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有感而发。 如果我们的战士熟悉了越军士兵,又经过训练,那就有把握打胜仗了吗? 不一定! 我们步兵的火力还比越军差一个档次! 请看LZ贴中一段: “越军一个班:40火 ,班轻机枪 ,M79榴弹发射器各一,冲锋枪六,如果不满员,减少冲锋枪。 解放军一个班:冲锋枪三,半自动四,班轻机枪一。”(好像冲锋枪是二吧) 怎么样,我看越军一个班的火力相当我们的一个排的火力! 当然,我们的战士照样还是可以攻克敌人的阵地,可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战士伤亡大啊! 79年反击战后,据说越军对我大炮的猛烈是深感震撼,但另一方面,我从不少帖子中看到,我一线指战员也对山头越军的火力深感吃惊。不但有40火,枪榴弹,还有高射机枪。 大炮上刺刀是我军发明的,并教给了越军,而越军在自己的解放战争中又灵活的发展了它。 联系具体战场来说吧,打高平最艰难,云南方向和广西同登谅山方向有个共同特点,前线部队基本在后方大炮的覆盖范围内进攻,这多少减少了越军山头的火力。 《橡胶林的回忆》中,打215高地伤亡大,原因是步炮协同问题:我后方大炮打了30分钟开始延伸后,这个连队才下山,过机耕路,过河,上无名高地,再向100米外的215冲击!该连动作太慢了,也许与前不久轻松攻占一个高地有关,那次基本上是大炮把敌人炸的差不多了。 打高平,有的部队伤亡大,我的看法,完全是各级指挥干部的问题。营连干部,主要要对混入越军特工队负责;师团干部,主要要对不能加强火力负责;军以上干部,主要要对穿插太远,粮弹供应伤员后送难负责。 这里说说师团一级的责任,一个鲜明的例子:对复和周围几个复杂的山头,125师就是没办法,162师484团上来就解决了,办法很简单:把双管高机,85加农拿上来,用强大的直射火力对付越军的高机直射火力!这种把高机伴随步兵的打法后来一直用到撤军回国!要是125师也用此法,还担心压不住越军吗? 我好像没看到反映41军,42军战斗的帖子里有这种打法,122师打朔江,战士们拿着半自动和山头的越军打,历尽艰难总算打下了--但别忘记,幸亏炮二师的前观深入越境,打掉了越军的团指挥所和几个炮兵阵地。 为什么没想到把高机加入步兵呢?,我看,不但高机,连高炮都可加入打山头的战斗,越军的飞机来了也威胁不大,攻山头,减少伤亡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