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打印本页]

作者: 射天狼    时间: 2005-3-26 23:21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这个贴子最后由射天狼在 2005/03/27 00:05am 第 3 次编辑]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是中华民族最优秀那部份精英们宁死不屈和英勇顽强的典型代表,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决不被敌人所压倒、誓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它将永远教育和鼓舞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强烈抗议在教科书中删除本课。

    
   记忆中小学课本中的“狼牙山五壮士”!
   。。。。。班长看看太阳,已是中午,但为了让领导机关转移的更远更安全,全班决定再坚守一些时间。日军不知道山上有多少八路军,继续猛攻不已。6班也快退到了山顶,班长边打边和大家商量:如果转移出去寻找主力,日军肯定会跟踪追击,于是5个人一致同意退向山顶。到了山顶,已无路可退,山顶那边是悬崖峭壁,这边是敌人追兵,怎么办?子弹打光以后,班长拧开最后一颗手榴弹盖儿,大家明白班长的意思,冷静迅速地向班长靠拢,但手榴弹即将爆炸的瞬间,班长忽然将手榴弹扔向敌群,然后一转身,面对悬崖,高喊:“跟我来!”跳了下去,其余四个人也学着班长的样子,一起跳下悬崖。。。。。。。。。

  当年五壮士在狼牙山棋盘坨峰与敌激战、乃至跳崖时有三位目击者,他们分别是余药夫、李海忠、邱蔚。

  余药夫是当年“五壮士”幸存者的救护者。他在《广西日报》4月25日撰文回忆写道:狼牙山战斗打响后,19岁的余药夫在向棋盘坨方向转移时,与同志们失去了联系,紧急中他发现悬崖有夹缝,便攀藤顺崖而下,隐藏其中。葛振林、宋学义跳崖后被挂的地方离洞不远,他待鬼子走后,忙把葛、宋救下,并先后背送他俩脱离了危险。时隔45年后,葛老与余药夫于1986年9月25日相会于河北易县举行的“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上。由于种种原因,余药夫救助葛振林、宋学义的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公开。

  狼牙山战斗打响后,棋盘坨庙的道长李海忠便躲在棋盘坨山的先人洞里,他目睹了7连6班抗击日军,最后全部跳崖的经过,还亲眼目睹了日寇在“五壮士”跳崖后,竟然整齐地排成几列站在“五壮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当时“红一团”团长邱蔚在距狼牙山棋盘坨峰5公里的另一座山峰上用望远镜目睹了战斗全过程,他对身边的人员哽咽地说:“7连是好样的,6班是好样的!”敌人撤离后,邱团长立即组织突击救护队,抢救“五壮士”。
  只是五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勇于反抗,宁死不屈”的中华精神在他们的身上淋漓的体现了出来!

  这五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其实和我们现在的每个普通的中华儿女一样的普通,我们现在的每个普通的中华儿女也一样和这五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一样的普通。但是这最最普通的“狼牙山五壮士精神”会在每个普通的中华儿女永存!


悬崖遇救不忘恩

   1941年9月25日,负责掩护狼牙山地区群众和大部队转移的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与敌人周旋一天,逐渐把日寇引到一个名叫牛角壶的陡峭山峰,连续打退敌人四次冲锋,完成了任务。而此时他们已弹尽粮绝,日军气焰嚣张地冲上来要抓活的,五壮士宁死不屈,相继跳下了山崖。
葛振林与宋学义幸被树枝挂住,才得以奇迹生还,但两人均摔成重伤。途中遇到了同样也在攀崖而上的余药夫,余药夫时任河北易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在狼牙山附近的村寨宣传秋收秋种。
狼牙山地势险峻,攀崖而上,随时都有摔入深谷的危险。余药夫走在前面探路,每探完一段路,就回头来扶葛振林前进一段。就这样,余药夫安全地将两位壮士转移到寺庙。第二天,他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
这一走就是45年。1986年,在“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的落成典礼仪式上,葛振林和余药夫再次会面,两位老人同忆往日峥嵘岁月,不禁老泪纵横。打这以后,两位老人情同手足,兄弟感情难以割舍。十多年来,他们相互跨省探望了8次。即使不在一起,也经常书信往来、相互牵挂。
电影镜头葛振林在九十年代葛振林
   葛振林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为掩护部队的安全转移,葛振林与4位战友跳下悬崖,葛振林与宋学义挂在树支上,后被战友救护归队。伤愈后,葛振林先后投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历经10年烽火岁月,身经百战,屡力战功,曾荣获全军二届英模奖章。朝鲜停战后回国,历任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衡阳市人武部副部长、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1982年离休。担任全国近200家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

l2_1111849498.jpg

148.86 KB, 下载次数: 2

l6_1111849522.jpg

15.55 KB, 下载次数: 6

l3_1111849583.jpg

25.96 KB, 下载次数: 2

l1_1111849638.jpg

42.41 KB, 下载次数: 5

l4_1111849681.jpg

31.93 KB, 下载次数: 3

l5_1111849727.jpg

27.58 KB, 下载次数: 4


作者: 3eyes    时间: 2005-3-26 23:28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配入置顶贴多好?~~~~~~~~
作者: qiangwei    时间: 2005-3-26 23:34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老人家有90了?
作者: ymyc    时间: 2005-3-26 23:50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5/03/26 11:54pm 第 1 次编辑] <<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在小学就看过,是看的文革前课文。我们当时的语文教科书上没有,只有毛主席语录、老三篇、老五篇什么的;还看过<<狼牙山五壮士>>的小画书,这个故事与<<小英雄王二小>><<国际主义战士罗胜教>>等教科书文章一样,深深地嵌刻在了童年的记忆里。
作者: 通信团长之子    时间: 2005-3-27 00:34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小学还有一篇课文是写陶绍文的 奋不顾身将爆破筒塞进越军碉堡里 英雄阿
作者: 继续革命    时间: 2005-3-27 09:34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下面引用由qiangwei2005/03/26 11:34pm 发表的内容:
老人家有90了?
老人家  今年88了
敬礼!!!!!!!!!!
作者: gxunyi    时间: 2005-3-27 09:54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为啥不拍一片<英雄葛振林>呢?
作者: 射天狼    时间: 2005-3-27 23:07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这个贴子最后由射天狼在 2005/03/27 11:12pm 第 1 次编辑]

转“杨成武回忆录”中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章节

三、李老道与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我们布置好了全分区的反“扫荡”工作,从周庄经上、下隘刹向西转
移。在转移途中,我得知敌人已经拉开一个巨网,把整座狼牙山包围了。

9月24日中午,司令部转移到了张家庄。这里离狼牙山挺远,要走两天的山路才能
到达。一到张家庄,我立即通过“飞线”向被包围在狼牙山上的一团团长邱蔚了
解情况。

在这次反“扫荡”中,一团主力奉命去保卫军区,留在狼牙山的少数部队,由正
在山上养病的邱蔚率领。此时,邱蔚在电话里焦急地说:“司令员,情况很紧张
啊!我们和敌人从早晨打到现在,敌机轮番轰炸、扫射,敌人的炮弹也落到了棋
盘坨上。山上被围的除了我们一团外,还有易县、定兴、徐水和满城4个游击队和
4个县的党政机关人员以及狼牙山周围村庄的群众,合计三四万人哪!怎么组织这
些人突出去呢?我的脑袋都快要炸了!”

接到邱蔚的报告,我和高鹏、黄寿发、罗元发等分区领导同志及地委书记王国权
、专署专员李耕涛都紧张起来。原先我们估计,易县、定兴、徐水和满城4个游击
支队边打边退,是会撤进狼牙山的。一些地方干部和群众也会在反“扫荡”中进
入狼牙山隐蔽。但没想到人数竟多达几万。

放下电话,我们分析了形势,一致感到眼下即使邱蔚他们能凭借关险及我们改造
过的地形守住阵地,也解决不了被围的狼牙山上几万人的吃饭问题,所以必须组
织突围!

事不宜迟,我立即给各个情报站挂电话,要他们尽快查明各处敌人的情况报来。
我给邱蔚挂电话,说:“现在整个情况已经明了,我们来个‘围魏救赵’吧。我
调集三团和二十团的全部兵力,从上、下隘刹和岭西打出去,猛攻管头、娄山、
松山和周庄一线的敌人,让敌人误认为我们主力要同他决战,从而把九莲山和碾
子台那一路的敌人吸引过来。敌人如果中计,就会空开十多里长的一个口子,你
们就可以突出去!

邱蔚兴奋地说:“那好极了!我们现在就做突围的准备。”

“对!先做好准备,到时候我通知你,争取在今天晚上让地方干部和群众全部突
出去。”我思索了一下,又对邱蔚交代说:“应该留下一个连掩护,与民兵配合
好,争取明天打半天,使敌人误认为你们没有突围。这个连队完成掩护和诱敌任
务之后,再沿着盘陀路秘密撤走。”

邱蔚接完电话,忙着布置、动员去了。我也开始调动部队了。结果,邱蔚把一团
七连留在狼牙山上掩护,自己带着各县游击支队、机关干部和群众开始转移。他
们沿着秘密的盘陀路,悄悄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围魏救赵”成功了。

第二天下午3点多钟,狼牙山“通天顶”上的观察组向我报告:今天清晨,500多
日军带领着伪军开始向狼牙山总攻。敌人以为围住了一团主力,又是用炮轰,又
是飞机炸。七连连长刘福山和指导员蔡展鹏带领全连,在民兵配合下分兵把口,
与冲上山的敌人浴血苦战。在胜利完成掩护群众突围的任务之后,六班留下来继
续掩护,连主力沿着盘陀路向外突围。六班5位同志在连主力突围后,为了不暴露
群众撤走的方向,毅然把敌人引向棋盘坨高峰上的绝路。现在,敌人正在疯狂地
向他们扑去。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5位同志的投弹和射击动作。

仿佛有人把我的心突然掏走一样,我屏住了呼吸,似乎听到了一种从很远的地方
传来的、依稀可辨的声音―――那是激战到最后时刻的异常壮烈的呐喊!我知道
,这5位同志,是突不出来了。

不一会,从“通天顶”观察组的“飞线”里又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七连
六班5位战士宁死不屈,砸坏手中的枪支,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

下午4点钟左右,狼牙山下的一个情报站通过“飞线”向我报告说,狼牙山棋盘坨
寺庙的李老道特地跑下山,要情报站设法赶快转告我,有5位八路同志在棋盘坨附
近的险峰上英勇跳崖,其中两位被挂在凌空伸出的小树上,是死是活不知道,请
赶紧派人去营救!

多好的棋盘坨老道呀!我当即让情报站代我向李老道致谢,同时,赶紧派人去营
救那两位战士。后来,我在电话里问又返回了狼牙山的一团长邱蔚:“听说跳崖
的5个同志中,有两个被挂在悬崖小树上,救下来了没有?牺牲了还是活着?另外
3个同志呢?”

邱蔚声音沉重:“我们连夜派人去营救,没有找到。今天天不亮,他们又出发寻
找去了。那地方山势太险峻,下到崖底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我们一定把他们找到
……昨晚山风好大,呼呼地刮,估计挂在树上的两位同志也掉下去了。如果掉下
去了的话,肯定也牺牲了。”

我沉默了。从那么高的悬崖绝壁上跳下来,是万难生还的。少顷,我痛惜地低声
问道:“七连六班的5位同志叫什么名字?”


“班长马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

“他们是狼牙山上的五壮士!”我激动地说:“是我们全分区的光荣,是我们八
路军的骄傲!”

打完电话,我又累又困,便昏昏沉沉睡了一觉。

谁知傍晚,一团长邱蔚忽然又从电话里报来一个惊人消息:挂在狼牙山悬崖古树
上的两位战士―――葛振林和宋学义,居然带着伤归队了!

“这真是奇迹啊!”我们异常激动。原来我定下“围魏救赵”的战斗方案,着手
调动敌人时,邱蔚也开始做突围的准备工作了。他把担任后卫、掩护地方党政机
关和乡亲们突围的重任交给了七连。根据我的意见,他要七连等大家安全转移后
,留下一个班拖住敌人,最后转移。

“指导员,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吧!”七连二排六班长马保玉听到消息,便跑来
找连指导员蔡展鹏求战。六班的战斗力很强,班长的战斗经验也比较丰富。蔡展
鹏与连长刘福山一商量,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邱蔚临走时,看望了七连六班的同志,对他们说:“突围的队伍和你们连队的主
力能不能安全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全看你们能不能把敌人死死拖住。从现在起
,你们一个人就要对付10个或几十个敌人了。如果你们能充分利用狼牙山的天险
和改造过的地形,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那么你们一定能拖住敌人!”
“请团首长放心!”六班的同志异口同声地说。

六班那5位同志后来的详细情况,是我见到那两位幸存者―――葛振林和宋学义以
及后来重上狼牙山遇到棋盘坨的李老道时,他们亲口向我讲的。目击五壮士纵身
飞下悬崖的情景,并亲手掩埋了3位烈士遗体的,还有狼牙山峡谷龙王庙子村的中
年农民冉元同。我派去寻找烈士遗体的人员曾经访问过他。他把知道的一切,也
告诉了我们。

9月25日那天上午,冉元同发现日军扑向龙王庙子,就赶紧将他负责照看的一位八
路军伤病员背进山洞隐蔽起来。当他回头想照顾家里亲人的时候,被日军发现、
追赶,不得不跑上了狼牙山。在山上,他正巧遇上了这5位战士。

当时,六班的同志一边用稀疏的枪声勾引敌人,一边往棋盘坨山峰上爬,忽然碰
到冉元同,就赶紧喊:“老乡!鬼子追来了,快找个地方藏起来吧!”

冉元同问:“同志们上哪儿?”

“上棋盘坨。”葛振林回答。

冉元同劝道:“别上那儿。附近就有山洞,鬼子找不着。跟我去吧!”
马保玉说:“不行啊,我们得把敌人引到棋盘坨去!”说完,他们转身攀上棋盘
坨附近的一个山峰。

这个山峰叫牛角壶,异常险要。那凌空而起,伸出来像只牛角的悬崖,使人望而
生畏。牛角壶三面是悬崖绝壁,只有一面有条崎岖险峻的小路,爬上牛角壶,等
于走上了绝路!

太阳西斜时,六班的5位战士登上了牛角壶险峰之巅,再也无路可走了。三面都是
万丈悬崖,一面堵满了日本侵略军。弹药打完之后,他们都站立起来,举着石头
往下砸,有的石头大,一个人搬不动,就两个人抬。石头滚下去,砸得敌人乱叫
。也正在这时,棋盘坨寺庙的李老道从松树坨的一个山洞里钻出来,见对面险峰
上,八路军的5位战士正以狼牙山之石,与无数日本兵血战。李老道不禁潸然泪下
。接着,在惊得目瞪口呆的日本侵略军面前,5位视死如归的八路军壮士,一个个
纵身跳下悬崖!

隐藏在仙人洞里的李老道不禁大叫一声,跌坐在地,眼泪滂沱。李老道刚刚抹去
眼泪,忽然看见:爬上高高崖头的日军,竟然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面对五壮士
跳崖处,随着指挥官口令,恭恭敬敬地三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于发现与
其500之众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有5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壮士
捐躯殉国的牺牲精神折服了!


是啊,撼山易,撼八路军难!


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涌满李老道的心间。他朝5壮士飞落的地方望去,有了意
外的发现:悬崖壁上伸出的树枝,竟摇摇欲坠地挂着两位跳崖的勇士!
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悬崖壁上的树枝挂住,日军一点也没察觉。他俩当时晕过去了
。醒来后,忍伤痛爬到崖上。在战友、乡亲和李老道的援救下,两位壮士终于带
着伤返回了连队。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一分区,飞遍了晋察冀,飞遍了抗日根据
地。1942年,狼牙山纪念碑落成后,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然而,敌人也更加疯狂了。从1943年4月23日开始,3500多名日军带领伪军,在飞
机、大炮配合下,“扫荡”狼牙山地区。日军以决战之势,向棋盘坨发起总攻,
但是一无所获,把我们在棋盘坨上的五壮士纪念碑炸毁了,棋盘坨寺庙也被烧毁了。

李老道遥望着自己凄风冷雪居住了一二十年的存身之处化为灰烬时,不禁捶胸顿
足,老泪纵横。这位身在道门却效力于伟大民族战争的可敬的“抗日老道”从此
离开狼牙山,不知去向……



作者: 唐伯虎点蚊香    时间: 2005-3-29 16:56
标题: 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顶~~~~~~~~~~~~~~~~~~~~~~~~~~~~~~~~~~顶顶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