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80封书信见证28年唐河母子真情
[打印本页]
作者:
rogerzoe
时间:
2007-7-1 21:53
标题:
80封书信见证28年唐河母子真情
“妈,我来看你来了!”“儿啊,你可让娘想死了!”26日上午,在河南省唐河县王集乡烈士郝修常家门口,一眼看到提着东西下车的王克华,75岁的孙桂枝老人颤巍巍地走到王克华跟前,抱着王克华再也不愿分开。
“这10斤肉,你好好改善一下生活;这两箱牛奶,你补补身子;还有200元钱……”王克华将带来的新年礼物一样样递给老人。“你这孩子,每次来都带东西,其实娘看到你就高兴。”老人说着,眼泪又一次流了出来。
信阳市商城县离唐河县300多公里,坐车得一天时间。20多年来,王克华几十次往返于两地之间,无怨无悔地照顾烈士家属,成为流传两地的一段佳话。
认烈士的父母为亲人
王克华家住商城县。1979年10月的一天,正上初二的王克华被《解放军报》上的一篇报道深深感动了。文章写的是唐河县一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郝修常在保卫祖国南疆的战斗中,为掩护全连战士转移壮烈牺牲的事迹。
看完报道,王克华幼小的心灵受到巨大触动,想到烈士的父母一定在为失去儿子而伤心。“我要做烈士父母的儿子,一辈子照顾他们。”王克华立即拿起纸笔,给郝修常的父母写了一封信:你们虽然失去了爱子,但有千千万万的青年愿做你们的儿子。如果你们不嫌弃,我愿做你们的儿子,照顾你们一辈子。很快,王克华收到烈士父母的来信:克华,谢谢你。我们虽然失去了修常,但又意外得到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儿子,我们太幸运了。
由于王克华年龄太小,一个人无法到唐河,他就用书信与烈士的父母保持联系,用书信温暖两位老人的心。
参军后不忘烈士的父母
因为对烈士怀着深深的崇敬,王克华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像郝修常那样的军人。1982年,王克华梦想成真,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新疆戍边。
部队管理严,王克华无法到烈士家里去看望,他仍然靠写信温暖两位老人,并从每月不多的津贴中拿出一部分寄给他们。
1985年10月的一天,已在连队担任司务长的王克华为了能给两位老人带去心灵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快乐,终于抽空来到了烈士的家中。
说起20多年前的第一次见面,王克华和老人的眼睛都湿润了。王克华说:“那天,我一走到他们家门口,还没自我介绍,两位老人就认出了我,拉着我的手就哭了起来。”
“我一看到你,就想到你是克华。我天天做梦都在想你长的是个啥模样,见到你后,觉得你和我梦中想的一样。”孙桂枝用手擦了擦眼睛说。
带着新娘见“爹娘”
此后,王克华每次探亲或休假,都要到烈士家里探望。
1988年1月,与女朋友相识的第三天,王克华对她郑重地说:“我以后就有3对父母了。”女朋友听了,莫名其妙。王克华把自己照顾郝修常烈士父母的事说明以后,女朋友非常理解和支持王克华的行为,更加觉得王克华人品好,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她当时就表示:“你做他们的好儿子,那我就做他们的孝顺媳妇。”
为了让两位老人得到更大的安慰和快乐,两人决定,结婚时先去看望烈士的父母。
1988年12月28日,王克华带着新婚的妻子杨芳,冒着鹅毛大雪,顶着凛冽的寒风,奔向了旅行结婚的第一站———烈士的家乡。杨芳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很少在风雪夜里走山路。高低不平的乡间雪路上,杨芳多次摔倒。当两位老人望着深更半夜敲门的两个“雪人”时,感动得流出了热泪,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拉着“婆婆”的手,杨芳说:“妈,今后我会把你俩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照顾你们一辈子。”
蹬三轮车照顾烈士的父母
1995年,王克华退伍返回商城县。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蹬起了三轮车。妻子已经下岗,全家就靠他蹬三轮车挣的钱维持家用。后来,他被安排到一家公司,但公司一直不景气,他仍然只能依靠蹬三轮车来养家。
即便如此,王克华也没忘记远在唐河的两位老人,不间断地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钱和衣物。
“克华这孩子嘴紧,从来不给我说他家困难的事,总是安慰我说他过得很好,不用我操心。”孙桂枝老人说,她后来才从王克华的儿子嘴里知道王克华还有一个82岁的老母,儿子正在上高中,都需要花钱。“他家恁困难,还惦记着我……”老人哽咽着说。1998年4月,孙桂枝的老伴郝生荣去世,王克华得知后,一路哭着赶到唐河。按照当地的风俗,王克华像一个儿子一样,披麻带孝为老人送葬。
80封书信见证28年真情
“这都是克华写给我们的信。有80封啊!”信阳市民政局的同志和《大河报》记者一行专程到唐河县看望孙桂枝老人时,老人激动地打开一个包裹,翻出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
28年来,王克华共给烈士父母写了80封信,寄现金8000多元;他先后到烈士家30余次,每次去都要带上烟酒等,帮老人忙前忙后。
王克华20余年照顾烈士家属的事迹在信阳和南阳两地传开后,人们都被王克华感动了。对此,王克华说:“这不算什么,郝修常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和他比,我做的这些又算得了啥?”
26日,从唐河县看完孙桂枝老人,王克华登上客车北上郑州。“我想在郑州找点事情做,多挣点钱,更多地资助老人。”他说。
作者:
北国雄鹰
时间:
2007-7-1 23:03
标题:
80封书信见证28年唐河母子真情
人间真情大于天啊
作者:
luck路客
时间:
2007-7-2 0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金双龙
时间:
2007-7-2 09: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准备着
时间:
2007-7-5 00:35
标题:
80封书信见证28年唐河母子真情
郝修常烈士( 1957—1979.3.9):广西边防某部九连五班班长,河南省唐河县人,1977年1月入伍,1979年2月28日火线上入党,3月9日,郝修常奉命率领本班战士担任潜伏警戒,并成功挫败越军1个加强连的偷袭,激战中,五班先后击毙越军56人,最后,郝修常在掩护受伤战友和烈士遗体后撤中,壮烈牺牲,时年22岁。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找到了郝修常烈士的遗体,他满身泥浆,伏在地上,右手握着冲锋枪,紧挨着他的身体还有1挺打坏了的轻机枪和1支步枪;他的身上,除了佩带着的冲锋枪子弹袋和手榴弹袋外,还挂着1个冲锋枪子弹袋,1个机枪弹鼓,2条步枪子弹袋,子弹全部打光。在他枪口前方两米远的地方,横七竖八地撂着11具越军的尸体。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作者:
后悔我没去上
时间:
2007-7-6 08: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