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打印本页]

作者: 青青子矜    时间: 2005-6-21 15:19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我军装备的67手榴弹,破片少,装药也不多,而且还有死区,总感觉威力小,请参加实战的老兵证实。
作者: 天翻地覆    时间: 2005-6-21 16:52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没参过战,也来说说。67手榴弹我还是扔过不少的,没记错的话杀伤半径是7米,可产生180余弹片,3。7秒爆
  这东西还是很危险,我们实弹考核时就出过事~~~
作者: 青青子矜    时间: 2005-6-21 21:02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我原先出差去过太谷的一个兵工厂,里面拆除过期的手榴弹,整车的拉,各式手榴弹都有,67最多,里面没有预制刻槽,卵型的里面有,感觉67爆炸后到不了180片,可能7,8十片.
作者: 以父之名    时间: 2005-6-23 17:44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你还要算上 外边金属层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啊 ~
作者: 我军一兵    时间: 2005-6-23 19:56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67式手榴弹60年代末开始装备我军,现在仍是我军的制式装备,其采用铸铁弹体,全弹质量600g,弹径48mm,全弹长204mm,主装药为38gTNT,可产生70~110个破片,杀伤半径7m,破片离炸点80m以外仍有杀伤威力。

作者: 牧    时间: 2005-6-24 00:41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专业解答:67式手榴弹是一种进攻型手榴弹,进攻型手榴弹不同于防御型手榴弹,前者质量较轻,杀伤范围相对较小,主要的杀伤方式是其爆炸产生的气浪;后者正好相反,质量较大,装药量大,有预制破片凹槽,杀伤范围大,主要杀伤方式是破片杀伤!
究其原因,主要是战士在进攻时是在做不断向前的运动,没有可靠的隐蔽物,使用杀伤范围大的破片手榴弹会危及自身,且重量大,不便携带!
另外,木柄手榴弹有投掷距离远,装药量大,威力大,用途广(可以在肉搏时砸人)的优势,也有不便携带,加工困难(木柄中间要掏空),对额外资源要求大的劣势,木柄手榴弹的鼻祖德军在二战后期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将弹体安上实心木柄,引信改在头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提升了重量,依然携带不便!相比,蛋型手榴弹则有携带方便,破片均匀,握持舒适,精度高等优势!由此,我建议:将手榴弹改成卵型弹体,引信向上,下开螺丝口,进攻时直接携带,防御时候可加装预制破片槽与木柄!这样相对来说减轻了后勤负担也是武器配置更合理,生产效率可大大提高!
作者: an94    时间: 2005-6-30 16:58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木柄所在的区域就是盲区了
另外破片数量是随机产生的不一定的,不能绝对的应该是个概数
作者: 枪炮长    时间: 2005-10-14 15:10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从生产工艺上来说,木柄手榴弹弹体结构复杂,存在小曲率半径的转角设计。铸造质量不易保证。难免出现破片过多或者过少的现象。这不如美军的子母弹把弹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半圆,非常简单,质量容易保证,成本更低。木柄更是难以加工和长期保存。
我军参战官兵早就反映木柄手榴弹体积大,威力小,不易携带。反正现有的木柄手榴弹用完为止,不会再生产了。
作者: 风牌575    时间: 2005-10-14 16:27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这个话题讨论的很有意思!手榴弹的威力是小了点,但我认为它是步兵进攻战斗中最有效的武器!以我的体会,50米以内的搏斗就靠它了。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5-10-14 18:01
标题: [讨论]总感觉我军装备的67木柄手榴弹威力小,请老山老兵证实。
风牌575回忆的续集啥时出啊?望眼欲穿.
手榴弹威力半径7-10米足够了,再大对自己人不安全.改变装药配方可以在不增容和改变结构的条件下增大爆炸力.训练良好的话一般投掷落点也差不出几米去,杀伤半径7-10米足以炸伤目标了.至于除目标人外再顺带捎上周围几个,这种事发生概率太低不考虑,能保证炸中一个就不错了.产生180余弹片稍微少了点,且破片大小不一,杀伤概率偏低.通过刻槽或改成塑壳内镶钢珠可以改进.
打山地战还是木柄手榴弹比卵形的好使,在目标附近落地后不会顺坡滚太远,还能保证目标基本不出杀伤区.球形的就比较难了.
手榴弹比较先进的是塑壳内装几十克炸药,基本型是进攻型的.若要增加杀伤半径变成防御型的,就把它装进一个内镶钢珠的塑壳内.用加个套的简单方法可以实现两型变换,对后勤,训练和实战都有利.尾部再加根尾杆,还可以可以插入枪口变成枪掷手榴弹射程更远.
个人感觉球型比圆柱形好,可以滚得远有利于掏洞.对于某些复杂地形上的使用,比如掏洞时希望它能滚进洞里去,而坡地上却不希望它乱滚,可以用外壳上加个东西比如与弹体等宽的小十字架的方法让它落地后滚不动.
坡地改用碰炸引信也是个办法,不过却带来同一性,安全和成本问题.我还是宁可加无危险的惰性物比如小十字架.
50米以内的近战,德国兵在斯大林格勒的经验是手榴弹加冲锋枪金不换.冲锋枪是宁可要容弹量更大的也不要打得更准的,能打响就比什么都好.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