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神勇:有的网友看过参战女兵写的《七天七夜》这篇文章。下面这篇文章的参战老兵和女兵都来自不同军区,但却是先后住在同一个村子里,我是有一定了解的。因为村子里的村民介绍说,女兵部队来之前是一支好象是广东来的防化连的男兵,这不就对了吗?大家慢慢看: 我的经历比较复杂,做过工,下过乡,上过学,扛过枪,经过商,下过岗。以下是回忆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的那点破事。 一、预先号令 1978年5月,入伍一年另5个月的我从战士提升为师防化连1班长。连领导也干脆,明确我的职务的同时明确我的任务,就是带班参加今年军里组织的专业竞赛,硬性指标是打翻身仗,拿第一!因为去年的专业竞赛上,我们师代表队得倒数第一,铩羽而归。作为新兵的我还好,荣获一个单项第二名。所以今年重用我,也有点押宝的意思。从我上任到比赛只有45天,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讲究方法和实效,带领全班战士勤学苦练,加上战友们争气,在7月举行的军专业竞赛中,我们果真拿了第一。然后代表军里到军区参加尖子比武,拿了个全军区第四(野战军排名第一),我和战友徐本礼杀入个人全能前六名。回到部队驻地后,师里给我们班记集体三等功,给我个人也记三等功,还让我大会小会做报告、讲用,风光得很。10月20日,我的提干命令下达,破格提升为排长。为什么说是破格呢?因为当时有规定,必须入伍满2年才能提干。时年我入伍才一年另十个月,属于表现突出,所以破格任用了。 12月12日,我们在师大礼堂开会,传达军区参战预先号令精神。记得当时的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就讲了三句话:1、要打仗了,养兵万日,用在一时。2、这次打仗我们军区都去,我也去。3、打仗就不能怕死,谁怕死,枪毙!我们当时听到“养兵万日,用在一时”失声大笑,乱用成语嘛,明明是养兵千日,怎么变成万日了?但想想也对,建国29年了,每年365天,29年就是万把日了。 从13日起,军人外寄的信件就不发送了,留存在邮电所里。我当时有个海南老乡在汕头市当老师,我叫驻地附近的熟人帮忙给他带个口信,莫老师抽空来到部队看我.因为我父亲生日临近,我已经买好一个潮州枫溪产的寿星和一套仿古茶具作为生日礼物.因为特殊情况,从邮局这正常渠道寄不出去,只好托付老乡帮忙了. 12月14日,师工兵营先走了,怪怪地走了.干部战士没穿军装,全部换深蓝色工作服,车辆和机械后边的部队番号全部喷漆覆盖了.当时我们想,穿黑衣服,不会是去柬埔寨吧?后来才知道,他们先行去了广东肇庆,执行搭建浮桥任务,我们路过广州以后才见到他们熟悉的面孔。连里也组织干部开会,研究方案布置工作,分工落实。还给在外休假的同志发报催促归建,我们连唐指导员正在江苏老家休探亲假,接到火速归队的电报后,可能是没想到有作战任务,或许想拖延多在家待几天,他还复电问”能否推迟几天再回”,差点捞个警告处分.我们天天整理武器装备,打包战备物资,天天杀猪宰鱼,熏肉晒菜,准备给养。整个连队齐装满员,待命开拔。 1978年12月24日,我们离开驻地汕头,由粤东转到粤西,从合浦入桂,颠簸7天摩托化行军1540公里,来到新的驻防地广西宁明县明江公社洞廊村。 二、难忘洞廊 经过学习文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我们总算知道了千里迢迢从广东奔赴中越边境的原委..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追随苏联的越南当局从1977年起,就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驱赶华侨,在边境上构筑工事设置雷场,对我武装挑衅,打死打伤我不少边民.蚕食我领土.并不理睬我方的警告,于1979年1月7日攻占柬埔寨首都金边.中央军委决定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给越南当局点教训.我们广州军区理所首当其冲. 我们师原是乙种编制,面临的任务先是扩编.1979年1月5日,新兵分入连队,加上兄弟部队抽调的骨干,我们连一下有150多人,编为17个班。当时我们以班为单位住在老乡家里,我和一班住在老韦家.老韦是县属某单位的干部,妻子和孩子住在乡下,他三个姑娘都长得水灵,尤其是二姑娘小玲说是村花也当之无愧。洞廊村从无驻军的历史,村民对我们非常热情友好.我们一边临战训练,一边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军民关系非常融洽.政治思想工作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临战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丝毫不能马虎,我们组织参战誓师,表决心,组织骨干写火线入党申请,请难侨以身说教,控诉越南当局驱赶华侨抢夺财物的恶行.师政治部门也配合教育,几乎每个晚上都放电影,什么<<董存瑞>><<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什么<<上饶集中营>>等等.其用意很明显,一是激发革命英雄主义热情,鼓励战士英勇杀敌;二是教育战士,在战场上当了俘虏后如何保持革命气节.我们还组织专业应急训练,学习战场自救互救常识.湛江海康籍喷火排新兵李绍均经常主动充当“伤员”,让战友们学习包扎,经常受到教员好评.我们还组织战士们学习战场喊话.为了便于记牢,很多战士都采取汉语注音法.如: 缴枪不杀 注为 诺松空页 我们宽待俘虏 注为 宗堆宽宏杜兵 出来 注为 日阿累 跟我走 注为 梨挑队 最好记的就是“跟我走”,我们习惯都说是“一条腿”。上课的教员是被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华侨,讲课善于发挥,一天发挥过了,闹了些笑话。教员说:出来,越语读日啊累。很容易记,日了很累,需要休息。过了一会测验,有个广西兵读成“干了很累”,有个河北兵读成“操真累”,原来他们都是用家乡话注音的。 那年的春节是1月28日,春节前,我的行政定级通知下了,给我补发了98元.说也好笑,我当排长已经有两个月了,拿的还是战士的津贴,每月7元.现在是兵龄满2年了,行政定级通知才下达,可以名正言顺地领23级的55元月薪了.拿到补贴后,我按照连队规矩,请全连干部聚餐.那时宁明物价很低,鸭子6角多一斤,青蛙3角多一斤,我花了22元,12个连排干部就酒足饭饱了.那天晚上依旧看电影,师卫生所C护士坐在我旁边.电影放映期间,机关来人找到C护士,和她刚说几句,C护士就失声痛哭,跑离电影场.我打听才知道,C护士的爱人是师侦察科长,科长带侦察兵在边境上捉舌头时触雷牺牲了.没过两天,工兵科长带着小分队从边境传来捷报,他们埋设的铁西瓜开花了,炸死一个越军侦察兵.没想到我们师第一个消灭敌人的竟然是工兵.我预感战事离我们越来越近,第二天,我把补发的津贴抽70元寄给妹妹,叮嘱她万一我牺牲了就交给父母,但切切不能让外婆知道,因为我是大孙子,外婆比较溺爱我,那年她已经70多高龄,怕她经受不起噩耗.往往是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发生.地方在干部中传达中央文件,我父亲是个小官,自然也知道对越作战迫在眉睫.加上他曾是琼崖纵队的老兵,来信也就问问我军和越军兵力和火力比例,没多说什么.有一天,一个多嘴的叔叔找我父亲谈事,无意中问:广州军区在这次反击作战是主角,你孩子也到前线了吧?我父亲如实回答.没想到我外婆就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从那以后,思孙心切的外婆,每天要向我父亲打听N次我的情况,而且食欲全无,每天仅喝点米汤强撑着.可怜天下外婆心呀!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尽管是在边城,尽管处于临战状态,我们也想方设法过好春节.我和战士们一起出资,把房东的客厅装扮得漂漂亮亮,贴春联,贴剪纸,挂灯笼,年味十足.年夜饭我们是包饺子,邀请房东全家一起聚餐,初一房东杀鸡,做沙糕包粽子,回请我们一起畅饮.尽管可能是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我们心态很平和,就好象在家过年一样.连里还以排为单位组织联欢,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节目多形式广,主题当然是开心啦.房东丫头小玲是县中学文艺队员,自然没忘给我们露上一手,曼妙的舞姿博得的掌声也最多最响。 春节后三排出现一桩小事.9班的房东有个腿脚残疾的姑娘,摸样还算俊俏.九班副是湖南岳阳人,长相英俊嘴巴乖巧,很得那女孩青睐.正好那时新兵训练,都是老兵看家,九班副和那女孩独处的时候就多些.那时部队对男女交往非常敏感,特别是临战阶段,连队干部很怕出事,就把小事当大事处理,向上级报告,要求调换驻地.上级批准后,我们就搬出去另外一村庄住.洞廊的村民十分不舍也十分不解,常向我们讨说法.我们以上级指示搪塞,不敢说出实情.搬家那天,老韦和家人依依不舍地送我们登车,小玲更是热泪盈眶,悄悄塞给我件东西. 我爬上驾驶室坐定后认真一看,原来是个自制的护身符,真让我感动不已. 2月12日,连队组织干部战士剃光头写遗书.清理随身物品,钱和票证都不准带出国门.海南人还是有点迷信,就是不要没事找事.我想反正我死不了伤不了,就没写遗书也没剃光头,身上还剩6元人民币,我就悄悄地藏在口袋里.晚上,部队还是组织看电影,这晚放的是印度片<<流浪者>>.我们干部已经知道开进命令下达了,明天要向前线开拔,心情很复杂,对这电影也没看出什么名堂,就是觉得演员很漂亮,歌声很优美罢了. 三、美目山上 2月13日上午,我们部队采取摩托化开进,铁流滚滚向中越边境友谊关东侧的北山开去.到达北山已经是午夜时分,在车上眯了没多久,天亮了.防化科韦锦琨科长来到连队,向副指导员陈振强和我(一排长)下达任务,由陈振强和我各带一个化学侦察班,配属到步兵491团和490团参加战斗,组织防化保障,务必在当天中午12时前到团指报到.因为早有预案准备就绪,受领任务后我带我排2班,陈副指导员带我排3班,即告别连队出发,沿途多是高山峻岭,10 多公里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近4小时,二班长刘庆春还累得咳出血痰.准时赶到美目山的485高地向步兵团指首长报到后,我们出奇的渴,开始烧开水喝,能装几斤水的战备盆,我们7人一连喝了6盆水. 2月15日,二班长刘庆春带一个侦察组,配属到主攻营。我带另一组仍留在团指。团指设在美目山485高地北侧山腰.上午,我参加团指组织的实地看地形,了解熟悉战斗区域地物地貌。来到485高地的观察所里,用40倍的望远镜观察直线距离不超400米的敌军目标。被我们编号为4号高地的越军阵地,是我们明天主要打击目标.4号高地地形险恶,难攻易守,是当前敌人的防御中心阵地,驻守越军一个连部带一个加强排.构筑有堑壕交通壕连接的环形工事,由十几个掩蔽部和14个火力点,组成可以直射侧射倒射的交叉火力网.但现在不知道死期临近的越军士兵,悠哉地抽烟闲聊,一些边民在阵地前沿埋竹签。我在地图上做好注记,向参谋长询问有关事宜,根据自己的专业草拟保障方案。正当我们从主峰向山腰驻地转移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有个1977年入伍的北京兵失踪了,疑似投敌。团里派特务连的侦察兵出去寻找,发现那小子正从越方向我方走来。有位班长持枪瞄准,准备毙了这逃兵。班副心软,说既然他回来了就留他条生路吧。众人看着带队的排长,排长也不敢表态,最后还是捉活的带回团里。他为什么要跑到越南去?不得其果。据说那小子被押到后方后装疯卖傻,最后遣送回家不了了之。那一夜我们是神经紧蹦,怕越军得悉我们的集结地点,炮火覆盖或派兵偷袭,抱着枪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按军里的决心,我们于1979年2月16日19时前完成进攻战斗准备.2月17日拂晓,战士们早早起来吃完早饭,把背包等多余个人物品码放成堆,然后在前沿的掩蔽部里待命。团里担任左翼穿插的连队3时25分就出发了,准备在战斗打响之前插到班里(地名),和右翼穿插的491团3营合围坂然地区越军高禄县第8营.上级明确的发起进攻时间是6时25分,我看看表,才5点来钟。可能是第一次参战,大家心情都很紧张,一个个楞楞的,无人言语。特务连的指导员为打破这种可怕的沉寂,没话找话,大伙猜猜,是什么炮先打呀?看没人理茬,他又自言自语,肯定是火箭炮先打,那玩意来得快呀。慢慢地大家活跃起来,你一句我一句不着边际地扯着。6点10分,再也没人讲话了,大家都爬出掩蔽部,昂首看着黎明前漆黑的天空。6时25分整,说时迟,那时快,3颗绿色信号弹划破夜空,信号弹亮点还没回头,火箭炮就开始咆哮,榴弹炮也开始怒吼,15分钟炮火准备,雨点般的炮弹狂泻在越军阵地上。炮火刚停,急促的冲锋号骤起,我师在料高山和美目山地段突破敌人防线.加强490团的坦克也爬到485高地上一路摆开,对敌目标直瞄炮击,15时30分,490团5连攻占4号高地,歼敌34名,俘敌2名,完成当日攻击任务.时任突击排长的羊才良,是我的海南老乡.在战斗中他双腿同中3弹,还带伤指挥战斗,消灭了10个敌人,战后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打下4号高地后,民工齐心协力把一吨多重的32号界碑扛到美目山顶安放.用汉字刻着大法国越南和大清国广西32号字样的界碑,早年本应该是竖立在美目山顶国界线上的,因为当时监工的官员地形学不过关,抑或是其他原因,界碑没有到位竖在半山腰,现在总算是回到它应该在的位置了. 四、4号高地 我随团指向4号高地转移,途中顺手拣了顶越军布帽和一个狙击步枪瞄准镜,准备作为战利品留念。穿插分队2个连在黄副团长的带领下实施穿插,在遭遇雷区时优柔寡断,处置不力,7个小时才前进2公里,贻误了战机,没有按时穿插到达班里,没有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痛失围歼越军高禄县第8营的良机.我们到达4号高地后利用高地北面一段堑壕,改造成掩蔽部,准备待上几天,执行清理残敌和保障工兵营急造军路任务。 刚到4号高地我们事情还不少,要对食物和水源进行化学侦查,确定有无毒剂,保障大部队饮食安全.白天很忙不说,晚上更罗嗦了,要防越军特工队骚扰偷袭。一天深夜,一组特工队员从山后摸上4号高地,我方哨兵发现后问口令,对方没答。带岗的班长没有经验,高声提醒哨兵,从后面来的可能是自己人。话音未落,敌人开火了,班长头部中弹当场牺牲.因为当时一个侦察排才配发4顶钢盔,排长和3个班长各一顶.作为小头头,没人敢享受这种特殊待遇,都是和战士同甘共苦.要是当时戴钢盔的话,很有可能逃过一劫。好在那哨兵还比较机灵,趁敌人开火的时候,他朝枪口火光方向投了枚手榴弹。天亮后清查现场,发现有一具越军士兵尸体,就穿着裤衩,赤裸着上身,涂抹不少泥巴,难怪爬到我们哨兵眼前了才被发现。团长命令工兵在高地背面布雷,以拌发雷为主,每个布雷位置都绑有红布条,这样,白天我军官兵活动时就容易发现,避免误伤。同时还交代我们各个掩蔽部人员,晚上听到雷响后,向预定方向射击,打算用火网防止越军救助伤员吧。当晚下半夜,雷区果然响起爆炸声,我们按预定方案,向预设方位开火,好不热闹。第二天起来一看,被越南鬼子耍了,竟赶了头黄牛来开路踩雷,没炸到敌人。 侦察排不时到附近的公安屯和村庄执行清理残敌任务,几天来累计消灭敌人33人,活捉8人.有一次捉到个伤兵,因为天色已黑无法后送,就把他捆在担架上,放在我那洞口附近.下半夜,他嗷嗷直叫.正好我在放哨,不知道他说什么就懒得理他.这小子竟然冒出几句白话,说他冷.我当兵前在广州待过,懂白话,就拿了件雨衣给他盖上.他猛感谢我,说他对中国没有恶意,还说伤好后能回越南,他要带点毛线回家,他老婆喜欢中国毛线云云.后来,随军的越语翻译老梁(广东广宁人,越南难侨,曾任越军副排长)告诉我,边境上的人大都懂壮话和白话.说实在的,共军还是优待俘虏的.这天,侦察排搜查越军驻地时缴获一件秘密武器,外型象发射架,而且已经装弹完毕。战利品拿到团指,在场的人都不晓得这是啥玩意。正好团部有几个从桂林步校来锻炼的参谋苗子(学员),团长叫人把他们请来。这几哥们煞有介事地瞅瞅瞧瞧,面对着武器上的外文说明还叽咕叽咕念念有词。团长说别念了,告诉我是什么东西就行了。没想到这几个哥们是绣花枕头,竟然说不出是啥武器。团长打电话向师里报告情况,师里派侦察科一位参谋来了,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好在他带了本敌军武器识别的图册,翻看对照,才知道这是一具美式单兵火箭发射筒。 这天,侦察排例行到阵地前的村子清剿残敌。军务股A参谋凑热闹,向参谋长请示要随队下去锻炼锻炼.他随巡逻分队刚走到村口,一名战士踩到跳雷,地雷跳起离地面1米多爆炸,一名班长当场牺牲,几名战士负伤。A参谋眉心正好被一块地雷破片嵌个正着。被抬回4号高地后,卫生队的农医生给他紧急处理,用器械把地雷皮拔了出来。A参谋一手捂着包扎好的伤口,一手搂着农医生,说:老农呀,我们是多年的交情了,你要对我说实话,我伤重不重,脱离危险没有?农医生安慰A参谋说:没事的,轻伤而已。A说是轻伤吗?我怎么感觉那么难受呀,你要说实话,我还有老婆孩子,我会不会死呀……后来A参谋及时送往后方医院救治,康复出院没留什么后遗症。我当时想,真正不怕死的人是不多的,离死神越近的时候,豪言壮语就越少,求生的愿望就越强烈,这是本能。但是为了完成战斗任务,为了对得起军人这称号,明知是死也要勇敢面对,这是责任. 平静的日子很快被越军打破了,他们利用4号高地对面山头草多容易隐蔽的特点,频频向我方打冷枪。师里根据敌情派连长石致添带喷火排,来执行烧山清障任务,晚上回4号高地休息。几天没见,我和连长似隔三秋,那个亲热劲真不好言表。寒暄过后,连长告诉我一个坏消息:13班长刘广朝可能牺牲了。刘广朝是河北邢台人,1975年入伍。那时物资流通不象现在那么顺畅,他到南方几年了许多水果还没见过。我当新兵的时候买了个菠萝,刘班长看见了问,啥好东西?我说是菠萝。他说啥是菠萝,拿来看看。接过我扔来的菠萝,他张口就啃,被扎得龇牙咧嘴。我们连队种有几棵龙眼,收获的季节,每个班都能分到一桶。吃龙眼的时候,刘班长老是无法把核吐出来,被我们当笑话传了很久。前几天还活生生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这就是战场呀!原来,刘班长带13班从一侧爬山,因为他是北方人,不适应高原气候,刚爬到山腰就中暑晕到。另一侧已经点火烧山,火趁风势很快就向刘班长他们漫卷过来,副手小L(山东枣庄人、1979年新兵),见势不妙,就上去扶着刘班长双臂,想把他拖离远些。没想到刘班长所带的手榴弹已拧松柄盖,捅破防潮纸。小L拖拉班长的时候,拉环掉出,挂在石块上形成拉火,然后爆炸了,刘班长当场牺牲,所幸小L毫发无损。副班长黎清文(贵州瓮安人,1977年入伍)听到爆炸声赶了过来,先把小L的枪下了,因为他知道小L和刘班长有过节怀疑L背后打黑枪。黎清文突然持枪指着小L问:是不是你打死班长的?说,枪里有几发子弹?小L据理强辩,并准确说出子弹的数目。大火越来越猛,加上天色已晚,他们无奈只好撤回4号高地。第二天,在步兵战友的掩护下,石连长带喷火兵们找回了刘广朝的遗体,后埋葬在北山的烈士陵园。 这天接报,越军有17辆坦克在离我不远的山脚集结,上级派来一个导弹连,其中一个班来到4号高地上.导弹兵一溜排开4套红箭73型有线制导导弹,严阵以待.一夜平安无事.第二天早上,导弹班整理好装备正要撤离,远方隐约传来了坦克引擎的轰鸣声.我们马上进入阵地,导弹兵也重新展开装备,装弹待发.轰鸣声越来越近,带导弹兵的副营长布置任务时,声音都在颤抖:一班长,你你你先打,你打不着,他他他再打.轰鸣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正当我们全体都屏住呼吸,准备将敌坦克连锅端的时候,搞笑的镜头出现了,师工兵营的一辆推土机,轰轰隆隆地冲出山口,来到阵地前.那引擎声经过群山回响,真象很多坦克前进的轰鸣.我们攻占4号高地的后续任务之一,就是掩护保障工兵分队急造军路一条,连接到越南谅(山)禄(平)公路,那天,正好挖通山口连接上了! 原文来自:http://tieba.baidu.com/f?kz=524052155 |