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尧,是广西凭祥市中越边界线上的一个小屯,它距真正的边界线大约还有几百多米的距离吧,出境后,就是越南的同登。印象中,这里是1979年还击战时甘某部队的集结出发地,因为这里是突破口,是进入越南的一条重要的通道,所以想必一定聚集有很多单位的部队。狼牙山老兵提到的敢死队出击前好象就在这里的附近动员吧,因为文章提到在弄尧。
弄尧到底原来有没有村民我不知道,我认识它是在1991年底的时候,当时刚回来,自由自在,又没有工作,于是久不久就和朋友坐车去看看。当时这里的边境小额贸易已经非常红火了,因为越南是一个战后重建的国家,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物资非常紧缺,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商品物资,而中国的商品和原料又非常多,这就为边贸飞速发展创造了机会。
89年去越南的时候,那时边境各地都一样,还是静悄悄地,但已有一股力量蒙动了,那就是大胆的边民开始偷偷做小额贸易了,越南那边出来的主要是废铜烂铁、山货、药材、金银等等,中国的边民则是拿风油精、清凉油和其他药品、电筒、电池等日用品,这是战后边境贸易的初始阶段,属于偷偷摸摸的。那时我还在南宁读书,听说有朋友去边贸点收购搞走私,那时还没有边贸的说法,都叫走私,狼牙山老兵出发阵地的米七村,是当时出名的走私小道,越南人卖的金银很多。
等我91年底去弄尧看时,这里狭窄的小道上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弄尧与爱店这两个当年打仗的地方,今天是两翼齐飞,成为本地经济创收的领头军。当时这里各类山珍禽兽随处可见,就连凭祥市街头都有一个山货交易市场,有狗熊、蛇、穿山甲、果子狸等等,简直象个动物园。那时的边贸火热简直是达到了沸腾程度,不知救活了境内多少企业,据说南宁啤酒厂原来快倒闭了,边贸生意红火后才活过来,发展得很好,真是腐朽化神奇啊,只因越南人就认南宁啤酒,怪。买水壶和纺织品一定要上海的,想必上海的轻工业闻名得太遐迩了连越南人都知道上海货好。当时基本什么生意都好做,两国边民有不少人借这个商机发达了。
现在看到的图片,就是以前那个样子,只是人去房空,而且那时搭的木屋比现在要多,街道要长。因为现在的边贸已走向大额交易,管理和要求都很规范了,这种简陋的交易场所只能说是历史的沉淀了,记得有次和朋友在这里逛时,有个副总理也来这里视察。今天市场已往前转移了,移到了真正的边界线——弄怀。
[此帖子已被 刘同志 在 2010-9-5 2:10:39 编辑过]
这些小房子和今天弄尧两侧绵延几公里的房子真是鲜明的对比。
当时的弄尧街道不止这么短,大概有200米长左右,以前的房屋虽然简陋,但一间小小的商铺做的却是大买卖,图中只是刚进入通道时的情景。
弄尧座落在友谊关西侧,金鸡山脚下,是广西中越边境陆地上对越贸易最大的边民互市市场。1907年,孙中山领导镇南关起义的前夜,就曾住在这里。
弄尧距离凭祥市中心18公里许,这个名噪一时的边贸点四面环山,一条<!--ADV_CONTENT-->蜿蜒狭窄的公路延伸至越南的境内。如今的弄尧已焕然一新了。宽敞的圆形停车场车水马龙,沿街的新房铺面林林总总,而标新立异的酒楼,食店则四溢飘香。一幢幢整齐划一的货物仓库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这里人影匆匆,交易繁忙,一派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
以前,弄尧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庄。那里的几十户村民生活困苦,靠种玉米杂粮度日。中越边境硝烟散尽后,弄尧才被当地政府开辟为对越互市市场。 初时的弄尧边民互市点被称为“草皮街”,每天双方进入互市点的人流高达1万人次,双边贸易日成交额近百万元。人们摩肩接踵,或站在店铺门口数着钞票,或与人讨价还价。挑夫们装搬运卸货物是当时一大景致!这股上千人的人流横冲直撞,使得弄尧这个距离越南同等镇不足4公里远的“草批街”拥挤不堪。那时从我国运去的多半是日用百货、五金家电、农用机具,大宗的有棉布、成衣、啤酒、自行车、收
录机、电风扇、瓷器等,而由越南过来的则以木材、棉纱、橡胶、钢材、镍铅、铜、八角、茴香、海产品、土特产居多。偶尔还有一些前苏联的照相机,烘干机,水泵等销售。由于双边互补性强,我国的老牌产品,如上海、江浙、柳州等地的老牌产品成为越方的抢手货,出现了边贸救活内地厂家的奇异现象。
弄尧这种旺盛的边贸情景一直持续多年。随着中越关系的逐渐好转,与之关连的中越边境贸易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由小额贸易发展到批量贸易;由单一经发展成商贸、工贸、技贸的多种经贸;由单纯的边境贸易,到向纵深和多国拓展的贸易。1992年6月,国务院把凭祥列为沿边对外开放边境城市以后,为适应新形势,繁荣边境贸易出口通道,1993年,凭祥市又把弄尧定为重点建设项目,先后投资了89.2万元,用一年的时间,建成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以及4栋111间2700平方米的商品用房,并排除了从弄尧四方岭至越南边界沿路的雷区障碍,投资近300万元修通从四方岭至16号界碑的弄怀水泥公路,从而结束了弄尧到越南搬运货物肩挑人扛的窘迫历史。
伴随着弄尧互市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机械现代化的货物搬卸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细节。挑夫少 了,弄尧也没有当初的嘈杂与喧闹,但这里的边贸交易并没有削减的迹象。每天往来的货物大卡车进出弄尧互市市场,装货卸货,这何尝不是弄尧边贸又一新景观呢?
[此帖子已被 刘同志 在 2010-8-31 13:24:29 编辑过]
两国交换货物,用我缺的交换你缺的,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越南人怎么给搞成与中国“交换”子弹炮弹了呢,回首往事可惜可叹哪。
过去六,七十年代友好时期,中国对越南的援助物资还包括日常生活用品,所以越南老百姓对中国的名牌很熟悉。
最早的边贸可能是从广西的东兴县开始的,对面的芒街以前是中国的,后来以北仑河为界划给了越南,历来边民往来频繁,79反击战时我军虽打过去,但未深入。
防城一线的广西边防独立师1979年主要担负侧翼牵制的任务,主要是在滩散、峒中、那模几个地点,作战规模只有打海拔1000多米的高巴岭较大。
芒街在东兴对面,规模等同于越南同登镇,如果要打芒街,就不是小打小闹的。根据广西边防独立师的资料,他们从来没有打过芒街。
可惜那时毛还没长完,要不肯定能登上福布斯的榜
嗯,不过最好少带很有弹性的,那是弹簧,想当年留在那边土地上的废铜烂铁肯定有弹簧,但不会是最大数量的。所以光捡弹簧的话,还是登不上榜的。其实真的很希望刘同志能登榜啊,那样的话再回去就有人埋单了。今年很不巧,返回南宁时刘同志正好回家,只能大约在崇左会车了。
弄尧是典型的越南境内的地形,布局至高平一带的战场绝大多数是这样。
顺便介绍一下,在此边界地区,中国与越南划界有个特点,就是基本以山为界,比如在友谊关,金鸡山就是边界,出境后就是泥山了。进入越南境内后,基本都是泥质的山包了,有点象丘陵,同登至谅山都是泥质的山,有些山还挺高的,已不是丘陵地带了。由于山比较多,四处可以呼应互相支援,地形就显得复杂了,易守难攻。
略数了一下,集中在友谊关一带的突破口大致有以下几个(从边界的左至右数):米七、友谊关、弄尧、弄怀、渠历、浦寨。这6个突破口,从第一到最后一个,约有4公里的长度。开炮后,各部队就纷纷从上面几个口攻入越南了。
爱店是不同的,大概分3至5路,从左开始,依次为检查站至左边约1000米内,往前是540高地,即支马公路的左侧,中路是检查站口,右路是爬公母山,其中公母山可能分2路,一路爬山的东侧过去,一路从山的西侧绕过去(见作战经过图有红色箭头)。
说得不对的请老兵们指正。
喔?哪位血友?
那天周日必须离邕赶回,你们又返南宁了,失机!
刘同志:喔?哪位血友?
那天周日必须离邕赶回,你们又返南宁了,失机!
总之马肉吃不成了,呵呵
当年从弄尧出境的部队是163师487团的一营!
突破口:
米七 : 488
友谊关 : 487
弄尧 : 487
弄怀 : 489
渠历 : 489
浦寨 : 494,495
[此帖子已被 狼牙山后代 在 2010-9-1 19:49:50 编辑过]
163师,不愧是拳头部队。
春节后,整个部队开展战前最后的训练。全团着重练各级单位的指挥协同战术。战时各级指挥员下到基层指挥作战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而我,奉命分管高机连。高机连无疑是当时团一级里最强的持续火力单位,移动快,展开快,火力猛。共有九个战斗班,外加一个汽车班,一个炊事班,一个指挥班。战斗班每班6人,一台
开战前,我与黄指导员带领一排,在一个黑夜从弄尧前哨阵地出发,摸到国境线,观察敌方火力点,根据越方的蜡烛光和声音判断,标定坐标,随后向团部汇报。想来这也是我第2次进入越南,上次是抗美援越,这次是自卫反击13年,作战目的完全相反,确实令人不得不感慨。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早晨7点20分,中越边境万炮齐鸣,一片火海映红天空,自卫反击战拉开序幕。而我,则在十六日晚已接到任务,悄悄前出阵地,进入机枪阵地埋伏。当时黄团长交代,如遭遇敌人,可先敌开枪,我还担心的问:总攻没打响,会不会影响大局?团长坚定的说:你放心打,一切有我!于是10点正,我和黄指导员带一排摸黑出发。我叫一班长带两个战士为前导,成品字,相隔5米。约定拍枪托为号,其他战士推着三台机枪在后跟进。当时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四周安静异常,战士们心情的紧张,可想而知。如此行进8个小时,不过前进 200米,战士们已汗透重衣。所幸未与敌人遭遇,顺利进入预定阵地。次日战斗打响,炮火延伸后,我连战士以火力压制402高地和386高地的敌人,掩护步兵冲锋。由于之前制定的射击诸元准确,加上双管高射机枪射程远,火力猛,弹速快,很快就有效的压制敌人。
任务完成能后,接团部命令后撤休整。在回去的路上,前边的士兵报告,遇到敌人的炮兵封锁道路。我上前一看,听声音是六零迫击炮,弹着点是在山岭上坡路上,坡长100米,炮弹爆炸范围在二,三十米,每隔12秒左右一发。我旋即召集各车司机和干部开会,要求司机坡底等待,不许熄火,单车通过,在听到前一发炮响后立即挂2挡冲坡,只要过了坡顶就安全了。同行的段副参谋长有点担心,毕竟这样有损伤有点不值。我笑了笑,让他坐第一辆车驾驶室的中间座位,我坐边上。车在听到炮响后随即轰油,刚过坡顶,后一法炮弹就在后面炸响。其后的车辆如法炮制,都顺利的通过了,可最后的一辆出了点意外。司机可能有点慌乱,车辆爬坡的速度不够快,敌人的炮弹正好从车厢边掠过,吓的九班的战士一身冷汗。在随后的战斗总结中,我给连长打了招呼,认为这是该司机初次参战,紧张在所难免,不必批评或处分。
到了预定的休整点一看,是一个干涸的池塘。地形是好,可有一样,该地正好在我方炮兵的弹道线下,敌人如果反击我方的炮兵,岂不殆乎?我观察了一下附近地形,临时将地点改在左边100多米处,一个有三个巨型大石的窝地。2小时后,敌方的迫击炮弹将那池塘炸的坑坑洼洼。全连指战员连呼好险,同行的段副参谋长竖起大拇指:幸得赖参谋,要不起码三分一个连队报销了。团长后来得知,连声赞扬。
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特别是主攻同登的三营七连,攻击法国楼时几乎是抵近射击,战士们用手榴弹一个又一个的打敌枪眼,表面阵地占领后,马上用机枪手榴弹从枪眼打进去,经过十多小时的拼搏,才拿下法国楼。但此楼是地道工事,为防止敌人反扑,只能轮番不停的向里扔手榴弹和炸药包,后来还用喷火枪,经过几天昼夜不停的打击,最后炸塌出口,里面的敌人全成地老鼠。最后清理发现是敌A3师3团指挥部,仅有一个团副在守洞口时侥幸爬出,被我军俘虏,供认里面有200多号人。而此战七连伤亡惨重,全连 120多号人,剩下不到30人。
同登这一仗,我163师担任主攻,而师里则是我489团主攻,488团穿插,487团预备队,正面是一个师的兵力,同登正面是武元甲的一个王牌团。
修整一星期后,于25日晚,我团又继续向凉山发起攻击。而我连的任务是向波包村侧的无名高地进发。此时天下起毛毛雨,山地间还有雾,能见度极低。我坐在第一辆车头,突然发现前方有一挺机枪在前进的道路上进行拦阻射击。我立即命令停止前进,下车观察,并派出岗哨,组织布防,以待天亮在做打算。
第二天,刚蒙蒙亮,两个泥样的士兵喊着求援,说前面有四个炮兵连被敌人围困,被敌人的四周的火力压在一片稻田里,还被敌方炮火炸死两个战士和两匹战马。我立刻与连长,指导员研究决定,立即组织营救,随后报告团部。我和黄指导员随即到前方观察,我们的一炮连,二炮连三炮连和82炮连显然闯入敌人的包围圈,该地形三面环山,中间一片水田。敌人用一挺机枪封锁他们的退路,从火力上判断,敌人应该有20多人,还有一门迫击炮,一支火箭筒,其余都是冲锋枪。可就20多人,仗着地势,把我方4个炮连压在水田里,抬不起头,更不要说组织有效的反击,情况危机万分。我下来,叫2排的三挺机枪全推过来,利用一个竹子堆做掩护,交代任务:子弹上膛,用
由于高射机枪平射时,贯彻力强,子弹密度大,阵地上的敌人给打的抬不起头,退回村庄,我当即命令调整射击诸元,对村子开火,高射机枪射程远,威力大,农村的土墙根本无法保护敌人,后来上又有两辆坦克加入炮击,如此两小时后,敌方已无动静。而我方的四个炮连早已撤出。随后我和黄指导员带两个班进村搜索。在敌阵地上遗留一挺机枪,一具火箭筒和三具尸体。房子的墙壁密布的弹孔透得见光,地上到处血迹斑斑,衣柜里同样如此。想来可能是敌人看到我方火力凶猛,躲到里面去,不想高射机枪的子弹,击穿墙壁后还有很强的杀伤力。外面的空地上有几座新坟,显然是挖没多久的。后来团收容队进去,拉了好几车的弹药和物资,还在一个烟囱里发现一具尸体,一个细心的民兵发现还有呼吸,可身上没伤痕,原来是吓晕的,成了唯一的俘虏。后来得知,那是敌人的一个营部,有一个排的兵力。战争结束后的战评时,团首长特意以此为典型战例,加以总结,点评和表扬。
转自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09/83/21/3_1.html
一边关之约,结下一段相思情缘
1995年,中越边境弄尧贸易点上的边贸往来正如火如荼的时候,我高中毕业了。
早在两年前,我的二伯就在弄尧开了一家服装店,由于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一时忙不过来,就自然而然将我叫去帮忙了。
弄尧的侧旁是金鸡山,金鸡山的侧旁就是友谊关,昔日的战争,如今的商业,我初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到什么都好奇。白天我除了帮我二伯打理一些琐事之外,晚上就在台灯下学习越语。日复一日,几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一天,二伯叫我到越南去会面一位老顾客,当我办完事赶到弄尧时,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弄尧也恢复了宁静。
忽然,在一拐弯的山脚处传来一个女子的尖叫声,我赶忙加快步子跑上去一看,只见一位手里拿着大包小包的姑娘被两个流氓调戏着,看见我跑过来,两人拔腿就逃。
巧幸被我解救出来的是一位越南少女,她的名字叫阮茹霞,她包里的东西全是越南的手工艺品,据说这种小产品极大地吸引一些到弄尧来旅游观光的外地游客。她来这里,也是投奔她的表姐的。
从那以后,我们便经常见面,在弄尧,只有在早上和中午的交易最为高峰,下午时,两国的边民就渐渐地散去了。所以,一到下午我们便经常在一起。有时,我帮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则送给我一些小礼物;有时,我带着她去品尝一些中国的风味小吃,她也以同样的方式报答我。
渐渐的,我了解到了她的一些身世:父母双亡,家中只有一位老奶奶与她相依为命,她爷爷生前是一名民兵队长,父亲则是一名连长,母亲在生下她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
那一晚,霞向我讲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我看见她哭了,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她手上,安慰她。就在这一刹那,我忽然发现,我爱上了眼前这位纯情的越南少女。
忽如其来的感情,也曾让我们感到过激动和怀疑,但自从拥有了这些相拥的日子,生活反而更显得温馨和甜蜜。
从此,我们像所有的恋人一样,对未来的生活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想;像所有的浪漫爱情故事一样,我们走过了友谊关,游玩了金鸡山,在弄尧的各个山头,处处留下了我们走过的足迹,我暗暗地下定决心,此生一定要娶霞为妻。
二异国之恋,却是一场无言的结局
我和霞之间的恋情,二伯后来也知道了,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远在家中的父母亲。为此,我的母亲从家中赶到了弄尧,多次劝告我离开阮茹霞,结束这场异国之恋。
我的母亲是越南归侨,在当年中越边境关系紧张之际,越南当局进行了一场排华运动,在那场运动中,我的母亲受到了种种非难,她是怕我步她的后尘,而且,在我母亲传统的观念中,也不会去接受一个来历不明的异国少女的。
就在我左右为难之际,霞的表姐恰好又找到了我,她本来就很反对我和霞之间的来往,以至于我和霞在一起时,不得不避开她。从霞的口中得知,她表姐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在那场排华运动中,曾经非法侵占过一些华人的财产,在一次驱逐华人的行动中,被一名华侨青年开枪打死在边境线上。从此,她的家境渐渐地衰落了下去。
霞的表姐对我说,我母亲去找过霞。并且告诉我霞已于两天前回了越南,叫我以后不要再去打扰她。末了,她把一沓钱扔到我面前说:“这是你母亲要霞离开你的条件,我们不稀罕你们的钱,你拿回去。”
她的话使我感到耻辱,为母亲冲动的行为,也为我无力去挽留一个真心相爱的恋人。但自始至终我都认为,我们的爱是真诚的,是高尚的,是远离了战争,超越了金钱的。
霞的不辞而别,一定有其他原因,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地刺激着我,我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霞。
三越南之行,没有带回美丽的姑娘
霞走了,没有霞的日子是多么的寂寞与无聊,我仿佛对一切都没有知觉,恍恍惚惚中,也不知度过了多少个难熬的日子。
二伯看到我这样子,也是于心不忍。于是他决定让我回去一趟,过段时间再回来。
第二天,我怀里揣上了几千块钱,从二伯的店铺里出来,我没有回去,而是直接进入了越南境内,搭上了开往海防的班车。在一个小镇上,按照以前霞给我的地址,我很快就找到了她的家。
出来开门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把我迎进屋之后,告诉我霞还没有回来。
在她家的客厅,我看见了霞的父母以及她爷爷的相片,奇怪的是她爷爷的照片旁边紧挨着另一张相片,照片中竟然是一位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中国军人。就在我诧异的时候,老奶奶走了过来。
她向我讲了一个故事。霞的爷爷以前是一名民兵队长,上个世纪60年代时,美国派兵入侵越南,为了支援越南,中国向这个小镇上进驻了一支部队,这支部队的一名连长和霞的爷爷在并肩作战中结下了浓厚的友谊。一天,敌机突然袭击了这座小镇,他们一边组织部队进行还击,一边疏散群众。忽然,那位连长扑在了霞的爷爷身上,一阵猛烈的机枪过后,霞的爷爷获救了,但那位连长牺牲了,那时,霞的父亲刚满5岁。
我不由得钦佩地看了看那张中国军人的相片,他刚毅的面容在告诉我中国军人的灵魂是高尚的。我的脑海里立即出现了他那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壮举,正是这些高贵的品质,使我在异国他乡的时候还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到了1978年,霞的父亲已是一名连长了。但历史却遗憾地翻到了1979年,中国对越南进行了自卫还击战,作为一名军人,霞的父亲接到命令后开赴了前线,在一次与解放军冲突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身亡。当时,霞的母亲快临盘了,听到这个噩耗后,她忽然双手紧紧地护住肚子,疼得脸上直冒汗,霞的奶奶意识到了她要生了,可是,解放军已攻入了这座小镇,战斗过后交通、设施都陷入了瘫痪。无奈之下,老奶奶找到了解放军,部队得到首长的指示后从随军医院抽出了两名军医,对孕妇进行了剖腹产手术。由于种种原因,婴儿是保住了,但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一个星期之后,部队接到了撤回中国境内的命令。
啊!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家庭呀,稚嫩的双肩却要承受这么多的恩恩怨怨。但是,我们是远离战火的一代人,上一代的恩怨也要我们去承受吗?
如果说,我的母亲和霞的表姐,是那场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站在她们的立场她们理所当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是无辜的,我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老奶奶最后对我说:“我很理解你们的感情,但霞已有了自己打算,她选择了当一名教师,想用她的亲身感受,去告诉孩子们只有和平才是最美好的,这就是她在弄尧与你不辞而别的原因。”
我不知道霞的选择是不是明智的,她这种选择却让我深深感动着。正如老奶奶所说,也许你们还要承担一些不必要的责任,那么你们下一代的人,就会活得更加幸福和美满。
老奶奶向我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霞还没有回来,然而,我已经再也没有等下去的必要了,我辞别了老奶奶,再次搭上了开往边境的班车。
汽车在缓缓地启动着,忽然,我透过车窗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正小跑着向我挥动着双手,她右手上的一块白手巾在有节奏地摆动着,像一朵百合花在清风中颤巍巍地开放。我如刺在喉,紧紧地把双手贴在车窗上,我知道,这只不过是我们在做着最后的诀别罢了。汽车终于远去了,远去了……它扬起淡淡的灰尘模糊了我的视线,而我却无法忘记在这红尘之中结下的一段情缘。
越南之行,我虽然没有带回美丽的姑娘,但我却带走了一个姑娘的情意,带走了一个姑娘的理想,带走了一个姑娘的美丽与善良。这些足够我怀念一生的。
转自http://qkzz.net/article/e71f7dfe-d745-4187-8e78-a9425d9997c3_2.htm
王兄,489好象也是从弄饶出去的.
狼牙山后代:突破口:
米七 : 488
友谊关 : 487
弄尧 : 487
弄怀 : 489
渠历 : 489
浦寨 : 494,495
[此帖子已被 狼牙山后代 在 2010-9-1 19:49:50 编辑过]
王兄,489一部好象也是从弄饶出去的.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9-30 22:37:56 编辑过]
水刃木的记忆力很强,您的回忆很准确,。
由于只有一张相片,无法展示更宽的视野,我补充一些吧。图片就是弄尧村的靠后(境内为后,境外为前)。从金鸡山下来后,下山坡,往前约150米左右,就到了图片中的地方。如果再继续沿小街往前走,就到了边贸的中心点。再走到小街的尽头,就是您说的正道小路口,此处地势较高,91年底去时,此处是关卡,当时我以为这就是边界线了。其实再走下山坡约300多米处才是弄怀。
弄尧的确在山凹处。以前我估计左侧应该有小路直通同登,但没有走过那儿。从地形来看,比较适合部队的隐蔽集结。说到侦察,如果在平原,可能难展开,而此处到处是山,植被茂密,都便于双方潜伏侦察。
处于边界线最前端的弄怀,四面环山,关卡处在两座高山的隘口处。弄怀的右侧有条小路上骑界的高山,那条小路胡志明走过,有人称胡志明小道,巧,孙中山也在弄尧呆过。
如果没有老兵详细地介绍,我还不知道弄怀的情况,原来战前就是边贸点。嗯!看过边境有关的历史资料,解放前或更久前,有不少地方都是传统地边境贸易点,我突然想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这些传统地边贸点,竟然大多数是我军的突破口,比如宁明的板烂、爱店、北山;凭祥的油隘、友谊关、弄尧、弄怀;龙州的布局、水口、那花、科甲等地,我想,或许是因为有小路,便于部队和车炮机动的原因才这样考虑,否则翻山越岭,何时能达到目的地呢?
部队要开进到弄尧、弄怀,我想很不容易,因为当时的路,应该是在山腰凿出来的,并不宽,要是会车,还真恐怖。从弄尧下山坡到弄怀的路,坡度非常大,坦克能翻山越岭开到弄怀,真厉害。
另外一个问题,过了越南关卡,还有约200米的路是在隘口,两边都是越南的骑界高山,越军应该在山上部署强大的火力才是,当时你们部队没有遇到非常大的阻碍吗?
这里就是弄怀的关卡,两边是高山。红楼是否是以前关卡的房子处?
这是在弄尧与正道交叉路口处下山坡后不远拍的。往同登地区拍去,山底下是弄怀,对面山是同登地区的山。
这样另类的设计,足以反映弄尧复杂的地形。
金鸡山拐去弄尧的路上,这是路的右边山坡底下的样子。
弄怀的一角
胡志明小道
弄怀的路,这是在下坡后往坡上拍的,显示不出大坡度,也可能不是最陡的地方。
[此帖子已被 水刃木 在 2010-9-10 22:14:43 编辑过]
该照片是我9连2排在79年战前在弄尧房东家拍的,也是我163师政治科李永安干事驻连队时拍的照片,这弄尧没几户村民,就几座这样的土砖房子,好象连部住的那座房子大点有炊事班,上面刘同志的照片好象不是我们隹的弄尧,弄尧就在金鸡山右下则的深洼地里,村子几座土砖民房背靠金鸡山,民房背后的深洼地是几块干田地。
下图照片是边境口岸弄怀,这也是79年李永安干事在总攻开始后拍摄我们连队后勤保障组[后备出境]人员,这里仅只有几座砖粉泥结构房子,左侧房子是边关暑工作人员的住房与办公房,前面是一座橫跨的房子[靠右],左侧是个通道口有红砖围墙,战前被封闲,攻击时是我军坦克推倒了围墙通道,跨过通道边境口岸就是一条长500米以上宽200米左右的干地益口,接近公路前就被越军挖了一条很宽很深的防阻坦克的沟壕,我军先头开路坦克在此受阻,好象是工兵连调来挖土机推平,因为从金鸡山到弄怀这一小路全部是由工兵部队推出来的一条车道,所以总攻发起工兵们也跟随在这一路上昼夜作业。弄怀出口是四面环山植林茂兴最低洼口,右侧山林直立而上,人在下面是看不到山顶的,如果爬上山顶可以把越南看得一清二楚,估计没人能爬上去,大概我们的侦察兵可能到过上面,但从出境口边人是无法爬上去的,那都是绝岩陡壁还有很多自然山洞,我们总攻前二天都是潜伏西面一带的山脚或自然洞里。这左侧是一条长埧似的密林山,小路是从后面的山坳上沿这条左侧山边直下到弄怀出口岸边,其实后面的弄尧离这前面的弄怀有很长一段路[大概有一公里],徒步走至少是40分钟以上,而且从弄尧低洼处要上几道弯山路才能到达山坳上[这里原是我连战前设立在山坳左侧山口的潜伏哨],然后才是从山坳左侧山边路直下至弄怀。这二张图照片才是我们连队真正住扎过与潜伏出国门的地方,刘同志的新拍的弄尧和弄怀我根本看不出原貌地形,那条长新建的街道是不是山坳上一带,如果是的话,该地也是搭帮了我们当年作战部队的工兵战友们给开踩出来的。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9-30 22:38:43 编辑过]
水刃木老兵图片中的民房我也没见过,尽管很熟悉这种民房风格。因为我十几年前去弄尧的时候,所见的是山沟里有条“小街道”两旁全是简陋的房子,全是商铺。这所民房前面能晒谷,看来不是小街道的,因为它不是做商铺的那个样子。也许老兵图片中的民房已超出我经过的范围了,有可能在“小街道”附近不远处。
老兵最后一张图片,看起来当时周围小松树非常茂密,难得一见。
我拍的关卡图片中,高高的木棉对往前走约25米就是边界线了。
新建的街道很长,从弄尧右侧当年的山路(算是山顶处),往弄怀的山下走,一路都是这种新建的商铺。只怕有1。5至2公里长。1991年底的时候,只能让人到弄尧交易场,在山顶处设关卡,不给中国人进入,只准越南挑夫或商家进出。
水刃木:
上面的照片和下面的照片是同一位置:弄怀突破口。越南那边早已推平改造没有多少痕迹了,但边界上还残存一些墙壁,就是当年留下的。
版主同志展现的照片却与我连上一张照片完全一致,没想到30多年后该出口更新了。从更新的出口大门应该是旧房子最前当的出口地。
水刃木:版主同志展现的照片却与我连上一张照片完全一致,没想到30多年后该出口更新了。从更新的出口大门应该是旧房子最前当的出口地。
的确,出口大门左侧位置就是当年那所房子的位置。上一张在金鸡山俯拍弄尧、弄怀商铺街的照片。这是2007年二上金鸡山时拍摄的。
照片里面应该是“通往弄怀的商铺街”,我标错了,照片已经上传,懒得改了,特此说明一下。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10-9-26 23:17:5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9-30 22:39:18 编辑过]
这张是同一位置,不过把镜头拉近了,把山垭口放大了,您看看潜伏哨位是否1,最初设立的潜伏哨所是否2?
还是同一位置,把弄尧拉近了,白色新建的是仓库。
3年前的照片了,今年7月曾经进入过弄尧弄怀,但当日我们运气好,零距离拥抱台风和暴雨玩游戏,结果只能透过朦胧的车窗往外看,都不知道现在变得怎样了,到了弄怀我都没有下车,只有一位仁兄顶着暴雨打伞冲入了弄怀边境出入口。侦察成果为零。
弄尧村地形地貌已确实明显,那个时侯没有这么多民房,就几座土丕房子。\曾记得我们住的房东家背后有块大菜地,而且是树枝偏拦着围圈,大菜地种了很多的菜,菜地靠后边有一棵大树,好象就在现在的仓库后边那里位置。1号点的山亚口置位很明显,却实是我们年底过春节期间设置的前伏哨位,记得我们是从弄尧村左边一条田梗小路直爬上山亚口的,到顶端靠前就可以腑视左前方的同登镇全境,我们派哨位一般是2个人一班岗轮值2个小时换岗,2人一前一后靠藏身在山路旁边的树丛里卧地监视过人动迹,靠右边路哨在前可以腑视同登方向有人从山路走上来的一切动迹,靠左边路哨在后彼上随时倾听前哨位的引领动向,一旦前哨位发现情况[发出信息]后哨立即做出掩护准备,子弹上堂但关掉保险,卧在树丛里瞥着呼气,似乎只听得见山地虫子的各种叫声。大年初二晚上我与付班长[已牺牲了]站10一12点岗,换岗后是6班长带他班的机枪手朱建民[每个班只轮换一班岗]接岗,到了快接近2点钟6班长[作战笫一天临时担任排长了]在前哨位上看到同登那边有人朝山路走上来了,并打着一闪一闪的电筒光,快接近上我们这座山亚口时沒有闪光了,只听见嚓嚓的走路脚步声。6班长早已示意后哨兵上前来描画好捕促,二人仍是一左一右拉开距离,待等几个黑衣人走进他俩伏击圈内时,6班长刷地从后面举枪堵住退路,后哨兵也随即端起机枪拦截了去路,4名黑衣人立即吓得缩成一膛不敢动,立即6班长把4个黑衣人用麻绳捆住手一牵一牵地带回连队,让朱建民一人呆在哨位继续守住,带到快接近村庄时三排换岗的哨兵已上路了,6班长叫哨兵迅速上去换岗,抓回来一看是4个穿黑衣的女特工,身上没带枪,还有一个是怀孕的大肚子,后来听说是越南那边男兵打骂侮辱黑夜跑过来的。
上图2号位置不象是我们连最初设置的前伏哨位,虽说是一山之隔但离得很远,是相背的山右前方,记得从弄尧上小山路要拐二道弯才可到山坳上,到达山坳上是一座长形山,山路是从右侧长形山边直下到弄怀出口地的,而且弄怀这座不与弄尧山相连接,弄尧山也是直横断了那座弄尧山,我们在那个山坳上设潜伏哨是看不到金鸡山的。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10-9-28 23:51:28 编辑过]
最后那张《金鸡山俯瞰弄尧》一图,“血”字左边那些房就是我说的正道交叉路口,91年底时这里有个关卡,不给中国人过去,只有越南挑夫或商人可以进出,当时我以为这里就是边界线,其实距边界线仍有2000米左右,就是弄怀。从此处往前下山,坡度很大,我两三次开摩托车上去过。西蒙去过也知道弄怀商业街有非常陡的地方,所以我在想,战前这里的山路应该不宽,它本来就是山石小路。那么坦克是什么时候进到弄怀的?
前面老兵也介绍,越南关卡那边早已挖好了深深的壕沟,有可能是防坦克的。我多次站在越南关卡里面,环顾四周,这两边都是青山,真正的一夫当关的地方,不知开战时这里有没有遇到激烈的阻击?
弄尧说是山凹,其实它还是有一定高度的,海拔应该比同登还要高,所以可以俯视同登镇,如出境后,拐大弯,下坡,才到同登镇,所以同登镇应低于弄尧。
如坦克从平地开上山前往弄尧,要绕着弄尧后方的山腰转几大弯才上得来,坦克的马达声越军应该判断出来了。
在友谊关地区,我军有多个突破口,兵力又占绝对优势,以同登一个团多的守敌相抗衡简直是鸡蛋碰石头。苦大那边也没多少兵力,所以我军多路突破,分割包围,使敌处于被动局面,连谅山之敌也没有什么激烈的对抗,胜利是必然的,只不过我们也付出一定的代价。
根据我的记忆结合刘同志的解释再探讨一下,刘同志说的那右点应该是弄尧爬上去的山坳地带,但记得山坳上不只这一点高,应该还要上右前爬一坡才能到达山坳上的,而且山坳上是绝对没有村民住房的,我们从弄尧至弄怀上山下山途中是绝对没有任何民房建筑,这一点我们记得比较清楚。象班主标的那个1一2号点很不象去弄怀的山地形,看来我们明年三月去那边要仔细瞧瞧再拍些照片。弄尧村图片有很象似,但就是山坳上面那边的地形地貌很不象,就算路道有开采建房,但山地山貌地形不可能改变,再者又不是整座搬掉改变,其大致地形应该不会变样的。
我们9连记得是79年12月初间从凭祥市一家化工厂移至去弄尧村的,当时我们都是全部携带装具,并且是徒步开进弄怀[之前连领导己去联络察看过了的],沿凭祥大公路行进至到金鸡山脚下只见前面山高林密,山头上乌云雾浓,队伍中有人说前面就是友谊关了,但还看不到友谊关就往右侧上了山路,经过金鸡山右侧中段几经挎拐,走了半天工夫大家累得气喘喘的,并且队伍也停停走走才终于到了一个急拐处下坡既到了一个村庄[弄尧]。到达弄尧村我们就取下背包停在几座民房前面大空地里,我们二排是走在前面笫一批先到达该村的,记得我们先前到达的等了半个多小时后面的队伍还没来齐,后勤吹亊班的就更慢了,炊事班和连部还有全连的行装都是用一辆汽车拉到金鸡山那边大公路口,当时还沒有开路道车沒法进来弄尧。待到步兵战斗班排到齐后,连长发令集合分配各班驻扎处,而我们就又起身往前面小路上山,爬上一坡拐上了那个山坳上,四周都是山林没见有民房,与此同时,我们就在山坳上左前[一座长形直达弄怀的山林]寻找合适地搭建帐蓬供临时休息,副连长和排长带领班长察看地形选择哨位,我们在山上值班前伏放哨达二个多星期,后又轮换其它排换了岗。我们在山上的任务就是前伏站岗放哨,白天还可以放松精神,一旦到了晚上的潜伏纵深岗哨就非常紧张,几乎随时觉得会有越南特工摸上来的感觉,卧在树草丛里瞥住呼吸一动不动,任凭蚊虫爬在身上也不敢动,这种高度性紧张也给了我们后来出境冲杀,冒着枪林弹雨也不惊谎,其实是战前的实地潜伏放哨磨炼出来的胆量。
我们在前面站岗放哨,吃饭打开水都是轮流人下去回弄尧村,每次当然是轮二个人去,不分昼夜枪是不能离身的,而且每个人身挎子弹是60发,前伏站哨的子弹火力全配齐。后来我们轮换下来后白天到金鸡山右边地带搞单兵射击训练,晚上除了班哨岗,然后全连还有一个前伏岗哨,就是在弄尧左侧的山亚口上,因为弄怀路道山坳上我们有了前伏哨位,弄尧左侧山亚口是唯一的进出弄尧至同登的林道山路,是人走出来的道而不是正式路。我们连队后勤班[连部人员]每天要回去凭祥市拉生活物资,每天都是连部上司,司务长回去到营、团后勤保障处去报到分理物资,有时候东西多还需从班排抽调人去大公路边接物资,我曾经抽调过去了一次大公路边接物资,那是年底了细雨下个没停,从金鸡山右侧小路上看到了工兵部队正在用大型推挖机开路,大半边山土路就是那样开采出来的,后来的坦克、汽车也都从这条土路上来进入弄尧前往弄怀的。
至于刘同志说的我军坦克、汽车在这条新开采的路上大张旗鼓地开进来的,这你就外行了。我们连是总攻发起的前二天里就全部收拾完毕开进了弄怀边境潜伏待命了,连队全体人员只携带作战用的弹药等装备,其余的背包、行李装全部是团里派来几辆车[那时候道路通至弄尧村了]拉回到凭祥某村由村民集中保管。我们全部已进入到边境一线前沿潜伏待命,撤出弄尧后工兵部队立即开釆弄尧上山坳路段,从山坳左侧山边人行路好象工兵只有在2月16日稍加修饰后坦克就可以开进弄怀出口地,说来也怪,我军坦克好象是2月17日临晨2点多钟从山坳上开进弄怀的,我看到坦克从山坳上过来是打开前小灯一路斜排下来弄怀,坦克不多大概是一个连的坦克10来辆,到达弄怀就熄火灭了灯光[没有开大灯],然后坦克连调整队伍。但也不怪,为什么我们这边的坦克、汽车这么大张旗鼓地开进来,而越南那边却毫无察觉呢?其实我们这边是山高林密,弄怀就象一个布口袋,越南那边是一条横跨公路,而且越南的阵地都在公路那边的小山包上去了,他们也不敢冒然靠近公这边的高山林边来的。最主要的是:我们全军人员已全部潜入到边境一线出发地带,有的穿插部队,侦察分队,工兵分队,还有炮兵引领侦察分队都已经越过边境深入到越南境內纵深地带潜伏着了,坦克和汽车都还在境内的安全地带行走,除非是越南特工深入到我境內才可以发现我们的行动,象我们的千军万马都巳全部潜伏和埋伏到了他们那边了,边境一线全部是我军将士张口了血盘大口,连越南那边的蚊虫都无法钻过来的,所以同登之敌是守蛛待兔,被动挨打的。因此,我们在6.20分钟万炮齐发出时,越军阵地上还在睡觉,我们攻上同登5号高地,看到被我军大炮炸死的越军没穿上外衣,好多炸死的只穿了一条睡觉的內裤叉。同登5号高地是法国炮台的天然屏障门户,山头不高但是我军攻击部队最易也是坦克最易爬上去山头。就是配备我团作战的坦克连怠误战机,在弄怀出口前面一条深洼沟把该死的坦克卡了一下时间,如果该死的坦克早一刻钟冲上5号高地,敌人一下做不好全面集中在5号高阻击我们的,害得我们营攻击5号高地牺牲了那么多人,而且这些鬼坦克没有起到先头杀伤敌人的作用,到了5号高地象个懒蛤蚂似的爬也爬不上去,害得我们先爬上去了遭敌近距离打击。如果全部坦克爬上去5号高地碾杀,我们就有可趁机冲上去给敌人来个触手不及的消灭,沒想到只看到二辆坦克爬到半山腰就不能动了,其它坦克在山下乱放炮也没打中什么敌人,后来下面的坦克看到半山腰上的坦克不动了,就掉头往公路穿挿到5号高右侧去了,真她妈的一群烂乌龟壳,爬山不上的坦克有啥作用,就象汽车跑公路,并且还是一个很好爬的小山包,坦克真沒发挥好作用!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9-30 22:40:09 编辑过]
弄怀出境口岸前出的各山林里全是我军人员潜伏了的,凡在越南那边公路靠我方边内全是我们的人,有的分队潜入越境过了越南,因此,弄怀出口的那条益口道一直到公路上是没有敌人的,所以这个出口地还属我方安全地带,沒有越军到此地来阻击的。越军他们还是在公路那边较远的小山包上去了,其实弄怀出口到越过公路,再通过一遍干田地直至对面小山包[其对面还有个小村庄]这一带都没有越南正规军,直沿公路进攻往左[同登方向东边]到达5号高地才有大量越军固守在此,所以弄怀出口对面都是田梗小山包,山包上虽有战壕工事,但都是留给当地老佰姓民军用的,而民军胆子小那敢在这前面的小山包上阻击,一直到达4号高地接近了5号高地才是与越军的恶战!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9-30 22:40:41 编辑过]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