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铁血雄狮-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指挥长回忆录 [打印本页]

作者: 唐风    时间: 2010-3-25 18:51
标题: 铁血雄狮-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指挥长回忆录

铁血雄狮-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指挥长回忆录


作者: 唐风    时间: 2010-3-25 18:54
标题: 回复主题

铁血雄狮-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指挥长回忆录

哪位看过这本书?怎么样?

[此帖子已被 唐风 在 2010-3-25 18:55:51 编辑过]


作者: 唐风    时间: 2010-3-25 18:56
标题: 回复主题
铁血雄狮-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指挥长回忆录

[此帖子已被 唐风 在 2010-3-25 19:03:42 编辑过]


作者: 北京老兵    时间: 2010-3-26 09:10
标题: 回复主题

有几点疑问:

作者简历——“自卫反击,任穿插部队前指总指挥······”

广州军区前指是许世友,昆明方向前指是杨得志。穿插部队121师是毛余带队,42军的穿插部队是吴忠带队。是这样的吧?穿插部队好像没有什么前指总指挥。

作者是50年入伍,当年是团长?师长、军长好像不可能。

出版说明——“当年指挥这场战争的将校军官,其中不少······” 当年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分不出将和校。

不懂,请老兵们解疑。


作者: machael    时间: 2010-3-26 10:37
标题: 回复主题
42军126师?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3-26 10:56
标题: 回复主题

阻击,割裂,牵制越军,保障谅山,高平战役奏效。。。。。

说的可能是42军穿插东溪切断4号公路吧,42有个叫勋厉(?)的副军长,表现还是不错的。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10-3-26 11:44
标题: 回复主题
勋励是代政委
作者: 猎豹    时间: 2010-3-26 11:56
标题: 回复主题
如果作者是副军长不可能安排县委常委的职务。从安排上看,作者是正团职,应该说是升得比较快的正团职。1979年我们团的团长、政委都是1949年以前的干部。就连副团长、副政委都是打过仗的。
作者: 农夫之子    时间: 2010-3-26 12:08
标题: 回复主题

按照当时的军队作战指挥级别,分团、师、军前进指挥部(简称××团或者××师前指),前指总指挥一般由各级军事主官担任,从作者的履历看似乎没有到达这个条件。

对越自卫还击战时42军的军长是魏化杰、军政委是勋励。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10-3-26 12:09
标题: 回复主题

可以通过有限的信息做排除法,广西方向19个陆军师中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有42军2个师、43军1个师、54军3个师、50军1个师。

50军1个师,54军3个师没有担任穿插阻击任务,排除;

42军2个师没有被撤销过,排除;

结论:为43军129师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10-3-26 12:16
标题: 回复主题
估计是129师的一个团级军事干部。
作者: 猎豹    时间: 2010-3-26 16:33
标题: 回复主题

应该是团职干部,也许是师里面副参谋长之类的,负责协调得到加强的穿插部队工作。

其实总指挥既不能随便叫,也可以随便叫,团长是团的总指挥,营长是营的总指挥,连长是连的总指挥,排长是排的总指挥,班长是班的总指挥,想当年我也总指挥过3-4个人呢!


作者: chinawin    时间: 2010-3-26 19:31
标题: 回复主题

cpcliusi:
估计是129师的一个团级军事干部。

佩服该兄的学识


作者: 过江龙    时间: 2010-3-26 20:08
标题: 回复主题

纪实长篇小说,别那么叫劲。注意一段文字:“四军第三师本始建于井冈山......抗美援朝....”据我所知,43军1948年11月和1979年2月的129师都不是成立于井冈山,1979年参战部队中上过井冈山的只有43军127师379团、380团,55军163师487团。1979年的129师是抗战时期东北杨靖宇的部队。而符合书中所说:成立于井冈山,参加长征,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守岛戍边,支左执勤,缩编撤消,恢复后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的,我研究军史5年暂时还没有发现是哪一支部队,请高人指点。

[此帖子已被 过江龙 在 2010-3-26 22:36:49 编辑过]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10-3-26 20:38
标题: 回复主题

根据照片中的信息,这支部队只可能是129师,如果要深究,所谓上过井冈山,参加过长征,当然经不起推敲。


作者: 过江龙    时间: 2010-3-26 21:06
标题: 回复主题
这本书是长篇纪实小说。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本书中是一支军队),确切地讲应该是一个虚构人物形象,虽然作者在创作这一角色时,会依据某些真实人物的原形来加以塑造,但严格地讲不应将文学创作的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的真人真事完全对号入座,这既有悖于历史真实,也有悖于采用史料的基本原则。做为军史研究者,尤其要注意。毕竟,这只是一部文学作品。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3-26 23:23
标题: 回复主题

广西方向19个陆军师中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有42军2个师、43军1个师、54军3个师、50军1个师。

------------------------

呵呵,还少了20军的一个师。

也就是当文学作品看吧,是否属于纪实风格都很难说。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3-26 23:29
标题: 回复主题

按照当时的军队作战指挥级别,分团、师、军前进指挥部(简称××团或者××师前指),前指总指挥一般由各级军事主官担任,从作者的履历看似乎没有到达这个条件。

------------------------

团一级强调靠前指挥,是不设前指的,必要时可向营以下分队派出团的领导协调或加强指挥。


作者: szzhd    时间: 2010-3-26 23:32
标题: 回复主题
还是xsjaqbl老兵说的好!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3-27 01:06
标题: 回复主题
szzhd <DIV style=\"FLOAT: right\"> </DIV>:

不必客气,您对许多问题的研究、分析应该比我更为认真。

其实不设“团前指”的问题,也是曾经听一位领导讲过并讲了其道理所在、以及我所能了解到的情况,至于军用图标里究竟有没有,也是想不起来了,还是应以统一规范为准。

之所以回此贴,主要是联想到前些时候有的贴子讲过448团前指、2营等被伏击一事以及我连营救未果等,说起来其实并不是这个情况。448团当时并没有开设前指,但鉴于2营单独一条路线行动,故派出两名团的领导以加强和协调指挥,团指挥所及团的主力是另外一条路线,并不相干,有些贴子进而谈到其全团覆灭,我连营救未果(大意),这都是不确实的,似乎给人感觉是前指进去了,其余分队也陆续进去了。

而448团的问题,其实也与对前指的认识有关,有些领导到150师加强领导,本没有赋予其“前指”的名义和职权,却参与进去,而其本身对具体地形、敌情等情况的判断,对部队实力的掌握,必然不及在师、团两级指挥机关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师、团两级首长的决心,如此固执己见,形成强压,当然难免发生问题。所以,他们的错误是“处置失当”、“瞎指挥”,而不是“指挥失误”,这是有原则区别的。

而“我连营救未果”的说法也难以成立,根据121师363团的一份资料,我想离448团2营零散突围人员最近(或较近)的应该是担任防御的该团6连,因为“3月8日、13日晚,在班复6连防御阵地前,兄弟部队被打散的58名干部战士,先后3批从6连阵地通过……”而并未谈到前往营救一事,其他部队当然更不可能,说“做好接应准备”还差不多,事实上救援的也只有448团自行派出的两个连队(全团回援的决心被否定)。

13日晚通过的我想应该是448团的突围人员,而8日晚通过的,我想则不可能是448团的,因为448团8日至11日期间,作为师的先头团,正在班英附近公路组织进攻战斗,进展是顺利的,并未出现人员失散情况。而根据41军安排,150师出境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对这个地区上次友军作战中失散的同志和遗弃的烈士进行认真查找和妥善处理”来看,估计或许属于41军的人员,当然也不排除是其他部队的。




作者: szzhd    时间: 2010-3-27 13:46
标题: 回复主题

xsjaqbl老兵过奖了!我没有参战经历,依据的多是文字上的一般资料,因此许多看法也出自主观,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还请您多批评指正!

fficeffice\" />

现在网上关于448团失利一事,没几篇有价值的文章,多是转贴再加上唬人的标题。79年许多部队的上级副职都加强到下一级,效果怎样很难说请。50军加强150师的领导出现了问题;还有了例子,3672营在扣屯穿插战斗中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我想与师前指的处置失当也有很大关系。

关于救援448问题,有150师老兵说450团也派出4个连,具体情况就不知道了。

您提供的这段资料“38日、13日晚,在班复6连防御阵地前,兄弟部队被打散的58名干部战士,先后3批从6连阵地通过……”,我倒觉得可能是449团的部队。班复在什么地方我没找到,但363团当时的防守地域在班俊地区,3635连的防御阵地在班俊南700米的无名高地,估计6连也在附近。449团向纳隆迂回就是从班俊出发的,先头3营出发即错路,途中发生中暑情况,回撤班俊时也出现混乱,有些零星失散人员先期或在后面经过363团阵地。但就是时间与资料不太吻合,还需要其它资料印证。
作者: 农夫之子    时间: 2010-3-27 17:22
标题: 回复主题
xsjaqbl:

团一级强调靠前指挥,是不设前指的,必要时可向营以下分队派出团的领导协调或加强指挥。

你说的是靠前指挥和加强指挥的问题,并不能说明对越还击战时团一级不设前指,1979年2月17日开战,42军125师所辖的三个团全部开设有团前指。现用东线、西线两个团级开设前指的例子。

1、对越自卫反击战之“东溪战斗”

链接:http://www.whnews.cn/news/2007-02/25/content_1093323.htm

2、13军39师116团 <前卫营遭火力袭击内幕>

链接:http://bbs.hsw.cn/read-htm-tid-789809-fpage-6.html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3-27 19:43
标题: 回复主题

您提供的这段资料“38日、13日晚,在班复6连防御阵地前,兄弟部队被打散的58名干部战士,先后3批从6连阵地通过……”,我倒觉得可能是449团的部队。班复在什么地方我没找到,但363团当时的防守地域在班俊地区,3635连的防御阵地在班俊南700米的无名高地,估计6连也在附近。449团向纳隆迂回就是从班俊出发的,先头3营出发即错路,途中发生中暑情况,回撤班俊时也出现混乱,有些零星失散人员先期或在后面经过363团阵地。但就是时间与资料不太吻合,还需要其它资料印证。

-----------------

正是如此,因为并未到过这一地区,所谈及的情况都是引据内部史料、448团同志的事后所谈,即便是内部资料,我也注意到了似有不一致之处,比如炮27团资料讲121师师指及两个步兵团14日凌晨即已通过高平大桥回撤了,而363团资料则说6连13日晚还在防御阵地,也许当晚即开始回撤?班复地名应无错,因为资料还再次谈到“我团在841高地和班复阵地防御期间……”具体防御地区还请知情网友印证。

至于449团,8日至12日确在纳隆一带配属121师执行穿插任务,也听说过449团出现过一些问题,比如8连,具体不详。由于我也搞不清班复的具体地点,你这么一提示,我想如果班复在纳隆一带,这58名失散人员还没准是449团的,因为363团的文章最后写到“当他们的领导来带他们回去时,一些同志激动地说‘老大哥部队做的好呀,我们答不上口令也没有随便开枪,既不放松警惕,又没有误伤同志’。”——“老大哥部队”,既然排除了8日的448团,那么449团或其他非41军的部队也有可能。


作者: szzhd    时间: 2010-3-27 20:26
标题: 回复主题
xsjaqbl:

正是如此,因为并未到过这一地区,所谈及的情况都是引据内部史料、448团同志的事后所谈,即便是内部资料,我也注意到了似有不一致之处,比如炮27团资料讲121师师指及两个步兵团14日凌晨即已通过高平大桥回撤了,而363团资料则说6连13日晚还在防御阵地,也许当晚即开始回撤?班复地名应无错,因为资料还再次谈到“我团在841高地和班复阵地防御期间……”具体防御地区还请知情网友印证。

121师战例:

312日晚军转军区命令,令该师为军的后卫,掩护部队从14日开始回撤,于16日撤回国内。

14日晨,敌人进行试探性炮击。我扣屯阵地的火炮猛烈还击。我炮兵还击后,10分钟即全部撤出阵地,步兵也紧接着迅速转移。至1040分,全师撤至高平以北。

看来是14日凌晨开始撤退的。


作者: szzhd    时间: 2010-3-27 20:36
标题: 回复主题
xsjaqbl:

至于449团,8日至12日确在纳隆一带配属121师执行穿插任务,也听说过449团出现过一些问题,比如8连,具体不详。由于我也搞不清班复的具体地点,你这么一提示,我想如果班复在纳隆一带,这58名失散人员还没准是449团的,因为363团的文章最后写到“当他们的领导来带他们回去时,一些同志激动地说‘老大哥部队做的好呀,我们答不上口令也没有随便开枪,既不放松警惕,又没有误伤同志’。”——“老大哥部队”,既然排除了8日的448团,那么449团或其他非41军的部队也有可能。

449团情况您可以看军科版《团战例》。

我觉得班复不是在纳隆,而是在纳隆以北的班俊附近,很可能是公路南侧的高地。

您引用的资料我以前看过,但真还没引起注意,可见您读书的认真!449团纳隆战斗是9日至11日,353团资料说8日和13日,这就是矛盾之处。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10-3-27 21:27
标题: 回复主题
班复?怕是班虎吧。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3-28 10:20
标题: 回复主题
<DIV style=\"FLOAT: left\">szzhd </DIV><DIV style=\"FLOAT: right\"> </DIV>

cpcliusi等对79战史有兴趣的网友:

我在前两年偶然从一家正规书店里买到一本《坦克装甲车辆》(增刊),——增刊号为(2006)京新出报刊准增字第051号,之所以发生兴趣,是因为其中一个署名为刘学道的人发表了一篇79作战纪实的全景式回顾文章。

该文章对各方向作战经过讲的比较详细,比如121师从开战到2月26日至28日361团、362团3营、363团抵至扣屯组织防御其间一段比较具体的经过。

又比如,在谈及教训时,除在作战经过中涉及以外,在专题“战争的教训”中,分类列举了各类问题及相关部队,如:

广西军区前指、42军对162师东溪穿插作战,因为事前判断不周、方案准备不够等,造成部队作战中遇水库放水受阻、复和未克、搭乘坦克方法失误以至伤亡过大等。

50军派出的3名领导对150师448团问题处理失当。

13军渡河是成功的,但在穿插迂回中路线选择不当、或协同不好,导致有的未能到达指定地区……有的白天包围,夜晚撤围,虽攻克敌阵地,但未能全歼敌。

163师攻打同登“法国炮台”、339高地等,因缺乏事前的情报收集,误将坚守筑垒之敌当残敌打,屡攻不克,增大了伤亡。

54军486团2营2月26日在谷芳地区、484团3营2月25日在班姆南侧,发生的指挥员心理素质差,遇到敌情惊慌失措而导致的问题。

54军482团在607高地战斗中、43军379团6连3排在攻打昆那西南高地战斗中战术运用不好的问题。

还列举了不少问题,但也就未提及具体部队。

对78年春季入伍士兵和78年秋季入伍士兵战斗素质情况作了对比。

看来,作者至少是个有着非常渠道、且详细占有大量资料的人。

该文唯一以谨慎口气谈及的是伤亡数字,在列举“昆明军区后勤总结”(地摊说)、李存宝(老师说)的说法后,也给出了自己通过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并自述但也很难做到精确的数字:79之战我军阵亡7800多人(注意是个“多人”),失踪955人(其中云南方向11人),被俘240人,负伤23000人。

“刘”文还谈及了中央军委78年12月上旬即要求昆明军区以1个加强军歼灭孟康之敌,后因故取消的问题。

不知各位看到过这本书吗?对此有何看法?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10-3-28 10:56
标题: 回复主题

刘学道是名老作者了,有一定名气。

该增刊在书报亭翻过,但是没有买。

刘自己给出的数字来源于《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卫生工作统计资料》,但有个明显的毛病,失踪955里是包含被俘240在内的。我军最终认定失踪人员为600余人,亡8000余人,伤23000余人,这和《卫生工作统计资料》相比,牺牲数增加了,伤员数、失踪数减少了。这个变化的原因大概是伤死、失踪人员被认定为被俘、牺牲等等。

以一个加强军歼灭孟康之敌,是12月8日命令赋予昆明军区的任务。越军侵柬后,31日会议决定扩大战争规模,昆明军区的任务就变更为先打345然后视情况打316。

[此帖子已被 cpcliusi 在 2010-3-28 18:17:08 编辑过]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3-28 16:23
标题: 回复主题

请教:能否在网上搜索到这篇文章?

如能在网上发表,肯定还能看到各种评论的。

希望能看到此文及不同意见。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3-28 22:33
标题: 回复主题

请教:能否在网上搜索到这篇文章?

如能在网上发表,肯定还能看到各种评论的。

希望能看到此文及不同意见

-----------------------

不清楚是否能在网上搜到,请其他网友也想想办法看,下面将该文涉及121师由班庄至扣屯的一段及存在的问题扫描后试发,如发上来,仅供参考。


作者: szzhd    时间: 2010-3-28 22:47
标题: 回复主题
xsjaqbl:
<DIV style=\"FLOAT: left\">szzhd </DIV><DIV style=\"FLOAT: right\"> </DIV>

我在前两年偶然从一家正规书店里买到一本《坦克装甲车辆》(增刊),——增刊号为(2006)京新出报刊准增字第051号,之所以发生兴趣,是因为其中一个署名为刘学道的人发表了一篇79作战纪实的全景式回顾文章。

不知各位看到过这本书吗?对此有何看法?

这书我有一本,看完送人了。大部分内容是战例,新东西不多。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3-28 22:49
标题: 回复主题

抱歉,发不上来,说是文件太大(336KB)。

不过,如真象cpcliusisuo 所说,刘关于伤亡数字的来源是个“卫生工作统计”,那权威性就要打些折扣。全景式回顾,加之其中涉及高层决策、具体部队番号等,似乎不应是这样。

总之,仅供参考。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3-29 14:26
标题: 回复主题
还是“注册中文”有办法,谢谢。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