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bucker在 2005/06/11 02:49pm 发表的内容:
可能是个后勤吧。呵呵!
下面引用由老山老兵在 2005/06/11 08:25pm 发表的内容:
84年7月底,我们连队接防那拉口时,为预防敌人借部队换防之机进行炮袭,在
不到阵地五、六公里的公路边,就丢弃除两口行军锅外的所有后勤物资,个人只携带
武器、钢 ...
下面引用由劳动最光荣在 2005/06/11 09:27pm 发表的内容:
那有没有可能再把丢弃的东西捡回来呢?这样的话也能暂时应急啊
下面引用由小布在 2005/06/11 11:55pm 发表的内容:
全身穿过PLA旧式装备和霉菌现代装备的就知道了,我军当时横七数八的都是带子,几乎把自己就五花大绑了,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太差了,而霉菌的设计十分人性话,装具一套就走,重量分布合理,而大背囊有金属支撑夹, ...
下面引用由119T2P在 2005/06/11 11:08pm 发表的内容:
老战友:你背的可能没有我的重,步兵武器及其它装备一应俱全。一门82迫击炮拆分三件分扛,另外,每人三发炮弹、7.1公斤一发。我还背着各种器材在身!4月27日晚从干田经楠榔,过627.0向松毛岭背后穿插。
到了 ...
下面引用由Ace在 2005/06/12 01:11am 发表的内容:
但体力应该不及白人吧?
下面引用由plr在 2005/06/12 02:39pm 发表的内容:
帮老百姓干活,不需要养猪种菜搞生产,不需要为了退伍后的出路搞“军地两用”
下面引用由hngy在 2005/06/11 11:30pm 发表的内容:
单兵行军负重是有极限的,军用背囊设计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使负重者在负重一定的情况下走得更远,并保持战斗力。82马岛之战英军步兵长途突进成功,背囊的设计、直升机的支援是两大原因。
下面引用由钥匙在 2005/06/12 10:43am 发表的内容:
“打下阵地后、剩子弹60发、冲锋枪1支、班用轻机枪1挺、子弹2弹仓。”
一仗下来多了挺机枪,难道是楼主缴获的?
武器装备资料齐全的朋友可以计算一下,当时我军的负重应该能算出个大概来
下面引用由包丁在 2005/06/12 05:49pm 发表的内容:
今后的部队也要增强体能方面的训练...现在部队的伙食提上来了,体能方面也要比20年前的战士们要有所提高才行....
下面引用由大海(31师)在 2005/07/20 09:52am 发表的内容:
84年4月28号那天老山那边炮火连天,者阴山这边31师的92、93团和炮团火箭营一部进入阵地。龙陵、八布、犀牛堡到杨万的公路上金戈铁马,踏着隆隆的炮声开进,山边小路上还有全身军装的(没有领章帽徽)的民兵,场 ...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