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打印本页]

作者: 71女兵    时间: 2006-4-25 19:06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有这么一群六,七十年代的老兵;他们从小就在军队大院里长大,从小就受着更多的革命教育,他们经历过和那一代人同样的风风雨雨。不同的是;他们有着常人看的到的欢乐,和常人看不到的艰辛。他们自傲,张扬,他们单纯,坚强。事实上,历次的政治运动,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受点牵连,这倒陪养了他们所特有的忍劲。是的,子继父业是他们最大的理想,在特定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他们很大一部分人都下过农村,当过知青。招工对他们来没有了可能,那种缺乏市侩的单纯和自傲,决定了上大学也与他们无缘,他们只能当兵,利用他们的特有的条件和用他们特殊的方式。有些人甚至是在公社不放的情况下,注销了户口,凭着一张入伍登记表,和一套父亲的军装来到部队的。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供给关系,他们不发军装,不发津贴,不发所有的物质装备,他们仅仅是尽义务,有的人是靠着一套干部服和一双皮鞋来完成所有军事训练的。(血站上的风牌,小五阿哥,大头来也等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中间不乏我军高级指挥员的子女,他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林彪”事件和“粉碎四人帮”等历史事件后,被各军区招进过师以上干部子弟学习班。但他们的军事技术总是出类拔萃,在各军区的基层教导队中,他们是骨干力量。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事实证明他们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他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用热血来证明了他们的价值。他们有的牺牲了,有的负了伤,但他们绝没有逃避。因为他们是军队的儿女。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6-4-25 19:17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都是好样的!
作者: 千里跃进    时间: 2006-4-25 19:17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军人的风采!

作者: 战友2000    时间: 2006-4-25 19: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都市女孩    时间: 2006-4-25 21:38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大姐说的有道理.
作者: 酷熊宝贝    时间: 2006-4-25 23:49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下面引用由71女兵2006/04/25 07:06pm 发表的内容:
有这么一群六,七十年代的老兵;他们从小就在军队大院里长大,从小就受着更多的革命教育,他们经历过和那一代人同样的风风雨雨。不同的是;他们有着常人看的到的欢乐,和常人看不到的艰辛。他们自傲,张扬,他们 ...
大姐,可不能在这里这么说,这里看不惯高干子弟的人大有人在,前些日子就因为这个还吵过架呢,他们说高干子弟畏战,找关系托人往后方调呢。
作者: Nanoroc    时间: 2006-4-26 00:02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这个贴子最后由simonchan在 2006/04/26 02:41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酷熊宝贝2006/04/25 11:49pm 发表的内容:
大姐,可不能在这里这么说,这里看不惯高干子弟的人大有人在,前些日子就因为这个还吵过架呢,他们说高干子弟畏战,找关系托人往后方调呢。
啊?啥时候的事情,这里关于高干子弟的探讨还真比较少。
我觉得凡事要分两面,干部子弟在作战部队里本身就少,又引人注目,被人“看”的比较严。普通子弟在部队占大多数,自然普遍受的关注就没高干子弟多。
将门是否一定出虎子,要两面看。
普通子弟是否一定都勇敢,这点也要两面看。
只是大家的都为部队一员,探讨这个有点敏感,有的时候把握不好不利于团结。容易被人借题发挥,以点代面。
不过无论如何,就71女兵的文章而言,这些干部子弟都在前线拼杀,本身就证明这个集体无愧于将门虎子的称号。

作者: liang8309    时间: 2006-4-26 01:19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感动,非常的感动。
作者: 甜酥墙皮    时间: 2006-4-26 04:54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这个贴子最后由甜酥墙皮在 2006/04/26 05:02am 第 1 次编辑]

呵呵 "大院" 里长大的, 让人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 想起"石光荣"的儿女们, 王朔也对他们情有独钟。
前两星期《凤凰大视野》专门有一套节目回忆他们的"青春纪事"。
(五集x30分钟, 推荐有大院情结的前辈下载观看)
关于"是否一定都勇敢", 那里面有几个当年的狠角色回忆说, "大院"外面的小混混根本不敢惹他们.
作者: 燃烧的新血    时间: 2006-4-26 08:40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如果现在又有战争,公务员是否可以考虑把子女送上前线??哈哈。
作者: 七九女兵    时间: 2006-4-26 09:48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九女兵在 2006/04/26 10:23am 第 1 次编辑]

    71女兵~你说的非常有哲理,深受启发...这批六七十年代当兵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御林军”们,现在也到了奔五~~奔六的年龄了,其实大家留意一下他们也就在我
们的身边...他们经历了风霜~~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更可贵的是经历了战火的洗
礼,能幸存下来的人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会生存和生活....
   有部小说叫《血色浪漫》,也被改拍成电影,讲的就是这一代人的故事,同风牌
575/小五阿哥/大头来也等他们的经历很象,可惜讲参战的故事太少了...
    不管什么时候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是我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作者: 四连山    时间: 2006-4-26 10:42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在七十年代,我们部队有很多部队干部的子女。在与他们的交往中,知道了他们中很多都下过乡。十几岁离开父母,在艰苦的农村从事对自己完全陌生的农业劳动,苦不堪言。
    到了部队,在农村兵占绝大多数的连队里,他们确实表现“西拉”,甚至在他们农村出身、后为部队高官的父母眼里也看不惯。但是,他们有着另一种气质:聪明伶俐、头脑灵活、知识广博。能看出来,他们愿意接触农村兵,但农村兵看不惯他们也就不愿意接触他们。所以,无论是在干部或战士眼里,他们多少沾些“另类”。实际上,这是当时部队思想、文化的大环境所至。
    实战中,他们的优势得以发挥。他们勇敢、机灵,面对现实的勇气强于很多农村兵。
    我总认为,无论农村兵、城市兵、部队兵,他们的勇敢与懦弱、奸诈与豁达、开通与狭隘都是本性决定。遗传?大脑神经结构?问题深了,超出了我们的分析能力。
作者: 老山通信兵    时间: 2006-4-26 10:51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大姐就是我心中的榜样.大姐好样的
作者: winter    时间: 2006-4-26 14:05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如《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袁军、周晓白……!
作者: 162s486t    时间: 2006-4-26 14:40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干部子女也并非全是不怕死的,我部队就有参战前调离部队的。
作者: 海aqh    时间: 2006-4-26 15:00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致敬!!
作者: 四连山    时间: 2006-4-26 16:43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下面引用由酷熊宝贝2006/04/25 11:49pm 发表的内容:
大姐,可不能在这里这么说,这里看不惯高干子弟的人大有人在,前些日子就因为这个还吵过架呢,他们说高干子弟畏战,找关系托人往后方调呢。
这种情况是有的。没必要吵架。谁的一句话也不能概全。

作者: 71女兵    时间: 2006-4-26 18:36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本来在我的贴子里列举了很多真实的人物,考虑到因涉及一些军内的高层领导而势必引起大家的过多关注,从而违背了老兵们的意愿,我把它删去了。不过,对那种干部子弟战后的内敛,和表现出与其风格完全不同的成熟,倒让我深深的感动。我们不必去关注这个群体中的特殊性。而在战场上,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我更看重它的普遍性。从相对意义上来说,他们比过去更成熟了,而从绝对意义上来说,他们比过去,更象真正的军人了。
作者: 酷熊宝贝    时间: 2006-4-27 02:07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下面引用由Nanoroc2006/04/26 00:02am 发表的内容:
啊?啥时候的事情,这里关于高干子弟的探讨还真比较少。
……不管从哪方面说,粟戎生在没有什么大的功劳的前提下,凭裙带关系,短时间内提升那么快,也是不正常的。不过他勇于上战场,也是可以肯定的,比那些[color=#FF0000]畏战的高干子弟强多了。  
原帖,请从11楼开始看
作者: Nanoroc    时间: 2006-4-27 04:02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下面引用由酷熊宝贝2006/04/27 02:07am 发表的内容:
……不管从哪方面说,粟戎生在没有什么大的功劳的前提下,凭裙带关系,短时间内提升那么快,也是不正常的。不过他勇于上战场,也是可以肯定的,比那些畏战的高干子弟强多了。原帖,请从11楼开始看
还真没看见,那时候比较忙,估计是错过了。粟戎生是个敏感话题,以前在某站评论过。把握不好,怕某站67的铁杆FANS会把板砖飞到血站来。只一句,他曾经是我军的一个指挥员,军中高干子弟中的一个,但他代表不了所有高干子弟。讨论此问题切忌以点带面,否则肯定是混战一场还分不出明晰的道理来。清园居士可是熊宝宝的另一个ID?

作者: 向老兵敬礼1    时间: 2006-5-14 00:28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他们单纯,坚强!是90年代之前军人特有的纯朴的思想,真切的情感!
作者: 水峡    时间: 2006-5-16 1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准备着    时间: 2006-5-16 13:22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高干子弟的父母也是拼出来的!你不拼,你儿子还得从头开始。。。
大家都骂地主,但地主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作者: gaoyiq    时间: 2006-5-19 23:16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军中的子女战场上没的说,一些地方的高干子女就不好说了,必尽成长的环境不同。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6-5-20 00:57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北京高干大院里出来的孩子不该叫御林军,御林军是保卫中央的军队但士兵绝大多数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平民.那帮人更该叫太子党.不过那时代的太子党可与现在的那些令人侧目的太子党大不一样.将相不过三代,马克思主义也改变不了这点?
作者: 少来与没得    时间: 2006-5-20 14:21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5.1期间我专程去了成都,看过风牌575老兵,修为不错。
陪我吃了“牛肉大餐”,谢谢!
作者: 8341    时间: 2006-5-20 15:22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6/05/20 00:57am 发表的内容:
北京高干大院里出来的孩子不该叫御林军,御林军是保卫中央的军队但士兵绝大多数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平民.那帮人更该叫太子党.不过那时代的太子党可与现在的那些令人侧目的太子党大不一样.将相不过三代,马克思主义也 ...
呵呵,严重同意和支持!
作者: 79老兵    时间: 2006-5-20 17:54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6/05/20 00:57am 发表的内容:
北京高干大院里出来的孩子不该叫御林军,御林军是保卫中央的军队但士兵绝大多数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平民.那帮人更该叫太子党.不过那时代的太子党可与现在的那些令人侧目的太子党大不一样.将相不过三代,马克思主义也 ...
    终于看到71大姐写的东西了。但我也认为上面这位仁兄的看法确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用“御林军”一词来形容来自高干大院里出来的孩子似有不妥,但也不能用“太子党”来比喻。太突出某群体,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声音。实属愚见,仅供参考。
作者: 甜酥墙皮    时间: 2006-5-20 21:55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太子党”应该指当权(或曾经当权)政要的后代, 主要是政界而非军界, 而且级别要很高,
而这里所说的“大院”应该专限于军队大院, 而且能住大院的很多只是普通校官(具体门槛条件还望行家赐教)。
虽然二者有一定的重合部分, 但还是不同的概念, 区别并不在于二代还是三代, 而是权臣后代和军人后代的区别。

作者: 李小兵    时间: 2006-5-21 23:22
标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御林军”
当时地方干部也多数是部队转业的,这些干部子女下乡后也喜欢到部队去,以勇敢杀敌为荣。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