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1986年10月10日) 9月20日,在华北某车站,一支参战的部队就要出发了,送行的有集团军首长及各师团的主要领导,也有些是军人的妻子。某师参谋傅平山与前来送行的妻子话语未尽,出发的时间到了。临行前,他转过身去,给同是军人的妻子端端正正地敬了一个军礼,毫无思想准备的妻子迅即反应过来,报以丈夫一个标准的军礼。一些新闻记者还没有将镜头对准他们,参谋就登车了。汽笛长鸣,看着远去的列车,同是军人的妻子流下了眼泪。 动人的场景永远定格在战士们的脑海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少天来,我一直被他们的离别情景感动着,挥之不去。毕竟,我们是到前线执行侦察作战任务,是死是活谁也预料不到。但军人离别,更显得刚强、雄壮、别具一格。于是,我感动——
军人的别离
他是军人, 她也是军人。 如今,他要走了, 带着艰巨的任务,到前线去。 她来了,带着一颗妻子的心, 为他送行。
没有青年人狂热的亲吻, 没有新婚人窃窃的耳语, 站台上,
对峙着两双深沉的眼睛: 你去吧,到前线杀敌立功, 请放心,我还是一名光荣的卫生兵。 虽然,咱们的孩子才牙牙学语, 爱情的甜蜜还没有细细品味, 但我知道, 我们都是中国的军人。
该走了, 出发的军号已经响起, 话别声中, 俩个军人的手臂同时举起: 庄严的军礼, 霎时诠释出军人所有的含义; 庄严的别离, 激起人们无尽的思绪。
汽笛长鸣, 撕碎所有人短暂的温馨, 站台上, 留下一颗闪烁的军星。
1986.10.6起稿 1986.10.9完稿 于八布防炮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