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打印本页]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5-5-31 07:51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斑竹及各位看官:我就是《橡胶林的回忆》中的那位叫“大头”的,我和“风牌575”是重庆八一小学的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一个去了西北,一个在西南,天各一方,杳无音信。30多年后有缘相逢,已是华发满头,没想到我们20岁那年竟同在十三军服役,并一同上了战场,一个步兵,一个炮兵。今天我来火力支援,整几个段子助兴。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一)
吃。开战前一天,每班分了一盆面粉和饺子馅,要求各班包饺子,我们班大多是南方人不会包饺子,就我一个北方人,我和好面准备擀面片,连部知道了,坚决不同意,指派排长和司务长到我们班帮助包饺子,吃了一顿壮行饭。
我怕吃压缩饼干,甜不甜咸不咸,味道很怪,嚼在嘴里全是干粉,唾液都吸干了。临战前,我只留了一块压缩饼干,其它全分给了班里战友,却独吞了一条金象牌香烟,我的挎包里三样东西:一块压缩饼干;一条香烟;一堆子弹。打柑塘的前一天,碰着几个刚下来的饿鬼似的步兵,见面就问有吃的没有,我命令全班战士将压缩饼干悉数捐出,看着他们几口便一扫而光。
2月19日凌晨1时,转移阵地到越南境内。出发前每人喝了一小碗稀饭,一天的行军、测量设置炮阵地、警戒、巡逻、搜索,一直到天傍晚,有战士嘀咕:“一天没吃东西了”,大家顿时腿肚子一软没了劲,踅到山下找着炊事班,抓起冷饭团猛吃。
开战几天后,后勤越来越严酷。一天营里要各连司务长带上砍刀集合,不一会司务长扛着一个牛腿回来了,全连吃了一顿好饭。
有天在柑塘磷矿附近的公路上巡逻,见几个步兵兄弟每人抓着几只鸡,碰上了师部参谋长,喝令放掉。鸡扔了但没松绑,参谋长转身走后,几个战士拎着鸡赶紧跑了。我们巡逻到一户住宅,见屋里有鸡蛋和酒,好久没沾荤腥了,那个馋,又怕有地雷,学着《地雷战》里鬼子的样,看看装鸡蛋的篮子有没有连着地雷线,用指头沾着偿酒有没有毒,最后将鸡蛋弄着吃了,酒还是没敢喝。
夜晚抽烟是一绝,两手握着划火柴几乎可以不露光,点着后烟头拳在掌心里,再不就躲在雨衣里抽。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二)
喝。在越南闷热的气候里,一壶水管不了一会,要不断地找水。为防毒,战前教育我们尽量喝流动的水。有一次喝溪水,满嘴腐臭,抬眼看溪水上游处,一具腐尸泡在水中。找不着流水时就只能喝死水,但水面最好要大(步兵在阵地上还有喝牛蹄印里的积水)。一日在村中搜索,口渴生烟,见一阔眼井,水清见底,但不敢喝,押来一村民要他先喝,观察片刻,没事,便扑上去一阵痛饮。
也喝过好东西。打下一座罐头厂,成箱的罐装菠萝汁整车整车地往回运,路上碰着了,运输兵会主动地扔下一箱。用刀在罐头上扎个眼,脖子一仰,就看见喉节上下跳动,发着咕咕的声音,那个芬芳甘甜,琼浆玉液呀,其味终身难忘。战后许多四川百姓都品尝过。
也砍过甘蔗。3月16日往回撤时,口渴难耐,营部同意每班派两人砍甘蔗。我们坐在车上边走边啃,后面传来几声爆怍声,跟在我们后面的坦克压响了地雷,防步兵雷,坦克没事,我们营长倒吸一口冷气。
还有喝得受不了的时候。回国时,一路上数不清的凯旋门,老百姓那热情的劲啊,没有谁不为之动容。每过一个凯旋门,老乡们就往你怀里塞鸡蛋、香烟、冰棒。干的能留着,难对付的是喝水,一个个热情地捧上一杯水,谁的能不喝啊!到了驻地满肚子是水,第一件事就是撒尿。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三)
拉撒。战场上最方便的莫过于方便。前急,随地;后急,亦随地,完了揪片绿叶一抹。不敢去远处的草丛,一怕地雷;二怕竹签陷阱;三怕当了“舌头”。女兵就可怜了。
在炮阵地上看过一景。那天因全连吃了不洁食物,大多数战士跑肚子,炮火一停,战士们便迅速散开,就地蹲下,一通急泄,不等泄完,号令一响,提着裤子就冲上炮位,谁也不笑谁。我们班因经常吃不着连里的饭躲过了这一劫。
就在这天,指导员通知我火线入党啦,俺爹的愿望实现了。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四)
睡。裹着雨衣倒地便睡,好在是旱季,没有什么蚊虫旱蚂蝗之类。吊床只在战前用过一次,窝得不好受。遇着下雨就往车底下钻,或支着炮弹箱挡雨。
最怕是黑夜,“八公山上,早木皆兵”,那是人家的地盘,我们不熟悉,谁知道黑咕隆咚里会从哪钻出个特工或游击队。所以夜里很少睡、睡也不踏实。
2月19日到越南的第一天晚上,我们班警戒。我们爬在路边的沟里,沟坎前有一条灌木丛,往外是一大片收割后的田野。后半夜,田野远处传来一阵阵清澈的竹梆子声,几头牛晃悠悠地朝我们慢慢走来,我们打开枪栓保险,托着枪密切观察,旁边一个战士小声说:“阿福?”(越南影片中的战斗小英雄),我一听,心便提到了嗓子眼,隔着灌木丛看不清,我想爬上坎靠近观察,可双腿像灌了铅抬不起来。牛没有继续往近走,转了个弯向远处去了。我松了口气,掌心里全是冷汗,第一次领略了恐惧。打了个盹天亮了,我一个箭步轻巧地迈上了那道坎。
打柑塘那几天,通知说越军三一六A师特工队可能夜袭炮阵地,我们三天三夜没合眼,人困的神志不清,炮声中就地倒下便睡着了,指导员把我们一个个踢醒,叫挖猫耳洞。谁挖得动啊,做了两下样子,指导员一走我们倒头又睡,哪怕炮弹掉到头上。三天不睡觉就不怕死啦,顾不上。(所以审罪犯时,用强光灯照着,轮流着审,审他个三天三夜不让睡,十有八九会招供。)睡了一阵子,又给踢醒了,阵地上一片慌乱,一架侦察机贴着阵地山头盘旋两圈,大家纷纷砍树枝伪装火炮和弹药,炮车躲进了林子,有枪的战士组织对空火力,我心想:遭了,侦察机过后肯定是轰炸。营里打电话报告上级,过一会接到电话,说军部告知是我军的侦察机,营长气得摔掉电话破口大骂:格老子下回再不事先通知,把它龟儿揍下来!
下午时分真出事了,随着头顶上划过一声呼啸,一颗炮弹落在了阵地后的山坡下,不远处是我方的一个临时弹药集散地,那里有大量的弹药、汽油和进进出出的运输车,凭着炮兵的经验,这里完蛋了。果然,紧接着第二发炮弹不偏不倚击中了目标,顿时一片火海,浓烟滚滚,弹药横飞,汽油桶嘣上了天,足炸了近一个小时,伤亡和损失很惨。炮兵请求步兵协助搜山,据说抓着一个带步话机的特工。这天又没法睡了。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五)
穿。全身的确良换成了棉布军装,的确良见火后会巴倒烫。衣领上两个领章背面写有部队番号、姓名和血型,血型是为了抢救用,姓名是收尸用的。
光头上顶着布军帽,没有钢盔,(后来的老山战斗有了钢盔。可怜“风牌575”他们那时是硬着头皮往上冲)。军帽上用树枝叶编个环戴着作伪装,过一会就不知扔哪去了。转移阵地到越南的第一天,上级要求半小时内火炮支援准备完毕,营里给我们班的测量时间只有十来分钟。当时周围还有稀稀落落的枪炮声,我们跳下车便跑上山开始作业。限时完成任务的巨大责任压在肩头,顿时便忘记了生死,完全把战场当成了训练场,我命令全班战士扔掉所有碍手碍脚的伪装,火速完成任务。任务提前完成了,事后却被黑脸墩实的马营长一顿猛训:“谁叫你们扔掉伪装的!你们要是死了!格老子阵地交给哪个!”这训斥声比表扬还好听。
腿上裹着绑腿,三米多长,十厘米宽,草绿色。战前每天早上都得缠啊绕啊,像老太婆裹脚。要裹得紧,走一天不松,还要裹得美,有什么“人字型”、“鱼鳞斑”等,想必是哪个老革命传下来的,裹好后双手叉腰一挺胸,活脱脱一个现代板的八路军。开战的近一个月时间几乎再没有松过。退伍后,将它包了凉席的边,现在后悔没把它珍藏起来。
脚上蹬一双高腰帆布胶鞋,这是专门为对付越军而发的新式军鞋,称为“钢板鞋”,据说鞋底里夹着几片钢板,专防越南的竹签阵,后来有人拆开过鞋底,所谓钢板是几片硬帆布。穿着这双鞋爬山趟水,湿了干,干了湿,脱了鞋看脚,泡的刷白,其味同腐尸。
军装里的白衬衣已呈深灰色,两面比较着穿,将颜色稍浅的贴肉,过几天再一翻一面,一直翻到回国。小个子战士可以找越军的衬衣,我没捡着一件合适的,就这样穿着回来见祖国的人民。亏了那些热情的大婶大嫂们怎么洗的。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六)
装备。开战前,后勤部门到连队检查装备,要我全副武装上磅,先称毛重,再称净重,两下一减,皮重足有近60斤,可想战士们都像骡子样驮着重负在行军打仗。我的装备清单大致如下:冲锋枪、子弹袋、4个弹夹、望远镜、背囊、吊床、军毯、雨衣、作业袋、指南针、计算盘、计算夹、一沓地图、挎包、干粮,碗、水壶、防毒面具、砍刀(有的是工兵铲)等等,双肩交错有十余条背带,腰上一圈没有空隙,其它战士要扛器材比我更重。
步兵就更不用说了,机枪、迫击炮、无后坐力反坦克炮、火箭筒都是大家伙。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七)
放哨。
临战前的一天夜晚我带岗。半夜我去查岗,我端着冲锋枪警惕的向哨位走去,到了哨位,没见人影?我低声喊了两声:“口令!…口令!”没人应声?脑袋顿时嗡的一下:被摸了哨?抑或…?会是什么情况?我猫着腰迂回着往回找(往回找人是很危险的),找了一会儿,听见一个声音小声叫道:“班长!”是我们班的战士,抱着枪蹲在一个旮旯里,我火冒三丈,上去照屁股就是一脚,将他又拽到了哨位上。
到越南的第一天晚上,团指挥连一个排长查哨,哨位没人,他向驻地方向往回找。几乎退到驻地的哨兵见到前方(敌方)有人过来,子弹和口令一起出膛,排长身中四弹倒在血泊中无辜牺牲。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八)
行。行军巡逻有讲究,尽量踩着前面人的脚印走。刚走过车的车辙可以踩,有田埂不走大路,有硬路不走软路,最放心的是水泥路,大着胆子往前跑。我们班常搭乘师、团的吉普车跑阵地,司机小心地压着前面运输车的车辙开,无奈小车轮距窄,顾了左就顾不了右,只好将另一边交给上帝。
战斗纪律规定:车辆抛锚若三分钟内修不好便推倒到路边,不得阻塞道路。我们连的炮车和驾驶员非常争气,近一个月的战斗没有一辆车出故障,回国后却纷纷抛锚。

作者: 潜水好多年    时间: 2005-5-31 09:46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好文
作者: 9303    时间: 2005-5-31 09:59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楼主认识风牌575的战友?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5-5-31 11:00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网上转贴滴
作者: 雪莲花    时间: 2005-5-31 11:42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这个贴子最后由雪莲花在 2005/05/31 11:49am 第 1 次编辑]

先分段再看,免得眼累。

竹及各位看官:我就是《橡胶林的回忆》中的那位叫“大头”的,我和“风牌575”是重庆八一小学的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一个去了西北,一个在西南,天各一方,杳无音信。30多年后有缘相逢,已是华发满头,没想到我们20岁那年竟同在十三军服役,并一同上了战场,一个步兵,一个炮兵。今天我来火力支援,整几个段子助兴。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一) 吃。


开战前一天,每班分了一盆面粉和饺子馅,要求各班包饺子,我们班大多是南方人不会包饺子,就我一个北方人,我和好面准备擀面片,连部知道了,坚决不同意,指派排长和司务长到我们班帮助包饺子,吃了一顿壮行饭。 我怕吃压缩饼干,甜不甜咸不咸,味道很怪,嚼在嘴里全是干粉,唾液都吸干了。临


战前,我只留了一块压缩饼干,其它全分给了班里战友,却独吞了一条金象牌香烟,我的挎包里三样东西:一块压缩饼干;一条香烟;一堆子弹。打柑塘的前一天,碰着几个刚下来的饿鬼似的步兵,见面就问有吃的没有,我命令全班战士将压缩饼干悉数捐出,看着他们几口便一扫而光。 2月19日凌晨1时,转移阵地到越南境内。出发前每人喝了一小碗稀饭,一天的行军、测量设置炮阵地、警戒、巡逻、搜索,一直到天傍晚,有战士嘀咕:“一天没吃东西了”,大家顿时腿肚子一软没了劲,踅到山下找着炊事班,抓起冷饭团猛吃。 开战几天


后,后勤越来越严酷。一天营里要各连司务长带上砍刀集合,不一会司务长扛着一个牛腿回来了,全连吃了一顿好饭。 有天在柑塘磷矿附近的公路上巡逻,见几个步兵兄弟每人抓着几只鸡,碰上了师部参谋长,喝令放掉。鸡扔了但没松绑,参谋长转身走后,几个战士拎着鸡赶紧跑了。我们巡逻到一户住宅,见屋里有鸡蛋和酒,好久没沾荤腥了,那个馋,又怕有地雷,学着《地雷战》里鬼子的样,看看装鸡蛋的篮子有没有连着地雷线,用指头沾着偿酒有没有毒,最后将鸡蛋弄着吃了,酒还是没敢喝。 夜晚抽烟是一绝,两手握着划火柴几乎
可以不露光,点着后烟头拳在掌心里,再不就躲在雨衣里抽。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二) 喝。


在越南闷热的气候里,一壶水管不了一会,要不断地找水。为防毒,战前教育我们尽量喝流动的水。有一次喝溪水,满嘴腐臭,抬眼看溪水上游处,一具腐尸泡在水中。找不着流水时就只能喝死水,但水面最好要大(步兵在阵地上还有喝牛蹄印里的积水)。一日在村中搜索,口渴生烟,见一阔眼井,水清见底,但不敢喝,押来一村民要他先喝,观察片刻,没事,便扑上去一阵痛饮。 也喝过好东西。打下一座罐头


厂,成箱的罐装菠萝汁整车整车地往回运,路上碰着了,运输兵会主动地扔下一箱。用刀在罐头上扎个眼,脖子一仰,就看见喉节上下跳动,发着咕咕的声音,那个芬芳甘甜,琼浆玉液呀,其味终身难忘。战后许多四川百姓都品尝过。 也砍过甘蔗。3月16日往回撤时,口渴难耐,营部同意每班派两人砍甘蔗。我们坐在车上边走边啃,后面传来几声爆怍声,跟在我们后面的坦克压响了地雷,防步兵雷,坦克没事,我们营长倒吸一口冷气。 还有喝得受不了的时候。回国时,一路上数不清的凯旋门,老百姓那热情的劲啊,没有谁不为之动容。每
过一个凯旋门,老乡们就往你怀里塞鸡蛋、香烟、冰棒。干的能留着,难对付的是喝水,一个个热情地捧上一杯水,谁的能不喝啊!到了驻地满肚子是水,第一件事就是撒尿。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三) 拉撒。


战场上最方便的莫过于方便。前急,随地;后急,亦随地,完了揪片绿叶一抹。不敢去远处的草丛,一怕地雷;二怕竹签陷阱;三怕当了“舌头”。女兵就可怜了。 在炮阵地上看过一景。那天因全连吃了不洁食物,大多数战士跑肚子,炮火一停,战士们便迅速散开,就地蹲下,一通急泄,不等泄完,号令一响,提着裤子就冲上炮位,谁也不笑谁。我们班因经常吃不着连里的饭躲过了这一劫。 就在这天,指导员通知我火线入党啦,俺爹的愿望实现了。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四) 睡。


裹着雨衣倒地便睡,好在是旱季,没有什么蚊虫旱蚂蝗之类。吊床只在战前用过一次,窝得不好受。遇着下雨就往车底下钻,或支着炮弹箱挡雨。 最怕是黑夜,“八公山上,早木皆兵”,那是人家的地盘,我们不熟悉,谁知道黑咕隆咚里会从哪钻出个特工或游击队。所以夜里很少睡、睡也不踏实。 2月19日到越南的第一天晚上,我们班警戒。我们爬在路边的沟里,沟坎前有一条灌木丛,往外是一大片收割后的


田野。后半夜,田野远处传来一阵阵清澈的竹梆子声,几头牛晃悠悠地朝我们慢慢走来,我们打开枪栓保险,托着枪密切观察,旁边一个战士小声说:“阿福?”(越南影片中的战斗小英雄),我一听,心便提到了嗓子眼,隔着灌木丛看不清,我想爬上坎靠近观察,可双腿像灌了铅抬不起来。牛没有继续往近走,转了个弯向远处去了。我松了口气,掌心里全是冷汗,第一次领略了恐惧。打了个盹天亮了,我一个箭步轻巧地迈上了那道坎。 打柑塘那几天,通知说越军三一六A师特工队可能夜袭炮阵地,我们三天三夜没合眼,人困的神志不


清,炮声中就地倒下便睡着了,指导员把我们一个个踢醒,叫挖猫耳洞。谁挖得动啊,做了两下样子,指导员一走我们倒头又睡,哪怕炮弹掉到头上。三天不睡觉就不怕死啦,顾不上。(所以审罪犯时,用强光灯照着,轮流着审,审他个三天三夜不让睡,十有八九会招供。)睡了一阵子,又给踢醒了,阵地上一片慌乱,一架侦察机贴着阵地山头盘旋两圈,大家纷纷砍树枝伪装火炮和弹药,炮车躲进了林子,有枪的战士组织对空火力,我心想:遭了,侦察机过后肯定是轰炸。营里打电话报告上级,过一会接到电话,说军部告知是我军的


侦察机,营长气得摔掉电话破口大骂:格老子下回再不事先通知,把它龟儿揍下来! 下午时分真出事了,随着头顶上划过一声呼啸,一颗炮弹落在了阵地后的山坡下,不远处是我方的一个临时弹药集散地,那里有大量的弹药、汽油和进进出出的运输车,凭着炮兵的经验,这里完蛋了。果然,紧接着第二发炮弹不偏不倚击中了目标,顿时一片火海,浓烟滚滚,弹药横飞,汽油桶嘣上了天,足炸了近一个小时,伤亡和损失很惨。炮兵请求步兵协助搜山,据说抓着一个带步话机的特工。这天又没法睡了。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五) 穿。



全身的确良换成了棉布军装,的确良见火后会巴倒烫。衣领上两个领章背面写有部队番号、姓名和血型,血型是为了抢救用,姓名是收尸用的。 光头上顶着布军帽,没有钢盔,(后来的老山战斗有了钢盔。可怜“风牌575”他们那时是硬着头皮往上冲)。军帽上用树枝叶编个环戴着作伪装,过一会就不知扔哪去了。转移阵地到越南的第一天,上级要求半小时内火炮支援准备完毕,营里给我们班的测量时间只有十来分钟。当时周围还有稀稀落落的枪炮声,我们跳下车便跑上山开始作业。限时完成任务的巨大责任压



在肩头,顿时便忘记了生死,完全把战场当成了训练场,我命令全班战士扔掉所有碍手碍脚的伪装,火速完成任务。任务提前完成了,事后却被黑脸墩实的马营长一顿猛训:“谁叫你们扔掉伪装的!你们要是死了!格老子阵地交给哪个!”这训斥声比表扬还好听。 腿上裹着绑腿,三米多长,十厘米宽,草绿色。战前每天早上都得缠啊绕啊,像老太婆裹脚。要裹得紧,走一天不松,还要裹得美,有什么“人字型”、“鱼鳞斑”等,想必是哪个老革命传下来的,裹好后双手叉腰一挺胸,活脱脱一个现代板的八路军。开战的近一个月时间几乎再


没有松过。退伍后,将它包了凉席的边,现在后悔没把它珍藏起来。 脚上蹬一双高腰帆布胶鞋,这是专门为对付越军而发的新式军鞋,称为“钢板鞋”,据说鞋底里夹着几片钢板,专防越南的竹签阵,后来有人拆开过鞋底,所谓钢板是几片硬帆布。穿着这双鞋爬山趟水,湿了干,干了湿,脱了鞋看脚,泡的刷白,其味同腐尸。 军装里的白衬衣已呈深灰色,两面比较着穿,将颜色稍浅的贴肉,过几天再一翻一面,一直翻到回国。小个子战士可以找越军的衬衣,我没捡着一件合适的,就这样穿着回来见祖国的人民。亏了那些热情的大婶大嫂
们怎么洗的。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六) 装备。


开战前,后勤部门到连队检查装备,要我全副武装上磅,先称毛重,再称净重,两下一减,皮重足有近60斤,可想战士们都像骡子样驮着重负在行军打仗。我的装备清单大致如下:冲锋枪、子弹袋、4个弹夹、望远镜、背囊、吊床、军毯、雨衣、作业袋、指南针、计算盘、计算夹、一沓地图、挎包、干粮,碗、水壶、防毒面具、砍刀(有的是工兵铲)等等,双肩交错有十余条背带,腰上一圈没有空隙,其它战士要扛器材比我更重。 步兵就更不用说了,机枪、迫
击炮、无后坐力反坦克炮、火箭筒都是大家伙。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七) 放哨。



临战前的一天夜晚我带岗。半夜我去查岗,我端着冲锋枪警惕的向哨位走去,到了哨位,没见人影?我低声喊了两声:“口令!…口令!”没人应声?脑袋顿时嗡的一下:被摸了哨?抑或…?会是什么情况?我猫着腰迂回着往回找(往回找人是很危险的),找了一会儿,听见一个声音小声叫道:“班长!”是我们班的战士,抱着枪蹲在一个旮旯里,我火冒三丈,上去照屁股就是一脚,将他又拽到了哨位上。 到越南的第一天晚上,团指挥连一个排长查哨,哨位没人,他向驻地方向往回找。几乎退到驻地的哨兵见到前
方(敌方)有人过来,子弹和口令一起出膛,排长身中四弹倒在血泊中无辜牺牲。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八) 行。


行军巡逻有讲究,尽量踩着前面人的脚印走。刚走过车的车辙可以踩,有田埂不走大路,有硬路不走软路,最放心的是水泥路,大着胆子往前跑。我们班常搭乘师、团的吉普车跑阵地,司机小心地压着前面运输车的车辙开,无奈小车轮距窄,顾了左就顾不了右,只好将另一边交给上帝。 战斗纪律规定:车辆抛锚若三分钟内修不好便推倒到路边,不得阻塞道路。我们连的炮车和驾驶员非常争气,近一个月的战斗没有一辆车出故障,回国后却纷纷抛锚。

作者: 潜水好多年    时间: 2005-6-1 09:51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真的挺不错。
作者: 风牌575    时间: 2005-6-2 10:44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谢谢雪莲花的排版,也谢谢cpcliusi的转贴!
此篇是我的小学同学孙大头所写,真没想到我们居然在一个野战军里服役,26年后我们谈起这一幕都非常吃惊,近在咫尺却不能见面。当然他要比我牛的多,是38师属炮团的侦察班长,为我补充文章,我非常感谢!
作者: 03968921491    时间: 2005-7-31 11:23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一下子就给了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 驻滇部队    时间: 2005-7-31 15:05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不错
作者: jxkx02    时间: 2005-7-31 18:13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1
作者: tyx1114    时间: 2005-8-1 23:13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向英雄致敬
作者: 大头来也    时间: 2005-8-7 12:49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哈哈!终于注册成功啦!
感谢楼主将拙作贴在这里,风牌兄也在此啊。向各位血坛的朋友问好!贴个“玉照”和各位交朋友。

B4F3CDB7B5C4D5EC_1123390141.jpg

151.57 KB, 下载次数: 4


作者: 风牌575    时间: 2005-8-8 18:20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不错!大头真是帅啊!我真羡慕你有这样的照片。这可是战前的这是写照啊!
作者: 枫儿    时间: 2005-8-8 20:43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照片上哪位是大头前辈?
作者: 风牌575    时间: 2005-8-9 09:09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他是班长,在中间,手往前指的那一位.就是大头!
作者: madwolfer    时间: 2005-8-9 10:56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好文章,顶上去!
作者: 周泽兵    时间: 2005-8-9 12:58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顶大头啊!
厉害啊!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5-8-9 14:22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这个贴子最后由simonchan在 2005/08/09 02:22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果然很有班长的风范,很帅嘛。
作者: 五圣山    时间: 2005-8-9 20:02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重庆八一小学
     没有想到还是校友
        
     68年---71年在重庆八一小学上学
    不知道大头认不认识王云生,他79年2月19日牺牲,他也是38师的
   
作者: 大头来也    时间: 2005-8-10 18:13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五圣山友:
    你也是八一小学的吗?请与我联系,邮箱:811964@163com
    王云生我不认识,我是38师炮团的。

作者: 大头来也    时间: 2005-8-10 18:24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谢谢斑竹夸奖!现在大头上已是满头花白啦!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5-8-11 00:31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下面引用由大头来也2005/08/10 06:24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斑竹夸奖!现在大头上已是满头花白啦!
岁月不饶人嘛,好多当年的帅哥,如今的身形各个都成了“变形金刚”了……

作者: 大头来也    时间: 2005-8-11 08:55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真是棵好斑竹啊!角落里的回复也看见啦!咱老兵在这有家的感觉,谢谢!
作者: 五圣山    时间: 2005-8-12 17:54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大头好,信已发
作者: 大头来也    时间: 2005-8-16 18:21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五圣山:
信已收到并回复。
作者: szgshnlyq    时间: 2005-8-16 20:40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我靠,又一篇好文章,我顶.
作者: hjt    时间: 2005-8-17 20:39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我这里也有一个是炮团的
作者: 驿站长    时间: 2005-8-18 12:06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向民族的脊梁致敬!顺便顶一下,不要沉下去了。
作者: 重庆大崽儿    时间: 2005-8-19 16:57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大头的炮火支援也棒!
作者: 啊莱    时间: 2005-8-20 15:51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顶顶顶!!!!1
作者: 陆军总长    时间: 2005-8-20 17:08
标题: 《橡胶林的回忆》外篇-“战友补充佚事”
好!支持你一下!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