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越军313师(即防守老山地区的部队)老首长裴尼乐访谈录 fficeffice" /> 按:2012年(根据youtube视频上传时间判断),越南作家范曰陶(烈属,其弟在7.12反扑中阵亡)就1984年的老山(越方称1509高地)作战采访了时任越军31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的裴尼乐,裴尼乐在访谈中讲述了313师及兄弟部队当时的一些作战情况,对于我们学习研究那段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根据裴的谈话,结合我军与越军的相关资料,进行一个粗浅的解读,不足之处请参战老兵、同好批评指正。 1、313师的基本情况 越军313师于1979年3月在河宣省北光县组建,系由344生产师和第二军区抽调部分人员编成,组建之初,下辖步兵247团、266团,由于部署在河江地区西昆岭山区一带,故以“西昆岭师”为别称。之后陆续调入步兵第14团和步兵第191团,并新建炮兵第457团。当时越军总部曾计划将其编入新组建的第6军(后改称29军),遂于5月初将其调至黄连山省保安地区,但5月中旬又从保安调至河江地区,直属第二军区。1980年下半年,247团脱离313师建制改隶河宣省军事指挥部,原河宣省军指下辖122团编入该师。1982年,191团撤销番号,兵员补入其余各团。313师调驻河江地区后,一直担负河宣省边境一线防御任务。122团部署在我老山地区当面,266团部署在我八里河地区当面,14团部署在我扣林地区当面,457炮团部署在郎首、朗屏地区。为改善防御态势,该师1984年4月前,控制了边境线上1426高地、老山、662.6高地、34号高地四个骑线点。时任师长阮雄良(即裴尼乐所称“两”),我军收复老山地区后,阮雄良调任河宣省军指参谋长,师长一职由杜清池((即裴尼乐所称“池”))接任。 2、裴尼乐简历 裴尼乐(我方资料译为裴如乐)1982年到313师任职(副参谋长?),1984年晋升为大校,任副师长兼参谋长,杜清池离职后接任师长。1998年退休,时任第二军区副参谋长。 3、老山地区防御在地形上的三个难点 裴尼乐认为,由于特俗的地形条件,担任老山地区防务非常困难,列举了三个理由:①、老山是边境线上的骑线点,前面没有防御阵地,一旦遭到攻击,主阵地就直接暴露在中国军队的威胁之下。②缺乏防御纵深,从老山到清水河,很远的地方才有一个二线阵地。③受制于山地地形,支援防守的手段受到限制。所以一旦中国军队集中力量直接攻击主阵地,就很容易失守。 裴尼乐讲的这三点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首先,老山主峰作为中越两国边界线上的骑线点,在它的前方并没有越军的防御阵地,我军一旦发起进攻,即可直接威胁其主阵地。在实战中,我军以118团3营在左,2营在右,对老山主峰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经过5个小时艰苦战斗,于ffice:smarttags" />4月28日中午11时50分全部攻占老山主峰地区8个高地。其次,老山地区越军的防御纵深的确极为有限,从老山主峰到1072高地,直线距离仅有1.3公里。第三,老山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地形与植被复杂,不便于部队机动、展开、组织通讯联络和协同动作。除去地形因素,最关键的还是越军兵力火力处于绝对劣势。其一线兵力为122团,266团和14团各一个营,而我以一个加强师(14军40师配属步兵122团、炮4师5团欠1个营,军炮团、军高炮团37炮营、工兵营、41师炮团122榴弹炮营,并指挥边防15团5个连)进攻,在兵力火力上占了压倒性优势。敌我步兵兵力对比为1:4.35,炮兵兵力对比为1:2.85。 4、对我军情况极不了解 裴尼乐说,我们无法判断敌人的意图,无法判断敌人有多少兵力,打法、攻击方向我们束手无策,无法知道。因此我们在第一仗就直接遭到突然袭击。 这样的说法就有些自我贬低的嫌疑了,越军的战备工作水平并非如他所说的那么低级。我们先来看看越军防御作战的准备进程:越军二军区在1984年春节期间就判断我将攻打老山、1426高地等骑线点,为此313师停止休假,转入24小时戒备。二军区司令员武立率工作组到313师、河宣省军指等一线各部队检查战备落实情况。2月21日,越军掌握了我40师步兵一部及师炮团到达麻栗坡和文山的情况。随着我军活动的加强,越军判断我可能于2月底3月初发起拔点火炮击作战,总参下达紧急战备指示,令一线部队立即转入最高等级战备状态。313师补充兵员装备,展开占领阵地。3月3日,二军区机关工作组再次到河江地区检察战备落实情况。中旬,武立又到313师审修该师作战方案。3月31日,我麻栗坡当面一线越军奉总参命令全部转入战斗状态。接下来就是从4月2日开始的,持续26天的炮战。大战在即,是任何一个人都明白的。 再看看越军的战术手段,我军缴获的文件表明,1979年我军自卫还击作战之后,越军对我拔点作战的各种可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种种预案。其老山、662.6高地、者阴山防御决心图显示的情况与我攻击时的兵力、主、助攻方向和穿插迂回方向基本一致,我进攻部队伤亡较大,与此有直接关系。 综上所述,裴尼乐之所以把越军的战备工作说得一无是处,估计还是出于为自己和部队辩护的目的,以减轻丢失老山地区的责任。实事求是地说,越军对我作战企图的大方向是了解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我具体行动摸不清,直到27日还反映我步兵活动正常,体现了其情报保障工作水平的低下。从这个角度讲,说遭到解放军突然袭击也不无道理。 5、老山兵力问题 范曰陶问,在1509我们有多少兵力?裴尼乐回答,只有一个连。 范曰陶这个问题问得极其业余,裴尼乐乘势借坡下驴,进一步给人以越军兵力相当薄弱的印象。而实际上,老山战斗是指整个老山地区的战斗,而不是主峰那几个高地的战斗。整个作战地区,包括老山、662.6高地、那拉地区,共有大小高地60余个,由122团2营、1营防守。防守老山地区的2营具体部署如下:21号、50号、54号、56号高地、主峰为第6连,连部在50号高地;48号、76号、77号高地为第7连,连部在76号高地;营部率第5连及火力连在1072高地、75号、74号、968高地。从第6连到第5连,呈三线配置,各线均由一个步兵连左右的兵力防守,这样部署主要是因为地形比较狭窄。 6、占领老山主峰的时间 裴尼乐说,解放军5点开始炮击,9点占领1509高地。 这可能是因为时间间隔太久,他的记忆不准确。我军炮火准备的时间是从5时56分开始至6时30分结束,共持续34分钟。118团2营5连8时24分突破老山西南侧环形堑壕,占领部分表面阵地,但随即遭到越军火力封锁,三次攻击未成。4连奉命超越5连战斗队形继续进攻,两次攻击也未得手。10时10分,4、5连从西侧、西南侧再次向主峰攻击,于10时50分攻占主峰西侧和西南侧突出部,3营7连也从东北侧冲上主峰。三个连队协同战斗,战至11时37分,全歼主峰之敌。约12时许,全部占领老山主峰地区8个高地。 7、解放军攻入越南纵深 裴尼乐的说法是老山方向只有几十米,其他地方也只有几百米,无关紧要。 拿尺子量量地图,老山主峰到1072高地直线距离1.3公里左右;从142号高地(李海欣高地)到我边境线直线距离1.4公里左右。到1985年10月,我军控制下的越南领土在10平方公里左右。 8、1030高地问题 裴尼乐说1030高地同样是海拔高,而且态势孤立的山峰,和1509一样失守了,时间是在7月13日。 越军所讲的1030高地,就是我八里河东山主峰(海拔1115米)。我军进攻八里河东山的时间是5月15日,6时0分开始炮火准备,15分之后步兵发起冲击,仅用62分钟,即于7时17分结束战斗,参战部队是41师122团(欠3营)。 9、7.12进攻作战越军兵力问题 范曰陶问,我们投入4个团进攻那也很厉害啊。裴尼乐回答,兵力是不少,但是受地形限制难以展开,只能一个营一个营的投入战斗。 7月12日越军以加强师规模兵力向我阵地全线反扑,其中又以662.6高地、那拉地区为主要进攻方向。具体部署是:356师876团进攻662.6高地方向,149团进攻松毛林山包方向,316师174团进攻那拉150号、169号高地方向,312师141团进攻八里河东山方向。其中876团以一个营进攻1072高地方向,另有266团一个营协同141团进攻八里河东山方向。 10、越军攻占A6-A高地并抓获我军俘虏问题 裴尼乐称攻占A6-A高地,俘虏我军四人,而且是河江战场第一次抓到俘虏。 A6-A即大家都很熟悉的211高地,正式名称是574号阵地西高地。1985年5月31日,越军实施代号“M1计划”的攻势行动,夺占211高地1、2号哨位。595团6月10晚发起反击未能奏效,伤亡较大。(越方的说法是在211高地争夺战中歼灭我军一个师,夸大得没边了。裴尼乐将此次战斗我军参战部队误为北京军区部队,时间也记成了86年6月。但他提到用炮火造成我军大量伤亡,则是正确的。)直至9月8日,199师侦察连以奇袭方式夺回了该两个哨位。我军被俘的四人分别为王**、姜**、李**、苗**。但这也不是越军第一次抓到我军俘虏,14军在老山战斗时即有两人被俘,其中一人是大名鼎鼎的汪斌。 总体感觉,裴尼乐的态度还是比较客观诚恳的,比较实事求是。承认失败,没有推卸1509失守的责任,承认两军实力悬殊,和我军较量处于下风。
[此帖子已被 cpcliusi 在 2013-8-21 16:48:1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cpcliusi 在 2013-8-21 17:10:0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cpcliusi 在 2013-8-21 17:14:1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