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界广西段的界碑情况。fficeffice" />
原有的中越边界的界碑是按照中国清政府与占领越南的法国政府代表签订的“中越边境条约”确定界碑数量和位置的。据说,当时广西省与越南接壤的边界共有240块界碑正碑和40块负碑。正碑的排列和走向大致如下:
东兴段1 - 33号界碑:由东向西,北起北仑河口,向西至东兴县(战时改为防城县)与宁明县边界交界处。
东路(段)1 - 67号界碑:由西向东,西起凭祥市西北的平而关,向南经凭祥市边界、再向东至宁明县与东兴县边界交界处。
西路(段)1 - 140号界碑:由凭祥市西北的平而关起, 向北经龙州县、大新县硕龙,转向西经靖西县、那坡县与云南升的富宁县的边界与越南的交界处。
战后, (2000年后) 中越两国政府对边界重新划定。分别将中越陆地接壤的边界原有争议的地区进行协商、重新划定了明确的、不留争议的、不可被自然改变的边界,重新编排和修建了新的两国边界的界碑。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有着1347公里的陆地边界线。1999年12月30日,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开始在边境进行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工作。
2000年8月和11月,中越联合勘界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起草勘界有关法律文件。根据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将在边界全线由东向西埋设1537座界碑。
按照国际惯例,陆地边界谈判的第一步就是两国各自提出边界主张线。在最初的主张线提出来后,两国专家组比对发现存在近300处争议。但是双方在详细谈判协商后,确定真正有争议的地方只有164处,共计227平方公里。最终,这227平方公里土地113平方公里划归越南,114平方公里划归中国。
除了分歧,自然条件的险恶也给堪界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中越边界地区地形险要复杂,气候条件恶劣,越南奠边省及莱州省等许多地区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在1347公里的边界线上,有344公里以河为界,而且连续的洪涝导致河流变化。许多边界线远离村舍,往来道路极为困难。一些勘界立碑工作组人员必须跋山涉水,穿越三四天丛林才能到达边界线,而且一些地方还有地雷遗留,工作人员流血受伤是常有的事情,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所以,在勘界过程中往往需要当地向导来协助勘测。
界碑还分为单立界碑、双立界碑和三立界碑等几种。“有的地方只需要立一块界碑就能明确边界走向,这叫单立界碑。有的地方地形比较复杂,出现山坡、山谷、河流、峡谷等立了主碑之后,还需要立一块附碑来标明边界走向。为了确定河流主航道中心线,需要在河的两岸各立一块界碑,这叫同号双立。”中国国家测绘局中越测绘办主任武晓淦告诉记者。
正因为情况的复杂性,中越边界上原来预计界碑编号1373号,总计大约1534块,但从最终的情况来看,为清晰地表明走向,新增了400多块界碑,界碑总数达到近2000块。
有趣的是,中方的界碑与越方界碑有着鲜明的对比。在凭祥友谊关口,中国大型界碑身高1。6米,基座高达40厘米,正面碑身镶有直径30厘米的金属国徽。中型界碑有1。2米高,底座也是40厘米,而小型界碑的底座只有20厘米,碑身只有1米高。中型界碑立在边界上比较普通的位置,小型界碑则往往立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方。
凭祥边境立碑人员反映:“越方所立的双号界碑也分成大中小3种型号,尺寸与中方相当,但凑近一看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越方的界碑是空心的,中方的界碑都是实心的,而且几乎都是整块的花岗岩。”
根据国际惯例,我国所立的中越单号界碑分成大中小3种类型。确定立哪一种型号的界碑,需要通知对方。在交通通道、口岸等边境来往频繁的地区,一般会设立大型界碑。界碑由一块完整的花岗石砌成,预计使用寿命至少100年。
中越边境很早就开始动用高科技的控制系统来确定边界,高精度的卫星定位系统使得界碑和边界走向达到了厘米级别。
倍受大家关注的、81年我们从越南人手里夺回的法卡山, 仅剩3号高地仍属中国外,1号、2号和4号、5号高地改归越南;而其东面的北山地区过去错埋的界碑,被恢复到正确的原位,中方收回很大一片领土。
[此帖子已被 含笑江湖 在 2012-12-29 10:27:36 编辑过]
含笑江湖老兄,对于法卡山的归属,文中所述有些疑问。
法卡山五个高地,按1-5号从西北向东南走向。按照划界原则,主峰从分水岭走向,怎么么划才能够让仅剩下3号高地归属中国,1、2、4、5号高地改归越南呢?一般资料是1、2号归中国,4、5号归越南,3号高地国界划在山顶南沿,竖立起新勘定的1156号界碑,主峰的大部分划给了中国。中国退出占领的4、5号高地。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2-12-29 14:23:2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含笑江湖 在 2013-1-8 9:18:57 编辑过]
阵地标注正确,我上去法卡山两次。主峰为3号,1156号立于其上,一分为二,从我方阵地上主峰3,实际就是经1、2沿坡而上。2009年上法卡,1156号已立,但未正式生效,所以我能够在连长的陪同下走过4号、5号。2010年再上时,已经只能停留在3号峰顶,4、5号已经不能进入,在4号入口的小路上,堆有沙包,越方定期沿5-4-3路线进行巡逻,双方边防相安无事。
从叫卡峰顶,能看见3号、4号、5号及远处浦六德一小段,现我边防驻守;法卡-叫卡结合处,经常有越南人偷上,见我边防即闪,路侧仍有未清除之雷区,浦六德旧工事多以封闭平毁,约中段位置立1157号碑,越方经常烧山,烧光植被,而我边防常须在我方侧扑火以免火势蔓延。越方烧山意图明显,名为烧山育林实则借烧山观测我方阵地(如我方不灭让火烧光植被则山体地形完全暴露无遗)。
浦六德一侧向我方凹下去的地方叫白果山,原争议界线及实际控制线为图上黄线,现按照传统分界线红线划分。
八0年下半年, 广州军区、广西军区根据总参的要求,开始查看战后越军侵占的边界要点。在各边防守备师和野战军移交阵地前后,广西方向根据各师团侦察分队和边防连队查到的情况大致如下:
边防1师、边防5师方向没有让越南人侵占的边界高地要点(或称骑线点),各边界争议区基本在我军的实际控制下;
边防3师7团1营管辖的廖行541.2高地(战前被越军占领,124师侦察科长梁剑带领侦察连部分人员前出侦察时,被偷偷越入我境占领了541.2高地的越军击伤臀部,侦察行动被迫取消)。战后,南宁军分区建立了廖行民兵哨所,有民兵约一个排在那里控制541.2高地,经常与当面的越军有火力摩擦;
廖行东侧的法卡山, 由于我方一侧坡陡林密、交通不便,我军在战后没有驻军。越军是在79年发现我军没有占领法卡山,就派出为数几人的临时观察哨常住在那里,而后面的4号、5号阵地有约一个排的兵力。成为越军占领的对我威胁最大的一个骑线点;(我等有幸参与了法卡山战斗的战前侦察,掌握了解了越军在法卡山的兵力、工事、障碍等情况,战中侦察越军敌情变化情况、审讯越入我境对我炮兵阵地实施侦察偷袭的、被俘的198特工团人员;战后观察标绘了法卡山当面越军工事障碍、兵力部署图);
边防3师8团1营管辖的那花地区就有两个越军占领的骑线点,一是那花以西的658高地;二是那花以南靠茅山。658高地在边界线上,是越方一侧坡缓、我方一侧坡陡,无路通行,属克斯特地貌的士头山,有越军一个加强排占领。对我那花村威胁较大;靠茅山,主峰823米,原西路16号(?)界碑就埋设在山顶。靠茅山从地图上看似乳型向越南突出,我方领土只是靠茅山相对坡陡、植被茂密的东坡一小部分,山顶部分向西延伸约有4-5百米(越方领土),我方在自卫反击战时由攻占靠茅山的43军129师临时修筑了一条小路。战后已杂草丛生。而越军凭借地形有利,实际占领靠茅山山顶、北坡、西坡和南坡的兵力是一个加强营!是一个非常难打、很难收回的地方。
658高地的守敌同属越军347师,非常嚣张!是133师在84年对靠茅山的炮战中,以及反偷袭战中狠狠地教训了那里的越军!(我和广西军区侦察处廖时平处长等从83年11月初就随原133师陈梓瑶副师长、袁细副参谋长、刘国友科长等在那花地区组织侦察,直至84年5月7号对靠茅山拔点、炮击作战完成)。
[此帖子已被 含笑江湖 在 2013-1-8 9:19:40 编辑过]
靠茅山未能收复确属遗憾,但是如果攻打易守难攻的靠茅山计划一旦实施不知道又有多少解放军指战员阵亡,福兮祸兮?
84年4月20日,云南方向的拔点作战与靠茅山炮击作战同一天开打,听说越军当天反应非常强烈,多次组织团级规模的反扑!而且在炮兵的投入上也由游击炮为主改为炮阵地与我实施反炮击!
靠茅山地形不利,这就是当时的部署为何是133师在前、123师在后的原因!这就是当时的作战行动先以炮击为主,在云南方向对越军进行试探性拔点作战后才决定改为炮击作战的原因!当时有很多人想不通的是,我军进行了长时间的拔点作战准备,到了临门一脚时却改变了打法!要是真的打起来,越军肯定依托地形进行大规模反扑,他们会坚决把立足未稳的我军攻击部队打回来!我军伤亡一定会较多,作战时间肯定会较长,还越军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对我实施反炮击、反突袭呢!
广西方向与云南不同的是,边防线附近、在越军炮兵火力范围内的人口稠密的城镇较多!越军真给逼急了会发烂咋的!
再说,当年就是收复了靠茅山,到了2009年左右还不是要给回越南?!没打是对的。
缅甸那边的战事对中国的影响真是小菜一碟!关注,但又感到无妨!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