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军王牌风采:中国空降部队揭秘[转帖]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3770
帖子
127
主题
11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9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24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27 17:3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我军王牌风采:中国空降部队揭秘[转帖]

他们走在空中,打在地面,机动灵活,神出鬼没,像一把把尖刀刺向敌人最要害的部位;他们具有极强的应急机动能力和战斗力,一旦需要,可以在数小时内成建制地投入中国任何地区遂行作战任务;他们是中国应付未来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一支重要威慑和突击力量。
  这,就是中国空降兵。
  空降作战引发深刻战场革命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法国人白朗沙尔在一次气球飞行实验中,由于气球突然破裂从200米的高空坠下,亏得当时蒙着气球的布幔迅速张开,减缓了下降速度,他才得以死里逃生。
  受这次脱险的启发,白朗沙尔开始用气球试验跳伞。两年后,他利用4根棍子撑着的一大块布,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高空跳伞试验,第一顶降落伞由此诞生。
  降落伞的诞生和航空技术的进步,为现代战争垂直打击理论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传统的地面作战,主要通过平面推进、层层攻坚积累战果,但由于作战进程缓慢,伤亡消耗巨大,军事家们企盼通过打击敌方纵深目标迅速获得作战效益。
  1927年,苏军使用运输机在中亚地区空投部队,一举歼灭了巴土马赤匪徒等叛乱分子,成为首次出现的空降战。1930年,苏军空降兵正式建立,并提出了大纵深进攻战役理论,强调“要将垂直打击力量用于遂行对整个进攻战役具有重大影响的任务”;德军则以“闪击战”理论为基础,主张“垂直打击力量必须突然大量使用”。垂直打击理论伴随着战争实践应运而生,从而引发了一次深刻的战场革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降兵被广泛运用,交战双方共进行了30多次空降作战。目前,世界上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空降兵部队,其中30多个国家编有空降师或空降旅。
  在当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中,具有高度进攻性、机动性和灵活性的垂直打击行动成为高技术作战的基本样式:海湾战争的地面作战阶段,美军82空降师和24机步师平均日推进速度达130公里,只用两天时间就进抵伊拉克纵深200多公里的幼发拉底河地区,完成了切断伊军退路的计划,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垂直打击的经典之战。
  作为一支高度机动的武装力量,空降兵这种插上双翼的特种兵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制胜的“利器”,出现在每一场突发战争、每一个最恶劣的战场上。
  精兵强将组建中国空降兵部队
  今年盛夏,记者来到中国空降兵部队驻地,深切感受到这支飞跃高山大海、随意跨越地表障碍的特种部队所具有的特殊魅力。
  如果把整个空降兵比作人民军队插向敌人心脏的一把刺刀,那么“空降兵模范六连”则正是这把刺刀上的尖锋。这个连队,也正是赫赫有名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
  应急机动是空降兵最重要的作战要求。为了检验六连的实战准备情况,记者特意在事先不打招呼的情况下,由师部参谋陪同直接来到六连。
  走进连队会议室,全体官兵正在上军事讲座课,细数人头,无一缺勤。打开六连战备库,枪支、弹药、伞具、背包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般。连长告诉记者,作为尖刀部队,六连常年处在战备状态,随时保证人员百分之百在位,战备库中的所有装备要每天检查一次,每周维护一次,伞具每月重新叠放一次。背包内装有干粮、药品等必需品,能够保证空降兵在深入敌后无后援情况下的生存需要。
  在这样随时待命的状态下,一旦接到上级命令,六连全体官兵可以在短短23分钟内全副武装踏上战车,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分发弹药并登机起飞,穿云破雾,直插敌人心脏。这样的反应速度,即使与美军精锐空降部队相比也毫不逊色。
  六连营区旁的“黄继光纪念馆”内,记者看到了中国空降兵部队的光荣历史———
  1950年,为了组建新中国自己的战略机动部队,中央军委电示各军区、各野战军,要求从各陆军部队中抽调一批战斗英雄和模范班、排干部以及一、二等功臣,组建空军陆战部队。经过精挑细选,来自全国各部队的4763名战功累累的指战员云集开封。
  当年9月17日,人民军队的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一旅正式成立。9月29日,刚刚训练了十一天的中国空降兵便组织了中国伞兵的第一个跳伞日,空降第一营营长崔汉卿第一个跃出机舱,拉开了中国空降史上崭新的一幕。崔汉卿也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腿”。
  朝鲜(专题,图库)战争结束后,在上甘岭战役中功勋卓著、名震天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于1961年扩充到空降兵部队的行列。从此,这支在解放战争中开辟豫西根据地,征战淮海,强渡长江,横扫两广,剿匪云贵川,并在朝鲜战争中鏖战上甘岭,令美国人闻风胆寒、创造世界战争史上奇迹的地面雄师,突破了地形的限制,成为蓝天蹈浪的空中劲旅。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军委把空降兵列为重点建设部队,进一步加速了空降兵部队的发展步伐。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锻造世界第一流的空降兵
  特殊的兵种,特殊的使命,特殊的任务,决定着空降兵官兵必须进行艰苦的特殊训练。
  隆冬,莽莽雪原,寒风呼啸。空降兵部队“拳头营”在小兴安岭的一块开阔地着陆集结后,挥兵向深山老林开进。他们在无后方保障的情况下,每人负重25公斤,踩着30至80厘米厚的积雪,在气温摄氏零下24度的情况下,与风雪搏斗19个昼夜,行程400多公里,完成了穿插、分割支撑点等13个训练课目。
  东北寒区野战生存训练归来不到5个月,空降兵部队又挺进十万大山,开始了热带山岳丛林地野战生存训练。官兵们在炎热地区进行超负荷训练,连续107个小时翻越50多座山头,攀绝壁9道,进行奔袭、泅渡、潜伏等12个课目训练。
  复杂奇特的自然环境,锻炼了空降兵官兵在绝境中面对恶劣自然条件和饥饿、寒冷、酷暑、野兽威胁下生存的能力。继而,中国空降兵又把世界许多军事专家的目光吸引到了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昆仑山脉,空气稀薄,一次跳伞所消耗的体力比高空3次跳伞消耗的体力还要大。在高原野战训练30天,他们要连续进行转移、潜伏、负重行军、突袭等12个课目的训练。战胜了饥饿、干渴、疲劳、寒冷,征服了大自然的重重关隘,中国空降兵将昆仑山踩在脚下,品尝到了人体极限的滋味。
  一次次的搏击,一次次的突破,面对世界军事领域的挑战,中国空降兵在中国南海某岛不寻常地域实施海岛空降。空降那天,海空合成风速每秒8米,浪高两米。一架架深绿色的战鹰悄然钻出云层,转瞬间,数百名官兵弹出舱外。海面上空,身穿红色救生衣的官兵迅速下滑,向预定作战地域“飞”去。刹那间,一公里多长的海滩布满神兵。紧接着枪炮声、轰鸣声、大海的咆哮声交织成一片。
  至此,这支劲旅已全部完成我国各种复杂地形上的跳伞和野战生存训练。“我就是精兵!我就是‘奇兵’!一个要顶十个用!”一个空降兵战士,除精通手中武器外,还要学会使用全连所有武器、营属炮兵火器,还要掌握工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导弹兵的一般技能。中央军委领导同志曾这样评价空降兵部队:“空降兵的训练每年都在开历史先河。打起仗来,空降兵个个能以一当十。”
  金戈铁马贯南北,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国空降兵部队在神州大地谱写了一支精彩雄壮的进行曲:50多年来,跳伞事故率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三,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高寒区跳伞、野战生存1个月无一冻伤,创造世界伞兵史上的奇迹;在中国南海某岛屿特殊地形条件下伞降成功,在世界伞兵史上尚无先例。
  目前,中国空降兵早已摆脱“步兵加跳伞”的方式,成为一支由步兵、炮兵、通信兵、防化兵、工兵、航空兵、汽车运输大队等多兵种、多专业密切协同的现代化特殊兵种。其作战装备也从组建初期的伞塔、气球、小型飞机、火炮、火箭筒,逐步发展到今天的以伞兵战斗车、导弹为主的高科技装备格局的部队,形成了主战装备机械化、作战装备空降化和战场机动立体化模式,具备了“随时能飞、到处可降、降之能打”的全方位作战能力。
  世界知名军事专家评论道:“中国空降兵全方位的空降训练具有鲜明的特色,显示出令人注目的威慑力。”
  中国空降兵部队的部队长王维山、政委王守志两位少将则满怀壮志地告诉记者:“面对高技术条件下空降作战这个新天地,我们追求的目标是———锻造世界第一流的空降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02:09 , Processed in 0.0893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