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宋体]《老战士提供的材料》 我是陆军第54军162师486团团直82炮连(部队代号33996部队72分队)的一名退伍老战士,中共党员,现年50岁,现任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人民政府正科级干部。 1979年2月19日,我随部队奉命从水口关开赴中越前线作战,执行迂回穿插任务,当时,我担任连队文书兼军械员。2月28日,我们连部和一排配属团指挥所到达越南高平西北侧克玛诺制高点后,连夜修筑掩体,挖猫儿洞,露宿山坳待命。3月1日,早晨9点,部队在克玛诺突然遭遇猛烈炮火袭击,伤亡惨重。仅我们连部和一排共18人中就伤亡12人,其中二班长陈国云(河南黄川县人)在掩护三营理发员时不幸中弹牺牲,一排新兵苏志新(山东曹县人)双踝骨被打断,一排长吴永成(湖北来凤县人)大腿被弹片击中。我和卫生员顾春强(湖北丹江口人)迅速投入抢救,包扎伤员。我和他从猫耳洞口将二班长陈国云的尸体抬到草地上,用雨衣包裹后抬着就向东北方向撤退。当时枪炮声没停,我们的伤员和烈士遗体缺少人员护送,连长罗光明(四川奉节县人)请示团指挥所支援人员运送伤员和烈士遗体。陈副团长指示说:“配属团指挥所的还有三营,他们的伤亡也很大,实在人手不够就找个隐蔽的地方将烈士掩埋了。”就这样,我和卫生员将二班长陈国云的尸体抬着撤离了大约一公里,就选在一个树林边,挖了一个约长2米,宽50公分,深60公分的土槽,将他的尸体整理了一下,再用雨衣严严实实的包裹并就地掩埋了,还从旁边铲了一些草皮覆盖在上面。我们脱帽向他默哀,流着泪与他离别。陈国云就这样埋在了越南的国土上。 3月2日、3日,部队撤退到越南高平后,上级要求我们连想办法将烈士的尸体挖起来带回国。团指挥所配备了2台军车作掩护,先后两次重返克马诺取烈士尸体,可每次出发10多公里就又遭遇枪炮袭击,没有到达目的地就被迫返回。烈士遗体埋在了越南,3月5日部队开始撤军。 3月16日,我们连队随团部从广西与云南交界的岳芋边防哨所撤军回国,住在广西扶绥县。部队在那里休整了一个月。在这期内,边防前线指挥部在扶绥县修建了烈士陵园,给二班长陈国云竖立了“陈国云烈士之墓”的石碑(后迁龙州烈士陵园)。二班长陈国云舍身救人的英雄事迹在部队传开,部队给他追记了一等功。我们连队共参加大小战斗11次,摧毁大小火力点53个,战绩突出,被前线指挥部拟定为“神炮英雄连”荣誉称号的考核对象。在考核中了解到我们连有一具烈士尸体还埋在越南,取消了荣誉称号,只给我们连队集体记二等功一次。部队班师回到河南安阳营区后,陈国云的父亲作为烈士家属接到部队处理善后。当时陈老年近六旬,体质欠佳,我一直陪同多日。为了不增加陈老的心疼与悲伤,我也从未与他提及过陈国云的尸体还埋在越南国土的事,直到陈老顺利回家,也直到我1984年1月光荣退伍至今,再也没有提及过这件事情。岁月流失,一晃中越战争已过去近三十年,中越两国关系早已恢复正常化,中越边境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我朝思暮想我的战友和那场瞬间即过的战争,如果能在两国和两国人民关系友好的前提下,通过两国外交达成一致意见,用和平的方式、安全地将一具掩埋在越南国土上的中国军人的烈士遗骸运回祖国,迁葬于广西龙州烈士陵园,让“陈国云烈士之墓”返朴归真,那将使九泉之下的英灵得到安慰,也是活着的战友们最大的心愿,更涉及到一个国家、一个军队和民族的尊严。我真诚地希望,中央军委、国家民政部、中国外交部以及河南省民政厅对这件事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在有生之年,哪怕是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前往越南高平克玛诺,也要尽早地将烈士遗骸迁回祖国。 原陆军第54军162师486团82炮连文书兼军械员 现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人民政府正科级干部 邓兴考 二〇〇七年九月九日 《附上陈国云的墓碑照片;照片已经得到当事人的确认.》 《此照片是网友为纪念2.17赴凭祥拜祭的最新照片》 以上是一位老兵提供给我的资料.我给老战士的意见是:关于对陈国云烈士问题的呼吁.说实在话.我们网友的力量还是很少.靠我们网友办成这件事的可能性真的不大.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留意和关注;等到条件成熟了.我们再把这个工作去完成.如果烈士家属困难的.我们也可以让网友和社会来帮助他们.我也没有办法收集到关于烈士的相关的其他资料.这个要靠你们知情人给网友们解释.让网友们和社会都来支持这次的行动. 以下照片是“老山之眸”提供.说明确有通过民间方法从越南把烈士遗骸迁回祖国的事例。 [/face] [/fa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3 21:44: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