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帮助“罗家坪大山”回忆“3.18”战斗经过
[打印本页]
作者:
tanke-01
时间:
2005-6-7 20:21
标题:
帮助“罗家坪大山”回忆“3.18”战斗经过
1986年3月5日至18日,184团8连(时为侦察大队2连)受领了在1828高地组织破袭战斗的任务。1828高地位于中越边境2号界碑南侧,距国境线实地距离7公里。这里是越军宣传的“反华模范阵地”,经常对我实施军事挑衅.为此,上级命令侦察大队查明情况,为我军拔除这个钉子做准备.3月5日,8连前出到1894高地西侧向1828高地开辟通路,经过9天昼伏夜出,破障组完成了至1828高地西南侧350米的开辟通路任务。3月18日13时,8连根据上级的命令向敌发起攻击,先后摧毁敌驻兵房9栋,暗火力点6个。战至14时47分,鉴于敌方大火向我方蔓延,捕俘组又有2名同志负伤,为避免强攻造成更大伤亡,上级命令连队撤出战斗。此时,疯狂的敌人向连队潜伏的地区打来两枚燃烧弹,打燃了指挥所及通路附近两米高的茅草,时值6--7级大风,风借火势,迅速蔓延,数十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区顿时一片火海,卷起几丈高的烟火。在这危急关头,连队党支部决定无论有多大危险和困难都要组织部队冲出去,把伤员救出来。 当连长袁辉、排长李忠国带领46名战士快速回撤到一个小山洞时,由于洞小人多,连长站在洞口,用身体挡住大火,被烧成重伤,昏倒在洞口。指导员张新奎负责断后,先后5次冲进大火,救出5名战士。他发现志愿兵郭万福被火烧昏时,扑在郭万福身上,最后壮烈牺牲,排长张兴仁在指导员牺牲后接替指挥,在他搀扶最后一名伤员撤离时,被一股火浪扑倒,壮烈牺牲。军医陈梅华边抢救包扎伤员,边组织人员撤退。在敌人的炮弹炸伤了他的头部和胸部,身上多处烧伤,最后光荣献身。班长杨建平,先后十次冲入火海,抢救出十名战士,最后一次冲进火海后就在也没有出来。副班长王勇,因拉痢疾,卧病在床,当他得知大火包围战友的消息后,跑了11公里赶到阵地,3次冲进大火,救出2名战士,最后牺牲时“人中”上还扎着一根银针。经过3个多小时的拼搏,全连撤回驻地。在这次战斗中全连有5名干部和15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作者:
tanke-01
时间:
2005-6-8 07:03
标题:
帮助“罗家坪大山”回忆“3.18”战斗经过
该连战后被成都军区授予“团结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第十侦察大队轮战一年中牺牲21人,而此次战斗就牺牲了20人,可谓是损失惨重。
作者:
罗家坪大山
时间:
2005-6-8 09:59
标题:
帮助“罗家坪大山”回忆“3.18”战斗经过
谢谢你,太谢谢你了,看到这个叙述,我似乎又回到那个时候,那个场景。
帖中所提到的几乎都与我有莫大的关系。
第一个负伤的是捕俘组的霍建平,他被弹片击中了胸部。他来自62师师直警侦连,是我的副班长。后面提到的郭万富,则是我在警侦连时的班长,我们三个在一个班。
连长袁辉后来是英模报告团的副团长,我也是英模报告团的一员,我们一起走了许多地方,进行巡回演讲。当时我讲的是上面帖中提到的杨建平班长的事迹,我并没有在杨建平的班里呆过,但作报告时为了宣传烈士,为了报告的效果,他则成了我的班长。他非常英勇,1.92米的个子,看上去就是一个伟丈夫,在大火起来的时候,他完全忘记自己的安危去抢救战友,最后在烈士中壮烈牺牲。后来不少战友说,如果他自己跑,那时完全来得及。英雄就是英雄,总是能做出别人难以做出的举动。
排长李中国是罗家坪大山第一观察组的领导。当时姚宏斌同志是第一领导,他是第二领导。他们和我们班在罗家坪大山上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岁月,有关他俩的故事,我会在最近抽时间写出来。
张新奎同志更不用说了,他是指导员,而且历来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以前是八连的连长,他的严格治军就非常有名,这也是后来组建侦察二连时首先想到要以八连为主。我与他的接触还算比较多,我的入党志愿书是他交给我的,他还找我谈过心,要我端正入党的动机,这部分内容我也准备写出来。后来我下山做了曹副大队长的警卫员,也常到连部去。那时曹副大队长因为工作,经常吃饭不准点儿,我做饭又很笨,有些怨言。指导员就给炊事班说了一下,当曹副队长来时炊事班都有一个人把饭预备好,曹副大队长需要时,我只要到炊事班取过来就行了,为这事我很感激他。在我被选去做警卫员时,指导员曾跟我进行了一次长谈,全是讲的以大局为重,做好工作,我没想到过他会是这么细致的人,以前的印象完全不是这样。他长得很严肃,可称不怒自威吧,没有想到硬汉也有一副柔肠。
张兴仁排长在警侦连时就是我的排长。那时他当二排排长,受了不少气。我觉得他这个人一直在努力工作,想做好一切,都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在前线,他一直很积极,但可能方式方法有些不对吧,工作也不太顺利。但3月18号那天,全连,全大队的人都看到,张兴仁是好样的,是不怕死的,他的行动跟他作工作汇报时是一样的,慷慨激昂的。他是个军校生,个子才160多一些,但他没有书生气,是个大丈夫。
陈梅华军医是江苏昆山人,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们俩很投缘,所以聊起来都很快活。但我们接触得并不是很多,他来山上的次数有限,后来我下山后才时常有机会见到,但我那时总是跟着曹副大队长东走西颠,也没有多少机会跟他聊天了。
副班长王勇,我不很熟,他是184团来的,我是师直警侦连来的。最后一次见他居然是在3月15号那天,也就是3.18战斗前两天。那天我下山到连里去,在王勇他们班见王勇正坐在床边,床上一台小录音机正播放一首歌《相逢在夕阳中》(应该是这名字,这歌的前几句是:相逢在夕阳中,夕阳总相逢,虽然夕阳去匆匆,留下相思梦) 歌的旋律很美,但他唱得老跑调。我笑了,坐在他跟前,听了两遍就教他唱,我们唱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学会了那首歌。“相逢在夕阳中”,我永远记住了这首歌。一段相思梦,悠悠十九载,有时我会低声哼着这首歌,回忆那段难忘的日子,心头滚过阵阵暖流.....
以上帖子所说到的战友,都是烈士,这帖子的来源一定是类似纪念馆的地方吧?
请tanke-01 网友,继续帮我回忆吧,你的这段文字就让我想起许多故事,谢谢你!
作者:
罗家坪大山
时间:
2005-6-8 10:25
标题:
帮助“罗家坪大山”回忆“3.18”战斗经过
对不起,我上帖有一处说得有点问题,原帖中提到的李中国排长不是烈士,我写的时候可能太快了,没有注意到。
作者:
罗家坪大山
时间:
2005-6-8 10:29
标题:
帮助“罗家坪大山”回忆“3.18”战斗经过
一返回首页,我就变成客人了,也不能修改自己的帖子,好象是论坛功能有问题吧
作者:
andyshum
时间:
2005-6-8 10:44
标题:
帮助“罗家坪大山”回忆“3.18”战斗经过
陈梅华军医是昆山人!?
那我怎么在网上陵园里找不到一个昆山的烈士,我还以为昆山没有烈士呢,甚至苏州的也没有看到一个!遗憾那!
向所有牺牲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
罗家坪大山
时间:
2005-6-8 10:56
标题:
帮助“罗家坪大山”回忆“3.18”战斗经过
我的战友陈梅华烈士、沈建平烈士,在苏州烈士陵园。网上的苏州杂志有简单介绍。
作者:
andyshum
时间:
2005-6-8 11:11
标题:
帮助“罗家坪大山”回忆“3.18”战斗经过
谢谢叔叔,有空一定去看看!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