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4630
- 帖子
- 20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7-11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24630
- 帖子
- 20
- 主题
- 4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25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7-11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在血站潜水那么久,看了许多文章,我也想写点什么......
当老山的战火还在持续时,在茫茫隔壁,我出生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叫---马兰。马兰是一个在任何民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一个小镇。因为她是中国核试验基地的生活区。。。。
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在罗布泊荒凉的戈壁一声惊雷镇寰宇,中国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有了自己的核盾牌。。。。。。。
1959年基地建立,规划建设的首长看到水沟边的几丛马兰花盛开,基地首任司令员张温钰将军触景生情,提议将生活区命名为马兰。从此打造威力无比的核武器的基地有了个美丽的名字。。。。。在基地建立40周年的庆典上,基地首任司令员张温钰将军发表了自己的感慨:“我一辈子就在一个地方干了一件事”这个地方就是马兰,这件事就是搞中国人自己的核武器!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现在的马兰已脱胎换骨般变了摸样。进入马兰基地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里充满了绿色,路途中的灰暗色彩一扫而空,有如进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一条笔直而宽阔的柏油马路横贯基地,两旁种着参天的白杨树,棵棵都是挺拔而且高大。马兰基地生活区的面积大概约有七平方公里,设施非常齐全,除了日常需要的学校、医院、邮局、银行、商店等,甚至还有自己的电视台。
生活区内的景色也非常漂亮,有一个文化广场和一个公园。广场里有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沙盘,还有一个人工湖,公园里有一面刻有《孙子兵法》全文的长墙,字体优美,笔力遒劲。如果不是向远处望可以看见天山的话,很难相信这里会是新疆。
不久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将马兰基地列入了“红色旅游”景点,让各地的游人有机会去体味一种被称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因为像马兰这样的地方,即使物质条件再不错,毕竟身处戈壁,出了马兰很远才有人烟,而选择在这里工作的军人一呆就是十几年,甚至在这里成家立业,把终身献给了国家。
我的父亲在基地工作了20年,母亲也随父亲一起在基地生活,他们和战友人生最美丽的时光就在马兰基地贡献给了中国国防尖端事业,而且具我所知,许多战友的子女其中有的还是我幼时的玩伴,又在基地开始工作了。也许正应了那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但他们都无怨无悔。因为当他们老了,坐在摇椅上时他们可以告诉孙子孙女:“爷爷曾经为国防科技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离开基地已经很久了,但我们都很想念她。。。。。我们成了CCTV军事频道忠实的观众,就因为我们可以在那里看看马兰,看看曾经的家。。。。尽管有时只是一个新闻片段,并且要等很久。。。。。。
难忘啊马兰,难忘啊中国核试验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