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聊聊《十年中越战争》这本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9 18:57
标题: 聊聊《十年中越战争》这本书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30周年之际,原41军出身的倪创辉出了一本书,名为《十年中越战争》,由香港天行健出版社出版。此书分上下册,篇幅浩大,洋洋七十万言,一时引起轰动。《亚洲周刊》还将其列为2009中文十大非小说好书,排名第四位。fficeffice" />

3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因为种种原因,现在成了一场被遗忘的战争。相关资料并未解密,在研究、出版、影视、传媒上全方面缺位。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乃至90后人对这场战争都几无认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多年以来,对这场战争坚持记忆与研究的都不是专业治史人员,而是一些业余军事爱好者和很多当年曾浴血奋战过的老兵。正是他们的坚持和执着,才使这个领域并未枯萎,而是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史料与记忆,乃至在研究上逐渐探出了路子,有了一定的标准,为共和国的历史文库保留了血脉。

从这个角度上说,《十年中越战争》的问世是很令人欣喜的。第一次将这场战争全面梳理,成书出版,流传于世,填补了相关历史学术研究上的空白,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也是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事。不过,因为出版角度不同,这本书的宣传和导读上用了一定的噱头。如批评邓小平为教训越南就开战是草率的霸权主义,没经“人大”讨论和常委会批准;认为此战弊大利小,越南没从柬埔寨撤军,红色高棉政权垮了台,中国外交和政治上多年孤立;此战更打破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平衡,引发“华约”集团解体,造就超强的美国;认为中国军队在越南执行了“三光政策”,彻底破坏工厂、水电、交通等公用设施,物资全部运回国,在世界上形象大损等。

这样的宣传和导读,确实夺人眼球,肯定会令部分读者趋之若鹜。而实际上,如上评论不过只是此书最后一章的若干片断,相对于全书整体风格上根本无足轻重。考虑到出版方的价值取向与利益,作者如此加上一笔也是有原因的。读者大可不必理会,还是多多体味战争实录为好。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9 18:59
标题: 回复主题

先浏览一下本书的有关章节,相信很多人都有此愿望。fficeffice\" />

上册:

第一章 中越恩怨 第二章 战争起因

越南概况 领土争端

千年恩怨 安全战略调整

中越恩深义重 越南入侵柬埔寨

越南的民族战争 国内政治危机

国际发展机遇

迫害驱赶华侨

制造边境事端

第三章 激战前夜 第四章 朔江激战

广泛外交 平孟强攻

调兵遣将 激战长白山

战前准备 突破那良诺

作战部署 铁骑破坂洋

越军防御部署 攻克朔江

舆论评说 血战两岭

奋起反击

第五章 艰难穿插 第六章 奔袭高平

穿插先锋 突袭高平

直插扣屯 激战复和

营救副师长 攻打长形高地

捣毁敌师部 直插高平

突破莫隆 纳隆穿插战

穿插班庄 夺取高平

宗梅突围 攻占七溪

特工渗透

栋替遇袭

喋血运粮队

出击纳隆

掩护回撤

第七章 拉网清剿 第八章 重击谅山

克非清剿 炮轰同登

搜索清剿 外围拔点

弄密清剿 三攻法国炮台

西泥倒清剿 攻占班庄

景半清剿 探垄失利

攻打弄压 三打探某

奔袭广渊 夺取扣马山

攻占重庆 攻占巴外山

攻打扣当山

占谅山省府

攻打脱浪

夺占谅山南区

第九章 攻克禄平 第十章 钳击老街

攻克支马 巧渡红河

攻占长条山 攻克柑塘

攻占无名高地 攻占沙巴

夺取禄平 攻克老街

攻占迷迈山 攻占发隆

板烂失守 夺取孟康

542高地攻防战 攻占封土

杀个回马枪

612高地伏击战

英雄炊事班

攻打保肯

夺取高巴岭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9 18:59
标题: 回复主题

下册:fficeffice\" />

第十一章 战争灾难 第十二章 交换战俘

群众工作 奇耻大辱

配合行动 中国战俘

百姓灾难 越南战俘

越南描述战争 越军俘虏营

国际监督

交换战俘

战俘命运

第十三章 拔点作战 第十四章 老山血战

攻占罗家坪大山 主峰血战

法卡山之战 攻占6626高地

扣林山之战 夺取八里河东山

击落越军侦察机 北光计划

712大捷

李海欣高地

边防钢7

者阴山之战

第十五章 老山轮战 第十六章 侦察工作

南京军区轮战 越军特工

济南军区轮战 雷达被炸

兰州军区轮战 侦察英雄隆志勇

北京军区轮战 一分钟的战斗

成都军区轮战 惨烈的破袭战

侦察作战情况

航空侦察情况

第十七章 火炮神威 第十八章 人民支前

阵地作战 配合作战

压制火力 向导带路

重点打击 随军战斗

敌后侦察 主动出击

战炮猎手 修路护路

炮瞄雷达 急送炮弹

震撼敌胆炮兵团

智勇双全炮排长

第十九章 睦邻友好 第二十章 以史为鉴

成都会晤 苏联反应

高层互动 战争结果

边境变迁 战争后果

边界谈判 战争思考

战争遗患 战争启示

边境排雷

勘界立碑

注释

后记

《十年中越战争》确实收录了大量资料,并按照时间顺序、战场顺序进行了梳理,这个工作做得很不容易。不过,从总体上说,这本书仍然是一部网文大集合。很多年来,坚持关注这场战争的军事爱好者将部分军内总结、内部资料、老兵回忆等整理成文,发到网上。如燃烧的血网站、中国战友联盟论坛、军歌嘹亮论坛等,都有相关大量文章。《十年中越战争》的主要史料来源正在于此。还有一些相关资料,运用百度搜索,也大都能搜到,只是需要花费力气进行整理辨析。

因为是海量的网文集合,倪创辉并未标明相关作者,这点做得很不好。虽然这些网文早就传来传去,也不知是几手,很难辨析原创者。但至少脚注一下,这是治史的基本素养,也是态度问题,并不难做到。当然,在此书的后记上,倪创辉也声明了,书中引用的资料和图片大都由各种公开渠道搜集而来,请原作者通过出版社与其联系,以便支付稿酬。如果有原作者见到书中有自己的文章,也不必和他客气。

从全书的史料选裁上看,79对越作战较为庞杂,难度大点。东线高平战役和谅山战役大量运用了军内总结,资料性显得很强。因为作者是41军出来的,对于高平战役写得很详细,特别是北线,相关史料网上并不多,是本书中的亮点。西线作战写得就有点过于简略了,转承起合模糊,有点像流水账。其实西线作战不像东线那样主线清楚,脉络上应该多交待几笔,用点心。且相关史料网上也很多,特别是149师单挑ffice:smarttags\" />316A师,是很有写头的题材,完全可以写得更好更全面些。倪创辉在这里偷懒了,相比东线的不厌其烦,西线从史料选取上还是写法上都太单薄。

80年代坚守防御作战写起来难度就小多了,只要挨个战斗写下来就行,从百度百科上就能查到大量资料。也因此,这一部分有点随意,缺少仔细辨析求证,剪切粘贴的时候错误缺漏也多一些。

不管怎么样,在没有国家公开史料的情况下,搞出这样一部书来,总是一件好事。至于具体评价,见仁见智,大家自会心里有数。笔者不揣,在此多写了几笔,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共和国曾经有过这样一场战争。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9 21:05
标题: 回复主题

想知道LZ看过这本书吗?

想知道LZ能把此书和王志军的《79对越战争亲历记》对比一下吗?

还想知道一个至今未解的疑问:高平战区我军被俘女兵的真相?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10 11:26
标题: 回复主题

这本书我去年就从香港买到了,看着就似曾相识,后来在网上一找,大多都能找到网文。是粘贴出来的,有的地方把不该忽略的重要地方都剪掉了。

从总体上说,这本书是资料汇编性质,没什么个性,行文比较乏力。王志军那本既有资料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激情四溢,能以亲历者的感受来感染读者。《十年中越战争》逊色于《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但总的来说比较全面,基本史实都有,个别错误不少,但因为是网文粘来的,也难免,希望将来能出修订本。这是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中越战争的普及型读物,有历史意义。

关于7名女兵被俘,《十年中越战争》上是这样说的:1979年2月19日凌晨,一名越南特工伪装成我军伤员,混入42军某师战地救护所,里应外合,当场打死所有男性军人,将7名女兵掳走,被押到河内单独关押。后于79年5月28日交换战俘回国。至于7名女兵被俘后的遭遇,没有说明。其中5人被安排到地方工作,2人去了一所军医学校。档案都被改过,不为外人所知。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10-5-10 11:43
标题: 回复主题

当年打仗时,部队中盛传该所女兵(医护人员)遭遇了惨烈的结果,其描述的状况不堪入耳,

后来不再有什么说法了,只当是曾经的传言而已了。


作者: 北京老兵    时间: 2010-5-10 12:29
标题: 回复主题

关于7名女兵被俘,《十年中越战争》上是这样说的:1979年2月19日凌晨,一名越南特工伪装成我军伤员,混入42军某师战地救护所,里应外合,当场打死所有男性军人,将7名女兵掳走,被押到河内单独关押。后于79年5月28日交换战俘回国。至于7名女兵被俘后的遭遇,没有说明。其中5人被安排到地方工作,2人去了一所军医学校。档案都被改过,不为外人所知。

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写成文字的东西,尤其是纪实的,应该实事求是才对。

写小说、写剧本,任凭个人发挥,那还要合情合理呢。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10 18:58
标题: 回复主题

有的说有,有的说没,确实搞不清。

我是前年去年发现有专门的对越作战论坛的,大概3,4个论坛常去,而且还逐个翻阅过去发表过的帖子,在一个回忆第一次交换战俘情景的帖子里,作者提到了3名女兵,大概只有二行字,说3名女兵异常沉默不语的走过来(前面说的男兵过来后都是激动,心情外扬的),并说到被俘女兵是42军的。去年某个时候各论坛出现争论后,这个帖子我再也找不到了。关于第一次交换战俘的帖子还有几个,但都不谈双方战俘数字,也没有提到被俘女兵。

不过我想要是有能人,也是有办法查到的,其实办法也很简单,交换战俘时是有中外记者在场的,那么具体情况肯定在第二天香港,韩国,日本,越南,西方等国的报纸上报道,只要找到那天的报纸.....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10 19:01:18 编辑过]


作者: 不应忘记的战友    时间: 2010-5-10 19:59
标题: 回复主题
我同意北京老兵的观点,当年交换战俘是公开的,会有不少人知道这回事,若是真实的,现在就不会有那么多质疑的声音!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10 21:57
标题: 回复主题

《十年中越战争》其实已经搭建了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只是材料粗糙,没有精工细做。希望能有后来者,在这个平台上做得更精细点,更准确点,对数据和战役的分析更精到些,行文更加流畅些,重新写一版,而不只是粘贴剪裁,那真是功莫大焉了。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10-5-11 10:48
标题: 回复主题

1993年的4、5月间,我曾在街上买过一本《中越战争十年》的读本,当时还不到3元的花费,

却似乎是最早对中越十年战争进行较为详实记录的读本。因为本人喜欢收垃圾,又不爱丢废物,

所以这本书被我保存下来了。

书中图文并茂,大章小节,淋漓尽致,背景、行动细致入微。


作者: 为了忘却的记忆    时间: 2010-5-11 12:49
标题: 回复主题
北京老兵:

关于7名女兵被俘,《十年中越战争》上是这样说的:1979年2月19日凌晨,一名越南特工伪装成我军伤员,混入42军某师战地救护所,里应外合,当场打死所有男性军人,将7名女兵掳走,被押到河内单独关押。后于79年5月28日交换战俘回国。至于7名女兵被俘后的遭遇,没有说明。其中5人被安排到地方工作,2人去了一所军医学校。档案都被改过,不为外人所知。

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写成文字的东西,尤其是纪实的,应该实事求是才对。

写小说、写剧本,任凭个人发挥,那还要合情合理呢。

其实这个本不该有争论的话题被抄做的沸沸扬扬,当年42军战地医院的女兵很早就有过明确的说法,没有一个女兵被俘。

同时,她们也登载过她们(他们--她们的战友)当时记载的提及当时医院被袭的日记,也有他们战前战时战后女兵的合影像。

呵呵,他们的战地重游比158医院的女兵早10多年,最有名的一张照片就是战时及重游是几个女兵在同一地点同一位置的全体合影。


作者: 为了忘却的记忆    时间: 2010-5-11 13:04
标题: 回复主题

再谈一下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作战关于女兵被俘话题

近年一些网站的贴文中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绘声绘色地描写抗美援朝和1979年对越反击作战有多少“被俘女兵”,并大篇幅地描述所谓悲惨细节。

真实的史实却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只有一名女兵成为战俘,即1951年第五次战役期间被俘的第180师年仅16岁的护士杨玉华。美军因感到对单个的中国女俘不便关押,便将其送入朝鲜人民军女战俘的战俘营。1953年停战后,杨玉华被遣返时在板门店交换场地展示了自己在战俘营中缝制的国旗,受到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当面慰问。

 在1979年南疆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没有任何女兵被俘,被俘的240人全系男性。在那场作战的阵亡军人中也只有一名女军人,系在汽车上遭伏击中弹牺牲。

[此帖子已被 为了忘却的记忆 在 2010-5-11 13:07:02 编辑过]


作者: 为了忘却的记忆    时间: 2010-5-11 13:13
标题: 回复主题

当年121师有9名女兵参战,摘自121师医院战后总结:

一、上级赋予我师的任务:
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师担任直插班庄,切断高平之敌退路,阻止太原之敌增援、保障主力全歼高平之敌的大纵深穿插任务。战斗于1979年2月17日凌晨发起,全师从念井地区分四路出境,沿莫隆、通农、班庄、扣屯、高平、茶灵轴线,奋战28天,于3月16日胜利回国。
二、师医院任务及战场救护情况:
这次出国作战,我院担负全师的卫勤保障任务。全院参战132人:前梯队76人,后梯队56人。
随前梯队行动的医院门诊所和二所的医卫人员曾6次遭遇敌人伏击,消灭敌人18人。
前梯队遭伏击负伤32人、牺牲16人(1名配属翻译)。
在越南境内转移了6个点。
后梯队前接伤员15批,共456名,烈士遗体204具。共收治伤员646名,各种手术275例,危重59名救活55名。后送伤员13批共785名,烈士227具。
四次清扫战场收敛烈士遗体155具。
一所、三所、药房和炊事班分别荣立一、二、三等功。
全院火线立功4人、火线入团1人。
全院立三等功47人,占参战人数35.5%
全院干部55人,荣立三等功以上21人,占38%
给伤员输入液体及代血浆15万9千毫升。


作者: 悠然见南山    时间: 2010-5-11 21:56
标题: 回复主题

关于1979年自卫还击战有女兵被俘被辱,并不是近年才有人说,早在战争期间就广泛传播。

fficeffice\" />

就如同6楼老哥哥说的:“当年打仗时,部队中盛传该所女兵(医护人员)遭遇了惨烈的结果,其描述的状况不堪入耳。”

如果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为什么当年在部队广为传播?这个谣是谁造的?显然不会是越南人。

中国人谁有这个能力让这个谣在部队广泛传播?显然普通老百姓没有这个能力,个人没有这个能力。

挑起民族仇恨,让相信有这个事实的前线战士义愤填膺、满腔仇恨地为自己的姐妹报仇,是这个谣能起到的最好效果,多好的战斗动员令,比任何一个政委去动员都强百倍。

当年的四川刘文彩的“收租院”挑起了多少阶级仇恨,还有文革期间全国人民都相信刘少奇是叛徒、内奸、工贼,还有那个时代需要诞生的雷锋日记……这些都是政治,因为当时政治的需要,就会产生。

政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黑暗、要诡计多端!

[此帖子已被 悠然见南山 在 2010-5-11 22:09:38 编辑过]


作者: szzhd    时间: 2010-5-12 00:18
标题: 回复主题
北京老兵:

关于7名女兵被俘,《十年中越战争》上是这样说的:1979年2月19日凌晨,一名越南特工伪装成我军伤员,混入42军某师战地救护所,里应外合,当场打死所有男性军人,将7名女兵掳走,被押到河内单独关押。后于79年5月28日交换战俘回国。至于7名女兵被俘后的遭遇,没有说明。其中5人被安排到地方工作,2人去了一所军医学校。档案都被改过,不为外人所知。

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写成文字的东西,尤其是纪实的,应该实事求是才对。

写小说、写剧本,任凭个人发挥,那还要合情合理呢。

支持北京老兵大姐!现在有些人对这些东西总是津津乐道!个别参战老兵在回忆里也不负责任予以渲染,向他询问详情,竟然支支吾吾,我看他也是道听途说。我看过121师医院、124师医院老兵大姐们的回忆,她们都批判了这种传言。


作者: gaoyiq    时间: 2010-5-12 00:35
标题: 回复主题

说多了吧。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13 17:25
标题: 回复主题

在1979年南疆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没有任何女兵被俘,被俘的240人全系男性。在那场作战的阵亡军人中也只有一名女军人,系在汽车上遭伏击中弹牺牲。

-------------------------------------------------

在战盟看到的:

郭蓉蓉烈士(女)军歌,军营,军嫂,老兵,军校,转业,自主择业,军婚% y8 g2 k: t- l5 r9 D
山东省福山县人,1974年9月入伍。中共党员。162师政治部电影队队长,1979年2月牺牲,24岁。三等功。广西龙州县烈士园

杨小华烈士(女) 军歌,军营,军嫂,老兵,军校,转业,自主择业,军婚( V4 k4 u& b( k
安徽太湖县人,35242部队战士,1979年2月23日牺牲,19岁,中共党员,三等功。云南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14 09:34
标题: 回复主题

79之战中,我军参战的女兵较好地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普遍受到上、下级的好评,“北京老兵”大姐等的贴子已经以详实的文字和图像作了很好的回顾,网友们、特别是不太了解当年实情当代年轻人,应该多去那里看看。

战争期间和其后以段时间,类似“三人成虎”的流言也有不少。都是自己人瞎编的,这也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某些群体心理上的一些不好的毛病。A部队说个什么事,你问细了,他说有,可能是B部队的,你再认真一点,到B部队去,他们也说据说有这个事,但可能是A部队的。再举个例子:打仗的时候,后方甚至传出我军一个团千把人掉到越南挖的陷井里了,就这种低劣的流言,居然有些随军家属也信,一起哭着找领导问详情。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14 10:09
标题: 回复主题

我还经历过一件事,3月5日,我们在谅山市西北区靠山一带清剿时,曾抓到躲在山洞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还拿着测绘仪器连脚架,当时并没抵抗,估计是越南铁路或其它单位的测绘人员,但为了以防万一,也还是把他押解到后方甄别。后来过了一天,我又经过关押俘虏的地方,那个人也还在其中,关押的战士对我说,这家伙凶着呢,别看都一把年纪了,还躲在山洞里顽抗,用重机枪打死了我们几个弟兄呢!————看看吧,流言不就是这样出来的吗?测绘仪器说成重机枪,没抵抗说成是打死了几个弟兄。当然这批俘虏后来经过甄别,很快就地释放了,也没太难为他们。广西方向当时有个规定;吃“官饷”的抵抗者应作为俘虏;至于民军,有些虽对我军作过抵抗,但交出了武器,经教育服了气,也就就地释放了(有的单位可能不是这样办的)。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