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关于扣马山之战(特请163师老兵)
[打印本页]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6-5-30 23:06
标题:
关于扣马山之战(特请163师老兵)
[这个贴子最后由cpcliusi在 2006/05/31 00:48am 第 1 次编辑]
时间 1979年2月27日7时50分---17时
地点 扣马山位于谅山西北4公里处 以扣马山为中心 周围大小高地30多个;东北与417高地,南与536高地成鼎足之势
双方参战部队 解放军:55军163师487团
越军 327师42团3营
简要经过:
7时50分,军、师炮兵进行10分钟火力准备。军坦克团1营(欠3连) 在班列一线展开以火力支援487团2、3营同时向303高地发起进攻,歼敌一个班。9时40分,攻占那来、波谋一线后向扣马山进攻。12时许,在攻击那来南侧和巴嘎西北侧无名高地时,因雾大、阴雨连绵能见度只有几十米,部队在密林中迷失方向。该师遂用炮火指示目标和在步兵前150米处持续不断炮击的方法引导、掩护步兵向主峰攻击。15时10分,2、3营在师团炮兵和坦克火力支援下攻占了巴嘎、郭朱东南一线要点。15时15分,师令1营加入战斗。487团立即调整攻击部署,1营沿扣马山东北侧山腿、2营沿东侧山腿、3营沿西侧山腿同时向主峰攻击。15时50分,师炮兵群以8个营向扣马山主峰实施5分钟火力急袭,尔后以1个152加榴炮营对主峰实施压制性射击,7个炮兵营采取徐进弹幕射击,以递加200米在步兵战斗队型前逐次延伸火力,掩护步兵冲击。3个营各成两个梯队交替掩护,交替攻击。16时45分,3、7、8连同时攻占主峰并在炮火支援下打退敌一个加强连的反扑。2营由于运动路线较长,在1、3营攻占主峰后,改向水溪、楠流攻击。
扣马山太高,部队运动不便,山下又有密林,不易发扬火力;越军没有部署重兵。当时越军的防御重点大多都在交通沿线的要点上,几个800米高的山峰均不是其重点。
163师战后专门检讨如下:不善于搜集、研究敌情,有时打了莽撞仗。如攻打扣马山,据战前了解和上级通报,主峰有大型坑道、永备工事,有公路通向坑道,有大口径火炮,敌师指挥所、观察所也在主峰上,并有一个步兵营防守。打下同登后,本应进一步查明、核实上述情况,但没有这样做,而是仍按战前了解的并不确实的情况,组织两个步兵营、8个炮兵营攻击,消耗炮弹4000余发,打上去后,才发现主峰上只有敌一个步兵排防守,一条30米长的土洞和三个“A”字形工事、一个古炮台,环山只有两道堑壕和一个炮兵观察所,既无坑道,也无公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主要是因为部队平时对有关搜集、侦察和研究敌情的问题,缺乏训练,缺乏知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其方法、要领,似懂非懂,在这方面也养成了仅仅依靠上级通报行事的习惯……
另外请问,边贵祥师长战后的大致经历?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6-5-31 00:52
标题:
关于扣马山之战(特请163师老兵)
[这个贴子最后由cpcliusi在 2006/05/31 00:52am 第 1 次编辑]
网上有的资料说边贵祥当时是55军军长,这是不对的。军长是从38军调来的朱月华。
作者:
燃烧的新血
时间:
2006-5-31 09:16
标题:
关于扣马山之战(特请163师老兵)
浪费就浪费了。至少没人牺牲啊。要是反过来就惨了。
侦察报告:只有敌一个步兵排防守,一条30米长的土洞和三个“A”字形工事、一个古炮台,…………实际情况:主峰有大型坑道、永备工事,有公路通向坑道,有大口径火炮,敌师指挥所、观察所也在主峰上,并有一个步兵营防守.
这下你不郁闷S都不行。
作者:
liang8309
时间:
2006-5-31 19:04
标题:
关于扣马山之战(特请163师老兵)
同意3楼意见。
那些炮弹留着时间长了自然报废,倒不如让炮兵放下响来听听。
作者:
山鹰
时间:
2006-6-1 17:56
标题:
关于扣马山之战(特请163师老兵)
下面引用由
cpcliusi
在
2006/05/30 11:06pm
发表的内容:
另外请问,边贵祥师长战后的大致经历?
边贵祥在对越作战归来后,于1979年9月至1983年5月担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
作者:
广西神勇战士
时间:
2006-6-2 13:07
标题:
关于扣马山之战(特请163师老兵)
扣马山的位置就在谅山与同登的中间,也可以观察到从禄平往谅山的公路的情况,从炮兵观察的位置上看,这个高山的作用非常重要。
作者:
狼牙山后代
时间:
2006-6-2 14: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