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打印本页]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8 04:26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5/06/13 11:15pm 第 16 次编辑]

     新兵篇
     
     
     始于1979年2月17日的对越作战是在云南、广西边境,而我的新兵训练经历却是在另一个冰天雪地的北国,两者似不挨边,但作为云南人,战火就发源于自己的家门口,浩浩荡荡的参战大军,就是从家乡的城镇乡村经过而走上战场的,怎么不牵挂、怎么能说不无关系呢?
     78年底,下乡插队仅一年的我们,在县人武部干事“征装甲兵”的宣传声中,在参战部队穿流不息的军车、坦克、火炮雄健的身影里,入伍,北上,来到了这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又一北国: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三沟公社东庄生产大队。下得车来举目四望,整个儿一片银白的世界,山白,地白,房白,树白,而人呢,这里的山民们却都是一溜的黑色,发黑,衣黑,裤黑,鞋黑,而在这黑色中透出的是一团白白的面孔,是那样的白晰、粉嫩,白里透红,特别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简直就是一团团水灵灵鲜艳艳的露水桃花!
     新兵们下车后的第一件事,除了按班往老乡家里走外,就是伸长脖子找一样东西:装甲车!随后方知是“上当”了,哪有什么“装甲车”,老兵班长告诉大家,我们是铁道兵部队,大家一阵哄笑,以后也就没有说什么了。新兵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第二天正是1979年元旦,又是开始部队生活的第一天,自然是开大会了:动员带庆典,以营为单位。虽还未训练,背包上坐屁股,却是齐刷刷的一片,因为大家大部分都是学生,多少还是有点军事素质的。
     居然还是老一套,“忆苦思甜”,这在学校时就搞过N次了!不过这次是放的录音,一个西藏农奴被万恶的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最后被挖掉眼球、浇上滚烫酥油致死的故事,整整一个老生常谈!大家开始说小话,说天气说雪花(正下小雪)说这里的姑娘们真漂亮,最后小话变成了大话,一片赶街似的嗡嗡声,连换了营长讲话都不知道,忽听得台上大喝一声:“要打仗了”!冷不防的,新兵们都吓了一跳!接下来是一片肃静,只听营长说“这里,这里是北边的第二道防线,上级说了,若苏修攻进来,我们铁道兵至少要抵当三天,抵当三天”!记得营长是个山东人,典型的大块头、大嗓门,再加个大喇叭,直叫得人耳朵吱吱响!
     这一天什么都没记住,就记住“抵挡三天”这句话了!
     一个月零十六天后,那场战争开始了!
     二月十七日,早晨走队列,分班操练,刚走了二十多分钟,生产队挂大树上的大喇叭响了起来,是熟悉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依然是一种严肃加豪迈的声调,但在这声调声中却扬溢着庄严和激昂,脚步乱了,手甩得个七前八后,最后队伍停了下来,乱糟糟的一片,班长没说什么,大家看班长时,班长早停下不走了,楞楞的正看大喇叭呢,眯着双眼看,那神情象是在看一个大鸟窝!喇叭中说些什么,详细的记不清了,只记得是一些“忍无可忍”、“驱赶华侨”、“我们不要别人一寸土地”以及达到预期效果或是目的什么的就撤军等等,总之,是打仗了!
     从那以后,班长象是得了病似的,走那里都两脚软软的,满脸的没精打彩,知道他是广西人,家乡同我们一样,离边境不远,但也不至于这样啊,那越南人一下就打到你家门口了?一连半个月老这样,连里考评:全班赃、乱、差,科目成绩全连最后一名还不说,竟有新兵跟住地姑娘谈恋爱的事(后来知道仅是有点眉来眼去,尚没达到那程度),几天后,班长被换了,去了炊事班。来了个新班长,胡南人,满脸的眉清目秀,这老兄属于跟谁谁都喜欢的那类人,到是这老兄,没几天就真的跟房东姑娘谈上了,且谈得很秘密,除了付班长和我,谁都不知道,新训散伙时那姑娘哭得死去活来的,这是后话了。以后才知道广西班长的弟弟去年入伍的也在部队上,从昆明部队去了前线,不过没有死,幸存下来了。
     新训,从来都是辛苦的,但在这“第二道防线”以及战争状态下的训练,就更严格也就更辛苦了。一个越野负重训练科目就累倒了近一半人。云南的新兵均来于山区县份,身体素质好没咋的,只是苦了那些个城市来的新兵了,如个旧兵什么的,一天下来,灰头灰脸、没精打彩,比那位广西班长还广西班长,满脸的晦气。
     反击战打了近一个月了,新兵家信中提打仗事的信也渐渐多了些细节,如某某的儿子牺牲了,某人的小弟受了伤什么的,但没有听到家乡去的军人有当逃兵的,到是有老乡传出,说邻县的两个人临阵逃跑被押了回来,这下有话题了,首先是班长说野战部队的军人逃跑实在可耻(那意思好象是说我们铁道兵就可以开小差似的),接着是排长大讲班、排长冲锋时,一定要在前,新兵紧跟老兵,谁要逃跑了就格杀勿论什么什么的,好象他打过仗似的;而连长则老挥着拳头介绍野战部队训练时,是怎样的严励,那就是:班长可以打战士,排长可以打班长,接下来虽没说,但大家都听明白了,这就是,连长可以打排长,那弦外之音就是说,你们当兵的只要不好好训练,谁都可以打!但四个月下来,谁也没有打过谁,分兵时,无论排长班长老兵新兵,反到人人都哭了个一塌糊涂!
     反击战结束了,部队从越南撤军了,没多久,新兵训练也结束了,但家乡来信中说前线战事的信仍没停止过。今天同学来信说县里住满了休整部队;明天弟弟在信中讲,参战部队“去的人都快死完了”“一个连只剩下几个兵”什么的,后来传来消息:我的同学石卫刚,在打穿插时牺牲了,机枪子弹从肩甲射入,从屁股部出来......看了信很难过同时觉得自己很幸运,如果不是下乡插队的公社“五小”安排我当“赤脚医生”,我定也跟这同学一样到边防部队去了,说不定也中了一机枪子弹呢(什么觉悟?什么心态?那时只有天知道了!)。
     分兵到了老部队,北京*城区**地,到了才大吃一惊,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首脑机关大院---总政治部、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大院。



老兵篇
   
     
     到了老部队,也依然是新兵,这里讲的自然是老兵了,有铁道老兵、警卫老兵,通讯部队的女老兵。
     79年的春夏之交,正是万木复苏、百花竞放之时,十一届三中全会似乎连花草都注入了活力,那年的花木特别茂盛!
     但这大院里花草并不多,都是盆栽花苑,然东邻就是个大公园,两者间就隔一道不高的围墙,墙那边全是水,一片汪洋,所以,这院里空气也是湿的,春意盎然。
     院里有两大幢俄式建筑,苏联电影中常见的那种,厚重而雄伟,这大楼的每个入口,都站有威风凛凛的警卫,与大门警卫相比,毫不逊色!
     警卫兵们隶属北京卫戌部队,院里没有大的营房,老见他们骑自行车,是否院外哪里还有大军营,是否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不得而知。在近一年的大院军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警卫们!
     说话最少的,也是这些警卫!大院住军,每人一个出入证,凭证出入,这证件有钢印无照片。刚来时,出入检查十分严格,卫兵远远的就伸出戴白手套的右手作拦截动作,待来人站定后,猛的立正抬手就是一个军礼,敬得你心里慌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了!卫兵通常是两人,一位四个口袋的干部,一位两口袋战士,无论是步行还是车行,都必须乖乖接受检查。办事人员则由干部接待,引入接待室办手续。时间长了,与卫兵也就熟了,也就免了军礼,进入时卫兵作放行动作,不检查了,但也不点头,也不微笑,一付公事公办模样。而平时碰到了则不是这样,点头、微笑、握手、寒宣也是有的。
     这就是大院的警卫,认真、严肃,一丝不苟!
     大院两道大门,一北一西南,两门警卫都这风格。西边大楼一楼,是机关卫生所,这卫生所也有两道门,一大向外,一小通院里,外门无岗小门则有警卫。从小门入院内的,女兵居多。
     女兵,是这大院一景,南部院不多见,北部院却到处都是。这院里女兵有多少,无从知道,有说有一个营的,有说有两个连的。
     大院内有两个外住连队,一个工程兵连,一个就是我们铁道兵84师69团2营机械6连了。到院内自然就是搞建筑工程了。俄式建筑前,西南大门侧的大楼就是我部所建,不知现在还存在不存在?
     大院虽大,但来往人员并不多,冷冷清清的,仅是总部开会时,两大楼停车坪上车辆才会多起来,红旗轿车占一半以上,但仍觉人少,因为领导开会,下了车进大楼,出了大楼入轿车,院里几乎无人走动,有人复员后说见到了邓小平,那是吹牛!同其他首脑机关一样,院里也有地下通道,一道封闭式大铁门,门下是一路斜坡路面,两壁灯火辉煌,足够两辆十轮大卡并排行走的宽度。在大院近一年,仅见打开过两次,当然是指白天了。
     这里来往行人都是军人,无一穿便衣者,偶尔有之,亦是上便服下军裤,自然还是军人了,更无小孩及其他人等。
     院内从未见过总部军人们早操,仅是两连外住部队列队跑步,前门出后门入,院内除脚步“嚓嚓”外,稍无声息,一出大门则军威大振,“一二一”,“一二三四”的队列呼号震彻长空,引得街面两侧行人住步观看。这就是部队,这就是军人!这也就是我搜肠刮肚,要写这段经历的原因,因为,我们曾经当过兵!因为,我们曾经是军人!有了这一切,人这一生,也就足够了!
     离自卫反击战部队撤回,已经数月,家人和朋友来信,这类话题也逐渐少了些,再后,就干脆没人提了,虽无缘参战,但对那段历史,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永远都不会忘怀!
     在这里,对战场的事知之甚少,很想知道些详细的战场情况,但除了官方报纸外,并无其它来源,虽到北京体育馆听过英模代表团的演讲,也没有多少新意的东西,跟报纸宣传并无两样,全是“高、大、全”式的口气,只知是我军胜利了,而具体伤亡多少,我军有无被俘人员以及有无违反军纪等情形,一无所知。有一天,忽地耳目大新,或者说简直就是震耳欲聋了。这天到炊事班打全班饭时,与连队文书碰到了一块,因尚未开饭,便在厨前等待,闲聊时便扯到了对越作战上了,文书说,我军伤亡很大,有很多营、连全军覆没,剩下回国的前卫连队中,已没剩下多少人,最后是打红了眼,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只差没有强奸妇女了;我军还有人员被俘,有一部队还投降了越军,此言一出唬得我差点没把个饭盆掉地下,太意外了!问文书,听谁说的?文书不言,只是笑笑。从此,79反击战,在心里就结了个大疙瘩,二十多年都未解开,去年上“燃烧的血”后,这疙瘩才算解开。
     这文书是胡北人,78年兵,跟连领导关系自然是好,这不必说。原以为这些小道消息,是上级开会干部内部传达的,而我曾问过指导员,指导员也很惊讶,连声说:“胡说 ,造谣”!后来,西单有分离元件的收音机套件,我便买了一套自装了一个收音机,因为连长也是无线电爱好者,连长也组装,也就没人干涉了,夜里熄灯后插上耳塞偷听,听得久了,才听出文书这小子的秘密来,“原来如此”!我对自己说,是造谣!但心里仍是疙疙瘩瘩的,去年来这潜水,才明白,是真的了,只是夸大了一些。
     我连男兵们与通讯部队的女兵们接触不多,但有接触 ,那就是集体活动了。
     首先是看露天电影。通常情况,每周都有电影,星期六晚上在围网兰球场侧的操场。介时,各连将队伍带入,因操场离我连及女兵楼较近,故两队人马总是挨在一块,这下有得看了,但往往是被歌声把兴头拉了回来。
     部队唱歌拉歌,是个传统。拉歌时,自然是工程兵与我连是一伙了,男兵对女兵。每次放映前总要唱十几分种二十分种的,歌声此起彼伏,彼此笑声不断。要说女兵漂亮不漂亮?那自然是漂亮的多了,花季少女么!也有不甚漂亮的,谁?她们的营连领导们,中年人嘛,嘿嘿!
     再就是打排球。女兵楼前有一排球场,自然也是很正规的那种。晚饭后没事,我连的几个爱好者便组织去赛,结果可想而知,每场皆输!
    我们这个连,虽是机械连队,但大样的建筑机械并不多,仅有几件诸如卷扬机、水泥搅拌机之类的机械设备而已。我排两个班负责卷吊建材及做其它杂务、另一个班也就是我班则专事材料装卸。初干这差使觉得很晦气,不就是搬运工吗?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一个大美差!
     建筑材料由大院建筑处负责,用时到各处建材仓库或车站去拉,如砂子去永定河砂场,水泥、石料、砖坯去火车站,钢材根据用途去不同的仓库等等。
     原来以为只有南方天气热,不曾想这北京的天气比昆明热多了。一部解放牌军用卡车载着十几个大兵,顶着烈日,每天穿梭在北京街头,不但不觉得辛苦,反到有一种旅游的感觉。
     对79北京的映象有几点:一是小汽车多,无论走到那里只要一睁眼,都能见到小汽车;二是青年男女手拉手走路的多,这使新兵们差点没把眼珠瞪出来,因为七十年代风气尚不是现在这样子,在云南男女拍拖都是各走各的路,那敢这样?三是北京的“门”多,二十多年了依然张口就来:天安门、地安门、崇文门、玄武门、西直门、西便门、西外门、朝阳门.......
     到年底时工程基本就竣工了,这北京的大街小巷也游得差不多了,工作中去过卢沟桥,星期天大院发影剧票及游览票几乎走遍了各部委礼堂,乃至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
     与79参战新兵和老山轮战时期的新兵们比起来,我们这年的铁道兵新兵算是进了天堂了,正因为这样,每进入这“燃烧的血”论坛,一种愧疚之心不由而生,在部队旅游似的混了一年,回来还分了工优越了半辈子,而那些牺牲了的烈士们、那些缺胳膊少大腿的伤残军人们、那些仍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参战老兵们,他们得到了什么呢?
     愿烈士九泉之下能安康顺遂早生极乐;愿伤残军人、贫困老兵们能尽快好起来!希望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无论何时、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要忘记那段历史,永远都记得这些硝烟烈火、弹雨枪林中牺牲和幸存的“最可爱的人”们!让“血染的风彩”和老山精神在这五千年的华夏大地永远承传下去,直至没有战争的那一天!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8 15:18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一个原创贴,整了五个多小时,通霄未睡,够辛苦的了,发上来没多久就沉怎么就没人帮忙顶顶?都是真事不过用文学手法包装了一下罢了。寒心!
作者: 老山老兵    时间: 2005-6-8 15:29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下面引用由ymyc2005/06/08 03:18pm 发表的内容:
一个原创贴,整了五个多小时,通霄未睡,够辛苦的了,发上来没多久就沉怎么就没人帮忙顶顶?都是真事不过用文学手法包装了一下罢了。寒心!



但是,斑主给你加精了嘛!应该说血站是肯定你的劳动的!!你应该是欣慰的才对.
作者: andyshum    时间: 2005-6-8 15:39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俺来帮忙!顶起!79年兵,该叫你叔叔!
作者: gayanghx    时间: 2005-6-8 15:59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顶!期待下集
作者: 毛委员    时间: 2005-6-8 16:00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楼主辛苦了
作者: Ace    时间: 2005-6-8 16:19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帮你顶顶,欢迎一切原创、真实的东西,真实即是美。
作者: abinge    时间: 2005-6-8 17:45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期待下一集,老兵篇?  
作者: plr    时间: 2005-6-8 20:17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支持原创
作者: hgd    时间: 2005-6-8 21:28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这个贴子最后由hgd在 2005/06/08 09:3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ymyc2005/06/08 04:26am 发表的内容:
......
  分兵到了老部队,北京*城区镇坛寺(化名),到了才大吃一惊,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首脑机关大院---总政治部、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大院(待续)。
呵呵,“*城区镇坛寺”;当时那个大院各有一个楼,当时辰2-30在黄寺,31在苇子坑;辰4在,辰5在北面。
借问一句老兵:您当时是辰几?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8 22:05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5/06/12 06:21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hgd2005/06/08 09:28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城区镇坛寺”;当时那个大院各有一个楼,当时辰2-30在黄寺,31在苇子坑;辰4在,辰5在北面。
借问一句老兵:您当时是辰几?
哇,遇到战友了!还记得那个有围网的兰球场吗?就是球场前的那座普通楼。我连住在3楼,战友们常坐窗边看下面打球呢!苇子坑这名太耳熟了,其他不记得了。我们后面隔一楼是通讯部队,一个比前两楼高得多的楼层,里面全是女兵。圳坛寺侧面就是**公园。 请问老兵,你是哪部的?
作者: hgd    时间: 2005-6-8 23:21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下面引用由ymyc2005/06/08 10:05pm 发表的内容:
哇,遇到战友了!还记得那个有围网的兰球场吗?就是球场前的那座普通楼。我连住在3楼,战友们常坐窗边看下面打球呢!苇子坑这名太耳熟了,其他不记得了。我们后面隔一楼是通讯部队,一个比前两楼高得多的楼层,里面全是女兵。镇坛寺侧面就是**公园。 请问老兵,你是哪部的?
先自责1分钟.....真惭愧,让您失望了,俺只是进过那个院里,我有同学在辰2和辰5,所以对这个院知道一些。号牌引起了您的回忆,您说得没错,地理位置都对,而且东面就是那公园。
苇子坑在德胜门外,31还在八达岭高速路东侧(您一定去过,只是当年的田地变成了楼房)。
打搅了,等着看您的回忆。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9 15:04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5/06/10 03:11am 第 5 次编辑]

                          老兵篇
    到了老部队,也依然是新兵,这里讲的自然是老兵了,有铁道老兵、警卫老兵,通讯部队的女老兵。
    79年的春夏之交,正是万木复苏、百花竞放之时,十一届三中全会似乎连花草都注入了活力,那年的花木特别茂盛!
    但这大院里花草并不多,都是盆栽花苑,然东邻就是个大公园,两者间就隔一道不高的围墙,墙那边全是水,一片汪洋,所以,这院里空气也是湿的,春意盎然。
    院里有两大幢俄式建筑,苏联电影中常见的那种,厚重而雄伟,这大楼的每个入口,都站有威风凛凛的警卫,与大门警卫相比,毫不逊色!
    警卫兵们隶属北京卫戌部队,院里没有军营,老见他们骑自行车,是否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不得而知。在近一年的大院军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警卫们!
    说话最少的,也是这些警卫!大院住军,每人一个出入证,凭证出入,这证件有钢印无照片。刚来时,出入检查十分严格,卫兵远远的就伸出戴白手套的右手作拦截动作,待来人站定后,猛的立正抬手就是一个军礼,敬得你心里慌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了!卫兵通常是两人,一位四个口袋的干部,一位两口袋战士,无论是步行还是车行,都必须乖乖接受检查。办事人员则由干部接待,引入接待室办手续。时间长了,与卫兵也就熟了,也就免了军礼,进入时卫兵作放行动作,不检查了,但也不点头,也不微笑,一付公事公办模样。而平时碰到了则不是这样,点头、微笑、握手、寒宣也是有的。
    这就是大院的警卫,认真、严肃,一丝不苟!
    大院两道大门,一北一西南,两门警卫都这风格。西边大楼一楼,是机关卫生所,这卫生所也有两道门,一大向外,一小通院里,外门无岗小门则有警卫。从小门入院内的,女兵居多。
    女兵,是这大院一景,南部院不多见,北部院却到处都是。这院里女兵有多少,无从知道,有说有一个营的,有说有两个连的。(待续)
   
   
   
   
作者: 关东刀客    时间: 2005-6-9 19:49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呵呵有意思,接着来呀,女兵漂亮不?嘿嘿她们是什么兵?管理的严不严呀?
成天在大院呆着你们烦不烦呀?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9 21:25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5/06/13 08:52am 第 4 次编辑]

     大院内有两个外住连队,一个工程兵连,一个就是我们铁道兵84师69团2营机械6连了。到院内自然就是搞建筑工程了。俄式建筑前,西南大门侧的大楼就是我部所建,不知现在还存在不存在?
     大院虽大,但来往人员并不多,冷冷清清的,仅是总部开会时,两大楼停车坪上车辆才会多起来,红旗轿车占一半以上,但仍觉人少,因为领导开会,下了车进大楼,出了大楼入轿车,院里几乎无人走动,有人复员后说见到了邓小平,那是吹牛!同其他首脑机关一样,院里也有地下通道,一道封闭式大铁门,门下是一路斜坡路面,两壁灯火辉煌,足够两辆十轮大卡并排行走的宽度。在大院近一年,仅见打开过两次,当然是指白天了。
    这里来往行人都是军人,无一穿便衣者,偶尔有之,亦是上便服下军裤,自然还是军人了,更无小孩及其他人等。
    院内从未见过总部军人们早操,仅是两连外住部队列队跑步,前门出后门入,院内除脚步“嚓嚓”外,稍无声息,一出大门则军威大振,“一二一”,“一二三四”的队列呼号震彻长空,引得街面两侧行人住步观看。这就是部队,这就是军人!这也就是我搜肠刮肚,要写这段经历的原因,因为,我们曾经当过兵!因为,我们曾经是军人!有了这一切,人这一生,也就足够了!
    离自卫反击战部队撤回,已经数月,家人和朋友来信,这类话题也逐渐少了些,再后,就干脆没人提了,虽无缘参战,但对那段历史,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永远都不会忘怀!
    在这里,对战场的事知之甚少,很想知道些详细的战场情况,但除了官方报纸外,并无其它来源,虽到北京体育馆听过英模代表团的演讲,也没有多少新意的东西,跟报纸宣传并无两样,全是“高、大、全”式的口气,只知是我军胜利了,而具体伤亡多少,我军有无被俘人员以及有无违反军纪等情形,一无所知。有一天,忽地耳目大新,或者说简直就是震耳欲聋了。这天到炊事班打全班饭时,与连队文书碰到了一块,因尚未开饭,便在厨前等待,闲聊时便扯到了对越作战上了,文书说,我军伤亡很大,有很多营、连全军覆没,剩下回国的前卫连队中,已没剩下多少人,最后是打红了眼,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只差没有强奸妇女了;我军还有人员被俘,有一部队还投降了越军,此言一出唬得我差点没把个饭盆掉地下,太意外了!问文书,听谁说的?文书不言,只是笑笑。从此,79反击战,在心里就结了个大疙瘩,二十多年都未解开,去年上“燃烧的血”后,这疙瘩才算解开。(未完)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10 00:56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5/06/11 05:37pm 第 2 次编辑]

    这文书是胡北人,78年兵,跟连领导关系自然是好,这不必说。原以为这些小道消息,是上级开会干部内部传达的,而我曾问过指导员,指导员也很惊讶,连声说:“胡说 ,造谣”!后来,西单有分离元件的收音机套件,我便买了一套自装了一个收音机,因为连长也是无线电爱好者,连长也组装,也就没人干涉了,夜里熄灯后插上耳塞偷听,听得久了,才听出文书这小子的秘密来,“原来如此”!我对自己说,是造谣!但心里仍是疙疙瘩瘩的,去年来这潜水,才明白,是真的了,只是夸大了一些。
    我连男兵们与通讯部队的女兵们接触不多,但有接触 ,那就是集体活动了。
    首先是看露天电影。通常情况,每周都有电影,星期六晚上在围网兰球场侧的操场。介时,各连将队伍带入,因操场离我连及女兵楼较近,故两队人马总是挨在一块,这下有得看了,但往往是被歌声把兴头拉了回来。
    部队唱歌拉歌,是个传统。拉歌时,自然是工程兵与我连是一伙了,男兵对女兵。每次放映前总要唱十几分种二十分种的,歌声此起彼伏,彼此笑声不断。要说女兵漂亮不漂亮?那自然是漂亮的多了,花季少女么!也有不甚漂亮的,谁?她们的营连领导们,中年人嘛,嘿嘿!
    再就是打排球。女兵楼前有一排球场,自然也是很正规的那种。晚饭后没事,我连的几个爱好者便组织去赛,结果可想而知,每场皆输!(未完)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10 06:12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5/06/11 05:32pm 第 1 次编辑]

    夜不成寐!写这个回忆贴子,勾起了无尽的对青春岁月的甜美回忆!真的是往事如烟啊!短暂而漫长的二十六年过去了,人生苦短,人活到这把年纪,还有几个二十六年呢?
    我把这贴子的标题改了,还事物自己真实的面目吧!
    在这血坛,网友称我是“老兵”,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当过什么老兵,79年底从北京调河北涿县没多久,我便退伍了,军龄不过一年多一点。那年全军裁军,而铁道兵的建设方向是“自负盈亏”,凡愿走者,无论新兵老兵均可走,知青入的伍,回去可分工,立马就复员了。说来惭愧,二十多年来每逢八.一,单住给的慰问品、慰问金没少收,坐谈会没少开,但我们曾经作为军人(虽然很短暂),为国家为军队做过些、做了些什么呢?
    无论大家爱不爱看,无论有没有回贴,这篇回忆我都要写完,自己写给自己看,自己写自己收藏,待将来真的老了,自己安慰自己吧!因为,我们曾经也年轻过,曾经也当过兵!虽然这兵只当了一年多!流泪了......!
    铁道兵也己经不存在了,这篇文章就算是一个曾经的新兵,献给曾经在这个大家庭、大熔炉中走过那段峥嵘岁月、青春历程的,所有铁道兵战友的一个小小的纪念品吧!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5-6-10 07:07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79年时铁道兵有2个师参战,共3个团又1个营,表现还是很好的.
作者: 难以忘记    时间: 2005-6-11 14:25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我曾是个铁道兵  
没有同样的经历,但有同样的感受。
作者: 3eyes    时间: 2005-6-11 16:00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老Y的回忆不Y~,蛮有趣的感觉~
就是16楼的问题~~"也有不甚漂亮的,谁?~~"答案有点Y~~
把这点Y再Y过来如何?~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11 17:22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5/06/11 05:30pm 第 1 次编辑]

哈哈,教授,两月不见了,从那冒出来的?在潜水乎?这小y之事,我这就改过。
作者: hc831112    时间: 2005-6-11 19:39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支持原创,顶哈

作者: 军队的女儿    时间: 2005-6-11 20:37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下面引用由hgd2005/06/08 09:28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城区镇坛寺”;当时那个大院各有一个楼,当时辰2-30在黄寺,31在苇子坑;辰4在,辰5在北面。
借问一句老兵:您当时是辰几?
门儿清啊!北京的吧?辰几都在你脑袋里装着,厉害,现在还没忘,辰5是西北吧?
作者: awei    时间: 2005-6-11 22:12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你和我家大哥的经历差不多,他也是这年的铁道兵,当了一年就回来了,不过他是在内蒙的。
作者: hgd    时间: 2005-6-11 23:03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下面引用由军队的女儿2005/06/11 08:37pm 发表的内容:
门儿清啊!北京的吧?辰几都在你脑袋里装着,厉害,现在还没忘,辰5是西北吧?
“山青水秀太阳高,好呀么好风飘.....”大姐,这首歌好象是当年哪位歌星唱的吧,糊里糊涂俺只记起这2句了。
您说的没错,一看您指定是高人呀。.....
俺脑袋早成浆糊了,只是楼主的贴子使俺想起了过去,有了想帮楼主唤醒记忆的冲动,所以跟了一帖。浆糊好啊,晕乎乎啥也不知道、啥也不用想,一会儿给自己脑袋一闷棍,睡觉踏实不做梦,呵呵。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11 23:51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5/06/12 03:13am 第 2 次编辑]

    虽称机械连队,但大样的建筑机械并不多,仅有几件诸如卷扬机、水泥搅拌机之类的机械设备而已。我排两个班负责卷吊建材、另一个班也就是我班则专事材料装卸。初干这差使觉得很晦气,不就是搬运工吗?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一个大美差!
    建筑材料由大院建筑处负责,用时到各处建材仓库或车站去拉,如砂子去永定河砂场,水泥、石料、砖坯去火车站,钢材根据用途去不同的仓库等等。
    原来以为只有南方天气热,不曾想这北京的天气比昆明热多了。一部解放牌军用卡车载着十几个大兵,顶着烈日,每天穿梭在北京街头,不但不觉得辛苦,反到有一种旅游的感觉。
    对79北京的映象有几点:一是小汽车多,无论走到那里只要一睁眼,都能见到小汽车;二是青年男女手拉手走路的多,这使新兵们差点没把眼珠瞪出来,因为七十年代风气尚不是现在这样子,在云南男女拍拖都是各走各的路,那敢这样?三是北京的“门”多,二十多年了依然张口就来:天安门、地安门、崇文门、玄武门、西直门、西便门、西外门、朝阳门.......
    到年底时工程基本就竣工了,这北京的大街小巷也游得差不多了,工作中去过卢沟桥,星期天大院发影剧票及游览票几乎走遍了各部委礼堂,乃至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
    与79参战新兵和老山轮战时期的新兵们比起来,我们这年的铁道兵新兵算是进了天堂了,正因为这样,每进入这“燃烧的血”论坛,一种愧疚之心不由而生,在部队旅游似的混了一年,回来还分了工优越了半辈子,而那些牺牲了的烈士们、那些缺胳膊少大腿的伤残军人们、那些仍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参战老兵们,他们得到了什么呢?
    愿烈士九泉之下能安康顺遂早生极乐;愿伤残军人、贫困老兵们能尽快好起来!希望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无论何时、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要忘记那段历史,永远都记得这些硝烟烈火、弹雨枪林中牺牲和幸存的“最可爱的人”们!让“血染的风彩”和老山精神在这五千年的华夏大地永远承传下去,直至没有战争的那一天!(完)
   
   
   
作者: 生在1979    时间: 2005-6-12 14:15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社会就是不公平的,看每个人的际遇如何了。正所谓时世造英雄啊
作者: 金陵遗梦    时间: 2005-6-12 15:20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感谢您的回忆,虽然没有什么大场面大事件,但是平实可信,尽管您没经历过那场战争的洗礼,但是我仍然相信您一定是个优秀的共和国战士。论年龄我应该是您的晚辈,在此请允许我象您表示由衷的敬意,解放军老兵万岁!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13 08:45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金陵遗梦小友:谢谢你,谢谢你的理解!无论是轰烈还是平淡,人这一生总有几件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有机会释怀,这是一种幸福,“燃烧的血”论坛给了我这个平台,一并谢了!
作者: 小蚁雄兵    时间: 2005-6-13 09:43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为便于大家阅读,已将老哥的发帖整理了一下,零存整取。
作者: ymyc    时间: 2005-6-13 10:28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谢谢斑竹!
作者: 大刀砍鬼子    时间: 2005-6-13 11:34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铁道兵、工程兵都是好样的,虽然他们退出了现役,但在建设祖国中仍然保持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我在深圳时有一支由工程兵转业的建设队伍,工程质量好,速度快,深得深圳人民爱戴
作者: awei    时间: 2005-6-13 21:23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楼上的说的不对啊,其实是基建工程兵退出了现役。工兵就是工程兵的简称。工兵有八大专业,我团有地雷、爆破、道路、桥梁、筑城五个兵种。地雷和爆破属于共同科目,工兵多少都要掌握的。业务上有总参工程兵部指导,我们的团歌是-我们是光荣的工程兵。严格说起来铁道兵也应算是工程兵。
作者: zcx20021209    时间: 2005-6-14 03:26
标题: (原创)1979年,我短暂的军旅生涯
呵呵!楼主是老兵了啊,向老兵致敬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