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打印本页]

作者: 3510652    时间: 2005-6-11 13:28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这个贴子最后由3510652在 2005/06/11 05:21pm 第 2 次编辑]

[watermark][color=#556B2F]从头到脚:钢盔、冲锋枪、子弹360发、手榴弹4枚、爆破筒2个、爆破索28米TNT炸药包1个(2、5)公斤、十字镐1个、82无后座力炮弹1枚,军用背囊1个内装大米(3、5)公斤、压缩干粮7块、罐筒2个(2公斤)、防毒面具1个、急救包4个、止血带3根、水壶1个。脚穿军用防刺胶鞋、防滑角马1副。     经过9小时的密秘接敌、占领冲击出发阵地时,本人只剩下:冲锋枪1支、子弹120发、手榴弹4枚、爆破简2个、防毒面具1个、急救包4个、止血带3根。打下阵地后、剩子弹60发、冲锋枪1支、班用轻机枪1挺、子弹2弹仓。      当时,战友们的负荷太重了超过了极限,许多战友累的吐血!现在、大家回忆起来都不知道是怎么走过来的。
:em01: [/watermark]

我在12号高地
作者: 老山老兵    时间: 2005-6-11 13:39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哦!真是太辛苦了,没有想到.怎么会带着米袋和背囊攻阵地呢?这些物资应该是属于后


勤供应嘛.占领阵地后,由后方补给嘛!不应该由你们冲锋队员携带呀!!这样打仗哪有不


累的??怎么能快速枪夺阵地呢??简直是扯蛋!!
作者: bucker    时间: 2005-6-11 14:49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可能是个后勤吧。呵呵!
作者: plr    时间: 2005-6-11 15:20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82年英阿马岛战争时,英国步兵负重55千克,经50公里徒步行军无一掉队。而且一到立刻发起进攻。
我看过当时的录像。英军有大背囊,东西都放在里面,不像我军满身都是带子。
老兵,如果你们当兵的时候牛肉随便吃,牛奶当水喝,相信肯定不比英军差。
话说回来,事前就没披挂上阵演习一回?
如果我是带队干部,一定拼死抗争;并作如下部署:钢盔,行军时不戴头上;冲锋枪刺锥拆掉;子弹,120发,机枪手不减;手榴弹4枚;爆破索或爆破筒一根;急救包,止血带;干粮罐头水壶;自行车塑料薄膜雨披一件。敌人不敢,也没能力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防毒面具一个组留一个掏洞用。挖掘器材,炸药包交军工。与其后来轻装不如事先优化。
作者: 爱的港湾    时间: 2005-6-11 15:55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感动~~~~~~~~~~~~
能活着回来就是英雄!!!!
作者: 周泽兵    时间: 2005-6-11 16:28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妈的!
感动啊!
把战士都快当骡马了,后勤的都吃什么的?
战士怎么打仗啊!

作者: 3510652    时间: 2005-6-11 17:37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下面引用由bucker2005/06/11 02:49pm 发表的内容:
可能是个后勤吧。呵呵!
[color=#CD5C5C]什么搞后勤的?你不知道情况就不要乱说话!告诉你穿插分队的负荷量比我们还重。当天、晚上密秘接敌时炊事班还带有煮饭的柴火!大米、油、盐、酱、醋。这就是我们的后勤。
作者: MJ35211    时间: 2005-6-11 18:45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我军进攻分队单兵携行装备根据其任务有三日量、五日量、七日量等等,也就是在这些天内即使得不到后勤补给也能完成基本作战任务,决不是后勤无能,而更多因素是作战任务所决定的。
79年2月16日傍晚,我营实施穿插任务,我连光单兵携行0.25个基数(单炮30发),全连官兵无一例外背负炮弹五枚,加上自己的武器装备,将近40多公斤,在几乎没有路的丛山里走了一夜,两个肩膀麻木的好象不是自己似的。
作者: 老山老兵    时间: 2005-6-11 20:25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84年7月底,我们连队接防那拉口时,为预防敌人借部队换防之机进行炮袭,在


不到阵地五、六公里的公路边,就丢弃除两口行军锅外的所有后勤物资,个人只携带


武器、钢盔、子弹袋、手榴弹、防毒面具、急救包、挎包、水壶、背包,两个米袋的


大米,基本上算轻装占领阵地。这种情况下,团后勤也是在我们上阵地后的五、六天


时间补给才跟上,把我们饿得晕头转向,就差点吃草和树皮了。唉!我军战时的后勤


保障能力还真是有点糟糕。
作者: 劳动最光荣    时间: 2005-6-11 21:27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下面引用由老山老兵2005/06/11 08:25pm 发表的内容:



     84年7月底,我们连队接防那拉口时,为预防敌人借部队换防之机进行炮袭,在


不到阵地五、六公里的公路边,就丢弃除两口行军锅外的所有后勤物资,个人只携带


武器、钢 ...
那有没有可能再把丢弃的东西捡回来呢?这样的话也能暂时应急啊
作者: plr    时间: 2005-6-11 21:39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英阿马岛战争时,距本土万里之遥的英军步兵在寒风中每天都能吃上两顿热饭。
作者: 老山老兵    时间: 2005-6-11 21:43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下面引用由劳动最光荣2005/06/11 09:27pm 发表的内容:

那有没有可能再把丢弃的东西捡回来呢?这样的话也能暂时应急啊


    这批后勤物资主要有烧柴、煤油、火腿、猪油、大米、面条、花生、绿豆等,都


是成捆的捆扎好或用桶、用大麻袋包装好的,我们连队足足一大汽车,还有其它四个


连队,就是四大车物资。东西都还没有来得及搬下车,刚停车就接到轻装急行军的命


令,只是每人简单的装了两袋大米,其它东西当时就拱手送给拉我们来的汽车团的驾


驶兵了,任由军车拉去处理。到了阵地,炮火连天的,去哪找呀!也肯定是找不回来


的。呵呵呵.........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5-6-11 22:06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我军确实后勤是弱项,根源于老革命们长期的游击队作风,武器从敌人手里抢,饭是走哪吃哪.所有家伙都挂身上,一有情况拍屁股就走,啥也不落下.79年这问题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到84还没很大改善,恐怕还比不上50年代韩战时的美军后勤能力.现代战争其实就是打后勤,以向前线输送战斗力的能力来决定最后胜负.我军还是在靠一线部队携带的战斗力去一拼高下.712一战虽然赢的辉煌,但有十二亿人五百万军队的堂堂大国对抗国力仅几十分之一的小国,竟然还要靠征用运猪的民车才填补上后勤的窟窿,真汗!仅发生在非常局部地区的且已有准确预测的战役,其战斗保障都如此命悬一线.虽然有人会说没料到越军攻击规模,而未来的潜在敌俄军美军,他们的攻击力和攻击宽度岂是越军胶鞋步兵所能比拟的,那时我军当如何应付?
按我个人观点,712虽胜,后勤部门该记一过,准备不足险令我军防线全线崩溃,幸亏李海欣高地把敌人拖住了一些.而我军对712这一大胜的各种美好品味恐怕又一次掩盖了我军战斗体制上的巨大潜在弱点.
作者: 119T2P    时间: 2005-6-11 23:08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老战友:你背的可能没有我的重,步兵武器及其它装备一应俱全。一门82迫击炮拆分三件分扛,另外,每人三发炮弹、7.1公斤一发。我还背着各种器材在身!4月27日晚从干田经楠榔,过627.0向松毛岭背后穿插。
    到了83号高地,我背的冲锋枪因枪管与水壶摩擦,水壶被摩通!
    是啊!真不知道当夜是怎么爬上阵地的。整整走了十个小时呀,而且我们什么装备都没丢!
作者: hngy    时间: 2005-6-11 23:30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单兵行军负重是有极限的,军用背囊设计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使负重者在负重一定的情况下走得更远,并保持战斗力。82马岛之战英军步兵长途突进成功,背囊的设计、直升机的支援是两大原因。
作者: 小布    时间: 2005-6-11 23:55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全身穿过PLA旧式装备和霉菌现代装备的就知道了,我军当时横七数八的都是带子,几乎把自己就五花大绑了,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太差了,而霉菌的设计十分人性话,装具一套就走,重量分布合理,而大背囊有金属支撑夹,背起来肩,背,腰,臀多处受力。不要讲英军什么的,世界各种族中黄种人是以耐力和适应环境力见长,故东亚军队在身体承受力和吃苦耐劳方面绝对在白种人之上。
作者: Ace    时间: 2005-6-12 01:11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下面引用由小布2005/06/11 11:55pm 发表的内容:
全身穿过PLA旧式装备和霉菌现代装备的就知道了,我军当时横七数八的都是带子,几乎把自己就五花大绑了,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太差了,而霉菌的设计十分人性话,装具一套就走,重量分布合理,而大背囊有金属支撑夹, ...
但体力应该不及白人吧?
作者: 3510652    时间: 2005-6-12 10:00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这个贴子最后由3510652在 2005/06/12 03:40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119T2P2005/06/11 11:08pm 发表的内容:
老战友:你背的可能没有我的重,步兵武器及其它装备一应俱全。一门82迫击炮拆分三件分扛,另外,每人三发炮弹、7.1公斤一发。我还背着各种器材在身!4月27日晚从干田经楠榔,过627.0向松毛岭背后穿插。
    到了 ...
[color=#006400]老战友:4月28日、收复老山的战斗刚打响、者阴山方向就开始密秘向前接敌。到了八布就马上分发弹药和物资,沿着山沟徒步前进。经过一夜的强行军,29日上午,到了一个叫小梅丹的地方。为了不暴露目标,部队防炮休息,团、营的重火器也配属到各主攻分队里,为30日收复者阴山做最后的准备。下午、连队又把各班长召集一起,作最后的战前安排。告诉我们:兄弟部队14军把老山收复了,打的很好、伤亡又少,完成了任务。明天就看我们的!但是、根据战前通报主攻分队和穿插分队一定要到位,无能逼到什么困难都要完成任务!就是死也要死在冲击位置上。所以,为了完成任务按时到位,大家就把背不动的东西全丢了。战友还是你厉害。
:em27:
作者: 119T2P    时间: 2005-6-12 10:24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3510652 老战友;这可不是我利害呵!一方面认为这些东西丢不得,另一方面我们班太老实。步兵们的都丢得差不多了,早知道阵地上有的是冲锋枪和弹药。开初我就该把枪和300发子弹丢掉,没被累死真算幸运啊!
作者: 钥匙    时间: 2005-6-12 10:43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打下阵地后、剩子弹60发、冲锋枪1支、班用轻机枪1挺、子弹2弹仓。”

一仗下来多了挺机枪,难道是楼主缴获的?
武器装备资料齐全的朋友可以计算一下,当时我军的负重应该能算出个大概来
作者: plr    时间: 2005-6-12 14:39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这个贴子最后由plr在 2005/06/12 02:4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Ace2005/06/12 01:11am 发表的内容:
但体力应该不及白人吧?
人种差异确实存在,但是不可忽视训练与伙食等因素。英军都是全训部队,除了救灾不需要帮老百姓干活,不需要养猪种菜搞生产,不需要为了退伍后的出路搞“军地两用”,他们都是一门心思搞训练抓战备,时不时再地去北爱尔兰会会游击队......前面我说了,牛肉当饭吃,牛奶当水和。我军就是想提高训练水平也难,营养跟不上啊。
在富士山的半山腰曾经路遇一帮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是山脚下的仓储基地的,背着大背囊,嚼着口香糖,踩着战斗靴,不带雨具,冒着中雨一路谈笑风生走上海拔三四千米的顶峰再立马走下来。换作我军,找几个仓库兵来试试...
作者: Ace    时间: 2005-6-12 14:54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下面引用由plr2005/06/12 02:39pm 发表的内容:
帮老百姓干活,不需要养猪种菜搞生产,不需要为了退伍后的出路搞“军地两用”
这可都是我军地优良传统啊~~不能丢~~~呵呵~~
牛肉当饭吃,牛奶当水喝,我军没那么多钱,而且,虔诚的佛教徒不吃牛肉,穆斯林不吃猪肉,民族多,麻烦。
作者: plr    时间: 2005-6-12 15:07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下面引用由hngy2005/06/11 11:30pm 发表的内容:
单兵行军负重是有极限的,军用背囊设计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使负重者在负重一定的情况下走得更远,并保持战斗力。82马岛之战英军步兵长途突进成功,背囊的设计、直升机的支援是两大原因。
由于"大西洋运送者"被击沉,英军损失了仅有的4架“支奴干”重型直升机中的3架和1个中队的“威赛克斯”支援直升机,垂直补给能力大减。本来准备依靠空中机动的步兵只得靠两条腿行军。
作者: 3510652    时间: 2005-6-12 15:25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下面引用由钥匙2005/06/12 10:43am 发表的内容:
“打下阵地后、剩子弹60发、冲锋枪1支、班用轻机枪1挺、子弹2弹仓。”
一仗下来多了挺机枪,难道是楼主缴获的?
武器装备资料齐全的朋友可以计算一下,当时我军的负重应该能算出个大概来
朋友!告诉你那挺机枪不是缴获的,是本班的由于机枪手包从宽负重伤,所以、是我同副射手谭兴国把机枪拿上阵地的。缴获有高机一挺(12、7)口径、老式重机一挺、60迫击炮2门、冲锋枪4支、步枪1支、子弹和手榴弹无数。
作者: 当过兵    时间: 2005-6-12 15:50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太重了
作者: 包丁    时间: 2005-6-12 17:49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今后的部队也要增强体能方面的训练...现在部队的伙食提上来了,体能方面也要比20年前的战士们要有所提高才行....
作者: T-98D    时间: 2005-7-2 16:44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下面引用由包丁2005/06/12 05:49pm 发表的内容:
今后的部队也要增强体能方面的训练...现在部队的伙食提上来了,体能方面也要比20年前的战士们要有所提高才行....
现在的中国青年大都属于"双A鸡"体质,从小营养好,长的体沉个大,可是走不了远路,体力不行,吃不得苦,比不了以前。
马岛徒步50公里的是空降兵,精锐部队。
作者: 都市女孩    时间: 2005-7-2 17:01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这样的话,没有个好身板看来是不行的了。
作者: 爱的港湾    时间: 2005-7-2 17:42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呵呵~~~~~~~~~~~~~~~~~好!
看的过瘾!!!!!!!!!!!!!!!
作者: 牧    时间: 2005-7-3 21:49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顶啊!
作者: 重炮加茅台    时间: 2005-7-3 22:31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因没路79年穿插的部队进入越境后还要给后续的修路
心疼死我了!!

作者: 郁老夫子    时间: 2005-7-4 01:39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人家特种兵比你还苦.
作者: 也是老班长    时间: 2005-7-19 16:48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确实不行,应该好好研究、总结、和学习呀
作者: lqthwt    时间: 2005-7-20 09:52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别霉菌不霉菌了,在这里说点别的吧,我讨厌它们。找一本抗美援朝的书,或是看看“谁是最可爱的人”,38军在二次战役中的穿插部队是怎么走的,你可以找个摩托车开那么远试试。
作者: 大海(31师)    时间: 2005-7-20 09:52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84年4月28号那天老山那边炮火连天,者阴山这边31师的92、93团和炮团火箭营一部进入阵地。龙陵、八布、犀牛堡到杨万的公路上金戈铁马,踏着隆隆的炮声开进,山边小路上还有全身军装的(没有领章帽徽)的民兵,场面壮观极了!
那天步兵平均每人负重50公斤,把战场上所须物资一次带入待机阵地。炮团火箭炮一连将107火箭炮拆开走放牛的小路,用人背到16号高地前的一个隐蔽阵地,紧接着回到杨万检查站背炮弹,天黑的看不见手指,路上满是稀泥,往返一次一个多小时,很多人都累吐了。
穿插的92团还要饶路走小路,过雷区,走没人走过的路,没有后援全靠自己。记得28号29号晚上都下雨(那里经常下雨,一天到晚全身湿漉漉的很难受),路上黑的看不见前面的人,听说他们每人拣一块腐烂有微弱磷光的东西插在自己的后面,艰难程度很难想象。
已经过去21年了想想就象是昨天!现在我们再上去恐怕已经受不了那份“罪”了!
作者: 3510652    时间: 2005-7-20 18:32
标题: [原创]84年4月30日我的负重….
下面引用由大海(31师)2005/07/20 09:52am 发表的内容:
84年4月28号那天老山那边炮火连天,者阴山这边31师的92、93团和炮团火箭营一部进入阵地。龙陵、八布、犀牛堡到杨万的公路上金戈铁马,踏着隆隆的炮声开进,山边小路上还有全身军装的(没有领章帽徽)的民兵,场 ...
还是战友理解我,谢谢你了炮兵老大哥,握手!当时你们107火箭炮一营阵地,就在杨万乡边防哨卡下面,到没有到901指挥所上面!4月30日、那天你们的炮火准备才开始十几分钟,我们就冲了上去。你们炮兵和包括那些当官的都没有想到吧?但是、也有你们炮兵的功劳。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