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MJ35211    时间: 2004-12-25 20:52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今日偶读杜甫《春望》诗,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感慨万千,个中酸楚,若在当今和平时期惟有参战老兵才有心得体会!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前一个月,部队的军邮已经受到严格控制,各部队对官兵的信件只收不发,由于先前我对家里只是告诉部队到云南野营拉练,所以父母只是从报刊广播中嗅出一丝开战的味道。战端一开,与国内的通信自然中断,3月5日,我国政府宣告从越南撤军,自那一天开始,我父母单纯地以为儿子即将归国,于是,我母亲天天向单位传达室询问有没有来自云南的信件,而得到的答复是失望复失望,殊不知那时我所在的部队还在境外。
我的团队在3月5日接到撤军令后担负着越南7号公路一线我军的炮兵、后勤、医院的撤退及工兵爆破的掩护任务以及在越南孟康县周围清剿残敌任务,直至3月13日中午我所在的营最后一批从马关桥头关卡入境,回国后,我团在马关仁和乡一带休整。不知道什么原因,回国后我竟然没有想到要向家里报个平安,可能是部队回来后事情多还是自己根本不懂父母的心!将近3月底的一天,我被通讯员叫到连部,连长和指导员冲我笑道:你家里向我们全连发来祝贺电,说着将一张电报纸递给我看,我看到电文仅11个字:祝班师回防,MJ情况如何。此时我明白了一切,原来我父母等我的消息无望而假借给连队发祝贺电来探我的生与死!我猛然转身一口气跑到三公里外的乡邮政所,给家里发了个加急电报:已凯旋而归,平安勿念。
79年8月我探亲回家,刚到家尚未坐定,被父母一顿训斥:你这个孩子到底懂不懂事?我问是不是电报的事,并为此辩解道反正已经回国,早些晚些无所谓,母亲含着眼泪对我说:自3月5日起直到接到你的回电止你知道我们当父母的是怎样熬过每一天的吗?她说开始几天还去传达室问问,越到后来越感到不妙,干脆不敢去问了,她的同事也都不敢问她你儿子有没有消息,怕她伤心,其实母亲清楚没有消息的后果意味着什么,此时她索性不愿意听到自己有否信件,因为迟早总有一封信会来告诉她其儿子的生与死。一向开朗的母亲白天在单位默默地工作,晚上到家坐着发呆,一向沉稳的父亲却坐不住了,冥思苦想,于是就出现了那封巧妙得体、进退自如的祝贺电。母亲告诉我,当我的回电到她单位后领导和同事还研究了好一阵子,在基本确认无疑的情况下才转交给母亲,她看了电报后将多日来的憋气和郁闷化作一阵撼人心扉的号啕大哭……
可能是自己命运多难的缘故,时隔5年,我的团队又接受了老山拔点作战任务,我接受5年前的教训,不管转战疲乏,在不违反战场纪律的前提下自己都要设法给家里写封信,哪怕是几个字都是给父母最好的安慰,可能是在境内作战的缘故,开始的军邮还能保证,但在6.11以后由于防御情况吃紧,部队调防频繁,出于保密,军邮一度中止,我就想出一个办法,托连队的给养员趁到县城拉给养时从邮电局买几个空白汇款单来,每半月寄10元钱,在附言栏里写上平安两字再托人寄出。战后,父母说每当收到这10元钱时带给他们的是那无限的欣慰。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E时代,无线通信与网络通信早已进入每个年轻人平凡的生活里,那鸿雁传书也成为酷哥辣妹的笑谈,但是,他们何曾知道,这一纸书信曾给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带来的是那无尽的悲与欢!

作者: xavierxu99    时间: 2004-12-25 21:02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mj在79年时是什么职务?
作者: 都市女孩    时间: 2004-12-25 21:06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老连长的切身感受,我们也遇到过。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的家人知道。
作者: 羽林军    时间: 2004-12-25 21:09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79和84两次参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作者: fule    时间: 2004-12-28 09:39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建议 人民出版社 将本文 编入 中学课本
作者: 看客    时间: 2004-12-28 11:13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下面引用由fule2004/12/28 09:39am 发表的内容:
建议 人民出版社 将本文 编入 中学课本
照准,与春望并发。标准的当代新注。
作者: 一鸣    时间: 2004-12-28 11:31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好感人啊
好久没有这么感动过了
今天就不回家吃午饭了
我要好好哭上一场

E9BFC3C6926EB3AB_1104204667.jpg

28.78 KB, 下载次数: 0


作者: 红豆    时间: 2004-12-28 14:37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当你们走向战场浴血奋战之时,家中的亲人分分秒秒都在为你们祈祷平安,时时刻刻在为你们牵肠挂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时只言片语对家人来说比什么都贵重!可是也正如MJ老连长所述:他们盼望你们的信也害怕收到前方来信带来不好的消息,个中的滋味可想而知了,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你们在残酷的战场上呢!
作者: renjping    时间: 2004-12-28 17:06
标题: 读杜甫《春望》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有感
下面引用由红豆2004/12/28 02:37pm 发表的内容:
当你们走向战场浴血奋战之时,家中的亲人分分秒秒都在为你们祈祷平安,时时刻刻在为你们牵肠挂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时只言片语对家人来说比什么都贵重!可是也正如MJ老连长所述:他们盼望你们的信也害怕 ...
是呀,此情此景,只有当事人的家人更能感觉这其中的滋味,此时的家人,已经不愿
意听到那一首“再见吧,妈妈”了,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另外一种心境,只会让人落
泪,让人感到无尽的酸痛和难言的苦衷,为儿女担心,为亲人落泪,一种度日如年的
焦虑心情在不知觉中找上门来了。家人所有能作的只是用心祈祷,愿一切平安如愿。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