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08年12月4日滨州《鲁北晚报》记者和义工第一次到季培泉烈士家写的报道:
1979年3月,一位年轻的中国士兵永远倒在了祖国的南疆,24岁鲜花般的生命成为永恒。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记忆却一天一天的拉长。我们无法忘记那场捍卫祖国尊严的殊死搏斗,无法忘记那些为了祖国安宁,为了后方安康而牺牲的同胞……
12月4日下午,记者走进了沾化县泊头乡季姜堂村季培泉烈士的家中,见到了今年已经80岁的烈士母亲及烈士的兄弟姐妹们,采访现场虽然气氛凝重,众人几度落泪。但是,记者能够感受到,所有人的情绪都在压抑之中。采访结束,记者在归途中接到了烈士三弟季培俭的电话,得知,我们走后,老母亲再也克制不住情绪,放声痛哭,谁也劝不住,最后演变成全家人陪着老人一起哭。似乎要把这压抑了近30年的思念之情,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出来。
无言道别 白发人送黑发人
看着照片中季培泉烈士的遗像,记者仿佛可以看到一个憨厚朴实的农村青年,告别了亲人的嘱托,带着儿时伙伴羡慕的眼光,怀揣着对部队神圣的期望,参军入伍了。
“培泉当兵那年20岁,兄弟姊妹里,数着他脾气好,听话懂事,跟爹的感情最好。”大姐季培荣比培泉大十几岁,从小看着弟弟长大的她,一说那些陈年往事,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那年,培泉回家探亲,爹不住地围着他转,一会儿摸摸胳膊,一会儿掐掐腿,欢喜的不得了。到了晚上,爷俩也不睡觉,一拉就是一宿。”
“速回!”军令如山倒,探亲假才过一半,部队的一个加急电报令他火速归队。最后望一眼年事已高的父母,季培泉没来得及给他们留下只言片语便匆匆离去。谁知这无言的离别,成了全家人永远的遗憾、永远的伤痛。
1979年2月17日,随着前方战事的打响,远在农村的父母仍旧没有季培泉的半点音讯,此时,他们心里已经或多或少的猜到“儿子已经上战场了。”此后,全家人的心便揪的紧紧的,父亲开始失眠,一有机会便四处打听,天天守着广播听,天天心急的等邮差。
终于有一天,一行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家中,并带着一大包东西,还没开口,父亲季维元便什么都明白了,当即泪如雨下,紧紧地拽着那张烈士证明通知书,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爹的脾气倔,性格又内向,弟弟牺牲后,除了知道消息的第一天,爹在我们面前再没有流过一滴泪,实在难受了,就自己跑到厕所去,出来时两眼通红。从那一年起,到了晚上,爹就喜欢在院子里哼哼着唱,唱的啥谁也听不出来,仔细听来又像是一种哭声。听娘讲,爹回来的时候,脸上全是泪。早晨,娘给他收拾床,枕巾都能拧出水来。”季培荣说道,“爹就是太倔,啥事都憋在心里。心里难受,就不吃饭,憋着憋着就憋出痨病来了,那么壮的身子骨,眼看着就垮了,谁看见谁掉泪。”
1989年,父亲季维元病逝,享年62周岁。
兄弟参军 接过哥哥的枪
“爹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打仗总会有人牺牲,哥哥牺牲后,他什么要求也没提,就是坚持要把我也送到前方去,去接哥哥的枪。”三弟季培俭在二哥牺牲那一年尚不满18岁,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为了给哥哥报仇,几经努力,培俭在当年冬天踏上了南去的列车,来到广西,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临行前,父亲季维元再三叮嘱培俭:你是烈士的弟弟,到了部队,一定要服从指挥,为兄报仇。
培俭参军三年,一直在哥哥原部队担任卫生员,虽然没有真正踏上过战场,但是,在哥哥奉献精神的鼓舞下,在部队首长的关怀下,也是干得有声有色。在临退伍前,培俭将父亲从山东老家接到了广西,圆了父亲亲自到陵园为烈士扫墓的心愿。
四弟季培庆在家中年龄最小,培泉牺牲时,年仅十四岁,从小深受哥哥疼爱的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感受。见记者要把哥哥生前的笔记与信件带走,培庆先是万分的不愿意,然后又细细检查打包,临走时一再叮咛,“千万要保存好,一点儿也不能损坏了。如果不是你们要拿,谁我也不让他动。”
打开记忆 80老娘盼儿归
“直到今天早上,才敢和娘说你们要来,老人从早上就一直坐在炕头愣神,一上午了谁都不搭理,嘴里就嘟囔着老二的小名,小啊……小啊……”大姐季培荣轻轻地推开老人的房门。
见到记者,老母亲先是一愣,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起身蹒跚走进卧室,记者赶忙跟了进去。只见她打开一个木箱,从箱子中取出一个又一个布包,原来布包里面放的全都是烈士遗物,军装、床单、被子……大姐季培荣边帮着整理,边说:“这个箱子从接到弟弟遗物那天起,就放在了这里,这么多年了,谁也不能动,娘总是说,万一哪天‘小’回来了,咱得给他留着。”
在采访中,老母亲的话不多,听到儿女讲述三十年前的事情,也只是默默的流泪。但是,拿着烈士遗物的双手,却是越攥越紧。
多年来,为了安抚老人,季培荣兄妹从不敢在母亲面前提到培泉,连挂在墙上的照片也全部收了起来。那些尘封在老人心中的记忆又被提及时,无声的泪水诉说着她内心的悲痛。
烈士的牺牲
29年来,季家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折磨之后,开始自己安慰自己:亲人走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但是,在烈士的亲人心里,季培泉当年牺牲时的场面又是怎样的呢?
在山东省民政厅1981年编发的《光照千秋——对越自卫还击战山东革命烈士事迹选》一书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记载: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季培泉同志带领全班英勇战斗,不怕流血牺牲。2月27日,季培泉同志所在连队奉命参加攻打高巴岭的战斗。高巴岭地势险要,驻有重兵把守。他不顾敌人的密集火力,冲在最前边。可是,就在这场激烈冲杀中,季培泉同志不幸被敌人子弹打中了胸部。他身负重伤后,咬紧牙关,忍着剧痛,继续向敌人投出了最后一枚手榴弹,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全班同志在他英勇牺牲的精神鼓舞下,前赴后继,勇猛冲击,终于与全连同志攻占了高巴岭制高点,全歼了高地的守敌,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他们今天(10月24日)再次自费看望烈士妈妈
这是季培泉烈士的弟弟
[此帖子已被 沁园春 在 2009-10-25 22:14:25 编辑过]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