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创辉在香港推出《十年中越战争》
今年是「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三十周年,虽说百年不论史,但是历史资料的收集考证还是非做不可。亲历中越战争的倪创辉在香港推出《十年中越战争》七十万字巨著,填补了内地一项历史学术空白。观点是一家之言,全面介绍中越战争到团以上单位的战场实况,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倪创辉在此战前参军,六次立功,官居副团长、武装部政委等校级军职。该书披露参战解放军番号、武器配备、作战意图及实战经过、弹药补给及消耗,还有最敏感的作战损伤人数。他沿中越边防一线旧战场考证各烈士陵园,掌握广西云南烈士墓有一万一千三百余。按凉谅山战役中国第五十五军的伤亡比例约为三比一,则中越战争解放军受伤人数应为三万余,越南声称歼敌六万略有夸大。该书又指出,1979年六十万解放军同六万越军加六万民军作战,没有占到甚么便宜。以后在拔点作战、攻占老山及其轮战中,中国一个加强集团军与越军一两个师的消耗战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对一般中国人来说,该战自一九七九年二月开打,三月初撤兵,是一场速胜仗。该书澄清了历史是持续了十年的边境消耗战,违背「兵贵胜,不贵久」的孙子兵法。
该书更大卖点在老兵的反思,显示解放军思想解放的趋势。倪创辉批评,邓小平为教训越南就开战是草率的霸权主义,没经「人大」讨论和常委会批准,可能犯历史性错误。他又指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战争应该有知情及表态权。
该书认为此战弊大利小,越南没从柬埔寨撤军,赤柬政权垮了台,中国外交和政治上多年孤立;此战更打破东西两大阵营的平衡,引发“华约”集团解体,造就超强的美国;书中也承认中国在越南的「三光政策」;彻底破坏工厂、水电、交通等公用设施,物资全部运回国,在世界上形象大损。
倪创辉指出解放军报喜藏忧的问题值得重视;只有客观真实面对失败,从中寻找教训,就可能减少失败。</DIV></DIV><DIV class=ss>
[此帖子已被 唐风 在 2010-1-10 18:22:06 编辑过]
据有人介绍《十年中越战争》是70万字的巨著,全面介绍了战争的起因、兵力部署、俘虏问题、战争后果等。书中有很多残酷的战争场景,让人读后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且让人很痛心。如:fficeffice\" />
126师前指乘坐的装甲车这时被越军击毁,师副政委林凤云和43军坦克团政治处主任陈细合当场牺牲。一辆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击中,引起车内炮弹剧烈爆炸,炮塔被掀掉,坦克乘员还有5名搭乘在坦克上的步兵全部阵亡,搭乘在坦克上的376团2炮连指导员腹部中弹牺牲。
最残忍的是广西籍柳勇同志,腰部中弹跌下坦克,被坦克压成一节一节。地上到处是丢失的武器装备和残缺不全的阵亡者,受伤的人躺在地上发出揪心裂肺的叫喊声,现场惨不忍睹……等等。
不知这个倪创辉是原那个部队的?此书不知香港书店能不能买到?
此书正是在香港发售,上下两册,248港元。我托老王帮忙在香港弄两套,老王是答应啦,不过老王现在还在国外,要等。。。。
对该书结论存疑:
【该书认为此战弊大利小,越南没从柬埔寨撤军,赤柬政权垮了台,中国外交和政治上多年孤立】中国原本就在外交和政治上多年孤立,与东西方两大阵营都无联系。正是用这一仗打破了孤立与西方接上了头,然后是大批资金技术和洋货涌入了中国。
【此战更打破东西两大阵营的平衡,引发“华约”集团解体,造就超强的美国】东方阵营本来就要垮台,与中国打不打越南没关系。不过邓已预测出了东方阵营要垮台,所以才舍近求远去与地球另一边的西方接头。美国本来就超强国家,苏联倒下不会给美国增GDP,那只是衬托了而不是造就。
【书中也承认中国在越南的「三光政策」;彻底破坏工厂、水电、交通等公用设施,物资全部运回国,在世界上形象大损 】战争本来就是破坏性的,这些损失都在情理之中没啥特别的,除非是不知道战争为何物的人。海牙法庭审南联盟内战都不管这些事。
【该书又指出,1979年六十万解放军同六万越军加六万民军作战,没有占到甚么便宜。以后在拔点作战、攻占老山及其轮战中,中国一个加强集团军与越军一两个师的消耗战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也不客观。79本来只计划动用十五万,邓一拍脑袋给加了倍,真正出境作战的也还是在十万上下。这里怎么蹦出来六十万?对自己所处军队的数字都不准,越军的……以后的轮战里中越损失比至少在1:3以上,所有双方争夺的山峰都落入中国之手,没占便宜?六万越军加六万民军顶六十万解放军,一两个师顶中国一个加强集团军?军力描述得明显太失比例违反了基本用兵原则。
总之,感觉该书有一种固定的倾向性。对中国的投入和损失都只往大说,对越南的投入和损失都只往小里说。
[此帖子已被 hjf1390 在 2010-1-10 19:48:17 编辑过]
【该书又指出,1979年六十万解放军同六万越军加六万民军作战,没有占到甚么便宜。以后在拔点作战、攻占老山及其轮战中,中国一个加强集团军与越军一两个师的消耗战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
持这个观点的不单单是这位仁兄,早在轮战后期,刘亚洲将军(当时还不是)就曾经就此上报过中央军委。
观点与角度,持有不同观点与看法的才能百花齐放,从而获知当年更多的细节。
[此帖子已被 余副站长 在 2010-1-12 12:33:54 编辑过]
79年2月至3月战争牺牲最高级别的是正团职,后来轮战的不清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以史为镜固然是好,就怕弄出个哈哈镜来 !
3楼:
还的帮留意,要一套。即然是参战军人写的看一下。
在网上知 42军有两个副师级的干部战死阵亡,
126师副师长:赵连玉(1979年3月牺牲)。
126师副政委:林凤云(1979年2月17日牺牲)。
倪創輝,1978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9年參加對越作戰,1981年參加支援法卡山作戰,歷任文書、班長、司務長、副連長、參謀\、助理員、副處長、副團長、處長、武裝部政委等職,先後6次立功。
1974年1月19日,中国与南越海军发生西沙海战。
1974年,越南(包括南越与北越)在中越边境挑起纠纷125起。
1975年,增加到了423起,4月派兵占领我南沙群岛中的6个岛礁,尔后6月又向我国提出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要求。同年越南实现了南北方的完全统一。
1976年,越南在中越边境挑起纠纷926起。
1977年,越南在中越边境挑起纠纷和冲突已达1940起。也是在这一年邓小平复出。
1978年,越南武装人员入侵我广西边境达2000多人次。
1978年6月6日,中国通知越南关闭其在华的3个总领事馆。
1978年7月,正式停止援越项目。
1978年6月9日,我外交部发表了《关于越南驱逐华侨问题的声明》。
1978年12月7日,中央军委召开军队高级指挥员会议。
1978年12月9日,中央军委任命许世友为东线指挥。同日,5艘越南武装船袭击了我在公海作业的2艘广西渔船。
1978年12月14日,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开始向中越边境集结兵力。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入侵柬埔寨。
1978年12月下旬,越南得到情报(误报),中国军队将在元旦发起进攻。
1977年-1978年12月底,越南驱赶华侨达17万多人。
1978年底,集结在中越边境的中国军队大约有20个师的兵力。
1979年1月,越南北方全部军事力量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1979年1月5日与10日,越南均得到中国军队将进攻的情报(误报)。以后又有多次所谓的战争警报。
1979年1月7日,越南攻占柬埔寨首都金边。
1979年1月8日,越南向联合国递交指责中国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的声明。
1979年1月9日,越南又在我广西边境制造一起******************件。一越南军官对我边防哨所扬言要打到东北去吃饭。仅1月就发生入侵事件100多次,打死打伤我军民117人。
1979年1月27日,苏联塔斯社报道“中国在中越边境上大批集结军队。”并声言苏联政府对次表示关切。
1979年1月30日,正在访美的邓小平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和看法。发出了强硬的信号。明确表示要对越南给予惩罚。
1979年2月初,邓小平出访日本。邓小平对田中角荣明确说:“我们认为,对于侵略者再不给予惩罚,会有导致发生连锁反应的危险。”随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邓小平再一次强调:“我们中国人说话从来都是要算数的。”世界舆论开始趋同:“中国不是威慑,而是准备要真打一仗了!”同时,全部越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1979年2月7日,越南表示决不会惊慌失措的。
1979年2月8日,日本实事社东京电讯披露:原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调任昆明军区司令员。
1979年2月12日,越南军队报《人民军队报》发表社论称:“……企图给我们教训的人,应该牢记美帝国主义在越南的教训。”同日,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政府人士的话说:“中国军队是否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要看今后一周的动向而定。”并判断中国军队已在10前完成了战斗部署。估计中国军队的两条进攻路线:一,从友谊关到越南同登;二,在此西北100公里,与越南高平的公路。
(越军布防情况:第一道防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等地区。主力部队6个师零6个团。其中346师[高平师]和3师为越军王牌部队。325B师位于先安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3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师位于高平地区、43团位于广宁省芒街地区、224团位于河浍地区、567团位于高平省重庆地区、576团位于茶灵地区、49团位于保乐地区,边防县上各有一个独立营。越军第二道防线为河北省与北太省地区。共5个师零3个旅、团。312师位于太原地区、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师(海岛守备师)位于锦普地区、196团位于河北省谅江地区、经济建设总局38旅位于东幕地区、98团位于陆岸地区。此外,越军还有27个公安屯、连,和大量民兵)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正式下达自卫反击作战通知。
1979年2月16日夜,部分西方记者得到准确开战消息(泄密?)。
1979年2月17日拂晓6时25分,中国军队从1347公里的边防线上发起全线反击。同时,地处东北,华北,西北的三北地区边防部队进入特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打击北方大国的挑衅和入侵。在东起广西龙州,西至云南金平的边界上,14路大军同时推进。开战后3个小时,我军突破越军第一道防线(中越边境中国军队共17个师,22.5万人,以12个师的兵力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开展进攻。高平正面6个师,谅山方向3个师,老街方向3个师)。
1979年2月19日和20日,谅山和高平正面各加强了1个师和40辆坦克,老街正面加强了2个团和40辆坦克。
1979年2月20日,攻克老街。
1979年2月23日,攻克谅山门户同登。
1979年2月25日,攻克越北重镇高平。越军主力346师化整为零,采用分散作战的方法。
1979年3月2日,攻克广渊。
1979年3月4日,我军强渡奇穷河,完全攻克谅山市。全歼越军主力第3师。同日夜,越南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河内陷入一片混乱。
1979年3月5日,新华社奉我国政府之命,向全世界发表了撤军声明。越南政府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同日,基本全歼越军主力346师。师长黄扁山大校失踪,估计已被击毙。
1979年3月6日,我军撤回奇穷河以北。
1979年3月11日,谅山部队从友谊关、油隘、北山、爱店等地回国。老街部队由河口回国。
1979年3月13日,高平部队由念井、平孟、龙邦、岳峪、水口回国。实际为3月14日。
1979年3月16日完成撤军行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告一段落(16天的边境战争击毁越军火炮340多门、坦克45辆、汽车480多台;缴获火炮840多门、枪械11000多支和大批军用物资;并对越北的军、民用设施进行了毁灭性打击。中越边境开始了长期的胶着争夺战)。
1979年4月18日,中越再开边界问题谈判。但谈判持续半年毫无进展。
1979年5月21日-6月22日,中越双方释放被俘人员。地点为友谊关至同登公路零公里处。越方被俘人员1628人,中方被俘人员240人。
1979年10月4日,越南政府发表了污蔑中国的反华文件《三十年越中关系》白皮书。
1981年秋,收复广西边境的法卡山和扣林山。
1984年4月28日,收复云南边境的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
1984年9月10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老山、者阴山作战嘉奖令。
1987年10月5日下午,越空军一架米格-21战斗机侵入我国广西龙州地区领空30多公里,被我空军击落,飞行员陈尊大尉被俘。
1988年3月14日,中越南沙海战,战斗持续28分钟,击沉越海军604号运输船、605号运输船和505号登陆舰重伤。后,505号中途沉没,605号搁浅。
1988年12月,越南政府删去了宪法序言中有关“中国霸权主义”的措词。
1989年1月21日,越南国防部向边境6省驻军发出通知:除老山防御部队外,其余主力部队于5月前全部撤回内地。边境防务移交地方部队和武警。越军士兵和公安人员严禁向中国边民开枪。
1990年,越南调整北部边境贸易政策。中越边境无战事。
1990年9月19日,越南部长会议副主席、国家副总理武元甲应邀访问北京;越南体育代表团参加十一届亚运会。
1994年1月17日,越共中央发出118号文件,正式批准越中双方边民自由入境互市。
“别人打我第一下我就会警告,第二次就会适当反击,第三次我会想尽一切可能毁灭对方。”
你看清楚了,是入侵我广西边境2000多人次,不是来杀人2000多人次。他脚迈过界又迈回去了,其它啥事也没干,这就算一次了。他这么迈三次你就要毁灭对方了,他够死罪么?杀了他,你可以说“我怎么看都觉得你们和红卫兵没什么区别,甚至和那个禽兽不二”。如果不杀他,你也有得说,“要那些官兵干什么,就是用来表演吗?等人来割鸡鸡哪。”
你这是啥逻辑呃
战友啊:3楼: 还的帮留意,要一套。即然是参战军人写的看一下。
我今天在网上找到一家专门经营港澳书的书店,收到书才付费,我认为是可以放心的,我已把店的地址发到了你的邮箱。
[此帖子已被 子睿 在 2010-1-13 0:37:07 编辑过]
作者书中称:违背「兵贵胜,不贵久」的孙子兵法。
此言差矣,当初的目的就是拖,怎能速决。速决了越就可以放开手脚对付柬埔寨。
战争的起因是越取胜美国后想建立一个包括柬埔寨、老挝、越南的东南亚联盟,当然是越南做老大。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越就寻找苏联的支持。
至于排华等,呵呵,那只是我们的理由而已,柬埔寨搞改造华人同样损失很大。
其实就是国家利益吧,我们都是小民不需要知道的太多,有些问题糊涂些好。
作者简介,除了14楼“文名”介绍的,还有:
“......在军内5家杂志社先后担任特约记者或通讯员,发表大量学术文章和新闻报道。”
倪创辉可能原在41军123师,,或者是广西边防3师(根据该书作者简介推测), 现可能是深圳市南山区武装部政委(网上搜索)。
此书被评为亚洲周刊2009年中文十大非小说好书,名列第四:
“亞洲週刊二零零九年中文十大非小說好書揭曉:(一)、《改革歷程》(趙紫陽、新世紀出版);(二)、《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龍應台、天下/天地出版);(三)、《金融的邏輯》(陳志武、國際文化出版);(四)、《十年中越戰爭》(倪創輝、天行健出版);(五)、 《中央樂團史》(周光蓁、三聯書店出版);(六)、《巨流河》(齊邦媛、天下出版);(七)、《歷史的大爆炸》(張萬舒、天地出版);(八)《文學江 湖》(王鼎鈞、爾雅出版);(九)、《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張翠容、馬可孛羅出版);(十)、《我們台灣這些年》(廖信忠、重慶出版)。”
倪创辉可能原在41军123师,,或者是广西边防3师(根据该书作者简介推测), 现可能是深圳市南山区武装部政委(网上搜索)。
正团职干部,军龄满三十年,年龄满五十岁——退休。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