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那个冬天……
[打印本页]
作者:
ymyc
时间:
2006-7-7 20:23
标题:
那个冬天……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6/07/08 10:25am 第 2 次编辑]
家里父母的灵位牌,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敬香祭奠了,今天收拾家里的吋候,在父母大人面前站了许久,凝视着那两个熟悉而亲切的名子,禁不住悲从中来,年近五旬的人了,仍然不觉地流下了几行清泪。每当看到母亲,便会使人想起那个冬天………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我们这个边陲小县,随着渐渐浓厚的战争气氛和参战部队南下的汽车火炮的队伍不断频繁、密集的时候,紧张和恐怖的阴影也随即笼罩了这个小城和这小城中的居民们。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我参军了,从报名到穿上没有领章帽徵的新军装,不到二十天!这种与以往不同的入伍速度,更给这紧张的氛围濒添了几分神祕,因为那时候征兵单位和人武部门对所征部队的兵种、番号和住址是保密的。
正是由于这种保密制度,使新兵的亲属们发生了许多莫明的不安和恐慌:一边是大军压境,一边却是新兵们的整装待发!谁都知道,打仗,是会死人的!
在公社的送兵大会上这种恐慌达到了极点。
一位父亲作为家长代表上台发言,这位瘦瘦的声音却很大的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一个很悲壮的感叹词:“唉”!
接着是恨恨却又幽咽似的接上一句“形势很紧张了,要打仗了”!那块僵硬的、带着十二分勉强的笑脸,几十年来都未能令人忘记。
那家长最后的话是:“参军很光荣,死了也很光荣,死……”,这句话还未说完,台子下面一阵骚动,实在不明白这是在鼓励还是在吓唬新兵们,这人似还要说便被公社的人拽了下去,后来是一片沉默……
大会结束后,各家的父母各自找到自个的儿子作最后的告别,因为新兵们送县里后就要开拨了,就没有机会了,也许,也许……家长们的脸上是清一色的沉重,话语似乎也比往常凝重、郁忧得多。
母亲是上班时间请假来的。
母亲很平静,说了几句家常话后,话便少了下来,母亲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了以下几句:
“别怕,不会…不会的”……“不能跑…啊?不能….”!声音很轻却很坚定。
母亲没多少文化,自然不会讲什么大道理,语句很朴实。
我明白,这是在安慰我,老人家在教我坚強,教我如果真的是上了前线,千万不能当逃兵啊!
死,谁不怕?正是十七、八岁的年龄,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当运新兵的车出了县城转头往北行驶的时侯,这一颗年轻的心才渐渐地安定了下来。
如果是真的上了前线,我会不会害怕?我想我会的,会很害怕,会很惊慌,当敌人的枪弹炮弹打来的时侯,当看到身边倒下的缺胳膊少大腿的战友的时侯,也许我还会尿裤子!但是,我决不会当逃兵,绝对不会!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那怕象赵勇兄弟那样没了下巴,象邬四毛大哥们那样没有了头胪(那样的壮烈)!我也不会逃跑!
我得对得起母亲啊!
作者:
非常来客
时间:
2006-7-7 2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enjping
时间:
2006-7-8 08:33
标题:
那个冬天……
伟大的母亲,慈祥的父亲,他们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儿子,要为国效力,万万
不可有辱家名,说大的一点,就是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中华民族,就是战死了,也
是光荣的。
作者:
ymyc
时间:
2006-7-8 09:53
标题:
那个冬天……
谢谢任排!
确实是这样的!不能辱没家门,这是老人们的初衷。
后来知道这是老父叫母亲去的,那时父亲已偏瘫在床,不能亲自去了。父亲是四野的老兵,参加过许多恶战,知道死是怎么回事。我是长子。儿子们入伍后许多家长都很后悔,但两位老人却抱定了这个信念:上战场不一定就会死去!老父曾随部队南征北战,不也平安归来了吗?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儿子能就此而有出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作者:
冬天的鹰
时间:
2006-7-8 16:11
标题:
那个冬天……
我的泪水.........................
作者:
wuyonghe0001
时间:
2006-7-8 19:25
标题:
那个冬天……
顶,感人至深的场景......
作者:
乘机思酣
时间:
2006-7-9 12:54
标题:
那个冬天……
感人至深的场景......
作者:
都市女孩
时间:
2006-7-9 21:15
标题:
那个冬天……
老Y写得很好,很感人的.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