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打印本页]

作者: 那年十三岁    时间: 2007-2-10 16: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2-10 16:44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斑竹给划个地盘,我把那些越南文的全搬过来,也便于查找和集中管理。
=================================================================
很好的方法。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7-2-10 18:05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谢谢“那年十三岁”朋友,把当年我们对手(之一)写的东西贴上来。虽然看不懂越人对地域的标号,但因为对那段历史印象较深,所以看起来还是很亲切。从越人的文章可以看出,越军战前侦察情报工作是做得不好的。从当时的记录来看,越方从1978年底开始就发了5次“中国军队将进攻的战斗警报”,但对对手的基本情况了解很少,准备也不够充分(物质和思想两的方面),打法和战术也相当愚蠢(白送了许多越军士兵的生命),所以79年2月17日晨越军红河一线防御全线崩溃(本军三个步兵师,虽然全部“晚点”1-3个小时)。当天早晨约7点左右,越方红河沿线的防御支撑点完全被我军控制,在步兵的掩护下,工兵在红河上已架起了3座浮桥(不包括友邻部队的浮桥渡场),坦克通过浮桥大量过河(晚上偷渡时,有少量坦克和装甲车是“泛水”过河的)。当时坦克刚过河,就有六辆坦克被越军反坦克雷炸断了履带,由此造成“塞车”,使得大部队过河的时间晚了2两个小时。我当时在“斗格”高地上(老街以西约7-8公里处),看见我方浮桥渡场的河滩上,各种火炮、辎重、坦克及各种军车至少有200辆以上聚集在一起,可惜越军的炮兵没有抓住机会,没有向这个方向开炮(记得有少量越方炮弹掉在红河里,应是在炮击我方的浮桥。可惜没有一发命中,只是在河中激起高高的水柱)。79年2月17日晨约8点左右,本人已奉命带领本部尖兵班,穿过“老街-坝洒”公路,越过“外斩河”,进入越方“坡光”地区......。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7-2-10 21:25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下面引用由那年十三岁2007/02/10 04:40pm 发表的内容:
给大家翻译一短文。让老兵们有个对比,因为越南人多少有些改动(怕中国人把越南的战争“精髓”偷了去:)))所以大家不要较真。其文中所描写的应该是山岭,(称高地)岭上有不同的小山包,故有12345等编号。嘿 ...

我把“越军角度”重新固定上来,直接发在那里面,好么?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7-2-10 21:50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已经固顶了一个“越军角度(那年十三译)”
以后就请兄弟把译文发在那里吧。
这样的资料,多多益善,求之不得呀。
作者: plr    时间: 2007-2-10 21:50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7/02/10 06:05pm 发表的内容:
晚上偷渡时,有少量坦克和装甲车是“泛水”过河的
没有坦克吧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7-2-10 22:00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下面引用由plr2007/02/10 09:50pm 发表的内容:
没有坦克吧

63式水陆两栖坦克有少量参战,就是不知道在那里投入了战斗。所以,不能排除“泛水”而过的是63。
早几年广州的东湖公园里面,露天摆放了一辆“功勋”坦克,注明就是参加过79对越作战的。里面的发动机已经被取掉了,电台也没有了,就是一个空壳子用于陈列。当时我还爬上去玩过。
作者: plr    时间: 2007-2-10 22:07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对啰。63水是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的,在东线。
作者: 密山侦察兵    时间: 2007-2-10 22:30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我虽然当兵晚了,但看老兵们的回忆,仍然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热血沸腾...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2-10 22:34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一个63 四个62 一个59 一个T-34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7-2-10 23:03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下面引用由simonchan2007/02/10 10:00pm 发表的内容:


63式水陆两栖坦克有少量参战,就是不知道在那里投入了战斗。所以,不能排除“泛水”而过的是63。
早几年广州的东湖公园里面,露天摆放了一辆“功勋”坦克,注明就是参加过79对越作战的。里面的发动机已 ...
        此段描写并非是“笔误”。西线的坦克,当时确实只有62型。但62可以“泛水”,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以至于下河时连有的驾驶员都不敢。但天下的军人都是“唯命是从”的(极少数例外)。再加上我们那台车的“小老广”驾驶员又特别不怕事。所以我在79年自卫反击战时搭乘的那台“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三营701号”车就下过水(抄下车牌,就不必再报上车长、驾驶员、二炮手的名了吧...呵呵)。
       再加一段补白。701号车,车长与驾驶员联络通信一直不太好,其原因就是那天坦克下水时,因河坎与水面有一定距离,当时坦克是一头就扎下水里,整个车头全淹了下去(再浮出水面),又因坦克驾驶舱盖密封不好,所以驾驶室灌了不少水进来,这对操纵坦克行驶也并无大碍,只是将让耳机插孔受潮,车内通话时有时断(在行驶途中,驾驶员时常要打开舱盖,升起座位,“露头”与炮台上的车长进行“沟通”。只见“小老广”开口就是“丢那妈........”,可见他对这个该死的耳机和受话器是相当的愤懑)。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7-2-10 23:21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7/02/10 11:03pm 发表的内容:
此段描写并非是“笔误”。西线的坦克,当时确实只有62型。但62可以“泛水”,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以至于下河时连有的驾驶员都不敢。但天下的军人都是“唯命是从”的(极少数例外)。再加上我们那台车的“小老广” ...

“丢那妈”可以骂人也可以是发牢骚。突然听见一句“本地精髓”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62能“泛水”是不是和整车的战斗全重较轻有关呢?不过62轻,装甲薄,防护自然比不上59。虽然越南地形可能限制较重车体的机动,但如果全部都上59,装甲部队的装备和人员的损失也许能压下一点吧。
我单位现在的经警队长曾经在广东的花都担任坦克教员。他曾说过部队曾经接收过4辆从前线下来的车作为训练车,检查时在其中一辆上发现一截手指骨头,在场的人都不禁毛骨悚然。
作者: plr    时间: 2007-2-10 23:22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真长见识了。
作者: 那年十三岁    时间: 2007-2-11 04: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7-2-11 09:40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那年十三岁”朋友是位“少说话,多干活”的好同志。建议“血站年终总结”应给予嘉奖。~~~~~~~~~哈哈(搞笑的)
        另外说,“那年十三岁”朋友翻译的“乐山防御战”其作战地域,在我方军用地图上汉字标明是“岳山地区”,其中“乐”与“岳”在汉语读音里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说,越方的资料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 plr    时间: 2007-2-11 14:43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下面引用由simonchan2007/02/10 11:21pm 发表的内容:
62能“泛水”是不是和整车的战斗全重较轻有关呢?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7/02/10 11:03pm 发表的内容:
此段描写并非是“笔误”。西线的坦克,当时确实只有62型。但62可以“泛水”,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以至于下河时连有的驾驶员都不敢。但天下的军人都是“唯命是从”的(极少数例外)。再加上我们那台车的“小老广” ...
以62式的重量和体积,除非用围帐,否则是不可能“泛水”的。
老兵是被坦克兵忽悠了。坦克7连配属给92团,过的是藤条河。藤条河水深约一米,轻型坦克正好可以徒涉。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2-11 17:43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10h00 - 14h30 :敌第三次冲锋,被我击退。这时敌坦克已经渡河,沿着巴刹公路进入我阵地"从该地段坦克10点才被越军汇报来看,不太象yuezhan1979一大早过河时的‘坐骑 ’。701车的后来命运有无听闻?
“各种火炮、辎重、坦克及各种军车至少有200辆以上聚集在一起,记得有少量越方炮弹掉在红河里,应是在炮击我方的浮桥。可惜没有一发命中,只是在河中激起高高的水柱。”
看来越方事先是做了充分准备,诸元也计算得非常准(开战前不大可能向界河开炮做试射验证)。他们战术思想保守了点,只以打断或至少阻碍浮桥通行为满足。如果再想深一步,既然战争已经爆发,桥那边等着过河的那些密集的’准侵略军‘值不值得轰一下呢。也幸亏越炮兵是算得准打得也‘准’,如果有几发有意无意飞过河来,那闹不好要引发灭顶之灾,架桥的等过桥的一锅端。记得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是法军炮兵在炮战落败伤亡惨重后拉了几个炊事兵来凑数开炮,炮打得太歪,竟然引爆了德军几十万发重炮弹的秘密囤积地,从而扭转了战局。越军炮手明显是持证上岗呀!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7-2-11 22:21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10h00 - 14h30 :敌第三次冲锋,被我击退。这时敌坦克已经渡河,沿着巴刹公路进入我阵地"从该地段坦克10点才被越军汇报来看,不太象yuezhan1979一大早过河时的‘坐骑 ’。701车的后来命运有无听闻?”
...........................................................................
     以本人愚见,越方资料因种种原因(还不说被越南“儿童团”创作了N次),所以仅供参考(或者是“谨供参考”),在时间、地点等问题上过分“钻研”没有太多的必要(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对别人的望文生义或道听途说的帖子是抱以笑而不答的态度)。
      另外,本人好象从来没有说过79年2月17日一大早有“坐骑”代步过河作战的话吧(记得曾在回复“参谋”战友的帖子里,简要介绍过那天早晨的某些情况。以后如有心情,等“风牌”的文章贴完再看写点什么)。至于701号车的情况,我好象在以前的帖子间接给你讲过,该车自始至终“毫发未损”,只是炮塔上的瞄准镜的遮光罩被打歪了(那辆坦克的照片在解放军画报79年6期27页可见。其实坛中也有)。
      如果不嫌唠叨,再说几句。该车驾驶员战后一直没有联系,车长和驾驶员因都是“川军”(在当时坦克团里很少),战后一段时期还有“来往”,特别是“二炮手”的老家竟然是我部在四川的驻地,所以这位哥们战后回来“探家”,还居然找到本人连队来了(说来可能又有人不信了)。
作者: 那年十三岁    时间: 2007-2-12 1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2-12 13:59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这个贴子最后由hjf1390在 2007/02/12 02:42pm 第 1 次编辑]

1979,那可能是我记混了,那张62搭载步兵过河照片里的人不是你?
另关于十三岁的最新补充,一个营防御几个师,这个营似乎‘管’得太宽了些,怀疑越南网友的说法是否夸大。关于在山路上打坦克,这网友倒说得对,越军做得不够好。越军既没有在路上挖好多少反坦克雷坑,或预置装药点炸毁山路(若以火力看护断点,哪怕是山后的82迫做标定射击,工兵一时半会也很难修复),也没在路对面的山上设置反坦克阵地,特别若是在某座山南坡设一个反坦克炮阵地瞄着一段比较深入的山路,坦克一辆辆开过来暴露侧面那是白送死,中国若用境内的炮兵打隔着山轰不到反斜面,派步兵翻山越岭去拔会很费力气和时间,那将会是颗很难拔的钉子,或为后续防御争取好几个小时。能供坦克走的山路就那么固定几条你知我也知,我军狼来了也已喊了好几个月了,越军还是临时抱佛脚的样子沿途层层阻击却无力阻挡,似组织和准备得都不够充分。不过我军似也准备不足。在山路行军最怕侧面的平行或偏上方打下来火力,藏无可藏逃无可逃,只有硬着头皮往前拱。我军既然知道在敌人火力阻截下的长途山路行军不可避免,该事先想些招数对应的,比如一路走一路向路边坡下扔发烟罐阻挡敌方视线,破坏对跟进部队的精确瞄准。毕竟我们只是想快速且小代价的通过,而不想在山路上大打一场么。看先头部队老兵回忆,多是一路血淋淋地通过。
作者: plr    时间: 2007-2-12 17:36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这个贴子最后由simonchan在 2007/02/13 11:19am 第 1 次编辑]

过河可以是出国也可以是回国,浮桥更不等于浮渡。
越军地方部队的装备本来就差,火炮就更不行了,到哪里去偷反坦克炮来?
一个营总共两门迫击炮,不去打有生目标,搞“标定射击”打坦克,真是高论。军盲知道82迫击炮榴弹能在公路上砸多大一个坑吗?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2-12 17:57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这个贴子最后由hjf1390在 2007/02/12 06:0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plr2007/02/12 05:36pm 发表的内容:
一个营总共两门迫击炮,不去打有生目标,搞“标定射击”打坦克,真是高论。军盲知道82迫击炮榴弹能在公路上砸多大一个坑吗?
你说的“迫击炮去打有生目标”与我的想法相同,但老毛病又犯了,连话都没读懂就妄自评论。82迫击炮既不炸路也不打坦克(事实上也不可胜任),而是炸修路工兵的。先有“预置装药点炸毁山路”,后有“(82迫)火力看护断点”,结果是“工兵一时半会也很难修复(山路炸断点)”,条理已讲得这么清楚还不能理解预置装药和82迫的各自用途。这阅读理解力!
作者: plr    时间: 2007-2-12 20:52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这个贴子最后由simonchan在 2007/02/13 11:19am 第 1 次编辑]

因为能够编出“标定射击”这样的高论实在已经让我钦佩不已了。标定射击的前提是“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连概念都没有搞清就开始帮越军YY.....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2-13 15:55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下面引用由plr2007/02/12 08:52pm 发表的内容:
因为能够编出“标定射击”这样的高论实在已经让我钦佩不已了。标定射击的前提是“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连概念都没有搞清就开始帮越军YY.....
你的标定射击的前提是“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可我的前提是火炮能见度必须为0!需事先由观察员校正好射击诸元以后就按标定值打,因为是炮位和炸点之间隔着一座山呢。
若把82迫摆得对山路炸断点有能见度了,那被阻在断点处没事干的坦克对你也就有能见度了,那不是自己找打么。我为什么偏要用迫击炮看护断点,而不用高机无后座力炮火箭筒,不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直射武器但都不堪坦克炮一击么,所以用坦克炮怎么也打不着的迫击炮来阻碍修复施工。让路断住不让一辆坦克能通过,那是比尽管击毁了几辆坦克但让其余坦克强插到位更有意义的事。
如果你是手里有两门迫击炮的营长,任务是在山区里尽可能阻止中国坦克部队的通过,那你会怎么做?把迫击炮架在能见度良好和不好的地方有啥区别,除了能被中国坦克打个够或打不着?你自己也承认迫击炮打坦克是高论么!荒唐,自相矛盾,找(坦克)打!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有人做了一件蠢事,就要再干十件蠢事来掩盖。真是竖子不堪与谋。
作者: plr    时间: 2007-2-13 16:46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标定射击”是军语,不是我定义的。标定射击的定义就是“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
什么叫做“火炮能见度必须为0”?火炮长眼了?当时的能见度如何你知道吗?
你先把火炮射击原理搞清楚再来YY也不迟嘛。

作者: plr    时间: 2007-2-13 16:56
标题: 1979年2月17日。黄连山地方部队192团3营岳山防御战
此战工程保障方面的情况我军有详细的总结材料,装甲兵的运用也有不少介绍。
如果找不到对越作战的资料,那么二战中德军穿越阿登地区,苏军翻越大兴安岭,朝鲜战争中美军“特遣队”的穿插作战的资料都是唾手可得的。
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YY,你来错了地方。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