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时候,小伙伴谁惹了谁,要么争个面红耳赤,要么打个你死我活,往往有输赢,也往往分不出输赢。但临走,无论输家赢家都忘不了丢下一句“走着瞧,小子!”后来后来长大了,工作了,那时正是血气方刚,干劲冲天,但社会经验是白纸一张,干什么都凭着一腔热情,干了再想,走了再瞧,甚至干了也不想,走了也不瞧。多年以后回头一看,那股劲真叫可爱,那腔血真叫火热。而且还真干成了不少事,但也不知稀里糊涂闹了多少笑话,懵懵懂懂得罪了多少人;算不清挨了多少挫折,记不起中了多少暗箭。及至今天,人已届中年,肚子圆得看不见当年的棱角,头顶稀得找不到昔日的怒发,眼角饱含沧桑,皱纹全是故事。遭逢欺凌虽然血性依旧但更讲究以柔克刚,路见不平虽然侠心仍在但更追求不战而胜。每个想法都会反复推敲,每一举动都会瞻前顾后。咱得想着,上有老,下有小,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进必须全胜,退必须全身,咱可随便输不起呀。一言以蔽之,人生由“走着瞧”进入“瞧着走”阶段。参加骑行后,每次大的活动,会长队长都会反复提醒我们:看好路,调好档,按自己的速度与频率走,不盲目追赶,不随便放弃。细一想,这与“瞧着走”完全一理。
其实“走着瞧”与“瞧着走”从有形上看都是行走姿态的一种,他们都不懈于“走”,不怠于“瞧”,确实比那些只顾埋头“走”而忘记“瞧”或只顾“瞧”而停了“走”的人要可取。但上升为无形中的两种生活态度,“走着瞧”与“瞧着走”却是大不一样的。走着瞧的人,事先并没有明确的运筹,每每抱着走到哪里算哪里的随意性,带有随遇而安的漠然表情,即使能随机应变,也属于一种被动的适应而已。他的主旨在于“走”,“瞧”不过是为了赏风景或怕跌跤罢了。不能预见并驾驭自己的生活历程,也就不能算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他或许很乐天,但这种乐天是浑噩的乐天;他或许觉得很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进入必然王国后的自由。而瞧着走的人,他们善于在审时度势以后选准了生活的道路,他们的“走”,是在“瞧”后举步的,一般不至于走岔路,走弯路。他们的行程是自觉的,自为的,因而他们已出离了自然的王国,掌握了生活的必然航向,他们于是有更多的自主和自由。
咱还是回到骑车上来。骑车要爬坡,要涉远,不仅要快,更要耐力。不合理提高体力、分配体力,不咬碎牙关磨炼毅力,而想到达目的地,嗬嗬!我认识的高手如马匪、金马、天马、神采等等,相信都是掌握了个中奥妙才成为高手的。有一句经典妙语:“至远者,非天涯而在人心。”咱骑行人,谁不想走遍天涯、饱览天下?但前提是心中有备,瞧好再走,方能至远,否则只好半途而废、栏杆拍遍。 人生不能没了走着瞧,否则就少了多少“冲冠一怒”、“拍案而起”、“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快意。但人生绝不能只有走着瞧,而应有更多的瞧着走。走着瞧,是美,是小美。瞧着走是美,是人生中的大美、至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