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台是涉县关防乡所属的一个小山村,位于漳卫南运河水系清漳河支流关防沟内群山环抱的一个山坳里,而古台水库则修建在村落上游,双峰对峙之处。 去年11月以来,由于要参加古台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每月都要从邯郸到古台往返几次。每次乘车蜿蜒于山路之上,望着车窗外“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零零星星村,高高下下树”时,常常会不自主的深呼吸一下,烦燥的、时或是抑郁的心便会渐渐平静下来、轻快起来。于是便十分憧憬着有一天能和骑友们一起骑行一下这段路程,那该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 经常要在村里小住几日,渐渐对当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没想到不起眼的古台竟有着那么多的游玩之处呢。朴实宁静的古台村,残缺零落的莲花寺,溪流淙淙的莲花溪,幽幽清凉的莲花洞,庄严肃穆的烈士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露营、烧烤、登山、穿越、探洞、访古,一幅幅热烈的、欢快的、凝重的、豪迈的画面时时在脑海中浮现。 我就等啊等,怎么就没个人组织一下去古台呢?着了急,一向庸懒的我,也发个帖子煽忽煽忽吧。 1、路线 邯郸出发至武安南环,沿S309奔磁山方向,到磁山后向北拐奔阳邑方向的那条路(也是个省道,忘记什么名字了),行几百米后,一丁字路口,上X206,此段路程并不理想,大车多,尘土也不少,如果早晨早些走过这条路还好些。沿X206直奔关防乡,至关防后,向北行5公里左右即到,此段山路弯弯,车少人稀,于山脚下起伏绵延,时而气喘如牛伏行而上,时而轻松愉悦俯冲直下,骑乐无穷乎! 路远,不想骑车的可由邯郸乘坐到涉县的客运中巴,再由涉县转乘至关防乡的中巴车古台村下车。 2、日程 单程有85公里左右,又是山路,所以当天往返只适合猛驴野驴,或拉练队伍,许多美景是没多少时间观赏的,最多可以探访下莲花寺。 如安排两天时间,可于午前赶到关防,路边有一新开的三星级小店,几个小菜儿做的不错。酒足饭饱之后,沿溪逆流而上(现在没水),碧蓝的天,清新的空气,宽阔的山谷,平坦的小路,哼哼小曲,消消食儿,美哉美哉!见到村口一歪脖老树,树下一小庙,即是到了古台村了。下午根据自己爱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晚上就露营在水库边,钓上几尾鱼来,架上篝火,烧烤一番,味道一定鲜美之极!第二日,可有多条线路选择,南下台庄、跃峰渠首、小三峡,北上娲皇宫、青塔湖、偏城;西进涉县县城、一二九、大槐树等等。 3、一些PP 
爬到对面山上拍的古台水库全貌,左下为古台村,右为上坝公路,沿公路也可骑行去莲花寺,想挑战自己的耐力吗,那就试试这个坡吧,注意安全!大坝正在进行除险加固,有些杂乱,再过几个月,就成另外一个样子了。

去年给大坝灌了浆,解决了坝体渗漏问题,以后会多蓄一些水。

古台村,有些老房子还保留着原貌。这里的特产是粉条,口感相当GOOD!传统工艺,过年时见路边挂的到处都是,却没时间拍下制作过程。

水库库尾,坝址以上100余平方公里的降水汇积此沟后流入古台水库。当地人给此沟取名莲花溪,是因寺名而取溪名,还是因溪名而取寺名呢?未曾考究。我们便穿越此溪去探访下莲花寺吧。

天旱,水库水位已经下降了很多,再有3米左右就要见底,幸亏去年坝体灌了浆,要不这点水怕也没了。

耕作的农民,他们浅浅的翻了一下退了水的滩地,准备种什么呢?猜下看。

沿谷底穿行,到了雨季会有潺潺的溪水流淌,而现在就做一次免费的足底按摩吧!

我们知道离佛门净地不远了。

不知是哪位大师的手书,题于石壁之上。

晾晒着的出家人的衣物,这PP发出来,不会对佛门不敬吧,南无阿弥陀佛。俺只是想让大家猜猜洗衣服的水从哪里来的。

原来旁边有一泉眼,弯腰就能打上水来。有人说此泉和黑龙洞相通,即使最旱的年份,水库都见了底,此泉水量也不会减少。

从沟底远远望去,看到了一小小的院门,还以为是一户农家,随行人员告诉我说,前面那个就是莲花寺了。

沿山路向上,越来越近了。

捡到一个古物,不知是做何用的。 
石碾、石臼、石桌、石凳,可以想象僧人们曾经在此劳作、憩息的场景。

紧闭的偏门,听到有狗儿狂吠的声音,对我们的惊扰表示强烈的不满。

正门也是紧闭的,里面只有一个女尼在静修,她是四、五年前从石家庄来此游览的女大学生,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就在此出家了。

修建于惰代的正殿,现已残破不勘。

供奉的佛像,座下的莲花石刻相当精美。房顶已经露天了,虽无遮风挡雨之所,我佛仍面带微笑,普渡众生,阿弥陀佛。

谁能看出头像有什么异样吗?

散落四处的石刻。

庙后的山路,通向莲花洞,一个天然钟乳石洞,还没时间去探访。当地人说,再过些时日,那边会有许多野韭菜可以采摘。

从后山上拍的,干净的院落,一丛翠竹生机盎然,一座一碑不知上面写些什么。

白娘娘当年盗取的灵芝,还剩下半只,藏于此庙。

拍照的脚下是一宽阔的平台,露营于此当是一不错选择,只是不要太过喧哗,惊扰寺院。下面是来时的莲花溪,上面则是能够骑行过来的小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