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打印本页]

作者: zhoupeng    时间: 2004-6-12 17:23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非常希望能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這樣可以支助所有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現在生活有困難的烈士家屬、老兵。(當然可以支助抗美援朝的老軍人)
  個人捐獻方式要多開辟渠道,不要單純郵政匯款或者電匯。這些工作太麻煩,每次到銀行匯款太浪費時間。比如可以用從手機扣款等一些簡單又迅速的方式。每次到商場買單時都有找零,雖說不多可是若大家能把這些零錢都捐獻到基金里那可不是個小數目。這些小方式簡單又易行對大家當時的經濟心里壓力都不大,基本上誰都可以做到。這樣就好像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當然要如何實現這種方式不是那么簡單,我的想法僅僅是給大家提供點意見方向,意思就是捐獻渠道不要太單一,應該簡單易行,最好能鉤誰都愿意捐獻。
  基金管理方式就很困難,希望可以成立個正式的組織,說實話誰都不想放下自己現在手上的工作或者業余去做些無償工作。可以聘請人員正式管理這些資金。國外那么多基金會為什么中國就沒有?
  因為匆忙也沒怎么思考細節,希望有識之士補充。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4-6-12 21:43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关于基金的问题,本论坛已经多次讨论了,想法是好,但难于实现。
1.在中国,成立一个基金会并不简单,费用很大
2.若是没有经过审批募集资金,搞不好会以非法集资起诉
3.由于我们不是一个组织,在资金的管理上面,显得非常的麻烦
我们都希望帮助别人,也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尽我们的努力。集资募捐可能很多限制,但个人形式的捐赠则是不受限制。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会公布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也许到时候还真需要大家的鼎力帮助。
作者: 小准    时间: 2004-6-12 2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浪子苍    时间: 2004-6-12 22:50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支持`~可以让这个基金会联合银行`网站`~~使用手机捐款的方法`:)``类似现在上网站下载手机铃声的那种`!``不能让我们的英雄心寒`~``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义无返顾~~~有些。。。。。。唉``不说了``反正支持这个提议`!
作者: leye110    时间: 2004-6-13 02:24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晕。。。。真的那么麻烦啊???。。。那怎么办?

作者: zhoupeng    时间: 2004-6-14 15:11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军礼」 1999年7月25日  星期日   

               永不褪色的国防绿
                      ——广东东莞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再访军营
本报记者 林炜 杨得志
   历史仿佛在考验我们:刚入伍就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回乡就跨入刚打开的改革开放的大门……这20年,我们取得的成就虽然称不上显赫辉煌,但我们从内心里感到欣慰、骄傲与自豪!这种感受是没当过兵的同龄人所没有的。
       ———摘自《东莞78年兵战友联谊会纪念册》
   7月16日上午,广西桂林市郊的解放军某部一片欢腾,官兵们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50名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广东省东莞市78年的退伍兵。
    1978年3月,正当我国西南边境受到挑衅的时刻,310名年仅十八九岁的热血青年,怀着满腔报国之志从广东东莞入伍,来到驻扎在广西桂林的某部队。1979年2月17日,作为首批参战部队,他们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第一枪,并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该师留下了“东莞兵”英勇善战的美誉。在战斗中,他们中有15人光荣牺牲,28人负伤,6人荣立二等功,100人荣立三等功,101人入党。
退伍不褪英雄本色
   80年代初,“东莞兵”先后转业、复员回到家乡。此时,改革开放大潮初涌。而他们的家乡东莞,正处在这一世纪变革的前沿。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国防绿赋予“东莞兵”的坚毅品格却丝毫未改。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78年老兵再显英雄本色。
    虽然身处市场经济发达的东莞,虽然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老兵们心中那片国防绿却始终未曾褪色。1998年6月,东莞市78年兵(桂林)战友联谊会正式成立,来自东莞市14个镇区的全部战友共287人都参加了联谊会。
    有了联谊会这样一个组织,老兵们的联系格外紧密起来。通过联谊会,大家互相传递信息,特别是从事企业经营的战友,互通有无,互相合作;通过联谊会,大家开展交流,互相学习;通过联谊会,大家互帮互助,已经小有成就的老兵们没有忘记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负伤的战友,那些家庭困难的战友。在联谊会的成立仪式上,大家慷慨解囊,捐款40多万元,用于帮助战友烈属和支持国防建设。联谊会还为20多户经济困难的战友和烈士家属安装了电话,并承担他们子女的读书费用。
    老兵们在和平年代经历了战争,走出炮火硝烟,他们真正体验了作为军人所要面对的一切,体验了和平的真实代价。因此,他们格外关注国防建设,热爱人民军队。
    东莞市长安镇是珠江三角洲响当当的经济强镇,是全国出口创汇第一大镇。同时,这个镇也是东莞有名的拥军先进。现任镇党委书记、党的十五大代表李满堂也是78年老兵,同时还是战友联谊会名誉会长。在该镇党委班子中,有一半是退伍老兵。
    李满堂认为:有了部队严明的纪律,才能面对一切困难,战无不胜。为此,长安镇所有的党政干部和在校学生都要到部队进行军训。每次东莞市召开全体党政干部大会,长安镇的干部队伍都是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他们身穿统一的白衬衫、黑西裤、扎领带,排成三路纵队,整齐地步入会场,在座位上纹丝不动。
去年,该镇人大通过决议,每一位长安青年,高中毕业后都必须进行4个月的军训,否则不能在镇里参加工作。同时,要求所有在校男学生一律剃平头。平头成为长安镇男学生的标志,卡啦OK厅、 室、酒吧、桑拿室里再也见不到学生。因为这些场合,是不允许“平头仔”进入的。
    点点滴滴的工作,使长安镇人民群众拥军和关注国防蔚然成风。去年,驻西藏部队来长安镇招兵。这是广东兵首次上青藏高原,艰苦的青藏高原和富裕的珠江三角洲反差鲜明,很多同志担心没人报名。结果大大出乎意料,11个名额,有300多人争相报名,在部队中引起强烈反响。
早生十几年,我们都当不上兵了
   今年5月,几个战友提议:从战场归来20年了,该回去看看当年的老部队了。后来,又惊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大家非常气愤,更觉得增强国防实力至关重要。几个分会的负责人一碰头,大家决定:八一建军节前夕,回老部队慰问,为国防建设尽一把力。
    消息一传开,战友们纷纷报名、捐款,用捐来的十几万元买了37台大彩电。从东莞到桂林,路途遥远,联谊会原本打算包乘飞机前往,后来一合计,决定全体乘坐大巴驱车前往,把包机省下的10多万元买了10台高性能的电脑,一并送给老部队。
    7月15日清晨,150多名78年老兵精神抖擞地从东莞出发了。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单位领导、企业负责人,也有不少资产上百万、千万的老板,但在这里,他们穿着统一的白衬衫、黑西裤、扎领带,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兵。
    重返军营,老兵们欣喜地看到,他们当年所在的部队,如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部队现有装备中体现出来的现代化趋势,更令当年扛着一支半自动步枪就深入敌后的老兵们惊叹不已。这个当年以步兵为主的战斗部队,如今已转变为以技术兵、特种兵为主的主战部队。
    一位老兵找不到他当年战斗过的步兵团了,因为它已被改编为全员装甲化的装甲兵团,全团配备了先进的坦克车和装甲车。他当年所在的徒步侦察连,如今也鸟枪换炮,实现了全员摩托化和装甲化。当年炮团的“撒手锏”不过就是双管或多管高射机枪,如今已基本更换为现代化的导弹作战系统。以前主要通过肉眼观察进行判断的多层人工指挥方式,如今已被先进的指挥计算机网站系统所取代。
    今天军人素质的提高则令老兵们一遍遍地感叹:“如果不是早出生了十几年,我们将无缘进入军队这所大学校!”因为他们注意到,该部队的兵员,知识化程度已大大提高,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高达60%多,有不少士兵竟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在装甲团,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高达40%。
    部队的变化鼓舞了老兵,老兵们如今的精神风貌和在地方所取得的成就同样也鼓舞着年轻的战士们。在装甲兵团,一群战士欣慰地对记者说,看到当年在部队受过艰苦锻炼的老兵们所取得的成就,更让他们觉得“当兵值得”,他们将更加珍惜在部队的时光,学好过硬本领,为今后回到家乡参加经济建设作准备。一位部队首长说:“老兵们回来,帮我们给战士们上了一堂稳定军心的生动教育课,鼓舞了士气。”
我们的付出都值了
   7月17日凌晨,老兵们沿着当年开赴战场的崎岖山路,经过1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穿过十万大山,于当晚到达中越边境的广西那坡县。
    在那坡,老兵们发现,这个当年硝烟弥漫的最前线的边陲小县,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该县县长告诉记者,今天的那坡县已实现了村村通车、通电、通话,全县的人均年收入已从1990年的100元增长到去年的1150多元。当年的战场,如今已建成一个二级通关口岸和5个边境贸易点,使昔日的偏僻贫穷之地,成为今日改革开放的前沿。“看到老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当初的付出都值了”,老兵们说。
    在县城的边上,是一个松柏苍翠的烈士陵园。在这里,长眠着1100多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当地的小学生告诉记者,每年清明前后他们必作的一件事,就是结队来到烈士陵园,拜祭给他们带来和平与安宁的烈士们。
    7月18日早晨,老兵们来到那坡县烈士陵园,为长眠在这里的战友献一朵花,培一把土。斯人已逝,他们为国家、为和平而献身,作为活着的过来人,老兵们倍感“只有强大的国防,才有富强的国家”。他们为县城的小学校捐款,与贫困的小学生结对助学,这些当年为国防献身流血的老兵们,如今又把“强我国防”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作者: zhoupeng    时间: 2004-6-14 15:26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下面引用由simonchan2004/06/12 09:43pm 发表的内容:
关于基金的问题,本论坛已经多次讨论了,想法是好,但难于实现。
1.在中国,成立一个基金会并不简单,费用很大
2.若是没有经过审批募集资金,搞不好会以非法集资起诉
3.由于我们不是一个组织,在资金的管理上面 ...
各位看了我剛從一個貼子里看到關于東莞78年退伍老兵的事了吧?這些東莞退伍的現狀大家看到了吧?各位應該知道如何搞這個基金會了吧?這個基金會應該也沒什么問題吧?想想一個是東莞長安的鎮委書記、一些是企業家,我想他們不會反對吧?
  還有像斑竹這些優秀的退伍軍人相信他們的企業不會不需要吧?不要認為一定要什么技朮之類的,其實他們給你們個廠長之類的東西是很簡單的。
   
  斑竹你們一定要聯系這些退伍老兵啊。有了他們我們現在很多事情都可以很輕松的做好。總之思想要活,不要有太多顧慮。
作者: 1客人(客)    时间: 2004-6-14 15: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4-6-14 17:33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在资金的募集上面,我们的确是很有难处的。但我们还是会尽力而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另外,也需要澄清一点点:随便给个厂长做做,可能是您在外面对这里的误解。的确有的时候,人际关系远胜于其他因素,但也并不是这样随随便便的。好多的企业还是注重能力、技术而不是关系。第二,我不是什么退伍兵,我没有参过军,但我对他们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作者: zhoupeng    时间: 2004-6-15 07:55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下面引用由simonchan2004/06/14 05:33pm 发表的内容:
在资金的募集上面,我们的确是很有难处的。但我们还是会尽力而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另外,也需要澄清一点点:随便给个厂长做做,可能是您在外面对这里的误解。的确有的时候,人际关系远胜于其他因素,但也并不 ...
   我已經在外面打工几年了,其實什么廠長之類的基本就是吃白飯的。(有點難聽,抱歉。)不行就給個食堂管理員之類的也是一句話的事情。
作者: ipfreak    时间: 2004-6-15 10:53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建议看看2004年6月1日新颁布的基金会条例----可用gogle搜索.全国公募性基金要求原始基金800万元,地方性公募基金原始基金要求400万元,非公募性基金要求原始基金200万元.如果
有私企愿意出资200万并进行运作管理,那是不成问题的.
sigh ...
really, money is not a major issue for the fundation. there are a lot of ways to get enough grants to start the fundation. the issues are 1) legal processes 2)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crews. 3) financial auditing procedures ...
it just like running business (even though it is none-profit). one has to come up strategic business plans for the fundraising, fund distribution, and fund managemnet.

作者: 顽石    时间: 2004-6-15 11:01
标题: 建議成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基金會
有这么个基金真的很有必要,希望早日成立。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