你高兴!我原来也不会发帖子,在这儿吭哧吭哧的打字,有过无数次像你那样的经历,现在才熟练一点。我就是在这儿学会发帖子的。很多老兵恐怕都和跟我们一样。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慢慢的学,慢慢的练,即可以练脑子回忆,又可以练手打字,多好!

我们在急切的期待你从姥姥家发帖子上来。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09-9-25 12:58:55 编辑过]


作者: 子睿    时间: 2009-9-25 12:35
标题: 回复主题

教正在姥姥家的“血脂高”一招,在自己手生,或防止网络出现问题,可以先将文章打好存在自己的电脑上,然后复制、粘贴,到血站发送。

这样的好处是,万一发送不成功,不会白瞎了,只需要重新操作发送就可以了。

你血脂本来就高,万一再加上个心绞痛,问题会很严重......看不到你写的文章,我们也会心绞痛......问题会更严重.....


作者: 血脂高    时间: 2009-9-25 16:22
标题: 回复主题

想起多少说多少吧,说错了再罚几碗牛腩面,反正有太姥姥埋单,撑死他小样的。

1、关于老病号,想起来了,打仗时他留守,接收了我的小单间和床,挂墙上的笛子好象也是被他接收的。我觉得他比较适合做城管。

2、关于纪茂歆,他曾是我在教导队时的教练班长,很本分一个人。

3、关于小计算器,确实有那么个玩儿意,当时有点乱,给人摁1+1时没收钱,已决定今后找机会补收。

4、关于周世勇,打仗时他耳朵给弹片咬了一口,伤不重,血流了不少,包扎后的样子吓我一跳。他的勇敢源自长期锻炼,而这种锻炼当然包括了洗袜子。有培养前途啊。

5、关于副教导员唐双清,他好象转业去了桂林火车站,当工会副主席。他干那活对路子,嘴能说,是俺工会会员的贴心人。

6、关于老卫说的二营部姓迟的,这人我也认识,他是有机会睡懒觉决不早起,能穿着裤头到处晃荡决不在外面套件长裤,据说现在仍保持着老传统老作风。好同志啊。

7、关于逝去的日子,36楼右边抱个步谈机的照片我应该见过的,人对上号了可名字还是想不起。唉,挨骂难免,不知一碗牛腩面能不能堵住他的口?

8、关于一点怀疑,老病号那酸溜溜的诗怎么会到逝去的日子手里,莫非他们两个------?子睿对这种事情很有研究,希望尽快查明真相并提交正式报告。

9、关于一点痛苦,逝去的日子把老鲁同志提杆枪的照片发了一张又一张,老鲁同志反映说,他感觉象甩卖地摊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对老鲁同志深表同情。

[此帖子已被 血脂高 在 2009-9-25 16:42:08 编辑过]


作者: 勇者战士    时间: 2009-9-29 18:13
标题: 回复主题

哈哈哈,可怜的老鲁。可能是“逝去的日子”电脑不熟,所以,发了一次又一次。fficeffice\" />


作者: 射天狼    时间: 2009-10-3 20:58
标题: 回复主题

顶您,老鲁,篇篇精彩,文笔老道诙谐,可谓战场随笔的佳作和独特之作,因为本人写过一篇有关你营八姑岭和七九年对越作战的小说“摇曳的红山茶”所以,特别关注有关368团的作战经过。现在从你的贴中看,那篇小说有许多事件与实战有差距,希望有机会我们多交流。谢谢。

[此帖子已被 射天狼 在 2009-10-3 21:02:36 编辑过]


作者: 中国战神    时间: 2009-11-15 12:08
标题: 回复主题

因为本人写过一篇有关你营八姑岭和七九年对越作战的小说“摇曳的红山茶”

上楼:我的天哪!为什么不注明是小说呢?大家还以为是回忆录,但感觉情节想小说,原来始作俑者是你。


作者: 射天狼    时间: 2009-11-22 23:18
标题: 回复主题

回战神,此小说在血站发表时有注明是小说,但网上转载后,可能就没有完整转过去,但由于采用的部队番号引用得太具体,有可能会被当作回忆录,这是一个缺陷。当年寂寞苍狼的“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到底是回忆录还是小说而惹下的祸,我可不想再重蹈,所以,在开篇中就注明是纪实体小说。


作者: 冰山故事    时间: 2010-3-5 11:43
标题: 回复主题
一张照片,一段回忆。。看了你们的文章让人回味。。。。
作者: 自由大卫    时间: 2011-1-8 23:18
标题: 回复主题

星散记忆(一)fficeffice\" />

79年与越南开战,3682营攻打八姑岭,阵亡98人,失踪2人。之所以能记住,是因为两项相加正好是个100的整数。负伤人数记不清了,总之不是伤亡过半就是伤亡近半。战斗之残酷、战况之惨烈,由此可见。

别的部队伤亡情况我不知道,仅368团来说,2营伤亡是最大的。

需要说明一点,前面讲的战损情况,是227日攻占八姑岭后统计的,其后的实力统计肯定还有变化。比如负伤人员在后方抢救无效,或者失踪人员后来归队,甚至已列入阵亡的人员又奇迹般生还,等等,都会改变战损结果。

217日第一次攻击八姑岭时,就有已“牺牲”的弟兄以后又“复活”的事。

营部通讯班步谈机员吴建新,战斗时配属4连,一直跟在4连长叶祖权身边。2174连攻上303高地不久,一发炮弹打到连指挥位置,叶祖权当场牺牲,吴建新头部被弹片击中。赶来抢救的战士见吴建新全无气息,以为他也牺牲了。后来战场形势出现变化,部队撤出八姑岭与越军脱离接触。晚上,吴建新从昏迷中醒来,听到周围都是越南人的鸟语,知道阵地已弃守,自己身处险境,于是趁黑拼全力爬出被炸烂的工事,从山顶滚下,隐藏在谷底草丛中。之后的几天,他白天不动,晚上观星辨识方向,一直顺着沟谷往北爬,仅靠露水维持重伤之躯,终于爬到我方境内被民兵救起。

吴建新就曾被列入阵亡人员名单。他死而复生获救的那一段,我是后来听说的。还听说,吴建新以后转到广州177医院治疗,伤愈后作为荣军被安排在广州工作。

------------------------

老鲁:很偶然进来看到你的帖子,我是吴建新的亲弟弟,也在广州市,你写的关于我哥哥的事情是真实的。79年我哥受伤转入广州市江村177医院救治时我初中曾休学陪护大半年,前几年我哥哥已从荣军医院病退在家(广州市海珠区)休养,现今耳朵几乎失聪,足不出户。他知道此贴提到他及战友很是激动,他希望能和大家联系上。我的联系方式是QQ511900997,邮箱daway1976@yahoo.com.


作者: 八姑岭之战    时间: 2011-1-9 16:41
标题: 回复主题
123368团二营营部通信班步谈机员吴建新报到,很高兴见到各位战友,在此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好人一生平安。欢迎联系,邮箱:85960349@qq.com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