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广西神勇战士    时间: 2007-4-13 00:54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西神勇战士在 2007/04/16 08:58am 第 1 次编辑]

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分析不到之处,还请各位网友指教更正:
  一、突破口战斗激烈的问题
  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从广西至云南的总战线,美国方面说是772英里长,另一资料说战线1600余公里长。先不管具体数据,反正广西云南两个省,够长了吧。
  根据很多反击战的资料来看,我军在广西和云南两个省选择的突破口至少有15个左右。广西方向以爱店、友谊关、弄怀、布局、水口、那坡、靖西等最惨烈(云南方向我不就不太清楚了)。
  我在想,突破之所以激烈,也许不仅仅是因为地势险恶和兵种协同的问题,可能就是我军与越军高层指挥间,在策略上的考虑不谋而合。好比说,你能考虑到的地方,越军不会不考虑到(过去的政治宣传也许从正面上夸大自己的能力,这方面也许会误导现在的读者,比如说什么我军出奇不意,神兵天降之类的宣传)。所以大家才会在那些关节上死拼死守。实况录相上总说我们坦克部队出其不意,从布局杀过去,但你能认为越军会不提防么?看看布局至靠松山这一带,战损多少辆坦克?这一点我说得不一定正确,请有研究的网友或老兵指正。
   二、整体穿插的问题
   穿插是军事战略上一个有效的手段。穿插就是避实就虚,进而到达逐步包围,围歼敌人!如果说总战线有15个突破口,那么,在我军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扩大一倍——选择30个突破口,又如何!看过许多战例资料的网友都了解,越军其实防守的兵力不是太多,在那种多山或丛林地带,越军布防百多号人就有得你打,如果你正面投入的兵力越多,损失反而更大。(同登法国炮台山上的越军不过一个加强连,配上倒三角的探某地区防御体系,就能让我军打四天时间,也让我军付出了不少代价)。
   我试想,越军兵力处劣势,在此情况下,如果我军再增加一倍数量的穿插路线,象切蛋糕一样逐步分割,先围好再慢慢收拾它,岂不更好?哪怕再快速分割它,至少付出的代价也少些吧?反击战大约三十天左右,我们先围它一定的时间,断水断粮,磨其锐气,消耗其精力,再收拾它,还怕搞不掂?这种想法我也不知道是否正确了。总之我的想法,就是增加穿插路线或突破口,真正断其退路,进而围攻,进而通杀!
   三、其他
   在以上的情形下,配以十多万参战民兵,还不够么?
   我的想法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不过大家不妨交流一下看法,看哪些思路更好些
作者: 42师125团    时间: 2007-4-13 01:57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打穿插要对地形地貌、当地民情、地图线路都要有比较好的掌握才行,多并不一定好。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4-13 06:50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这个题目太大,关于第二个意见,个人认为不可行,穿插的首要条件是地形、道路问题,越北山高坡陡林深草密路少路窄,其中条件较好、贯穿中越的公路就那么几条,当年的穿插就已经十分吃力,如果再增加一倍的进攻路线,首先在地形上就不能保证。
作者: 广西神勇战士    时间: 2007-4-13 08:58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西神勇战士在 2007/04/13 09:18am 第 1 次编辑]

    其实我的本意是增加适当路线,不一定是1倍。增加有两种方式,一是入境前决定多条穿插线路,二是入境后再选择多条穿插路线。边境线上的地势不一定都险恶,应该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虽然穿插路途远些,但到位后,对敌人来说却是要命的。
    反过来看,突破口,是攻和防最激烈的地方,双方都不惜一切代价达到目的。如果双方在一个突破口上反复争夺,既浪费时间,又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影响全局的发展。
    穿插部队不一定都要动用汽车,这个可以看实际情况来部署。
    再强调的是:我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加上民兵,够多了,这是多路穿插的有利条件。越军兵力少,他防不及防,如把越军分片分割,那他们就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只是当时的作战时间太短了,显得太急了,想速战速决。吃东西你急是不行的,要么你就不吃,要吃就得慢慢嚼,哪怕再延长一个月或半个月效果总好些吧?
作者: 后悔我没去上    时间: 2007-4-13 0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4-13 09:11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广西神勇战士2007/04/13 08:58am 发表的内容:
其实我的本意是增加适当路线,不一定是1倍。增加有两种方式,一是入境前决定多条穿插线路,二是入境后再选择多条穿插路线。边境线上的地势不一定都险恶,应该有很大的选择多余地。
那你可以先找越南北部的兵要地志来看。
作者: 广西神勇战士    时间: 2007-4-13 09:33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cpcliusi2007/04/13 09:11am 发表的内容:
那你可以先找越南北部的兵要地志来看。
      兵要地志倒没有看过,如果实在无路可走,那也没办法了。只是时间太紧了,一场战役,一个月时间。
作者: gaoyiq    时间: 2007-4-13 09:39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第一不赞成选择过多的突破口,这样兵力分散会增加指挥及支援的难度,也容易被敌各个击破。违背了我军长期以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军事思想。
第二穿插需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一成不变的套用。在同登、凉山方向,宽正面浅纵深,穿插能够到达出其不意断敌退路及阻敌增援的效果。而高平方向由于距离过长等原因,最终打成了夹生饭。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4-13 09:42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同谅方向和高平方向完全不同,前者是短距离战术穿插,后者是远距离战役穿插。
作者: 冷眼    时间: 2007-4-13 10:22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主要是时间紧,还有山地丛林战没有经验,还用以前平原的穿插包围战术。

作者: gaoyiq    时间: 2007-4-13 13:02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过去我们的对手大都在重武器方面占优,迫使我们只能采取贴上去打的办法,靠近战、夜战来扬长避短,穿插也是一种方法。越战中我们的重装备优势过越方,而越军同样擅长近战。我们仍采取过去的战法无疑限制了我们自己的优势。这也是越战惨烈的原因之一。我认为西线(云南)在这方面处理的比较好。充分发挥炮兵的威力可以减少步兵的伤亡。
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评。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4-13 13:18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穿插和扬长避短、以弱打强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是动摇敌军/打歼灭战的战法。
东线炮兵表现同样运用得不错。广西方向的伤亡是要大于云南方向,为什么?因为东线参战部队、作战地域、越军兵力都倍于云南方向,完全是正常现象。
作者: 艳阳天    时间: 2007-4-13 14: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后悔我没去上    时间: 2007-4-13 15: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42师125团    时间: 2007-4-13 16:24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42师125团在 2007/04/14 01:56am 第 1 次编辑]

当时没有全面进攻,主要还是考虑到苏联在北方的强大压力,有限进攻不给苏联开战的借口。真要全面进攻,根本不用敌后登陆,出兵绕道老挝就可以直接抄越军后路。
作者: 南宁人    时间: 2007-4-13 23:13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苏联压力是有些,不过不是主要的,如是怕苏联,当时就不会动用这么多兵力和财力打越南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所以当时没有必要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当时只是要惩罚一下要越南,并没有要消灭越南,所以也没有必要发动全面进攻。如发动全面进攻,倾全部国力是可以攻下越南的河内,但是后事就不好做了,这和现在的伊拉克一样,美国攻下巴格达容易,而后事到现在都没有做好,不仅用了大量的金钱和数千名军人的生命,还使国际形象大大打折扣。所以看待1979年的那场战争不能过于简单,要从决策者的角度来思考才行,这样才能全面些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3 23:22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42师125团2007/04/13 04:24pm 发表的内容:
当时没有全面进攻,主要还是考虑到苏联在北方的强大压力,有限进攻不给苏联开战的借口。真要全面进攻,根本不用敌后登陆,出兵绕道柬埔寨就可以直接抄越军后路。
从哪里“绕道柬埔寨”?
作者: nongyelu2310    时间: 2007-4-14 00: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42师125团    时间: 2007-4-14 01:57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plr2007/04/13 11:22pm 发表的内容:
从哪里“绕道柬埔寨”?
说错了,是绕道老挝。当时部队上就有传言,要出几个军从老挝侧击越南。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4-14 06:46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42师125团2007/04/14 01:57am 发表的内容:
说错了,是绕道老挝。当时部队上就有传言,要出几个军从老挝侧击越南。
这是事实,原计划以两个军从老挝出去,1月底时计划取消。
作者: 后悔我没去上    时间: 2007-4-14 08: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4-14 08:49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cpcliusi在 2007/04/14 09:01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8T3PL2007/04/14 08:37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你的事实请拿出证据来
《昆明军区军事工作大事记》看过没?还有54军的经验总结、50军军史?昆明军区西前指听说过没?
多下功夫把史实搞清楚了,再去做“空泛”的对比、比较不迟。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4-14 08:51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以邓为代表的毛后时代领导人在研究对越作战的同时,也在为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对内要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必须顾及苏联的反映,当时的战略格局是“螳螂(越)捕蝉(柬)黄雀(中)在后弹丸(苏)在手”互相牵制,大家心照不宣;加上4月后越南进入雨季,更加不利于作战行动。因此,无论是国内建设的需要还是苏联威胁的存在还是战场环境因素,都决定这只能是一场短时间、浅近纵深、有限规模的有限战争。时间短、纵深有限,位置偏北,对河内不会形成实质威胁,动摇不了越南当局侵占柬埔寨的决心。柬埔寨当然希望解放军能够给越南以深入的实质的打击,但中国予以其大规模的物资支援,对越作战停留在“教训”、“惩罚”的程度,柬埔寨也只能表示理解。所以中央军委没有什么逼迫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的目标在里面。眼睛是放在越北,出兵惩越,对柬埔寨是一种战略上的呼应。越南当局和越南军方也不是傻子,其对国际局势和中国军事行动的判断基本准确,断定中国如果出兵,只能是速战速决。

虽然中央军委并无此目标,但越军为了确保河内,加强北部边境防御,3月就把侵柬主力第2军调回北方,304师驻谅江县、306师驻陆南县、325师驻陆岸县,并新建第5军、第6军、第7军、第8军。
作者: AAWF    时间: 2007-4-14 08:55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79战在敌国进行大兵团、大纵深、大穿插的战法是错误的。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7-4-14 09:01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AAWF2007/04/14 08:55am 发表的内容:
79战在敌国进行大兵团、大纵深、大穿插的战法是错误的。
以高平方向为例子,41军和42军的战役大纵深穿插效果不理想,战斗效费比大.战后部队就敌国作战(特别是热带山岳丛林地形)能否搞好战役穿插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作者: 中国战神    时间: 2007-4-14 09: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后悔我没去上    时间: 2007-4-14 09: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J35211    时间: 2007-4-14 15:29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山岳丛林地带打穿插的确难以胜算,尤其是出境在敌国内,天时地利人和均不靠谱,后勤保障更显劣势。
作者: 穿插    时间: 2007-4-14 15:37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不打穿插又以何战法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4 19:02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MJ352112007/04/14 03:29pm 发表的内容:
山岳丛林地带打穿插的确难以胜算,尤其是出境在敌国内,天时地利人和均不靠谱,后勤保障更显劣势。
看文章,参加过穿插作战的部队大多反对,至少限定了很多条件,唱赞歌的多半是没打过仗的。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4 19:06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穿插2007/04/14 03:37pm 发表的内容:
不打穿插又以何战法
穿插也要看规模,看纵深。从对越作战的实践看,步兵以营连规模实施短距离的穿插比较可行。
不实施穿插不等于就是一线平推。

作者: MJ35211    时间: 2007-4-14 19:07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打穿插无非是想达成围歼之目的,是比较完美的战术,但是穿插失败就有可能丢掉穿插部队,终究得不偿失。围歼不成,击溃又何妨?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4 19:23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而且从实际战果来看,即使穿插成功,在山岳丛林中里越军往往还是能钻空隙溜走。
作者: MJ35211    时间: 2007-4-14 19:26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79年我团两次营级规模穿插均没有达成围歼,一次是迟到(5公里的图上距离足足走了一个晚上,边开路边行进),一次是插不到位(地图与实地出现严重误差)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4-14 19:28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既然越南已在边境浅纵深地区为中国入侵准备了多年,该尽量不要在敌人准备充分的地域与敌交战.所以我军铺个大而浅的摊子正是敌人希望的,并且摊子越宽越浅,他们的准备工作就越没落空越发挥了作用.普遍撒网战法对我们似乎比较严峻.
既不想拓宽战线又想与尽量多的敌人接触歼灭之,给越南个深刻教训,除了当年既成打法外,不知道是否可能先打通数条主要交通线并保护好,大部队沿主路涌入三四十公里内后再沿支路向两侧展开,摆个类似个"工"字阵形,工字的两横是我军边境阵地和入侵后的展开线,工字那一竖则是占据的南北交通线.横向各部争取与相邻交通线展开的部队对接上,形成"工工"这样的兵力布局,然后再沿着比较密集的各次级道路网向北方回击,扫荡沿途处在工字两横之间的越军,扫荡完了也正好到国境可以收兵了.好处一个是我军主要出现在越军背后,他们的战斗意志不如正面抵抗那么坚定,二是南进时与敌人既设国防工事的接触面积最小,可减少我军损失.三是向北回击时越军工事多是向北防御,对南效力发挥不出多少来,比从北方打代价轻.
工字在敌境内的那一横要两面坚守住,向北守株待漏网的溃兵,向南防御越军救援部队.过半个月待回击部队任务完成,再沿来途节节收缩撤回国内.因为是主干道又已坚守了半个月,很难出448团那样的差池.工字两横之间的越军,要么顽抗时被灭掉,要么南逃时被截住,没灭也没截的,在人迹罕至的大山里躲上半个月也差不多成鬼了.
该战法的主要不利之处是物资和伤员的运送要绕远.
在二战中一股日军约两万人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孤军深入,穿插泰缅边境,穿插深达一千五百公里(约等于越南国的全长),出其不意地关死了中国远征军撤退回国的大门,导致远征军土崩瓦解.79年的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和精锐士兵耐受力与二战日军相当.如果决心大并且组织得力,在几十公里的浅纵深达成类似关门歼灭态势还是可能的,当然主战场就要另外着眼选择了.只要能围住越军一些团再成建制地吃干净(中央军还是地方军不论),恐怕比大面积击溃三四倍多的团更令越南领导层震惊.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4-14 19:42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simonchan在 2007/04/18 08:00am 第 2 次编辑]


44年的日军第15军下场悲惨,就意味着42年的中国远征军没被日军大纵深穿插部队给关门歼灭了么?这二者是什么逻辑关系?
再说第15军只携带一个月的物资出发,战事却3个月未决,让日军后勤差的缺点充分发挥了效力.79年我军只能打半个到一个月就一定要撤回国,所以我举日军花一个月穿插的例子.日本15军打了3个月还不决被活活拖死的战例与79的速战速决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甚至是个反例,却偏要拿来与79类比,还是思维混乱.
作者: 广西神勇战士    时间: 2007-4-14 20:23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比如爱店突破口。爱店至越南禄平县有13公里,公路两旁均是泥质的大小山包,山上大多是松树林,这片区域并不险恶复杂,和同登至谅山的地形是一样的。这种地形,有利于展开穿插。
    而象龙州的布局、水口、那花,对面全是大石山,几呼没有几条路可走,地形复杂,这当然难以展开穿插。
     其他地方我就不了解了。
    我看穿插的利弊问题不能全盘否定或肯定,就是要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从很多战例来看,越军在复杂的地形下,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很多时候都是以一当十与我军对抗。我看不是穿插不好,而是中央军委给予的时间太少、太紧了,那么作战部队的时间就紧,任务就重,还要赶着穿插到指定位置,地雷障碍、伏击,这些问题给穿插部队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所以我认为不是扩大穿插路线不好,关键是军委高层对还击战定有时限!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4 20:28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simonchan在 2007/04/18 08:01am 第 6 次编辑]


远征军为什么失败?“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赴缅作战,协助英军抵抗日军,因为多头指挥,计划不周,使远征军的对日作战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虽然广大官兵浴血奋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但终以失败告终”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4-14 21:11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你把远征军失败归因于多头指挥?日军不打的话任你多少司令指挥也该没事吧?建议你去查查中缅边境的腊戎这个地名,那里中国远征军主力的入缅地,也是日军部队的穿插终点.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4 21:30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4/14 09:11pm 发表的内容:
你把远征军失败归因于多头指挥?日军不打的话任你多少司令指挥也该没事吧?建议你去查查中缅边境的腊戎这个地名,那里中国远征军主力的入缅地,也是日军部队的穿插终点.
什么“腊戎”?你给我把“腊戎”找出来看看。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4 21:54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plr在 2007/04/14 11:4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4/14 07:42pm 发表的内容:
再说第15军只携带一个月的物资出发,战事却3个月未决,让日军后勤差的缺点充分发挥了效力.79年我军只能打半个到一个月就一定要撤回国,所以我举日军花一个月穿插的例子.日本15军打了3个月还不决被活活拖死的战例与79的速战速决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甚至是个反例,却偏要拿来与79类比,还是思维混乱.
第15军为什么“只携带一个月的物资出发”? 不就是想“速战速决”,不就是错误地以为可以像在马来半岛那样长驱直入。牟田口的狂妄无知导致第15军遭受灭顶之灾,没想到时至今日竟有人起而效仿。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4-15 05:43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我引用的是56师团的穿插战术,15军的攻击推进与之不可比.又说过15军打仗拖拉是79那战的反例,要引以为戒,我军打半个到一个月一定要撤回国(尽管后勤不是主要原因).这么多层楼里谁说过要效仿第15军战法了?一些人自设论点自己来驳,无聊.
另纠正一点,第15军失败的主因不是只携带一个月的物资就出发,而是补给线太细.任何军队都不可能一次性带齐打一场大战所需的全部物资弹药,或可以按需缴获,只是携带若干基数出发而已.英军在它后方空降了一个师不但使英帕尔的日军完全失去空中支援,后勤补给也完全断绝,战事拖拉又让日军后勤补给差的缺点充分发挥了效力.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5 10:37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4/15 05:43am 发表的内容:
我引用的是56师团的穿插战术,15军的攻击推进与之不可比.又说过15军打仗拖拉是79那战的反例,要引以为戒,我军打半个到一个月一定要撤回国(尽管后勤不是主要原因).这么多层楼里谁说过要效仿第15军战法了?一些人自设 ...
第56师团?56师团3月19日从新加坡出发,3月24日起陆续到达仰光。然后根据军部署以汽车自行车行军和铁路运输疾进东吁,仰光至东吁的公路铺设良好。56师团搜索联队快速前进,配合55师团攻下东吁。下面还要我写下去吗?当然,班门弄斧是你的强项。
你的意思是不是想说第56师团不是攻击前进的?你的意思是不是说79年的战争应该效仿第56师团的行动?
作者: 广西神勇战士    时间: 2007-4-15 10:47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觉得各位都很有研究,不是什么JM,只是大家看法和角度不同而已,呵呵。
   看来靠松山是没有机会去的了,但哪天一定要登上靠矛山看看全景!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5 11:04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4/14 07:28pm 发表的内容:
在二战中一股日军约两万人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孤军深入,穿插泰缅边境,穿插深达一千五百公里(约等于越南国的全长)
```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4/14 09:11pm 发表的内容:
建议你去查查中缅边境的腊戎这个地名,那里中国远征军主力的入缅地,也是日军部队的穿插终点.
56师团有“两万人”吗?
谁告诉你日军“没有任何后勤保障”?日军纵有玉碎的决心也不能不吃不喝靠拼刺刀打仗,你想为鬼子唱赞歌也不必那样。
“一千五百公里”是从哪里到哪里?仰光到“腊戎”?请你介绍一下“腊戎”是什么地方。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5 11:31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第56師団編制
師団司令部
第56歩兵団
歩兵第113聯隊

歩兵第146聯隊

歩兵第148聯隊

捜索第56聯隊

野砲兵第56聯隊

工兵第56聯隊

輜重兵第56聯隊

師団通信隊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5 11:35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龍捜索第五十六聯隊慰霊碑碑文
連隊主力ハ師団ノ先遣支隊トシテ昭和17年3月25日ビルマ国ラングーンニ上陸シ以来シヤン高原ヨクスル師団ノ包囲作戦ニ於イテ克ク其ノ機動力ヲ発揮シ奇襲攻撃ヲ以テ師団主力ノ進路ヲ開拓シ5月3日夜半バーモヲ占領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5 11:39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捜索第五十六聯隊ビルマ進攻作戦
昭和17年3月26日、第56師団の先頭部隊としてビルマのラングーンに上陸。
(但し前年11月に装甲車1個中隊を比島・ボルネオ方面の混成旅団に派遣していたので、装甲車1個中隊欠)
乗車歩兵2個中隊(重機関銃1個中隊)、野砲1個中隊、工兵1個小隊、輜重兵1個中隊(自動車)の配属を受けて、トングーに向けて急進。
トングーから南下する重慶軍のため戦闘膠着状態の第55師団に協力し、敵の背後を襲うためシッタン河を渡河し、夜間にアレミアン高地の敵を攻撃。
第55師団と連絡してトングーを占領する。
続いて第56師団主力進出の掩護のため約200キロ先のシヤン高原のマケビウに向かい、先遣隊として4月1日トングーを出発。
この時の連隊の車輌数は400両を越え、行軍の長さは8キロに及んだという。
土民の話では自動車の行動は容易との事だったので、40数時間で到着できると思っていたところ、橋梁は破壊され、山地内の道路は起伏、曲折が多く、隘路・要地を占領している敵の反撃激しく、ケマビウに到着するのに約10日間もかかってしまった。
更に引き続き、約200キロ先のロイコウへ第56師団の隘路進出掩護のため進出。
ツーチャン、ポウレイク等各地で敵を撃破。
しかしナペンでの敵の陣地は堅固で、道路両側の高地からの抵抗が頑強なため昼間の攻撃は不成功。
更に夜に入っても撃退できなかった。
平井連隊長は、やむなく闇夜を利用して両側の高地の敵に関わることなく車輌部隊で突破を決意。
装甲車を先頭に、全車輌無灯火で突進。
両側の高地からの弾雨の中を一切応戦せずに強行突破し約100キロを走破し、ウエルダンに進出した。
この強行突破により第56師団は難なく隘路を進出し、ロイコウの敵を攻撃。続いてラシオに進出した。
ラシオ攻撃では乗車予備隊として待機していたが、4月29日、第一線部隊の突入と同時にラシオ市街に突入。
多数の車輌、飛行機、ガソリンを鹵獲した。
当時、第15軍の主力である第18師団と第55師団はマンダレーの敵主力を攻撃中。
その背後の要衝であるラシオを第56師団が占領し包囲作戦を容易にしたのは、先遣隊である捜索第56連隊の功績によるものが大きかった。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6 00:34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4/15 05:43am 发表的内容:
另纠正一点,第15军失败的主因不是只携带一个月的物资就出发,而是补给线太细.任何军队都不可能一次性带齐打一场大战所需的全部物资弹药,或可以按需缴获,只是携带若干基数出发而已.英军在它后方空降了一个师不但使英帕尔的日军完全失去空中支援,后勤补给也完全断绝,战事拖拉又让日军后勤补给差的缺点充分发挥了效力.
现在又改口说“主因是补给线太细”,第一次听说“补给线太细”这么有创意的说法/
“英军在它后方空降了一个师不但使英帕尔的日军完全失去空中支援”更是让人不解。
英军手里总共才多少空降兵?什么时候跑到亚洲来的?
如果你说的是温盖特的LDP,很不幸,当英军不断部分兵力到达英多后,日军在3月17日的反击中把英国的几架喷火全部击毁了。在温盖特本人与24日身亡之前,“其大而无当和并未经过认真思考的计划,即早已呈现脱节的现象”,最终,温盖特的“理想并未获得成功”。
“空降一个师”与“日军完全失去空中支援”有什么关系?就算英军空降一个师的地空导弹部队也不可能完全封锁日军的空中支援吧。
当时日军根本没有能力实施空运支援,事实上也没有任何空运计划和准备。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4-16 04:55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什么叫改口说“主因是补给线太细",阅读理解又一次没过关.
"第15军只携带一个月的物资出发,战事却3个月未决,让日军后勤差的缺点充分发挥了效力"
原句的主因乃是"后勤差的缺点充分发挥了效力".只要后勤足够,只带一个礼拜的都不怕,更何况15军带了一个月的.每个士兵带240发子弹6枚手榴弹.若一次性下发3个月战斗所需的物资和弹药你也背得动?
日军后勤差也不是没计划好,而是没想到盟军会空降9千人断了补给线又人多打不跑这一招.该战中的盟军有些是从北非调来,当年打不过隆美尔就是靠打隆美尔补给线的方法战胜了这位战场上几乎不可战胜的悍将.这次面对凶悍日军又使出这一法宝,并且又见了效.不过我相信79的越军是没这空降作战能力的,不必劳神.
15军不论战法和作战时间都与楼主提出和我所跟的穿插速决战法南辕北辙毫不相关,所以我在本次讨论中对15军的垃圾不屑一顾.你愿意研究15军你研究去吧.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6 22:54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第15军后方情况图

B5DA15BEFC_1176735122.jpg

122.72 KB, 下载次数: 0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6 22:58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4/16 04:55am 发表的内容:
日军后勤差也不是没计划好,而是没想到盟军会空降9千人断了补给线又人多打不跑这一招.
来,在图上指出来,盟军断了哪条补给线?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4-16 23:05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www.cctv.com:……在腊戎,在曼德勒,在密支那,乃至在东吁等地的许多旧日战场上,一座座日本人的纪念碑拔地而起…… "
你先去纠正了官方音译口径再说。我关心多少部队,在哪里,发挥了什么作用,才懒得考证什么诸如回香豆的中国八种再加外国的N种写法呢。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6 23:09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simonchan在 2007/04/18 07:55am 第 4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4/16 11:05pm 发表的内容:
"www.cctv.com:……在腊戎,在曼德勒,在密支那,乃至在东吁等地的许多旧日战场上,一座座日本人的纪念碑拔地而起…… "
你先去纠正了官方音译口径再说。我关心多少部队,在哪里,发挥了什么作用,才 ...
“官方音译口径”?Lashio怎么发出rong来?
你是从哪个“官方”看到“在二战中一股日军约两万人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孤军深入,穿插泰缅边境,穿插深达一千五百公里”?
你又是从哪个“官方”看到“中缅边境的腊戎这个地名,那里中国远征军主力的入缅地,也是日军部队的穿插终点”?

作者: plr    时间: 2007-4-16 23:23
标题: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4/16 11:05pm 发表的内容:
我关心多少部队,在哪里,发挥了什么作用
太好了,那么到底是多少部队?请把番号报一下
在哪里?请报一下那个“一千五百公里”的起点和终点
作者: 红色军旅    时间: 2007-5-6 15: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司令员    时间: 2007-5-11 23: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