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广西神勇战士在 2007/04/13 08:58am 发表的内容:
其实我的本意是增加适当路线,不一定是1倍。增加有两种方式,一是入境前决定多条穿插线路,二是入境后再选择多条穿插路线。边境线上的地势不一定都险恶,应该有很大的选择多余地。
下面引用由cpcliusi在 2007/04/13 09:11am 发表的内容:
那你可以先找越南北部的兵要地志来看。
下面引用由42师125团在 2007/04/13 04:24pm 发表的内容:
当时没有全面进攻,主要还是考虑到苏联在北方的强大压力,有限进攻不给苏联开战的借口。真要全面进攻,根本不用敌后登陆,出兵绕道柬埔寨就可以直接抄越军后路。
下面引用由plr在 2007/04/13 11:22pm 发表的内容:
从哪里“绕道柬埔寨”?
下面引用由42师125团在 2007/04/14 01:57am 发表的内容:
说错了,是绕道老挝。当时部队上就有传言,要出几个军从老挝侧击越南。
下面引用由8T3PL在 2007/04/14 08:37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你的事实请拿出证据来
下面引用由AAWF在 2007/04/14 08:55am 发表的内容:
79战在敌国进行大兵团、大纵深、大穿插的战法是错误的。
下面引用由MJ35211在 2007/04/14 03:29pm 发表的内容:
山岳丛林地带打穿插的确难以胜算,尤其是出境在敌国内,天时地利人和均不靠谱,后勤保障更显劣势。
下面引用由穿插在 2007/04/14 03:37pm 发表的内容:
不打穿插又以何战法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7/04/14 09:11pm 发表的内容:
你把远征军失败归因于多头指挥?日军不打的话任你多少司令指挥也该没事吧?建议你去查查中缅边境的腊戎这个地名,那里中国远征军主力的入缅地,也是日军部队的穿插终点.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7/04/14 07:42pm 发表的内容:
再说第15军只携带一个月的物资出发,战事却3个月未决,让日军后勤差的缺点充分发挥了效力.79年我军只能打半个到一个月就一定要撤回国,所以我举日军花一个月穿插的例子.日本15军打了3个月还不决被活活拖死的战例与79的速战速决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甚至是个反例,却偏要拿来与79类比,还是思维混乱.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7/04/15 05:43am 发表的内容:
我引用的是56师团的穿插战术,15军的攻击推进与之不可比.又说过15军打仗拖拉是79那战的反例,要引以为戒,我军打半个到一个月一定要撤回国(尽管后勤不是主要原因).这么多层楼里谁说过要效仿第15军战法了?一些人自设 ...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7/04/14 07:28pm 发表的内容:
在二战中一股日军约两万人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孤军深入,穿插泰缅边境,穿插深达一千五百公里(约等于越南国的全长)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7/04/14 09:11pm 发表的内容:
建议你去查查中缅边境的腊戎这个地名,那里中国远征军主力的入缅地,也是日军部队的穿插终点.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7/04/15 05:43am 发表的内容:
另纠正一点,第15军失败的主因不是只携带一个月的物资就出发,而是补给线太细.任何军队都不可能一次性带齐打一场大战所需的全部物资弹药,或可以按需缴获,只是携带若干基数出发而已.英军在它后方空降了一个师不但使英帕尔的日军完全失去空中支援,后勤补给也完全断绝,战事拖拉又让日军后勤补给差的缺点充分发挥了效力.
122.72 KB, 下载次数: 0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7/04/16 04:55am 发表的内容:
日军后勤差也不是没计划好,而是没想到盟军会空降9千人断了补给线又人多打不跑这一招.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7/04/16 11:05pm 发表的内容:
"www.cctv.com:……在腊戎,在曼德勒,在密支那,乃至在东吁等地的许多旧日战场上,一座座日本人的纪念碑拔地而起…… "
你先去纠正了官方音译口径再说。我关心多少部队,在哪里,发挥了什么作用,才 ...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7/04/16 11:05pm 发表的内容:
我关心多少部队,在哪里,发挥了什么作用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