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打印本页]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5-6-2 09:42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4号桥反狙击战斗
1979年2月28日15时,参加云南方向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步兵第149师接到陆军第
13军命令:在奔西爱、4号桥、威龙松一线进入战斗,攻歼沙巴地区之敌。师决定
由446团担任主攻,沿谷(柳)沙(巴)公路前进,在奔西爱、4号桥一线占领进
攻出发阵地。翌日晨向4号桥以南之敌发起进攻。
446团2营奉命担任团的先遣营,配属无后坐力炮一个排、喷火器两具,经3号桥公
路向4号桥前进。
28日23时许,2营冒着大雨沿公路向4号桥前进。次日2时25分尖兵连进至4号桥附
近,尖兵排查明前往奔西爱的道路后,正准备沿小路前进。突然发现3个人从4号
桥头独立家屋钻出。经喊口令无应答,被尖兵击毙一名。这时4号桥北侧高地打出
红色信号弹一发,公路两侧和4号桥西南侧无名高地之敌从3面向我开火,营部电
台被打坏,报务员受伤,与团指挥所失去联系。随营行动的副团长、副政委和营
长、教导员立即命令各连抢占公路北侧制高点。5连、6连和4连一个排利用天黑雨
大、敌射击不准确地有利条件,先后攻占了公路北侧1、2、3号阵地就地构筑工事
组织防御,与敌形成对峙。天亮后,仍然停留在公路上的4连主力和营部遭到敌人
密集火力射击,伤亡较大。7时30分,团得知2营遭敌阻击,态势不利,立即命令
3营8连和1营2连沿3号桥西南山脊和公路前出支援2营战斗。
8时左右,5连1排和3排攻占4号桥北测高地顶端之5号阵地以南突出部;4连主力和
公路上部分人员在1号阵地会合。9时左右3营8连和1营2连赶到4号桥北侧无名高地
以东和东南一线与敌打响。10时许,2营营长带电台因敌火力封锁未能登上4号桥
北侧高地,遂撤至1营位置用报话机与山上建立了联系,同时向团指挥所报告了各
连位置和战斗情况。6连组织4个爆破组用集束手榴弹实施连续爆破,占领了对我
威胁较大的2号阵地东南侧山背敌之阵地,和前来支援的2连一同组织防御。11时
,8连分两路攻克4号阵地。12时,6连用火箭筒先后摧毁5号阵地下敌人两个隐蔽
火力点并迫使残敌逃跑。
至此,4号桥北侧无名高地之敌被我全部肃清,2营转入阵地防御。此次战斗,共
毙敌153名,缴获步枪、冲锋枪机枪30支(挺)、40掷弹筒4具、40火箭筒7具、60炮
3门、82迫击炮3门,各种子弹16400发、各种炮弹525发。


班姆南侧反狙击战斗
1979年2月24日夜,我军攻克越北重镇高平后即转入清剿战斗。向郭梅进攻的陆军
第162师484团3营奉命于25日12时前进至班罗,而后协同兄弟部队会攻克马诺,由
于撤出战斗仓促,部队未能很好收拢,建制紊乱,向班罗前进的该营只有建制不
齐全的部分兵力共215人。
12时49分左右,3营进至班姆南侧无名高地时突然遭到高地上敌人的猛烈射击,200余
人全部被压制在高地脚下的稻田和水渠里,距敌不到50米,伤亡多人,处境极其
不利。尖兵排不在敌火力集中射击地段,伤亡较小,但带队的9连副连长非但不组
织兵力火力还击,自己却躲进地窖里,又借口向团部报告擅自离队。少数战士也
跟随离去。
营部遭敌火力杀伤严重,营长与电台、各连脱离,营部两名报务员、9连长、7连
指导员牺牲。部队在敌火力压制下建制混乱,营长爬在田坎下不敢动,面对危险
局面束手无策放弃指挥。
位于营本队的炮兵连和7连60炮班成了敌人射击的主要目标。他们在得不到上级指
挥的情况下主动还击,但终因敌火力猛烈、孤立无援造成大部伤亡。率领后卫9连
2排的干部亦消极保命,未敢组织兵力火力从侧翼反击和压制敌人。
直到天黑,营长等营连干部无视自身责任,未指挥本单位战士、伤员有组织撤离
,仅带少数人各自撤走。大部分战士在无干部指挥情况下自行结合分别撤离。约
19时,高地上的敌人也乘黄昏丢弃8具尸体和部分枪支弹药脱离战场。战后判断,
该高地之敌为越军特工骨干集训队一个加强排。
此次战斗,3营伤亡101人,占当时遭敌狙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七。

简评:指挥员是部队的灵魂人物,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牢牢掌握部队、提高警惕
、英勇沉着,如此才能争取战斗的胜利。149师446团2营在地形不熟、天黑雨大、
突然遭敌狙击的不利情况下,各级指挥员能够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紧紧掌握部
队,较好地实施指挥。部队集中兵力火力及时抢占了有利地形,压制和摧毁了敌
火力点,最终变被动为主动。同162师484团3营在敌突然袭击下干部惊慌失措、消
极右倾、放弃指挥从而造成较大损失的战斗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者: 王师天下    时间: 2005-6-2 09:49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指挥员很重要啊,同样被伏击战果截然不同,值得借鉴.
作者: T-98D    时间: 2005-6-2 10:12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同样被伏击战果截然不同 "
不一样。
    2营的尖兵先发现敌情,赢得了先机,为指挥员控制战场局势创造了条件。隆美尔认为:“在遭遇战时,先开火的一方胜算更大”。而且“敌人射击不准确”,说明敌人不是训练有素。
    3营在被伏击前,已经被重创,伤亡过半。而且在距敌只有50米,被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50米被伏击,基本是露头就死,如何指挥?另外,敌人是战斗力极强的特工骨干。
我认为,两次伏击完全没有可比性。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5-6-2 11:22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这个贴子最后由cpcliusi在 2005/06/02 11:29am 第 3 次编辑]

楼上的说得不对,3营只有200余人,是自己撤出战斗时没有组织好,不是已经被打掉了;被伏击前忽视侦察警戒;干部不是迫于环境无法指挥,而是主动放弃责任.,只能怪自己
作者: 大刀砍鬼子    时间: 2005-6-2 16:13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同162师484团3营在敌突然袭击下干部惊慌失措、消
极右倾、放弃指挥从而造成较大损失的战斗形成了鲜明对比。"你这说法从何而来,要有事实依据,54军的表现是很好的.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5-6-2 16:17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根据? <对越自卫还击 保卫边疆作战战例选编(营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1980年
作者: 邕江    时间: 2005-6-2 17:33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军中有这种指挥员和干部。。。。。哎!!!!!
作者: be840    时间: 2005-6-7 17:26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遗憾啊·!···我很心痛,看着我们的士兵就这样无谓的牺牲
没有语言了
作者: 战靴    时间: 2005-6-7 17:42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无语~~~~~~~~~~~~~~~~~~~~~~~~~~~~~``
作者: 邱冬    时间: 2005-6-11 12:24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很早就听年长的人们说过149师446团的这个战斗故事!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团现在的驻地应该在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也就是县城关镇!当地人都叫他机场部队!番号我忘了但我回去一定就会知道!因为我就是犍为人!哈哈!
作者: 也是老班长    时间: 2005-7-6 23:15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软骨头呀
作者: luo77    时间: 2005-7-8 12:16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149师446团的战例是真实的!我曾经在149服役,当时我们的团长就是446尖刀排的,他很沉重的向我讲过这次战例,越军发现我军并发射照明弹后,机枪就扫死我军7\8个烈士(团长当时说的是烈士),公路上很开阔,其余战友只能用烈士的遗体做掩体!
作者: hao准星    时间: 2005-7-28 15:47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五十四军一六二师这个营与五十军一五零师那个营的表现如同一辙,不过幸运的是五十四军此战发生在我大军进攻之时,有我其他部队救援,而五十军那个营则是我大军回撤之后卫,否则五十四军一六二师又要给我军增加多少耻辱。
    五十军那个营打散后跑回来了很多,但还是被俘二百多,占我军被俘总数百分之九十。其中某连党支部集体讨论投降,据传被邓小平斥为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过去投降都是个人行为)。战后凡该营跑回来的都记三等功,被俘士兵复员,连长及两个排长被判刑二十年。
    五十四军一六二师抗战时没打多少战,在东北战绩平平,打天津赶不上三十八、三十九军,只是在衡宝战役中“腰斩七军”一战成名,从此便把“王牌军”挂在嘴上,花架子太多。打仗那可是要玩命的,不是嘴上来虚的。
作者: 伶仃洋    时间: 2005-7-28 16:36
标题: 【整理】79年对越作战两个典型的营级战例
楼上说的是四野8纵吧。。。人家打锦州可是吸引了1/3的敌人阿。。。。范汉杰都以为四野主攻是8纵。。。那个拦腰一刀,搞得现在号称猛虎师。。。。。。就是纵队司令惨点,大将资历,中将战功,少将军衔。。。。。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