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向燃烧的血网站所有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军礼!
[打印本页]
作者:
qh9938
时间:
2005-6-24 13:20
标题:
向燃烧的血网站所有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军礼!
我的父亲曾经经历过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还是上了前线。那时我还刚上小学,母亲当时在北京帮助父亲联系转业的事(当时部队曾要求他转业,可父亲舍不得生活了20多年的部队),记得当时父亲忽然从部队回来到我寄宿的父亲的老领导家里,把我带走,说是参加部队会餐。嘿,大食堂里真热闹,许多认识的叔叔伯伯们正在喝酒,只是感觉气氛有点怪。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猛吃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吃完后,父亲和我说,要出门一阵子,让我听话,好好学习。之后连夜和许多人坐火车走了。。。。也记不清有多长时间,他才回来,很兴奋的样子,由于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带我,那段时间,晚上父亲只好带着我到小礼堂看打仗的电影(后来才知道是八一厂的战场录像),战争的残酷那时我就感受到了,记得有一段录像是刚刚攻克一座城镇,战士们正搜索入城的片段,一个战士在街上刚要拾一个越军帽盔,被一名工兵拦阻,用探雷器检测后,挖出了一枚地雷.......还有一个片段记得非常清楚:两三个扛电影机的八一厂记者,在一群战士的簇拥保护下在一个平地上冲锋,不断有战士中弹倒地......可见当时战争的残酷。
后来长大以后,也曾问过在前线的经历,奇怪的是他却不爱提及此事,只知道和他同行的人中有一位牺牲了,他的孩子和我在一个部队大院的小学。
我的一位远房亲戚当时是广州军区的副司令员,叫吴忠,当时曾是赴越南境内参战的最高指挥官,55年授衔时是少将,红军四方面军出身,33岁授少将,中国最年轻的将军,可惜因为所谓文革“天安门事件”受审查,在战时被停职了,审查8年后被平反,可他也老了,无用武之地了。以前听他讲,在越南境内,他亲自拎着冲锋枪,徒步行军指挥作战的,当时曾对司令部机关的水平,训斥不已,唉,没办法,文革突出政治的遗患。
个人认为,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如果不是因为10年文革的影响,我军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的。(老人们也常这样说)
至今,我还保留着当时当时中央慰问团发的纪念品:一条枕巾。黄底红字,写着“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胜利纪念”。还发了个茶缸和钢笔,记得小学老师给要走了。
随便拾起几片记忆的片段,算是纪念那一辈老军人崇高可敬的身影吧。
......... 后来,我也参军了,还是边防军人呢...........14年啊........后来我也转业了........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呀。
作者:
qh9938
时间:
2005-6-24 13:39
标题:
向燃烧的血网站所有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军礼!
我非常喜欢看风牌757前辈的“橡胶林的回忆”,太感动了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5-6-24 13:44
标题:
向燃烧的血网站所有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军礼!
我的一位远房亲戚当时是广州军区的副司令员,叫吴忠,当时曾是赴越南境内参战的最高指挥官,55年授衔时是少将,红军四方面军出身,33岁授少将,中国最年轻的将军,可惜因为所谓文革“天安门事件”受审查,在战时被停职了,审查8年后被平反,可他也老了,无用武之地了。以前听他讲,在越南境内,他亲自拎着冲锋枪,徒步行军指挥作战的,当时曾对司令部机关的水平,训斥不已,唉,没办法,文革突出政治的遗患。 ------------------------------------------------------------------------- 最年轻是王扶之,授衔时只有29岁. 关于吴将军的事迹大家可以看看<百战将星-吴忠>一书,写得很不错.
作者:
绿色记忆
时间:
2005-6-24 13:53
标题:
向燃烧的血网站所有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军礼!
是这两样纪念品吧?
1_1119592382.jpg
2005-6-24 13:5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2.76 KB, 下载次数: 13
5_1119592398.jpg
2005-6-24 13:5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4.79 KB, 下载次数: 9
作者:
qh9938
时间:
2005-6-24 13:57
标题:
向燃烧的血网站所有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军礼!
啊!还有更年轻的王扶之?哪个部队的?怎么没听说过?一般讲,55年授衔少将的,都是红军出身,29岁授少将,那红军时几岁?
作者:
qh9938
时间:
2005-6-24 14:00
标题:
向燃烧的血网站所有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军礼!
绿色记忆 ,您好!对,就是右边那个小茶缸,谢谢您。还有一个小红盒装的“英雄”钢笔,当时来讲算得上很精美的了。唉,可惜让小学老师要走了
作者:
绿色记忆
时间:
2005-6-24 15:47
标题:
向燃烧的血网站所有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军礼!
别客气,我和你父亲当年是同一个战场上的战友.请代向你父亲问好!
79年3月,中央慰问团发的是一条枕巾,一个茶缸,还有一个你说的用红色盒子装的笔,但不是钢笔,是红蓝双色圆珠笔.
我发的图片上的另一个茶缸是昆明军区发的立功奖品.
作者:
qh9938
时间:
2005-7-4 11:44
标题:
向燃烧的血网站所有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军礼!
经查《将帅名录》,王扶之不是1955年授衔时最年轻的少将。1955年授衔时,最年轻的少将是吴忠。
吴忠,1921年出生,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王扶之,1923年出生,1935年参加红军,1964年晋升为少将。
另外,王扶之,是测绘员、测绘参谋出身,没有战功。而吴忠将军,一直是军事主官,战功卓著,有传奇色彩。解放战争,淮海战役飞舟堵黄维;18军52师长期间作为先遣师解放西藏直到拉萨。建国后,成为解放军第一个机械化师的首任师长(军委高度关注的机械化师)。文革期间,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毛泽东亲自过问),71年“913”林彪叛逃期间,接受毛泽东亲自指挥处置事变。1976年粉碎“四人帮”期间,又立奇功。1979年2月,作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亲自赴越南境内,指挥作战。由于受文革遗蘖影响,军委在其赴越期间,做出停职审查决定。(据传许世友大怒,扣下军委命令,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吴忠将军,不计个人恩怨,依然靠前指挥。审查8年后,军委做出决定,为其平反诏雪。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