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0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半岛之鹰在 2005/02/06 02:30pm 第 1 次编辑]

1 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南北政府谁更合法?
在20世纪初朝鲜被日本吞并后,不愿做亡国奴的朝鲜人可分为3部
分,一部分流亡中国,并得到当时中国政府的同情和支持,组成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以金九为代表,在抗日时期暗杀过日本将军,并组织过以宣传为主的朝鲜义勇军。第二
部分流亡美国做寓公,也在美国做过宣传抗日的工作,以李乘晚为代表,第三部分是坚
持在朝鲜和东北做抗日活动的人士,其中武装斗争能坚持到1945年的就剩下以金日成为
代表的共产党了。日本战败投降后,美苏将朝鲜按“三八”线一分为二,金日成随着苏
联红军进入北朝鲜,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员和美国人熟悉的李乘
晚随美国军队来到南朝鲜。当时美苏已经开始对立,美国更是把苏联和共产主义当成第
三次世界大战的对手,因此美国
压倒一切的思想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反对共产主义。当时美国的朝
鲜占领军司令霍奇曾组织过汉城市政委员会的自由选举,但国外回来的人由于没有民意
基础而大多落选,而坚持在本地抗日的左翼人士获胜(还不算共产党)。结果吓坏了霍
奇,最后他使选举作废(这可不是我编的,有历史记录)。并且还拒绝了北朝鲜金日成
呼吁的全国选举。在这期间,被称为大韩民国独立之父的金九被暗杀,当时以及至今人
们普遍怀疑是李乘晚所为,但无确凿证据。最后,美国支持李乘晚建立了正式的大韩民
国政权,随之,苏联也支持金日成建立朝鲜政权。李乘晚由于没有民意及干部基础,只
得大量留用日本占领时期为日本服务的军政人员,引起人民的反对,政权始终处于混乱
状态。而北方政权由中国东北及苏联回国的共产党组成,有一整套的政策和干部队伍,
所以政权很快稳定,但由于立刻采用了社会主义制度,造成当时的中产阶级大量南逃。
所以说,北朝鲜是由始终坚持抗日的人员组成,由于采用了社会主义制度,结果得到多
数中下层人民支持,少数人反对。南朝鲜最高层是美国回来的李乘晚,没有自己的干
部,又排挤了中国回去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员,只能依靠当年为日本服务的伪职人
员,人民怨声载道。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1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2、朝鲜战争是谁打的第一枪?
要是问1950年6月是谁打的第一枪,现在已经很明确了,是北朝鲜。
但南北两朝鲜自建立之初开始,“三八线”上就枪声不断。在两个朝鲜建国之初,北朝
鲜900万人,南朝鲜2000万人。北朝鲜回国的骨干不过数千人,一切要自己从头做起
(当然有苏联的支持),而南朝鲜是依靠了日本留下的政权机构和警备队(也有美国的
大力支持),很快建立起10万人的队伍。所以开始南强北弱,金日成大呼和平,但南方
咄咄逼人。但北方共产党的工作效率远高于南方,苏联全力支援,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
后,又送回了久经战阵的4个师力量的武装部队。美国对南方的支持有点三心二意,南
方自己内争不断,结果北方的力量超过了南方。南北朝鲜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
在被分成两个政权,所以双方都要吃掉对方,并没有什么必要去争论谁放第一枪,就看
是谁先准备好了。结果,北方先准备好了。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1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3、美国为什么要介入朝鲜?
当时冷战已经开始,中国陷入共产主义阵营已经让美国恼火。美国的
思维一向比较直接,他把世上所有的冲突都看作是共产主义和他所代表的自由世界之间
的冲突。朝鲜枪声一响,美国立刻认为是共产主义开始武力扩张了,如果失去了南朝
鲜,接下来就是日本,然后也许就轮到美国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介入朝鲜战争,同时
把台湾国民党列入保护圈,从而激怒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2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介入朝鲜?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起全国政权。先不讲意识形态的问题,就
历史来说,对任何一个中国政府来说,朝鲜都是不可缺少的战略缓冲。一千多年前的大
唐就支持朝鲜半岛北方的新罗对抗日本支持的位于朝鲜半岛南方的百济,明朝又两次官
援朝,清朝末年援朝失败的后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如今美国首先介入了台湾海峡,所以
对中国来说介入朝鲜才是正常的,不介入反而是不正常的。美国人自己也说,如果有敌
对势力入侵墨西哥,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出兵。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3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5、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的意义何在?
由于美国人对中国的蔑视,虽然美国也认为中国有能力组织起援朝的
队伍,但决不相信中国敢于援朝,所以队伍四处冒进。中国虽然已经决心援朝,但对美
军实力也不清,有所顾忌。经过第一次交手,打垮了南朝鲜几个团,美军一个营,摸清
了美军的战力,树立了自己的信心,战果不大,意义重大。而美国只是认为中国虽然参
战,但实力不够,“不是一支不可辱的队伍”( 麦克阿瑟语)。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5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6、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意义何在?
由于第一次战役后美国没有搞清中国军队的实力,认为在面对面的战
斗中中国军队不可能是美军的对手,所以继续分兵冒进,结果大败。在这次战役中,以
“四野”为主的西线获得全胜,三面包围了美军,但美军在损失了大量人员装备后,成
建制地逃出了包围,这点大家没有异议。有异议的是东线,有人说以“三野”为主的东
线在包围了美军后,自身损失惨重,而美军最后冲破包围,携带装备和人员扬长而去,
是中国军队的失败。其实这只说到其一,没说到其二。当时在东线,中国军队缺衣少
穿,还没有重武器,但仍然毅然发起进攻,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的
赞歌。其意义如下:
中国士兵排山倒海、奋不顾身的冲击,彻底扭转了美国对中国军队的
蔑视,顿生敬畏。其“北极熊团”的被歼,使得美军充分高估了中国军队的攻击能力,
从此,美军一发现其侧后有中国军队出现,就立刻撒腿就跑。在第二次战役后,美军从
低估中国军队发展到高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从清川江到“三八”线,西线美军在没有
接触的情况下向后狂奔了200多公里,东线的10多万美军也在少数中国军队逼近的敌情
中,销毁了大量物资仓皇下海逃去。其实如果美军凭实力节节抵抗,步步后撤的话,中
国军队要打到“三八线”还不知要那年那月。战役后,东线9兵团足足休整了5个月才重
新投入战斗,很多战斗骨干在严寒中失去了战斗力,但他们的对手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
也是过了3个月才重新投入前线。冰天雪地中的中国军队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2个月的战
争主动权。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6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7、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的意义何在?
“二次战役”后,中国军队不战而抵“三八”线,战力疲乏,彭德怀
从自己实际出发,要求先休整再过“三八”线,当时国际上纷纷要求中国军队不过线,
但毛泽东认为此时停下是示弱的表现。“当初我们叫你美国停,你一步就跨过来了;现
在你败了,又想叫我停我就停?”毛泽东岂是肯示弱的人?于是要求彭德怀必须立刻过
“三八”,过去了再休整,哪怕过去一步都行。于是已经不停征战了2个多月的“四
野”将士又继续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冲击。出乎我们自己意外的是,美军为我“二次战
役”的余威所慑,一触即溃。本来1个营的美军需要2个团的我军才能歼灭,但如今被我
两个连的队伍一冲就垮,美军又不战而放弃了汉城,一直退到了“三七”线才稳住脚。
虽然我们的很多高级将领认为美军是故意后退,引诱我冒进攻击,但没有一个美军高级
将领承认他们有诱敌深入的战略。第三次战役在军事上收获不多,但在意义上收获重大
:近代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次攻进了一个外国的首都。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7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8、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意义何在?
“三次战役”的轻松胜利,使得毛泽东开始高估自己,要求彭德怀继
续进攻,此时彭德怀知道中国军队现在真的是“强弩之末”,于是直闯中南海陈情,毛
泽东也不愧为英明领袖,立刻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意见,同意了彭德怀的意见。此时彭德
怀犯了一个小错误,没估计到美军会很快反攻。没想到美军在更换了统帅后,新任司令
李奇微重整了军纪士气,立刻发动了反攻。在“四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取得了“横城
反击战”的胜利,但只是战术上的胜利,但在随后的“砥平里围攻战”中没有达到目
的。李奇微从“三次战役”后总结出我攻击的时间只能维持7天,又从“砥平里围攻
战”看出了我军的攻击能力不强,从此真正认识了中国军队的能力和缺陷。美国还把
“砥平里围攻战”看作是朝鲜战争的又一个转折点而大肆纪念。其实中国军队的能力缺
陷的暴露是迟早的事情,在“四次战役”中,中国军队的能力已经发挥到了极限,中国
士兵尽管依然奋不顾身地战斗,但也只能且战且退。“四次战役”中中国军队犯了点小
错,但总的来说是由于综合实力不济,不得不吐出了“三次战役”吞下但不能消化的肥
肉,逐步退回到“三八线”。但中国士兵的拼死阻击,也让美军心理十分忌惮,只敢小
心渐进,而且不敢轻言胜利。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8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9、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意义何在?
中国军队尽管退回到“三八线”,但受“三次战役”影响,依然轻视
美军的战斗力,随着国内19兵团、3兵团的来到和9兵团战斗力的恢复,又发起了“五次
战役”,仍然希望像“三次战役”那样一口气推进。但此时的美军已经不再一触即溃
了,而是节节抗击、步步后退。中国军队经过2个阶段的反攻,虽然大量歼灭了敌人,
但都没达到最初的战略上的目的。在消耗完作战物资后,中国军队又开始了例行的后撤
休整。但此刻,彭德怀犯了个不该犯的比较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精密地组织后退的行
动,而是要各兵团自行组织后撤。结果各部队各行其事,缺乏协调。而已经掌握了中国
军队特点的美军乘势发动了“箝入式”的反攻。突破从西边开始,朝鲜人民军一军团首
先抵挡不住冲击,开始后退,影响到了19兵团的65军,65军没有完成兵团交给的阻击任
务,提前撤出了阵地,连带着63军也开始后退。63军在后撤时由于通讯手段的落后,没
有通知到东边的60军,在西边,3兵团司令部电台被炸,失去指挥,12军阵地又被突
破,又影响到15军,15军见形势不好,自行决定后撤,但没有通知西边的60军,结果造
成60军180师孤军突出。同时,第二阶段担任反击的9兵团27军及配属的12军部队也被截
断。被截断的27军先就地挡住了美军的正面进攻,然后机动灵活地重新选择了后撤路
线,摆脱了危机。但60军180师由于军师领导的指挥失误,造成了重大损失。最后阵线
由63军,15军,20军,27军等部队稳定了下来。“5次战役”中国军队先胜后败,在整
个朝鲜战争中国士兵的被俘人员中,80%是“五次战役”被俘的,其中3兵团又占3分之
2,其中180师的被俘人员又占3兵团的3分之2。“箝入式”的反攻也不是美军的特长,
参与反攻的“特遣队”人数不多,不敢近战夜战,很多地方靠火力封锁,使得很多我军
趁夜脱险。彭德怀元帅的用兵特点是,越是在艰难险阻的条件下越能显示出英雄本色;
反而在有的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为敌人所趁。历史上有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发生了。通过
“五次战役”,中国认识到靠现有的实力是无法把美国人赶下海的,于是战争的目标转
变为保持战前状态。而美国也不希望继续陷在朝鲜,因此谈判有了共同的语言,2年的
“停战谈判”拉开了帷幕。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9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10、“上甘岭战役”的意义何在?
“五次战役”后,中国军队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认识到在目前
的后勤装备下就算发动反攻也不能巩固所得成果,于是放弃了计划中的“第六次战
役”,开始一方面在前沿固守,一方面大力改善后勤和装备。苏式武器也是在这时候开
始才大量装备部队。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2年下半年的一年里,中国军队只是发动过战
术反击,没有发动过战役反攻。但美军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依靠绝对优势的火力步步紧
逼。中朝军队奋勇抗击,朝鲜人民军还打出了“血岭”,“伤心岭”这样的战例,使得
美军每进一步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李奇微叹息:按这样的速度至少要20年才能到达鸭绿
江。这句话里有2个含义,一是说明了美军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另一方面也看出美军
还是缓慢地向前推进的,“血岭”,“伤心岭”最后都落入了美军之手。惨重的看不到
胜利的损失使得美国的政治家们迫切希望早日从朝鲜脱身,越来越不鼓励前线士兵用鲜
血去换来荒无人烟的山头,但美国军人的荣誉感使得美军将领还是希望用武力夺取彻底
的胜利。于是,当时的美军前线指挥官范弗里特提交了一份大规模进攻的计划,被上级
否决。范弗里特不肯死心,经过修改,又提出了一份比较小的计划??用两个营的兵力
花5天时间进攻上甘岭。假如计划得逞,再提出下一个计划。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美
国惨败,而中国打出了一个“千岁军”??15军,还打出了一个“上甘岭精神”。“上
甘岭战役”的意义不在军事上而是在政治上。有的人把“上甘岭战役”说成是我军生死
悠关的一战,其实是夸大了。上甘岭是五圣山的前沿阵地,是它的大门,而五圣山的确
是不可放弃的战略要地,但五圣山要比上甘岭高一倍多,在五圣山和上甘岭之间还有好
几座山,即使我方丢失了上甘岭,问题也不是太大。但我方的坚守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
军队的实力,就是中国军队有能力守住任何想守住的阵地。美军从此死了打到鸭绿江的
心,再也不发动营以上的大规模进攻了。在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后,范弗里特在自
己离任回国前又进行了最后一次试探,以一个营的兵力进攻我一个排固守的“丁字山阵
地”。美军在类似的高地上举行了7次演习,制订了完美的陆空联合作战计划,邀请了
有关高级军官和记者旁观,但在一天的进攻中连我阵地的边都没碰到,就被我军轻松地
打了下去。从此美军再没发动过任何主动进攻。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39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11、“金城反击战”的意义如何?
经过一年的休整装备,中国军队的火力装备和后勤供应都大大改善。
为了配合停战谈判,于1953年5月和7月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反攻,目标是南朝鲜军队。
南朝鲜军队经过3年整顿战力和美军也相差不远了,这在半年前的“上甘岭战役”中已
经可以看出了,但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中被击溃。现实已经证明,中国军队不但“守必
固”,而且“攻必克”。停战后美军司令克拉克说了句广为流传的话:美国第一次没有
战胜。其实他后面还有一句:我们的敌人比过去更强大了。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41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12、最后的停战分界线是北朝鲜吃亏了吗?
最后的停战分界线确定后,在“三八线”以北的由美军占领的原北朝
鲜的土地是“三八线”以南的由朝鲜人民军占领的原南朝鲜土地的两倍。因此有人说,
是北朝鲜吃亏了。但要从土地的质量上来看,是北朝鲜大大便宜了。朝鲜西面是平原,
东面是高山。对于韩国首都汉城来说,西面的平原无险可守,只能依江防守,但如果东
面的高山丢失,被敌人迂回,那汉城就是死地。所以战争中中美两军在汉城的一进一
出,城中都没有战斗。对韩国来说,只有在东面尽可能地向北推进,占领更多的高山,
才能更好地保卫汉城,拿句围棋术语叫“生死劫”,必争不可,所以美军在东面拼死进
攻。但对北朝鲜来说,东面的高山占得多,可以威胁汉城,占的少,丢下的也不过是荒
山野岭,而自己的一方是一座高山连着一座高山,对自己来说,争山头是“无忧劫”。
但朝鲜占领的原南方的领土有古都开城,有渔业资源丰富的翁津半岛和便于农耕的平原
地区,在质量上是大大便宜的。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42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13、“朝鲜战争”后中国的国际形象如何?
1840年后的中国成了无可争议的“东亚病夫”,被西方人所蔑视。
1930年前的中国人在美国的地位比黑人还低,1931年“九一八”后正直的美国人开始
同情中国人,“太平洋战争”后美国人承认了中国的盟友地位,这个盟友是庞大的,但又
是虚弱的。“二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自己的利益极力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但
遭到苏联和英国的反对。“二战”后,在美国人的心中,中国人民是善良的,勤劳的,
但又是虚弱的,是需要美国保护的国家,所以当共产党在1949年胜利后,美国国内居
然 在讨论“是谁失掉了中国?”这个问题。朝鲜战争后,美国基本上把中国的因素忽略
不计,一方面认为中国不可能介入,另一方面也认为就算介入也没什么影响。当时大多
数 的美国人认为,只会开餐馆、开洗衣店的中国人一看到美国士兵的军服就会向后跑,
结 果在“二次战役”中被闷头一棒,闻风丧胆,最后直到停战协定签定也没捞到什么便
宜。美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人。1952年以后,美国国内各个州才在法律上废除了歧视
华人的规定。而让美国在战场上难堪的共产党中国成了比苏联还坏的“恶魔”,美国在
一 切领域围堵中国,甚至美国的外交官在外交场合见到中国外交官都视而不见,以此来
表 示他们的恼怒。十年后,越南战争又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对美国来说,噩梦开始了。
战场上的美国士兵把中国顾问训练出来的越南士兵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陆军士兵”,
明在 知中国的后勤部队进入越南的情况下,美国空军不敢轰炸中越边界,陆军不敢过
“17 度线”。一个美军旅长在他的《一个美国人在越南战争中》一书中提到,一次战斗
后发现了一具身材高大、皮肤较白的越军军官尸体,有人怀疑是中国顾问的尸体,这情
报被当作绝密情报逐级上报,被严令不得泄露,不得再提起,深怕传播出去后会影响美
国的 军心民气。这时的美国人才认识到中国不但不能轻视,而且不能忽视,于是才有
了得到90%美国人拥护的尼克松访问中国。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2-6 14:44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14、50年后的今天,还需要再来一次“抗美援朝”吗?
在美国“一极独大”的今天,对毫无威胁的古巴仍然继续封锁,和已
经与中国反目成仇的越南改善了关系,惟独对朝鲜步步紧逼。网上有不少谴责朝鲜的文
章,但现实是:朝鲜会主动进攻日本,美国吗?朝鲜就算有了核武器,会扔向韩国吗?
现在是朝鲜一再要求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而被美国拒绝,美国甚至口头上都不肯承偌不首
先进攻朝鲜,责任在谁还不清楚吗?美国希望保持各种压力促时览 。而朝鲜想利用
“核武器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外忧。以便集中精力对付内患。中国不能容忍敌对势力
再一次逼近边境,这道理和50年前没两样。我想,只有在遇到朝鲜像东德那样被从内部
和平颠覆、主动投向南方这样的情况才不便干涉,除此以外的任何情况下“抗美援朝”
都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当然方法有很多种,但我国越是旗帜鲜明地支持朝鲜,事态越不
会扩大;如果态度仍然是含含糊糊的,战争爆发的危险反而越大。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友
谊、更重要的是为了利益才应该这样做。
5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得中国自大唐以来又一次扬威于世界,
其意义是不可置疑的。但诋毁我们英勇战士之声至今不断。日本把侵略战争中的战犯放
进靖国神社供奉,德国也把参加“二战”的普通老兵看做是为国尽忠,而把当年“抗美
援朝”战争中英勇奋战、为国牺牲的战士称为“炮灰”的那些人,他们还能算是“人”
吗?
作者: gxunyi    时间: 2005-2-6 14:56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佩服,分析得有理有据。
作者: 生之不安    时间: 2005-2-6 20:45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值得深思……
作者: 黑水船长    时间: 2005-2-6 22:54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从战略价值方面讲,丢了朝鲜要比丢了台湾更可怕!从历史上讲,朝鲜一直是中国的朋友。所以,朝鲜半岛的事情中国一定要管到底。
作者: 冲刺    时间: 2005-2-6 22:57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所有的观点都与我的观点相吻合。支持。
作者: 94165055    时间: 2005-2-6 23:56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说的好!支持楼主!!!
作者: 欢乐英雄    时间: 2005-2-7 02:02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下面引用由冲刺2005/02/06 10:57pm 发表的内容:
所有的观点都与我的观点相吻合。支持。
不错,这也是我想说的!
作者: yanjinan    时间: 2005-2-9 18:55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不错,我们确实不能放弃朝鲜.
作者: 永远的梦    时间: 2005-2-9 20:51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支持楼主
作者: 舟桥老兵    时间: 2005-2-9 21:10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B0DDC4EA_1107954609.gif

18.17 KB, 下载次数: 6

B9E3B8E6_1107954621.gif

16.53 KB, 下载次数: 5


作者: 710395    时间: 2005-2-9 21:30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坚决支持楼主!!!!

作者: 710395    时间: 2005-2-9 21:44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作者: 森林楠    时间: 2005-2-10 21:39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无论哪场战役都是拿人填的呀!武器落后受气呀!!!!
作者: 疾风    时间: 2005-10-24 20:19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中国和美国都是受害者
苏联、日本和中国台湾是受益者
作者: 曼斯坦因    时间: 2005-10-25 00:15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半岛朋友在哪里转载来的帖子?
通常好听的话大家都是支持的,反之则群而攻之.
作者: ZZZZZYYYYY    时间: 2005-12-7 19:25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下面引用由黑水船长2005/02/06 10:54pm 发表的内容:
从战略价值方面讲,丢了朝鲜要比丢了台湾更可怕!从历史上讲,朝鲜一直是中国的朋友。所以,朝鲜半岛的事情中国一定要管到底。
丢了朝鲜要比丢了台湾更可怕!但是朝鲜现在是中国的朋友吗?
作者: Atlantis    时间: 2005-12-10 22:01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下面引用由ZZZZZYYYYY2005/12/07 07:25pm 发表的内容:
丢了朝鲜要比丢了台湾更可怕!但是朝鲜现在是中国的朋友吗?
要是站在几十年后的立场看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呢?难道美国在两伊战争中援助伊拉克,就是为了短短几年后和伊拉克开仗吗?
作者: 3eyes    时间: 2005-12-10 22:29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下面引用由曼斯坦因2005/10/25 00:15am 发表的内容:
半岛朋友在哪里转载来的帖子?
通常好听的话大家都是支持的,反之则群而攻之.
民主规则就是多数规则,是算术问题~~
按照民主规则:多数支持的就要采用,群而攻之的就要规避,管不得冤枉~~~~~
"革命"则是另外一回事情~~~~~

作者: 零度水先生    时间: 2005-12-10 23:00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下面引用由3eyes2005/12/10 10:29pm 发表的内容:
民主规则就是多数规则,是算术问题~~
按照民主规则:多数支持的就要采用,群而攻之的就要规避,管不得冤枉~~~~~
"革命"则是另外一回事情~~~~~

       至理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作者: plr    时间: 2005-12-10 23:03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下面引用由3eyes2005/12/10 10:29pm 发表的内容:
民主规则就是多数规则,是算术问题~~
按照民主规则:多数支持的就要采用,群而攻之的就要规避,管不得冤枉~~~~~
"革命"则是另外一回事情~~~~~
片面了吧
民主的另一个原则就是少数规则,少数人的意见应该得到尊重
作者: 伤心飞哥    时间: 2005-12-10 23:19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不错~谢谢!
作者: 3eyes    时间: 2005-12-10 23:57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下面引用由plr2005/12/10 11:03pm 发表的内容:

片面了吧
民主的另一个原则就是少数规则,少数人的意见应该得到尊重
日常规则~~~~~
选总统~按多数执行~
受骗选错了?那就还要执行某某规则,还按多数执行~
应该尊重没有当选的候选人,但是他是少数,现在不能当总统,下次努力~~
不急不噪,不闹革命~~蛮平常的意思~
作者: 3eyes    时间: 2005-12-11 00:09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按本坛规则~~判35楼跑题~从此楼开除~
(话外音:啥规则?~~~~~乱)
作者: fwm    时间: 2005-12-11 03:00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远不在战场,他对提升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毛泽东决对比我们每个人会算这个帐.
作者: 继续革命    时间: 2005-12-11 13:15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有人认为我们打抗美援朝战争而丢了台湾   我不这么认为  因为美国第7舰队在我国还没参战前几个月就进入台湾海峡了  而且至于朝鲜战争谁先开枪那不重要 因为这是朝鲜的内战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5-12-11 17:10
标题: 转: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的14个问题
下面引用由fwm2005/12/11 03:00am 发表的内容:
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远不在战场,他对提升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毛泽东决对比我们每个人会算这个帐.
抗美援朝使中国收获最大是拥有了一个天然的共产主义战略缓冲带!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ike.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