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初露,平壤秋天的早晨白雾缭绕,透着清凉。10月5日,正在朝鲜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早起床,默默地穿上深色西装,系上蓝黑色领带,整整衣襟,走出百花园宾馆,专程前往100公里外的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在中朝建交60周年和中朝友好年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刻,他代表祖国人民祭拜半个世纪前长眠于此地的中国军人的英魂。 此时,中华大地正沉浸在新中国60华诞的喜庆之中。人民永远不会忘记,50多年前,为了和平,为了祖国,240万中华优秀儿女毅然跨过鸭绿江,10多万志愿军将士献出宝贵生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嘹亮的歌声让多少人心潮澎湃;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英雄的故事让多少人为之传唱,凝成建设新中国的无穷力量。 访问朝鲜前一天,正是中朝两国人民寄托团圆幸福的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温家宝惦念着那些长眠于异国他乡的亲人们,特意要求安排这一祭奠活动。多少年萦绕在他心头的愿望,今天终于要实现了。 桧仓位于朝鲜腹地,四周崇山峻岭,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1957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当地群众在桧仓城中心区150多米的山腰上,建成了朝鲜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包括毛泽东主席长子毛岸英在内的134名志愿军烈士。 一路颠簸,一路风尘。从平壤到桧仓道路崎岖不平,依山傍谷,极其险峻。车子小心翼翼地在山道上抖荡着,行来尘土飞扬。温家宝却全然不觉,他望着窗外闪过的点染红叶的青山沉思,神色凝重。 两个多小时后,车停在了陵园门口。朴实无华的石质大门上用中朝两国文字书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分页-->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大门。大门默默守护着志愿军烈士高洁无畏的英灵,无言地述说着那段捍卫和平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多少双崇敬的眼睛向它行注目礼,又有多少人从这个大门走进去,怀着崇敬的心情祭奠英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