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号:关于要求将原援老部队烈士陵园迁回国内的建议fficeffice\" /> 罗长生委员 我是原援老抗美部队的一名老兵,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在扩大侵越战争的同时,加强了对老挝的侵略,并发动了柬埔寨军事政变。印度支那战争处于全面升级状态。 为援助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捍卫我国领土安全,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响应祖国召唤,义无反顾地奔赴援老抗美第一线,担任筑路和作战任务。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我高炮部队、筑路部队和警卫部队在上有敌机轰炸扫射,下有敌人围攻破坏的恶劣条件下,克服了种种难于想象的困难,密切配合,英勇战斗,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破坏阴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了筑路任务,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期间,有近800名官兵牺牲在援老抗美战场上,当时因处于战争状态,大约有210名官兵的遗体就地分散安葬。形势好转后,后续部队将分散的烈士墓集中起来安葬,并在老挝境内修建了较简单的烈士陵园。近年来,我曾几次赴老挝考察,也去看望了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但每次看到的都是多年失修,杂草丛生、无人管护,似被遗忘的荒墓。此情此景真是令人难过,每到此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当年英烈们为维护国家安全,英勇奋战,前赴后继,抛洒热血的场面。同时也深深感到了长眠荒墓里的英烈们对祖国人民的期盼。这种状况虽多次反映,民政部门也作了一定的努力,但时至今日仍未得到解决。 援老抗美是上世纪发生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其在反对霸权主义,抗击侵略,维护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事件虽已过去了30多年,但事件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应高度重视,妥善处理,以慰英魂,以安民心。同时,应大力弘扬英烈们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继承英烈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激励人们为建设富裕、文明的西双版纳而团结奋斗!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由州人民政府修建原援老抗美部队烈士陵园相关事宜,把烈士遗骸搬迁回国,在勐腊县境内南腊河沿岸或大通道两侧选址修建烈士陵园和纪念碑,作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然而,每年都应当组织党政干部、青少年和各界人士开展吊唁活动,弘扬正气,鼓舞斗志。 二OO七年七月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