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123    时间: 2004-12-25 22:00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这个贴子最后由camp123在 2004/12/26 02:01pm 第 4 次编辑] 生离死别 作者:张启荣(深圳) 桂林陆校的学员正在观看战争教学片,突然间礼堂灯光大亮,影音嘎然而止,学校作训部长走上讲台,宣读了中央军委命令陆校组织学员参加南疆自卫反击作战的命令。 这是1979年2月19日下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第三天. 顿时,礼堂里骚动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辈子没想到还能体验一下战争的滋味,这兵没白当;有的说,家里有老有小,万一玩完了,真太冤;有的说,连对象还没搞上,还不知道做人是咋回事,真是死有不甘。 议论归议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3小时内,各队参战的学员,整理留给家里的东西,写遗书,吃“最后的晚餐”,都得完成。 傍黑,学校灯光球场灯火通明,军械部把装着参战武器的步枪、手枪、冲锋枪的木箱摆了一地。开始,规定区队干部带手枪,干部学员取冲锋枪,战士学员取步枪。可作训部一位教员说,据前方部队反映,战场上手枪如同石头,步枪火力不强,且丛林作战碍手碍脚,最好使还是冲锋枪。带队参战的刘副校长从善如流,遂宣布一律携冲锋枪。 我们砸开结实的木箱,取出枪支、子弹,擦去防锈的凡士林,这一切都完成得干净利索。 当时“光杆一条”的我,此刻就坐等出发了。而有一些年纪较大,妻子来探亲的同学,或妻子在桂林市内的同学,就没有这般轻松了。 我的同乡同学老谭,妻子姓叶,来队才一周,我按习惯称他们为谭哥叶姐。晚饭聚餐,很可能是诀别饭,队领导安排谭哥叶姐和几位家属来队的同学坐一桌,可这些军嫂们却没动几筷子,却走过来一个劲地劝我们多吃。此刻.叶姐拿手绢边细心地帮老谭擦枪,边嘱他多注意保重。当她发现有的学员的枪带刺刀,而我和老谭的冲锋枪都不带刺刀时,律议我们去换有刺刀的,说,万一子弹打光了,刺刀还可以抵档一阵呢!我说.还是叶姐心细,替谭哥想得周到。她苦笑一声.“那有什么办法.谁叫我嫁给了丘八?你年轻力壮,要帮我照顾一下他。”“叶姐放心,有我在就有谭哥在!”我顿时变得豪气冲天起来。“那就先多谢你了,”说罢,泪珠子在眼眶里直打转。 不知是紧张兴奋,还是晚饭喝多了汤,顿觉内急,便就近向球场旁的灌木丛中走去方便。 在灌木的阴影下,我看到了与老谭叶姐他们截然不同的诀别方式。 男女二人都着戎装,一支冲锋枪和军帽放在身旁,男的坐在地上,女的仰面斜靠在男的怀里。 “真见了鬼了,现在别人晚上都在唱歌跳舞,可你们还得去打什么仗,”女的显然不高兴男人离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兵打仗是份内的事,没有价钱好讲的,”男的说。 “这回我们181(医院)就惨了,可能有好多医护要做少寡妇。” “不一定,你老爹从东北打到海南,你妈不是没有守寡。当然,战场上啥事都能发生,万一我光荣了,咱夫妻一场,你得答应我三条:第一,尽快找个好男人改嫁;第二,把肚里的孩子生下来教会他做人;第三,逢年节到乡下看一下我的父母,我就知足了!” “快别胡说了,我永远是你的!”女的娇嗔道。说毕,伸起手臂缠住男的脖子,接着是一阵两唇相接的“唧唧”声。或许是他们太投人,也许是情况太特殊,他俩说话做动作全然不顾旁边是否有人。稍一留神,似这样作生死诀别的情景,在灌木丛中竟有许多处。 当我归队回到老谭叶姐身边时,叶姐正给老谭系冲锋枪的子弹带。我把灌木丛中夫妻话别的情景告诉他俩,笑他俩怎不去亲热一番。老谭说:“都生儿养女的人了,还有什么浪漫的,要能活着回来就不在乎这一下子了。”老谭表现得很平常轻松,其实。他是怕太过缠绵,更引发叶姐伤心哭泣,招来凶兆,而硬挺着装出来的。 “集合”“出发”的命令,使送行的军嫂们站到了场边,我和老谭登车时,还看见叶姐站在送行的人群中一个劲地向我们挥手。 30多天后,当我们带着热带雨林鏖战的硝烟凯旋班师时,又目睹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到达桂林火车站正是下午,当我们胸前别着少先队员献的红花,走过数公里夹道欢迎的党政军领导和群众载歌载舞的人群,踏进军校贴着“挥师出征捷报传,喜迎战友凯歌还”对联的“凯旋门”时,一群饱受牵挂之苦的“军嫂”们,都睁圆了焦灼的眼睛从队列中搜寻自己的丈夫。 待学员的方队过完,军嫂的人群里顿时像开了一锅粥。有大呼小叫的,有悲声拗哭的。记得有一位同学帽子上的五角星给弹片削去了底下两个角,其妻一把把帽子抓在手上,口中不断念叨“老天长眼,老天长眼”。当我和老谭向人群中的叶姐走去时,老谭对着叶姐绽开笑脸,说:“怎么样,出发时我就想到你不需要改嫁,我不是活着回来了吗!”叶姐嗔道:“说得倒轻松,这段时间,我们天天去181医院看伤兵,许多头破血流,断臂少腿的,呱呱叫,真吓人。”“好男人就要血战疆场,怕个啥!”下了战场的老谭,竟在老婆面前说起豪言壮语来。 当然,不是所有的军嫂都像她们这样好命。我们这队有几个同学就永远留守在南疆的山头上。记得有一个湛江籍同学的妻子,姓李,在队伍中没有找到丈夫,当即晕倒在地,给校医抢救醒来后,不停地嚎哭,不思饮食,只能靠点滴维持生命。这个同学是在“猫耳洞”里防炮时,被炮弹炸塌了工事压死的,而同一个工事防炮的另一名学员老陈,却被挖出救活过来。据说牺牲前两人闲聊,死者曾对老陈说,万一我玩完,你要照顾好我的妻子。果然不幸言中。老陈看着痛不欲生的战友妻子,忠实履行着战友遗言,天天守着她,好言抚慰,有时还陪着她流泪,为没照顾好战友而内疚。怎料日久生情,已年届三十、数次回乡相亲均告失败的陈,竞萌生了取代战友作李丈夫的念头,李也竟然毫不犹豫地投入了他的怀抱,当然,这是离校以后的事情。 这就是战争,它磨难人的感情,也成全人的爱情。 (转自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老兵故事>)
作者: 广西    时间: 2004-12-25 22:18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好文!顶
作者: 山东新兵    时间: 2004-12-25 22:28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fly]顶~![/fly]
作者: 多多    时间: 2004-12-25 22:44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哎呀,都学会人帖合一了啊?!顶~~~~~~~~~~~
作者: 浪漫冰雨    时间: 2004-12-26 04:59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感动,无言,心碎,流泪
作者: 爱的港湾    时间: 2004-12-26 10:48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是写的好~~~~
我也顶!!!
作者: yeyunkis    时间: 2004-12-26 11:04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感动并心碎!!!

作者: duyong68    时间: 2004-12-26 22:34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好文!感动

114124_1104071646.jpg

30.67 KB, 下载次数: 0


作者: kjb15    时间: 2004-12-26 22:41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桂林陆院!顶!我期待着进去锻炼!
作者: camp123    时间: 2004-12-27 18:40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下面引用由多多2004/12/25 10:44pm 发表的内容:
哎呀,都学会人帖合一了啊?!顶~~~~~~~~~~~
没这么严重,只是老兵们的故事感人罢了.
作者: 军之缘    时间: 2004-12-27 23:44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战友的感情,真是没的说!
作者: guess2004    时间: 2005-1-4 20:05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有谁是84年在桂林陆军学院毕业的??小弟有事相问
作者: 平凡一兵    时间: 2005-1-4 20:21
标题: 老兵故事之生离死别
老陈是个有血.有性.有情.有爱的好男子汉!!!!!!愿她们幸福永远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