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1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434
帖子
31
主题
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25 00: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自从我在论坛上发了几个帖子以后,有不少的回帖都有想知道更多一些关于战后中越边境以及越方民众中对此战的真实看法,这里我进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和所能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给各为关心此事的血友谈一谈。
    自从79年那一场众所周知的战争开始,一直到89年,中越两国进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一直到了90年代的中后期,才开始关系有所缓和,直到90年代的后期,两国才恢复了正常的邦交来往(具体的日期我也不是太清楚了,大概是从90年代的中后期吧,双方才有了互派大使或领事,以及双方高层人员相访),至少从官方的报道和 实质性的往来都是从那时候才开始的。而就我所知及亲身经历,非官方的民间往来,这要比这个时候要早得多。主要是民间的边境贸易的来往。88年我还读高中的时候,我就随朋友和亲戚等去过中越边境的贸易点,亲眼看到了双方贸易的情况。那时候双方的贸易形势还表现为一种原始的交易方式,就是以物换物,还没有真正的货币间的交易,我亲眼看到一盒风油精(10瓶装的那种)就可以换取一只0斤左右重的老母鸡,而当时这样一盒风油精也就是人民币4.5块钱左右,而那只老母鸡则不低于10块钱,还有一种就是中国出产的一种小圆镜子,香烟盒那么大,20个就可以换越方的一只鸡,当时那镜子也就1到2毛钱一个,从此可以看出,当时越南的物资上的缺乏,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边贸生意的利润是很可观的。当时我方向越方所提供的主要是民间日用品为主,越方提供的多为土特产,越南山多林密,土特产多,山货野味很丰富。由于中越之间长久没有来往了,对于中国的很多印象还停留在10几年前,有个笑话,应该是真实的,当时越南对中国的收音机的需求量很大,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只要一个牌子的,就是“红灯”牌的,其它的都不要,认为只有这个牌子是最好的,可能战前中国曾经援助了不少这种牌子的收音机,却不知道生产这个牌子的厂家早已经不再生产收音机或者已经很少生产收音机了,都转行以生产收录机为主了,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厂家应该是盐城的,好像是江苏的吧,还有越南要的电池一定要是“虎头”牌的,在他们的眼里,这些才能代表中国的名牌。当时的贸易品种还比较单一,主要以日用品为主。到了90年开始,双方的边境贸易就开始规模加大了,交易的品种就非常得多了,我记得当时越南要的最多的是工业上的产品了,而不单单是日用品了。我记得当时中国的柴油机,发电机,电动机等这些小型的工业产品在越南非常的抢手。进入90年代以后,边境贸易就比较公开了,规模也大了很多。边贸点的规模也加大了很多,初具集市的规模了。90年代以前这些民间的贸易往来都是不敢公开的,都是以民间自发为主,官方政府是知道的,但都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罢了。但一直不敢公开的,我记得我90年去其中一个很知名和规模最大的一个边贸点的时候,边防检查人员还非常的认真仔细和严格,那时候的照相机是不允许代进去的,主要是防止公开曝光了,其实中方的高层人士应该是知道这些事情的,要不然不可能让这些边贸点存在,也许这也是两国双方所希望的,心照而不宣罢了,也希望以此举为契机,为以后的正常邦交话埋下伏笔。我现在所说的地方是广西的边境的情况,而当时云南那边的局势没有这边的那么缓和,89年以前云南的老山为主的地方还在双方鏖战,所以双方的当局,特别是中方不愿此事被公开和曝光的,也就是当时检查的还比较严厉的原因。现在这些边贸点还存在,但是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主要是当时是民间的贸易,人很多,显得热闹,现在贸易比以前规模要大得多,但由于都是比较正规而且规模也比较大了,所以基本都是大宗的货物的进出交易所以反而显得不热闹了,不过中方的游人很多。最后补充一点,由于我有个高中的同学,他当年就是88年的时候就退学回去了,原因就是他家在边境,当时家乡的很多人都投入了这个刚兴起的边境贸易中去,而且应该收入都蛮不错的,所以他家里就动员他退学回去,为他买一辆拖拉机,从事边贸的运输,几年以后,我去参加他的婚礼的时候,他已经鸟枪换炮了,不再用拖拉机了,他已经拥有了两辆汽车,他应该属于边贸生意中的成功者的典型了,所以我通过这件事情,觉得两国的民间贸易来往应该更早一点,可能87年就开始有了小规模的贸易来往了。
    还有一些网友的回帖问道越方普通民间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我再说一点我所知道的,就当作为给各位感兴趣的血友的回贴吧,特别是给“射天狼”兄的回贴吧。我曾经在两国官方政府还没有正式的恢复建交的时候,就随做边贸生意的亲戚或朋友到边境贸易点那一带玩,后来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后我还几次正式的办好签证到过越南的国土,最远的到过谅山和同登,应该是谅山比同登要远。我接触过不少的越南普通老百姓,我也曾对当年的战争的看法询问过他们,对于那场战争,越南的年轻一代比较淡漠,由于他们没有亲身经历或者还小,印象不深,所以一般年轻的一代对这都不怎么感兴趣,大多认为还是和平的环境好。而年级比较大的人就印象比较深了,可以说是恨怕交加,我记得最初进越南做生意的那些人说过,到了越南最好不要穿军衫,(而当时,90年代以前,特别是70到80年代后期,我们都是比较喜欢穿军衫的,那时也没什么花样的衣服可穿的我发现越南也是如此,很多越南男性都喜欢穿他们的军服的,特别是军帽,大多每个男性都带有一顶,也许是一种时髦或者代表一种光荣,或者装饰,反正绝对不是保暖作用),原因就是越南人很恨穿中国军服的人,会有危险的,从此可以看出,当年的战争,越南的军民的伤亡是很大的,所以对穿军服的人都有一种仇恨的心理,也许认为穿军服的都是军人吧。但到了后来,随着两国的关系逐渐的正常了,就没有那么可怕了,人们都想通了,和平才是真正生活所需要的。所以穿军服也就不那么可怕和危险了(不过那时我们穿军服的也很少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服饰的装饰和花样也多了,也再不用穿那个军服了,不过越南那边的人还喜欢穿,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比那边要好了)对于怕呢,就表现在年纪大的那些亲身经历和目击者对我军的火力,特别是火炮的猛烈都是记忆犹新的,都说你们的炮火太猛烈了,打到哪里哪里都变成废墟了,都轰平了。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我军当年的战术大发不敢恭维的,有点看不起似的,他们说“我们的人是死了很多,但你们当年的军队死的也不少了,人山人海的冲锋,被枪弹像割草一样的打倒,死伤遍地了〉”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真是假,但我觉得应该是有真实性的,我到过越南,我知道那里的地形的,边境这一带确实是山陡林密,易守难攻的,况且我军当年的进攻没有达到突然性,可以说越方当时是知道我军的进攻意图的和大概方向的,越军在我军进攻之前已经进行了布防了,只是没有知道准确的进攻时间和我军强大猛烈的炮火支援下,没有能够阻挡住我军的进攻,那种情况之下,我军的伤亡率应该是比较高的,越方应该是比我军的伤亡率要高的,但这里面应该有不少的平民身份在内的,但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俗话说炮火不长眼睛,而且当时越南都是全民皆兵,军民难分了,平民得伤亡也是在所难免的了。在和越南老百姓的交谈当中,有一点很类似的,就是对当年的那场战争原因和意义是想不同的,都对中国和越南的交战感到困惑,为什么要打仗呢,他们想不通,确实也是,中国和越南山连山,水连水,以前都一直称作同志加兄弟的关系,突然交恶,刀枪相见,老百姓的心理一时难于理解的。特别边境一带,向来友好往来,关系密切的。所以我很理解越南年轻一代对于这场战争的淡漠,我同样也是,我们不需要战争,只有和平安定的生活,才是我们都彼此所追求的,越南也好,中国也好,彼此需要的都是友好的往来,和睦的相处!我愿不再有战争,不再有人类的相互残杀!以此文献给所有关心我的帖子的人们,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
    还有点时间,就再罗嗦几句。在当年两国政府还没有 正式的宣布两国恢复正常邦交化的时候,边境贸易都是民间自发的,边贸点都设于双方默认的一些边境地点,由于没有正式的宣布正常关系,所以还没有大规模的边境排雷,那时边境上的双方的边境土地上地雷遍布,常有牲畜和人员踏雷事件的发生,我当时和别人去边贸点的时候,他们都一再的交待叮嘱,路上要小心,一定要跟着前面的人走,不能乱走,以免踏雷,就是小便也不能到路边去,那里雷很多,憋不住了就站在路中间方便,呵呵,我就亲眼看到站在路中间小便的。不过现在都好了,龙州,宁明,凭祥着几个县的边贸点我都去过,现在基本都有宽敞的柏油路直达贸易点了,不必需要在担心地雷了。这也要感谢我边防军排雷部队的鲜血和汗水了,他们为此付出了生命牺牲的代价,在此我想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人民解放军边防排雷全体指战员们道声谢谢了,谢谢你们,边境人民谢谢你们!对于为此显出生命的烈士们,我会在清明节,为你们献上一柱香,一束鲜花,感谢你们年轻的生命,愿你们在天堂不寂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81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632
帖子
841
主题
81
精华
0
积分
1024
威望
1024
金钱
10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2
最后登录
2015-6-21
2#
发表于 2004-5-25 08:4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这个贴子最后由射天狼在 2004/05/25 10:15am 编辑]

    一霎那的永恒兄,谢谢你的努力。这是我一直等待的贴子。关于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伤亡情况,无论是中越双方和外电评述,都是很有争议的。当时战争结束后,外电评论双方这场短暂的十几天战斗是一场伤亡巨大的战争,合计伤亡在十万人上下。而且普遍认为中国军队的伤亡尤其惨重。他们从几个方面确认这一点。一是按一般战争的攻防伤亡比例来换算,一般为攻三防一,再加上越北的丛林地带和越军的丛林作战经验,这个比例只会高不会少;二是从我方一些作战部队的伤亡情况来看,似乎也是成立的。三是从中国军队一直寻找越军主力作战,未达成战略设想,最后攻克谅山便匆忙宣布撤军的无奈来看,似乎也是因为伤亡太大而促成的。所以,大部分人认为一九七九年中国军队对越作战,伤亡很大,比越方要大,就连中国军队参战的一些军人也这样认为。
    看了一个实地采访越北的系列报道后,最让我注意的就是那些越南群众和军人对那场战争“十个越南人换一个中国兵”的说法。按东方人的习惯,除非事实实在难以掩饰,是很难对外人唱衰自己的。一般来说,都是说自己好,别人差;自已如何英雄,别人如何失败。这些习惯从小就成了自然,而从这些越南群众的这种普遍结论,看来那场战争对他们的伤亡肯定是非常巨大的。十个换一个,肯定是夸张了。但多少个比一个。看来,并不象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个比例。说不定,这个攻防比例在这次战斗中被对调了一回。
    那么,越南方面的伤亡如果真如群众所言那么严重,又是什么什么造成的?答案只有一个:炮火所伤。如果是纯粹双方步兵的面对面厮杀,中国军队要占很大便宜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中国陆军受苏军影响和自己实战的经验,一向崇尚大炮主义,步枪不如越南人,炮火上可比他们强得多。而且据我所知,战争后期,几乎有消耗过期弹药的嫌疑般的向越南倾泄铺天盖地的弹药。尤其是攻克凉山之时,据说有些在洞里的越南兵竟然被炮火的硝烟呛死!
这样的炮火和炮火使用权限的放纵,其造成的破坏和伤亡确实不是我们中国军队能准确统计的。只有越南军民才真正清楚。
   七九年,中国军队攻克谅山后,恐怕也因伤亡过大而身疲力竭;而中国军队的适时后撤更让越南方面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场战争若继续扩大下去,如你所言,必将造成巨大的伤亡。这种伤亡从这十几天的情况来看,恐怕双方都是无法承受的。尤其是越方。这是这场战争的一大幸处。本来,中国也没有大打的计划。只是想干掉他边界上的几个师而已,达到对印作战的效果一样。可长年战争的越南不是印度,越军更比印军能干的多,最后攻克谅山,然后马上撤退。除了军事上的必要,恐怕还有更多政治上和面子上的作用。
   越北的地形对任何进攻者而言,都是头痛的。联想到对手的善战和有利的地理条件,中国军队一九七九年的对越战绩,我仍然给予高度评价。换上任何其它军队,恐怕都达不到这种效果和战绩。不信的话,可以请他们试试。
   你的此贴有几个小错,一是关于双方外关使节,就是在打得最惨烈的时候,外关关系还有保持的。大使好象也没有撤回;
   其中有关红灯收音机,是上海生产的。在八十年代后期,红灯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音频功率和音色都很好,加上一个唱盘放些唱片,便构成一个小音响组合,也曾经在农村很是流行了一阵。红灯收音机确实质量较好,越南群众还是有眼光的。但后期由于收录机没跟上,现在几乎见不到他们的产品了。倒是你提到的那个江苏盐城无线电总厂的“燕舞”牌收录机曾经畅销全国,风行过一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210

积分

新手上路

Member

Rank: 1

UID
141253
帖子
169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210
威望
210
金钱
0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9
最后登录
2005-4-5
3#
发表于 2004-5-25 14:2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网上38军侦察部队的老兵说:1987年,他们在麻栗坡县(老山所在县)就看见过越南百姓到中国市场“赶集”。
我亲耳所听:1988年64军侦察部队在麻栗坡县的时候,越南方面不但老百姓与中国做生意,越南军队也与中国做生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870
帖子
9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25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4-5-25 14:4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向在老山战役牺牲的英雄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013
帖子
45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8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1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5-1-30 12:4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射天狼老兄,据说78年军委就已经订下了攻克谅山即撤军的方针(对越进攻限制在十五天以内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6479
帖子
982
主题
2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02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8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5-1-30 13:2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军委对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方针很明确:在有限的时间里投入有限的兵力打一场有限的战争(大意如此),压根就没有准备长期占领(计划用时一个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5398
帖子
72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9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4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5-6-26 13:5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我顶
现在的边贸怎么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0

好友

1498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516
帖子
2311
主题
173
精华
0
积分
1498
威望
1498
金钱
12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30
最后登录
2017-10-16
8#
发表于 2005-6-26 14:4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我军的伤亡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一共也就3万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5-6-26 17:2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在和越南老百姓的交谈当中,有一点很类似的,就是对当年的那场战争原因和意义是想不同的,都对中国和越南的交战感到困惑,为什么要打仗呢"
这就是局部地区的群众与国家政府之间的思想差异.越南与中国交恶是历史原因再加上想与中国划清界限好向苏联表忠心多要好处,但也不想恶化到与中国开战的地步;中国与越南开战是向世界(特别是美国)表明中国已经与苏联的那套社会主义体系彻底决裂,杀个小越南做投名状,换来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随之而来的投资和技术,后来有十年的蜜月期直到89年天安门事件.从九十年代苏联的那套社会主义体系在各国纷纷垮台来看,邓在十年前就转舵脱离还是远见英明的.八十年代时一个国家制度不姓社就要姓资.中国原是姓社,脱离后又不改姓资,两边不靠,经历十年文革后既落后又孤立(老兵们该有体会,我军武器不比越军先进),必须向资本主义国家靠拢一些.可美国二战后的两次大败都是直接或间接败在中国手上,对中国当然还有气.中国不放点血来点狠的做洗心革面状是不行了.
新中国的历次涉外战争基本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打,打上一仗后就能保证当地以后几十年的和平局面.79年之战是个转折点,重点不再是为国家安全,而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甚至为此作出了牺牲,与越南方面从边境小摩擦升级到大规模热战,并持续了十年之久,局部边境地区和数十万官兵作出了不少牺牲.
两种历史选择,一种是象现在这样打上一场烂仗但国家经济能获得大量外部动力持续高速增长;另一种是不打仗但中国还是主要靠自我发展的孤立国就象今天的朝鲜或好一点的越南;你们会选择哪个?对于边民和参战官兵,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口号在保家卫国方面的意义能当时就显现,但更深层次的经济意义要二三十年后才会被更多人读懂,所以这仗从开打之日起就一直争议不断.这就是历史人物的高瞻远瞩之处,现在被人非议但于二三十年后对国家有益的事也要去做;而老百姓这一级更多关心自己后面这两三年的生活状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两者看法不同是正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5961
帖子
142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8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5-6-26 19:4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79年战后中越边境的一些真实情况

呵呵...虎头牌的是电筒,不是电池...而且当时越南只认准虎须必需是五根...多一根少一根都要退货....热水壶一定要南宁产邕江牌的.这是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基本生活跟我们的差不太大...做同样生意的越南商人应该比我们的商人日子好过点...越南的税收极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8-1 17:03 , Processed in 0.1138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